成功的作文9篇

來源:才華庫 3.26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功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成功的作文9篇

成功的作文 篇1

努力就能成功?想得美!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異類》一出,10000小時定律,就飄洋過海,來到中國,成為一種人人奉之的成功定律。

這個定律很簡單,即,堅持10000個小時,人人都能變成天才。

比如,達芬奇、貝多芬、莫扎特、喬丹等世界級天才,都是經過了一萬小時的苦練,方成一代大師。

我也相信過。

甚至給自己定過計劃,每天投入5小時,一年至少投入300天,6.66年後,就有了10000小時,那時候,不說成為世界級,國家級碼字工,應該可以做到了吧?

然而想得美。

因為我慢慢發覺,這10000個小時,名堂大著呢。

比如一個白領,做著她不太喜歡的接電話工作。

每天拿起電話,喂,您好。喂,再見!

如此迴圈一萬小時,她能成接電話大師嗎?

當然不會。

因為,這不是她真心熱愛的工作。

不愛,一切投注的勞力,都只是應付敷衍,只是苟且無奈。

不得已為之的事情,對靈魂的滋養、技能的精進、經驗的獲取,毛線用處都沒有。

那麼,喜歡的事情做上10000小時,會成天才嗎?也不會。

舉個例子,吃飯。

飯人人愛吃,甚至許多人,都自稱吃貨,以證明自己對食物的謎之狂熱。

那我們來做一個算式。

一個正常人,每天花在進食上的時間,平均算起來,大約是2小時。

2小時365天80年=58400

也就是說,人的一生大約有58400小時花在吃飯上。

58400,幾乎6個10000小時,但吃出大師了嗎?沒有。

為什麼?

沒有專業技術含量。

舉筷,下箸,挑選,夾,提起,塞入口中,咀嚼,吞嚥這一串動作,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說,只要是個人,無論智商超人的天才,還是智商為零的傻瓜,都能把它完成。

零技術,零經驗,零邏輯,零知識,零門檻。

058400=0

一件事情的技術難度為零,花在上面的時間,就是零回報。

反之,一種技術難度越高,花在上面的時間越值錢。

所以,如果在吃飯這件事上加上技術難度,在好吃不好吃之餘,吃貨還系統而專業地,去研究食材、食譜、食系、食法、食物故事就會成為廚師,或者美食家。

但有了興趣和技術難度,還是不夠的。

比如說,打網球。

網球喜歡嗎?喜歡。

網球難吧?難。

但是,每週打4小時,一年52周,共打208小時,打上50年,45250=10400小時,會成為天才嗎?

不會。

為什麼?

這只是業餘愛好,而非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佛羅里達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提出的概念。

什麼意思呢?

你要做到以下:

1,只在學習區練習。

2,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

3,大量重複訓練,從不會到會。

4,在整個練習過程中,隨時能獲得有效回饋。

真正的刻意練習,是非常令人不爽的。

比如,鋼琴家們的練琴,籃球運動員們的訓練,舞蹈家們的練功都不是一件彈著玩玩、打著玩玩、跳著玩玩的事。

所有在業界獲得卓越成就的人,不僅在時間上投注很多,而且在訓練強度、專注度、有效度上,同樣投注很大。

以今天的自媒體為例。

如果天天寫故事故事故事一點結論、我朋友我朋友雞湯式的文章,那麼,寫上十年,大概也不會有太多精進。

因為,這種訓練強度太小了,對作者的智識、專注度和訓練有效度的需求太過低微。

所以,如果想偷懶的時候,我就會用半小時,寫出一篇這種文章。

因為,幾乎不經大腦。

簡易方便,人人能學。

但對我個人訓練有用嗎?沒用。然而奇怪的是,這種文章是最受歡迎的唉

為什麼沒用呢?

因為,這種技能,是我的舒適區,而不是學習區,更不是恐慌區。

心理學家NoelTichy曾提出,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三個區域:

最內一層是舒適區。

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嫻熟得近乎自動化的技能。

比如鋼琴家彈《兩隻老虎》,籃球運動員運球,舞蹈家劈叉,我寫故事故事故事結論;

中間一層是學習區。

指目前尚未掌握,具有挑戰性的知識與技能,它會令我們不適,但長期訓練,依然可以掌握。

比如閱讀一本感興趣但有難度的書,偶像演員飾演一個歷盡滄桑的女人,我寫一篇專業度、精準度非常高的文章;

最外一層是恐慌區。

這裡就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太多的事務或知識,心理感覺會嚴重不適,可能導致崩潰以致放棄學習。

因此,呆在舒適區做事,只是生活。

呆在學習區做事,才是練習。

而在這種持續的挑戰中,學習區會慢慢變為舒適區。

舒適區越變越大,一部分的恐慌區也會相應變成學習區,長此以往,你就會越來越厲害。

若窮盡一生,必然天下無敵。

那麼,有了興趣,有了技術難度,有了刻意練習,10000小時後,就能成功麼?

非也非也。

比如說,我喜歡寫作,寫作這種事也很難,我也一直呆在學習區,每天挑戰新知識與新寫法。

但是,如果我一天到晚心不在焉,一心幾用,疲乏不堪,那麼,哪怕熬再多夜,廢多少寢,忘多少食,離《異類》裡的佼佼者,還是摸不著邊兒。

因為,成功還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個一邊聽音樂,一邊做事的人,其效果遠低於只做事的人;

一個讀趣味性專業讀物的人,其所思所得,也要遠低於全身心閱讀專業讀物的人;

一個精力旺盛的練習者,和一個精神昏聵的練習者,在同樣的難度訓練前,花了同樣的時間,但效果,明顯是前者勝出。

這也就是當前許多專家,呼籲我們不要熬夜的原因。

因為,當人的精力與注意力匱乏時,你的.工作是低效的。強行為之,只成姿態,而且效果微渺。

很可能,他人在神清氣爽、耳聰目明時,學了1小時,所獲得的成就,就遠超了你10小時的成果。

除了以上,若想成功,還要反覆練習基本技能。

比如,舞蹈家會反覆訓練基本動作;

音樂家將樂曲,一段一段地摳出來,反覆練習。甚至,能被人聽出來是什麼曲子,都不算過關。

而一個高水平的美式足球運動員,只有1%的時間,用於隊內比賽,其他都是各種相關的基礎訓練;

我很佩服的一個作家,如今著作等身,但是,每天晨起,依然朗讀《唐詩三百首》,因為能帶來基本的語言錘鍊和美感鑑賞。

不積跬步,無以成千裡。

一種技能反覆,就會變成套路,變成習慣,長在腦子裡。

修煉漸多,掌握的技能就會逐漸增多。

還要隨時給自己反饋。

因為,基於自我提升效應,人都會高估自己。

比如說,經常性地,我在寫完自己的文章後,很有一種志得意滿之感,但在旁人看來,這也不過是非常普通的一篇文章。

文采與內容,都無甚出色之處。

如果不指出,強行矯正,我可能就會按此套路,繼續寫下去。

而在其他業界,同樣如此。

在網際網路時代,獲取知識與修煉技能,都便捷起來。

但是,為什麼我們還需要一個好的教練、優秀的老師?

因為,人會自我美化,單獨訓練時,會對錯誤不敏感,甚至視而不見。

而一個好老師,卻能及時給你積極的回饋,指出問題,給予你針對性的具體指導。

當然,有一些真正的高手,比如貝多芬,工作的時候,會分裂出另一個自己,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體的小目標,對自己的錯誤極其敏感,並不斷尋求改進。

最後,我想說的是,天賦也很重要。

雖然我也不知道天賦是啥。

但某些與生俱來的東西,確實也會響你。

比如,一對雙胞胎,在練習音樂的時間上,相差了20xx小時,但他們的音樂水平,還是一樣的。

因此,成功這種事情,關聯的成分太多了。

它不是簡單地照搬這個公式:天才=天賦自制力刻意練習精力集中10000個小時。

而是:成功=天賦自制力刻意練習精力集中10000個小時。

也就是說,任何一方為零,成功就是一場空想。

但好就好在,我們在哪個方面,都能插上一腳,都佔有一點份額兒,那麼,既然成功之心正在胸腔撲撲作響,去試試又何妨?!大師成不了,無愧於自己,還是能做到的。

成功的作文 篇2

去年暑假,二姨從平頂山回到姥姥家,媽媽也帶我回去了。二姨給我買了一雙旱冰鞋,我迫不及待地要穿上鞋來滑。

媽媽說:“學旱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心摔跟頭哦!”我說:“我不害怕。”首先,我先穿上一隻鞋,慢慢地滑,我發現,旱冰鞋好重啊!滑了一會,我就把另一隻旱冰鞋也穿到腳上,讓媽媽扶著我滑。我滑了一會,媽媽覺得我滑的還不錯,就對我說:“妞妞,我給你找一個棍子,你拿著棍子滑吧!”於是,我拿著媽媽給我找的木棍,慢慢地慢慢地開始滑起來了,生怕摔倒。滑了一會,我覺得自己滑得很好。於是,我把木棍扔了,可是我剛一扔木棍,就好像沒有了支撐一樣,身體發抖,腿不聽指揮,好像我不是它的主人一樣。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痛得我哇哇大叫,媽媽聞聲趕來,我坐在地上說:“我不學了,我不學了。”媽媽對我說:“不要灰心,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如果不經困難,問題和失敗是不會成功的。”聽了媽媽的話,我重新站了起來,繼續學。這次我的腳也不發抖了,也掌握了平衡。慢慢地我會滑了。“我成功了。”我好開心呀!

我想:成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只有通過勞動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成功的作文 篇3

正如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人生階段對於“成功”的判定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身份的變化而不斷重新整理。

年少讀書時,認為“成功”大概只是試卷上用紅筆批改的一百分,或者表現優異獲得的獎狀小紅花。後來慢慢長大,對世界和社會有了更清晰的認知,認為的“成功”大概變成了學業有成的同時,能夠跟身邊的同學老師處好關係,知道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情,也可以為了夢想去努力拼搏。再到後來,參加了工作,人們往往會認為那些事業愛情雙豐收的人才是人生贏家,並對他們投去豔羨的目光。

其實,之所以我們會不斷改變對成功的理解,除了隨著年齡增長,經歷不同所相應的心態的變化之外,還有來自社會對我們的影響。當今時代,網際網路發展迅速,自媒體也層出不窮,我們可以輕易的就瞭解到外界的資訊,而這些資訊也很容易的就能夠改變我們的價值觀。

看到過很多成功人士的訪問或者成功經歷,相似的,他們無一不是經過了自身的刻苦努力以及擁有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才走到了如今。但是與此同時,有些人被成功的喜悅衝昏了頭腦,沉迷於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於是忽略了家庭的維護,而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問題。工作和金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無論你成功與否都一直陪伴的人們。

所以,認清自己的內心,富貴滿盈衣食無憂固然安逸,但平安喜樂幸福安穩更是安心。

成功的作文 篇4

今天我們學校特地邀請了20xx年大學聯考狀元劉嘉森學長來為我們學校做演講,聽了他的演講,我內心感悟頗深,學到了許多,也反思了許多。

劉嘉森現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於河北省衡水中學,我們都知道,這個學校每年的升學率是很高的。我之前認為只要就讀這樣一所優秀的學校,考上清華北大是很正常的,但今天聽了劉嘉森的演講,我突然明白了,其實學校只是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其實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認為在學習過程中要有奮鬥精神,敢於拼搏,要通過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達到自己成功的目的。其實劉嘉森基礎並不紮實,在高一第一次月考中只不過排五百多名,成績並不優秀,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運用好的學習方法,做任何事都堅持下來,我想這便是他成功的關鍵吧。聽了劉嘉森的演講,我也學到了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但再好的學習方法,不堅持下去而是半途而廢,那是沒有成效的。貴在堅持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光努力是不夠的,還要比他人更努力,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

我認為高中與國中的學習是差不多的,只是知識的深淺與多少,學習方法都是一樣的。作為一名高中生,我想我們應該做到:課前認真預習,課下用心複習;有目的的制訂學習計劃,由主到次,多抽時間來彌補自己的弱勢學科。多刷習題,遇到難題或不會的也要通過請教老師和同學來解決它,不要知難而退;多積累錯題,學會總結。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保證每一分一秒都能獲取知識,在自己的零碎時間裡多背點單詞或記公式,一天天地積累總會有進步。要善於利用假期這個“時間彎道”來超過他人,也許他人很努力,你也很努力,但你要比他人更努力。如果你的付出沒有回報,那麼只能說明你還不夠努力,只要還有一絲精力,作為學生的我們就要把它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聰明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自己不聰明還不去努力!為了自己也要拼一把!

成功的作文 篇5

國小生活中,和同學們相處的六年時光,我們一起笑過、傷心過、成功過、失敗過……在我們失敗的時候,老師沒有給我們批評,而是不斷地給我們鼓勵,讓我們感覺到成就在不遠處,讓我們懂得只要繼續努力,就一定能走入成功的殿堂。就在畢業的不久前舉行的一次校園合唱比賽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成功的來之不易和巨大喜悅。在排練的時候,我們唱得亂糟糟的,同學們的心也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最後的一點鬥志也沒有了,都認為這次的比賽我們又輸定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讓我們重新振奮起了精神,樹立起了信心。我只記得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不能輸給自己。”為了調節氣氛,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老師還和我們一起做了一個遊戲,叫做“砸鴨子”,我們的競爭勁兒一下子便上來了。我們開始練習合唱了,老師先安排了一個小指揮,讓大家按照拍子唱整齊;然後分成兩個聲部,進行齊唱和輪唱,要求我們注意唱歌時的表情和情感表達;最後還請了音樂老師對我們作最後的指導。

到了比賽的時候,我們大家都有點緊張,老師又指導我們調節好情緒,我們在比賽中發揮得很棒,奪得了第一名。我覺得,這個第一名是我們的,更是老師的。這一次成功來之不易,也讓我懂得了人要想獲得成功,首先必須戰勝自己。

成功的作文 篇6

以前,我對每件事都只有三分熱度,沒有常性。但自從我讀了一本名叫《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的書後,我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發和幫助。

這本書主要寫了,珍妮弗平日衣食無憂,但跟不少同齡的小女孩一樣,對學習和生活有不少的疑惑和抱怨。父親喬納森事業成功,雖然,平時工作十分忙碌,但是隻要一有時間就會陪女兒。為了幫助女兒快樂的成長,喬納森給女兒講了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還把自己小時候參加過的斯坦福大學的棉花糖實驗拿來給女兒分享。故事講述了在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教授讓一個孩子單獨呆在一個房間裡,告訴他如果他能堅持15分鐘不吃棉花糖,會再給他一顆作為獎勵。10年後,經過調查,研究人員發現,能夠堅持15分鐘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都取得了成功。這個故事讓珍妮弗有了很大的改變。珍妮弗不再遇到事抱怨,變得更自信、更快樂、更會控制自己了,無形中養成了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事要樹立目標,努力奮鬥、堅持不懈就能成功。看了這本《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我為自己樹立了一個目標,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看書半小時,不能看漫畫書,要看一些有意義的書。經過自己的努力,我終於養成了每天早晨和晚上看書的好習慣。每過一個星期我就會去圖書館借幾本書,而且還把每本書中的好詞好句好段摘抄在我的摘抄本上。每隔一段時間,我還會重新溫習這些好詞好句好段,我會發現又會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從書本上了解到了許多豐富多彩的知識和受益匪淺的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誇我是個愛看書的好孩子,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從此我明白了,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耐心、鐵杵磨成針的恆心和愚公移山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成功的作文 篇7

“很遠,很遠,很遙遠,對於我,有點可望不可及。”我想,這就是我對這6個字的答案。

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一個沉默的人,一個羨慕別人的人,一個不夠勤奮的、刻苦的,一個反應遲鈍、呆子般的人,伴著一顆一碰就碎的心,一顆孤獨的心,慢慢地,鬱郁地走著一條“可望不可及”的路,自己明白:這條路有許多困難,誰知,想著的時候,就摔了一跤,這個人是肯定不會獲勝。

但是,他會走到終點,這也是一定的。

後來,這個人跌倒了,不單一次,他懷著羨慕的心情,看著人一個個從他身邊走過,他追上去,與他們同行,雖然速度差不了多少,沒有人嘲笑他,他堅決地退了一步,跟在了後面,因為,和他們一起走,雖然抹掉了孤單,但產生了自卑,覺得自己以前的不如人,他對自己說:“退下吧!

以後的日子裡,他和以前一樣,常一步下去,嘣的一聲,摔了,他來不急安慰自己,更沒有閒暇在夜間獨自一人自舔傷口,他每天都給予了自己一份星火般美麗的自信,但很微弱,一陣風吹,雲遮了,就會不見,他揹著一滿包的期待,努力走。

漸漸地,他發現自己面前的困難,沒有難倒他,他心裡的一份聚集在一起只有火星般微弱的自信,好像開始增多了,他趕上了前面行走的人,他不在自卑,他堅信,自己經過的困難,足夠頂上以前的失敗,他的生命中升起了一輪燦爛的紅日。

一個有些小題大做的故事結束了,那個人常常被人說成笨蛋的,呆呆的人就是我,這個故事也是我的經歷。我理解了成功的距離的含義,每一個人都想成功,都知道要努力,但是,為什麼真正成功的人卻極少?因為有的人只是想,有的卻是要,樹立了信念,所以獲得成功。

努力,有付出,有勇氣,有自信,就等於成功。

與成功的距離,不遠……

成功的作文 篇8

8月7日,在倫敦碗舉行的男子110米欄預賽中,劉翔意外絆倒,再一次結束了奧運冠軍的夢想。可敬的是,面對傷痛,劉翔選擇的是單腳跳完了他曾經拼搏過,驕傲過又失望過的110米。結局並不圓滿,但精神值得嘉獎。沒有金牌,劉翔仍是成功者;而成功,又何必用金牌定義!

劉翔負傷的確使億萬中國人心碎。在眾多鼓勵聲中,也摻雜著少數令人不悅的聲音,什麼“代言公司投資化為泡影”、“劉翔再度令人失望”,甚至還有人質疑劉翔的傷痛。或許中國人太希望在田徑賽場上嶄露頭角,把厚望全部寄託在劉翔身上,對於結局的失望可以理解。但將原本帶傷的劉翔仍進極度壓力的深淵,又讓其攀向金牌的懸崖並非明智之舉,劉翔假裝傷痛更是空穴來風。至於那些代言公司,難道只有運動員舉著金牌諂媚的笑容才能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麼?也許他們看中的只是物質而不是精神罷了。

成功,何必用金牌定義。相比而言,劉翔固然是幸運者。收看新聞時,主持人口中的賽場喜訊永遠只有金牌細節,至於銀牌和銅牌,有時一句話帶過,有時甚至隻字不提。人們的確更願意記住第一。許多運動員因為只拿到銀牌,就痛哭流涕,難道他們真的很失敗嗎?還有很多在賽場上奮力拼搏最終卻沒有拿牌的運動員,沒有人記住他們。在我看來,所有為夢想全力奮鬥的運動員,即使他們不能站在領獎臺上唱著國歌看著五星紅旗徐徐升起,都是成功者,因為他們戰勝了自己。

成功,何必用金牌定義。羽毛球在場上消極比賽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從雅典奧運會冠軍張寧、龔智超到倫敦奧運會被迫罰下的於洋、王曉理,讓球也是理所當然。表面的“為了國家利益”,說到底,不就是金牌麼?難道為了幾塊金牌,就要與奧林匹克精神背道相馳?在者,即使不讓球,運動員仍然具備很大的奪金實力。再說,這些並不光明正大的金牌,就真能證明中國體育事業的成功,而國人就不會為此感到羞恥嗎?!也許,我們沒有必要太在乎金牌的數量,而是用一種純粹的眼光去看待金牌,用一種理性、發展的眼光看待體育,不要將成功定義的太死。

成功,何必用金牌定義。每個運動員都有自己的信念與尊嚴,他們知道為國家和夢想奮鬥,我們應當微笑著看著他們進步,而不是過分的干涉和苛求。沒有金牌,他們同樣可以成為成功者。不要讓金牌成為眾多利益勾結的物質成品,更不要讓運動員成為這種體制下的悲哀。

成功,何必用金牌定義!

成功的作文 篇9

一個人只要站起來的次數比倒下的次數多一次,那就是成功。而每一次站起來就是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生活中總看見那些成功者的英姿颯爽,可他們成功的背後無一不在超越自我。

張怡寧5歲就練乒乓球,畢竟太小,一累就不想練,為此,她還捱過父母的打。1994年進了北京隊。張怡寧兩面弧圈結合快攻打法,較穩定,很少失誤。這些特點,使張怡寧脫穎而出。1996年初她被選入國青隊。27屆奧運會的落選,對她的打擊非常大,一時難以接受。但她還是面對事實,站起來了,從此更加刻苦,不斷超越。終於沒在同一地方摔倒兩次。

鄧亞萍5歲開始打球,因為身材矮小,一直無緣省乒乓球隊。但她通過努力進了。1986年全國乒乓球賽上,13歲的鄧亞萍創造了全國女子冠軍的奇蹟。一般來說,能拿全國冠軍的隊員,都能順其自然地進國家隊。但她又是個例外。她只進了國家二隊。一年之中,5次全國尖子選手的隊內大迴圈比賽,她取得了4次第一,1次第二。一年後,一波三折的鄧亞萍終於進入國家隊。鄧亞萍的偉大之處便在於她勇於超越自我的精神。

沒有超越自身殘疾的豪情,哪有霍金的《時間簡史》;沒有超越自身體質的氣魄,哪有劉翔的110米欄冠軍;沒有超越自身落後的勇氣,又哪有中國震驚世界的“兩彈一星”……

泰格爾曾經說過:“天空中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也許,他是自謙,也許,他真是這樣,只要努力過,超越過,就無悔。我們要以昨天的自己為對手,不斷超越自我,超越失敗,只要站起來的次數比倒下的次數多一次,那就是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