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寬容高中作文及素材

來源:才華庫 1.81W

高中作文《學會寬容》篇一:高中作文《論寬容》

論寬容

生活中難免有磕磕碰碰的事情,但是人們對待它們的態度卻不盡相同。一場小風波能在和平諒解的氣氛中化解,也可以發展為雙方脣槍舌劍,甚至大打出手。關鍵是人們是否本著寬容之心——推到誤會之牆,築起理解之橋的巨大力量。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換來“晴空”,寬容也能換來笑容。有了寬厚之心,即會有快樂之心。對別人的諒解,會換來彼此的理解,自然少許多不快,平添了幾張笑臉。與其為糾紛傷神動氣,不如本著寬容之心對待身邊的事。你會覺得身邊充滿了和睦、愉快的氣息。

寬容不僅能帶來笑容,還能帶來友誼,帶來支援。古人有云“愛人多容,可以得眾”。對人仁愛寬容就會得到大家的擁護,得到大家的友誼。培根說“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生可憐的孤獨者”。生活中失去了友愛,人生還有何意義?寬巨集大量的人會以他的博大胸襟獲得友誼。正所謂“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事事計較,不懂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人會失去人們的支援,會遭到眾人的排擠,最後落得可悲的下場。待人接物、為人處事,都應本著一份寬容之心,你會覺得世界籠罩著友誼之光。沐浴在友誼的陽光裡,你會更加認識到寬容的重要性。

但是,寬容並不是一味地忍讓,也不是對別人的任何錯誤視而不見,這樣的寬容就毫無意義了。一個胸懷博大的人會用智者的思想去權衡寬容的尺度、寬容的意義、乃至寬容的價值。話說當年諸葛亮主持蜀漢後主劉禪,劉禪雖然貴為天子,卻昏庸無能。但諸葛亮本著寬容之心,仍為江山社稷獻計獻策。七擒孟獲後,他並未殺他,而命他為南中首領。這些無不體現了他智者的寬容。但是,面對街亭失守,他還是揮淚斬馬謖。這並不是他不寬容,而是他明白,在原則問題上需說一不二。正真的寬容即是如此。

寬容是中華民族傳承千百年的美德。正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智者之寬、仁者之寬,都是自樂之道、得眾之道。

寬容不僅是個人所應該擁有的,我們還應看到集體的寬容、國家的寬容——有無數寬厚胸懷凝結成的博大之心。這樣的寬容能夠化解許多歷史性的矛盾。上世紀上半葉的兩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的民眾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慘絕人寰的殺戮、慘無人道的侵略是每個有良知的人又無法迴避。然而,戰爭過後,人們沒有選擇憎恨,而是漸漸地學會寬容。歐洲民眾沒有仇恨地對待德國,同樣,中日建交至今已有三十多年。這些並不是忘卻,更不是背叛,而是一種理智的寬容。這樣的寬容換來的是世界的和平。如果你說這是息事寧人也未嘗不可。全世界都期盼著戰火消失、地球和平,所以這樣的寬容未必不是好事。

歸根結底,為人需要寬容,處事需要寬容,社會的安寧發展更離不開寬容,它將是個永恆的話題。

輕輕地揮揮手,瀟灑地揚揚頭,一縷柔和的春風將吹開所有繁瑣的結。記住——忍讓、寬容。

高中作文《學會寬容》篇二:材料作文---人生,要學會寬容

材料作文――做人,要學會寬容

讀罷材料,情難自已,本是平靜的心,因那位厲害面前先為對方著想的老伯掀起了波瀾,靜思默想中,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人,要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氣質。寬容他人,你是仁者;寬容自己,你是智者。學會寬容,你的人生會從容、輕鬆、瀟灑,人性也得以昇華。

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裡,人,要活得瀟灑,就必須學會寬容。寬容,將使你活得更加輕鬆、更加有意義。擁有寬容,能使你擁有別人所不能擁的東西。當寬容成為一種品性時,生活算是過到了極致。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正是因為寬容了無數的小溪,才有了驚濤拍岸的雄渾壯闊;“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天正是由於涵蓋了嬌豔百花,綠樹青草,才有了奼紫嫣紅,楊柳堆煙。有一顆博大的心,一個寬闊的胸懷,我們才能更好的發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正是由於能夠吸收各種文化的優秀元素,中華文化才能夠延續至今,生生不息。世界萬物皆是如此,沒有誰能夠脫離於社會而獨立存在。因此,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方面,我們要學會寬容。藺相如寬容了廉頗,終成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齊桓公寬容了管仲,成就了齊國五霸之主的大業;燭之武寬容了鄭王曾經的輕視,勇退秦軍,保鄭國以周全。我們可以看到,寬容的力量多麼強大。相反,倘若周瑜能包容諸葛亮的多才,也許就不會英年早逝,三分天下必會更加精彩,也許歷史就會因此而改寫。寬容與否,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結果。寬容的重要性,由此凸顯。

而在現代化社會中,卻常常存在著不寬容。公共場合,經常有人為互相踩了腳大聲爭吵;公交車前,大家爭先恐後,你擁我擠;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人們也要戴上放大鏡看,使事態嚴重化。其實,真的有那麼多的事值得我們計較嗎?當然不是。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只要我們放平心態,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也許就會好很多。

學會寬容,寬容那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學會寬容,寬容那些不小心中的無意冒犯;學會寬容,寬容生活中種種的不愉快。寬容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力量,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是冬日裡的一束光,乾涸中的一絲雨,炎熱中的一縷風。學會寬容,寬容他人,就是寬待自己。

高中作文《學會寬容》篇三:大學聯考作文素材積累——寬容

作文素材積累——寬容

【新聞素材】

1.半文盲奶奶寫家書:“半文盲”奶奶寄來27字家書

“多吃點,不要減肥,晚上不要出門,照顧自己,常回家,給你做你愛吃的。”歪歪扭扭的鉛筆字,沒有標點,六個簡短的句子組成一封家書。2015年11月1日,揚州大學資訊工程學院的王詩佳同學意外收到一封來自祖母的家書,全篇只有27個字,“超短”的家信,卻讓她流淚不止。說意外,是因為小王根本沒想到“半文盲”的奶奶會給她寫信;感動得淚奔,是因為這27個字對於奶奶來說,太不容易,老人家已經半個多世紀沒碰過筆認過字了。記者瞭解到,這封家書的起因,是因為前段時間小王心情不好,想“發洩”,而奶奶回覆孫女的,則是滿滿當當的愛。

★我們還能重拾傳統寫封像樣的家書嗎?對於大多數80後、90後來說,“家書”如今是一個陌生的概念,或許很少有人會用幾個小時的時間,給家人手寫一封信,“多累呀,而且現在用筆寫字好彆扭。”這應該是許多人的心聲。曾經抵萬金的家書時代漸漸遠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電話、電腦、簡訊、微信,沒有了紙與筆的溫度,網路時代的“微家書“蘊含的情義與牽掛是否有變呢?

現今碎片化的噓寒問暖,與鄭重其事的家書交流,必定還是有本質的區別,如果後人們翻開我們這一代人的“家書”(或者根本就留存不下來),只有“吃了嗎?”“睡了嗎?”之類的內容,那文化傳承是多麼單調而乏味!但願人們在方便快捷的今天,依然能重拾家書的傳統,像傅雷、龍應臺那般,寫出點像樣的家書。

2.從《中國好聲音》到《我是歌手》:這個時代沒有新歌

2015年4月,當下最火爆的娛樂節目《我是歌手》大幕落下,羽泉獲得總冠軍,既有追捧,亦有爭議。如果說,《中國好聲音》憑藉新穎的節目模式(轉椅、盲選導師制)制勝;那麼《我是歌手》的走紅,則是因為電視找到了更好的消費明星的方式——真人秀。專注於音樂的態度,讓一貫被批“娛樂至死”的湖南衛視,這次也擁有了不錯的口碑。

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歌唱節目中,選手們演唱的多數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知名曲目。今天,開啟電視,《中國好聲音》走出的新鮮歌手們還在擺擂競唱,換個頻道,一眾明星又在《我是歌手》裡PK歌藝。歌唱節目的段位越來越高,那些被翻唱的經典歌曲也再次重回人們耳畔。

明星真人秀的可看性、音樂提供的共鳴、歌聲牽引出的懷舊情緒,以及歌聲中的新發現,這些加在一起,形成了歌唱真人秀節目的魅力。然而,人們同時也在發問:這個時代是否已經沒了新歌?我們的創作力到哪裡去了?觀點連結:你成名,依然不能停下腳步。國內以往的音樂節目大多注重“草根夢想”,使擁有音樂夢想的普通人從中脫穎而出:而在《我是歌手》中,作為“功成名就”的專業歌手,他們同樣有自己的夢想,這一點更加具有影響力和示範意義。節目傳達了這樣一個聲音:即便你已功成名就,也不意味著就可以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每個人都應不斷提升自我,向更大的夢想努力邁進。★“好聲音”火了,全世界都在轉椅子;《我是歌手》紅了,熒屏上將有多檔歌唱節目PK,觀眾們的耳朵會很忙。感動與話題,帶來了一個翻唱的時代。但熱鬧之餘,希望眾多的音樂人,不要一窩蜂地都去改編經典。音樂和人一樣,不能永遠活在過去。原創才是中國音樂的未來,每個時代都應該有代表作。

話題拓展:追夢人、經典的意義、創造力。

3.趙薇拍《致青春》,8棵水杉“告別青春”

2015年4月,由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

青春》)上映。然而,就在該片引發人們廣泛關注的同時,一則新聞卻打

破了這表面的熱鬧。2015年春天,《致青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取景,為了製造雪景,攝製組採用了主要成分為硫酸鎂的人工降雪方式。這些人工雪被雨水溶解後滲入地下,當時就造成8棵水杉枯黃,雖然進行了搶救,可這些“演員”還是沒能撐到電影上映,8棵水杉近日被攔腰鋸斷。南航學生對樹木被毀事件,紛紛發微博表示惋惜。

同類連結:投資達2.5億元、籌備近3年的陳凱歌的首部大型魔幻神話劇《希夷之大理》讓陳凱歌再度陷入尷尬的?環保門?,網友?榮翊如?在微博中質疑陳凱歌在大理北門水庫搭建舞臺破壞北門水庫生態環境,這是陳凱歌繼2015年因拍攝《無極》破壞雲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後遭遇的又一“環保門”。

★影視劇為了製造吸引眼球的效果,往往無所不用其極,可當取景達到最佳視覺效果的同時,大自然卻在受難。真正的美的震撼,最終不應是透過那一方微小的鏡頭。

話題拓展:和諧、自然的懲罰、大美。【寫作思路提示】

寬容是一種自信的力量寬容是一種人生境界寬容有利於社會和諧寬容需要廣博的胸襟

寬容有時比嚴苛的作用更大寬容的氛圍使人心情舒暢寬容促進社會文化的繁榮寬容使人際關係更加融洽【名人名言】

1.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失敗這正是矽谷成功的關鍵所在。——比爾·蓋茨2.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紀伯倫

3.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我們應該學會對別人表現寬容。——莎士比亞

4.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雨果

5.有時寬容引起得到的震動比懲罰更強烈。——蘇霍姆林斯基

6.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卻願意用我的生命捍衛你發表你的觀點的權力。——伏爾泰

7.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安德魯?馬修斯

8.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古語9.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李斯10.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曹植【經典素材】

1.勤學苦練

王羲之臨池:王羲之是晉代著名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草聖",據說他每天練習書法,練完後就在屋前的池塘中洗涮筆硯,天長日久,池塘裡的水都被洗黑了。這種勤學苦練的精神很為後人賞識,"臨池"之說就源於此。

2.韋編三絕

孔子是春秋時的儒學創始人,也是那個時代的學問泰斗。《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到了晚年開始攻讀《易》,而該書是一部艱深的上古之作。孔子廢寢忘食地勤讀,一遍不懂就兩遍三遍,甚至七遍,成語"韋編三絕"就源於此。通過苦讀,孔子不但讀懂了《易》,而且還寫了十篇讀後札記,是為《十翼》,後人將其與《易》合編在一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易經》。

3.過程與結果

一位老人靜坐一整天,才釣到一條大魚.臨走時卻將魚兒全部放回了河裡。他的解釋是:“我釣的是一整天的輕鬆與寧靜。”

過程與結果,是一個事物的兩個組成部分。在現實社會中,有些人追求功利,往往只關注結果,不願意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去體會過程的美好上。讀書,只希望從文憑上得到肯定,彈琴,目的是拿到考級證書。至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讓自己的'心靈與大師溝通,如何在樂曲聲中去感受前人的心路歷程,去把握自己的情感體驗,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麼,你就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經歷。可能你已到過黃山,但是你沒有體會過登山時的激動:可能你已成為大師,但是你沒有享受到在一級級臺階上取得進步的喜悅;可能你是個高人,但你不會有對小人物的同情、惻隱之心。其實,生命就是一個過程,要讓生命在不同的階段上處處精彩,而不是隻有結局輝煌,那麼,你必須注重生命的過程。當然,如果生命的過程處處有精彩,那麼結局一定的是精彩的。因為,那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時間問題。

4.兩個士兵之間的故事(寬容換來友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激戰後,兩名戰士跟部隊失去了聯絡。兩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安慰。十多天過去了,仍未與部隊聯絡上。一天,他們打死了一隻鹿,依靠鹿肉艱難度日。這以後他們再也沒看到過任何動物。他們把僅剩下的一點鹿肉,背在身上。又一次激戰後,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

就在自以為已經安全時,只聽一聲槍響,走在前面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虧傷在肩膀上!後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並趕快把自己的襯衣撕下來包紮戰友的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士兵一直唸叨著母親的名字,兩眼直勾勾的。他們都以為他們熬不過這一關了,儘管飢餓難忍,可他們誰也沒動身邊的鹿肉。第二天,他們得救了。

30年後,那位受傷的戰士安德森說:“我知道誰開的那一槍,他就是我的戰友。當時在他抱住我時,我碰到他發熱的槍管。但是,我想我理解他。我知道他想獨吞我身上的鹿肉,他想為了他的母親而活下來。此後30年,我假裝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從未提及。他母親還是沒有等到他回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讓他說下去。我們又做了幾十年的朋友。”

5.讓一讓,六尺巷(寬容化解矛盾)

清康熙年間,張英在京城做了大官,被人稱為“張丞相”。張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那裡有一個姓葉的大戶與張家的府第為鄰。那年,張家重新擴建府第,院牆蓋到了葉家的地界。葉家明知道是張家仗勢欺人,但祖上傳下的宅第也不願相讓,於是和張家爭執,並表示“寧可家破人忙,也寸土不讓”。雙方相持不下,衝突在所難免。張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給丈夫寫信,希望張英干預此事。張英接到夫人的信後,對家人依仗他的權勢欺壓鄉里很是不滿,於是作詩一首帶給夫人,詩中寫道:“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夫人見詩後,很不理解張英的做法,反覆吟誦,才理解丈夫的用意,於是讓家人主動後退3尺築牆。葉家得知後,被張英寬厚禮讓的行為感動,也將自己宅院主動後退了3尺。這樣張、葉兩家之間就形成一個6尺寬的巷子。後來,這件事被廣為傳頌,還有一句順口溜: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

6.中國歷史上的寬容故事(寬容是做人的美德)

(1)戰國時趙國的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一忍再忍廉頗的尋釁羞辱,他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大境界,終使廉頗幡然醒悟,從而給世人留下“將相和”的千古美談。

(2)三國時,諸葛亮初出茅廬,劉備稱之為“如魚得水”,而關、張兄弟卻未然。在曹兵突然來犯時,兄弟倆便“魚”呀“水”呀地對諸葛亮冷嘲熱諷,諸葛亮胸懷全域性,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們。結果新野一戰大獲全

勝,使關、張兄弟佩服得五體投地。如果諸葛亮當初跟他們一般見識,爭論糾纏,勢必造成將帥不和,人心分離,哪能有新野一戰和以後更多的勝利呢?(3)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郎、侮罵劉秀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信件。可劉秀對此視而不見,不顧眾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計前嫌,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力量,終成帝業。這把火,燒燬了嫌隙,也鑄煉了堅固的事業之基。

(4)唐朝諫議大夫魏徵,常常犯顏苦諫,屢逆龍鱗,可唐太宗站得高,以寬容為懷,把魏徵看作是照見自己得失的“鏡子”,終於開創了史稱“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

(5)武則天時代的宰相婁師德以仁厚寬恕、恭勤不怠聞名於世。司馬光評價他“寬厚清慎,犯而不校”。鳳閣侍郎李昭德罵他是鄉巴佬,他笑著說:“我不當鄉巴佬,誰當鄉巴佬呢?”當時名相狄仁傑也瞧不起婁師德,想把他排擠出朝廷,他也不計較。後來武則天告訴狄仁傑:“我之所以瞭解你,正是婁師德向我推薦的。”狄仁傑聽了慚愧不已。(6)呂蒙正初入朝堂時,有一朝士指著他說:“這小子也參政?”呂蒙正裝著沒聽見。而與呂蒙正同列的人卻幾次讓呂蒙正追問那個人是誰,呂蒙正不允,說:“若知其姓名,怕以後不能忘記,所以還是不問的好。”呂蒙正後來終於成為北宋的宰相。

7.丘吉爾的風度(寬容是一種人生境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在全民大選中,丘吉爾落選了。他是個名揚四海的政治家,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領導英國人民取得反法西斯勝利的英雄。對於他來說,落選當然是件極狼狽的事,但他坦然對待。當時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裡游泳,這時祕書氣喘吁吁地跑來告訴他:“不好!丘吉爾先生,你落選了!”不料丘吉爾卻爽然一笑說“好極了!這說明:我們勝利了!我們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勝利了,難道不值得祝賀?朋友勞駕,把毛巾遞給我,我該上來了!”真佩服丘吉爾,那麼從容,那麼理智,只一句話,就成功地再現了一種極豁達大度寬容的大政治家的風範!還有一次,在一次酒會上,一個女政敵高舉酒杯走向丘吉爾,並指了指丘吉爾的酒杯,說:“我恨您,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會在您的酒裡投毒!”顯然,這是一句滿懷仇恨的挑釁。但丘吉爾笑了笑,挺友好地說:“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飲而盡!”妙!果然是從容不迫,不是嗎?既然您的那句話是假定,我也就不妨再來個假定。是的,這就是寬容!一種大智慧!一種大聰明!8.國馬與駿馬的故事

有人騎一匹國馬(指平時養於民間,戰時由國家徵用的馬),另一人騎一匹駿馬,兩人一路同行。駿馬咬傷了國馬的脖頸,國馬血流如注,但若無其事,行走自如。後來駿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飲,渾身顫抖。國馬的主人說:“它大概是為咬了國馬而羞愧,我把國馬牽來,勸勸它就好了。”國馬奔來後,用鼻子親近駿馬,和駿馬同槽共食,不到一個時辰,駿馬就恢復如初了。故事雖小,卻揭示了天地間動人的品德,那便是寬容。寬容,即原諒他人一時的過錯,不錙銖必較,不耿耿於懷。9.寬容是無聲的教育

法國19世紀的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仙崖禪師門下有一位學僧晚上經常爬出院牆外出遊樂。這一天,禪師夜裡巡寮,發現牆角有一張高腳凳,知道了有這回事,就把凳子移開,自己站在原先放凳子的地方等候學僧歸來。深夜,學僧遊罷歸來。他不知道凳子已經被移走,一跨腳就踩在了禪師的頭上,下地後看清是禪師,驚慌得深深低下頭去。禪師像沒那回事似的,反而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著涼,快回去休息吧!”這件事悄悄發生,悄悄結束,禪師也沒有提起,但全寺一百多個學僧從此再也沒有夜遊的了。禪師寬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優美語段】

寬容的力量

江海因為寬容涓涓溪流而浩瀚無邊,高山因為寬容細沙塵土而巍峨連綿,藍天因為寬容燦爛彩霞而美麗動人,田野因為寬容曲折小路而妙趣橫生。

人,是應該學會寬容別人,才能放出異彩。有的人認為,寬容是懦夫的行為。這種看法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別。懦夫是面對自己、集體、國家、社會的利益、尊嚴遭到無理傷害而忍氣吞聲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的條約而唯唯諾諾的清政府才是懦夫,經不起嚴刑拷打、貪圖榮華富貴的叛徒才是懦夫,為敵人賣命效勞的傀儡才是懦夫;懦夫的行為只能使邪惡更加囂張,而懂得寬容的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們從大局出發,考慮全域性的利益。

清朝宰相張英與葉侍郎比鄰而居,因葉家無理霸佔了張家三尺地方,張家寫信告訴了在外的張英,於是張英馬上回信,他在信中寫道:“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按信中意思退讓三尺後,葉家也慚愧地後退三尺。試想,張英如果沒有寬容曠達的胸襟,執意要奪回三尺地,定會激化兩家矛盾,結下深仇大恨。張英正是用寬容的力量使兩家和好。

如果說兩家恩怨是小事的話,那麼國家安危就是大事了。將軍廉頗對職位比自己高的藺相如很是不服,處處刁難,傲慢無理。而藺相如為了不使兩人產生衝突,不使敵國乘虛而入危害國家、人民,總是忍讓、寬容,使國家安定。可見,寬容的力量足以維護國家的安危。“人不知而不慍”“得饒人處且饒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都是教導我們要寬容別人。因為寬容而產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寬容,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恩怨;寬容,能使事業興旺發達;寬容,能使祖國繁榮昌盛。讓我們學會寬容,讓人民更團結,祖國更繁榮。【有關寬容的佳句】

1.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即是對自已善待。

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看透了社會人生以後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然。

2.寬容像一朵鮮花,散發著清香,即使有人踩一腳,也依然會把香味留在那人鞋底。

寬容如一場小雨,給人以清爽,煥發激情,即使大地汙穢,也依然會灑滿它的周身。

寬容似一把花傘,給人以舒適,傾盆大雨將至,即使自己淋雨,也會永遠當人頭頂的“天空

3.能寬容,就能得人。夫妻間除了要有愛情有信任,還要有寬容,總是為小事斤斤計較,就不可能白頭偕老;朋友間沒有了寬容就沒有了友誼,因為寬容是友誼的題中之義。領導寬容,就可以使近者悅遠者來,天下歸心。

能寬容,就能發展壯大。曹操之所以能從僅有幾個子弟兵,到剿滅北方群雄,佔據中原,擁有百萬大軍,與他“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胸懷是分不開的。——連仇人都能容而後用,還有什麼不能用的呢?【佳作展示】

小議寬容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兩匹馬同行,一匹將另一匹的脖頸咬傷了,結果被咬的反而主動安慰因咬傷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馬。故事雖小,卻揭示了天地間動人的品德,那便是寬容。

寓言中動物的寬容是以德報怨,佛教中彌勒的寬容是“肚裡能容天下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怎樣來理解寬容呢?其實,寬容是一種境界。寬容如水。通常的“寬容”,即原諒他人一時的過錯,不錙銖必較,不耿耿於懷,和和氣氣地做個大方的人。寬容如水的溫柔,在遇到矛盾時往往比過激的報復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時的敵視,使人們冷靜下來,從而看清事情的本來緣由。同時,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馬理智地選擇了寬容,最終兩者和好如初。試想一下,倘若它針鋒相對,以同樣的方法還擊對方,那麼除了兩敗俱傷,頭破血流之外,還能帶來什麼呢?因此可以說,寓言中的國馬其實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於“以德報怨”。

寬容似火。

因為更進一層次的寬容意味著不僅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愛與真誠來溫暖別人的心靈。心平如水的寬容,已屬難得;雪中送炭的寬容,更可貴,更令人動容。從寓言中我們看到,犯下過錯的那匹馬已認識到自身的荒謬而羞愧難當,這時被咬的馬體現出的寬容與安慰,便恰似一團火焰,明亮而溫暖。寬容,不僅融化了彼此的冰凍,更將愛的熱力輻射進對方的心窩。在被某些人評論成“物慾橫流”的時代,自下而上空間正日益縮小的人們所缺的不正是發生在兩匹馬之間的寬容嗎?選擇寬容,也就選擇了理解和溫情,同時也選擇了人生的海闊天空。寬容是詩。

寬容是一首人生的詩。至高境界的寬容,不是僅僅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處理上,而是昇華為一種對宇宙的胸襟,對人生如詩般的氣度。寬容的涵義也不僅限於人與人的理解與關愛,而是內心對於天地間一切生命產生的曠達與博愛。寓言中的馬無法到達這種境界,而這種境界對於人類卻是如此的真實和深刻。

為生活的平淡與多舛而心存積隙的人呵,請你選擇寬容吧。這絲毫無損於你的尊嚴,反而有助於人們在漫長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寬容的思想境界,才會懂得人生的真諦,寬容也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當然,寬容同“方以律己,圓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輕易原諒自己,那不是寬容,而是懦夫。“圓以待人”,也得先看物件。寬容不珍惜寬容的人,是濫情;寬容不值得寬容的人,是姑息;寬容不可饒恕的喪盡天良的人,則是放縱。所以,寬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門學問。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生的決不是兩匹馬這樣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淨;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恆。【簡評】

這篇習作有兩大優點:一、見解比較深刻。文章自始至終,能透過現象揭示本質。行文不只是例證,而且注重分析,逐層遞進地論證了“寬容是一種境界”這樣一個抽象的命題,顯示了小作者對“寬容”的透徹的認識。全文的分析,不僅富有生活的哲理,還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二、論述生動形象。文章巧用比喻,從三個層面揭示“寬容”的本質,思路開闊,聯想豐富,由此及彼,較好地把握了三個層面的內在關係。文末的開掘,既概括了上文的內容,又把“寬容”的精神融於生活的藝術和永恆的生命之中,讓人產生深遠的回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