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靠自己創造作文

來源:才華庫 2.46W

夢想是靠自己創造的

夢想靠自己創造作文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被外國孩子的獨立自主感動了,他們可以自己生活,可以自己掙錢,甚至可以獨自一人去別的國家旅遊,這種獨立自主的孩子在中國是少有的。

我們在家裡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嬌生慣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對家長事事依賴的心理,認為只要把學習搞好,就一切“OK”了。你不幹好自己身邊的小事,將來怎麼辦?能為祖國做出大貢獻嗎?

其實,現在好多中國孩子都想擺脫“嬌生慣養”,摘掉“小皇帝”、“小公主”的帽子,但有些家長不放心,怕這怕那,腦子裡總有“萬一”兩個字。其實,只要放手鍛鍊,“萬一”就會消失。再回頭一想,如果烏塔的父母親怕“萬一”的話,還會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出去嗎?

文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光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總不完美”。中國孩子雖然看的電視、書都很多,知識也很廣泛,但是電視、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也很多,只有自己去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這個地球的美麗。

在課堂上,我班有一位同學說:“依偎在別人懷中,你永遠創造不出美好的明天”。是啊,我們不能永遠躺在父母的懷中,我們要展翅高飛,學會獨立自主,讓自己美好的`夢想變成現實吧!

自己的夢想靠自己去實現

今年寒假,我買了一本書,名叫《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這本書承接著《失落的一角》的內容,可以說是它的續集。這本書是謝爾·希爾弗斯坦寫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什麼樣的道理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故事是這樣的:自從失落的一角被拋棄後,它一直孤獨地待著,等著有人過來把它帶走。可是,沒有人和它非常匹配。後來,出現了一個正好合適的,但是失落的一角開始長大,越來越大!接著又是漫長的等待。有一天,失落的一角遇到了大圓滿,它從大圓滿身上受到了啟發,它開始自己滾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失落的一角磨掉了稜角,變成了一個圓。

讀到這兒,我陷入了沉思,是啊!只有我們自己靠自己去達成夢想,那才是最有價值的。如果說是利用別人的成功,使其踩著它變成自己的成功的話,那將毫無意義。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有的人考高中的時候,因為與分數線相差了一兩分而進不去了。這些人中有的人就會託一些認識的人幫他們“開後門”,因此就考進了那個學校。他們會開心嗎?不會。成果並不單單是他們的成就,裡面還有“幕後”人物。這就好比你趴在別人的肩上去摘蘋果,摘到以後你快樂嗎?你甘心嗎?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事需要你自己去完成,不只是夢想……

自己的夢想靠自己去實現,至少我現在明白了這些。

夢想需要我們去創造

狗的夢想是天天都有骨頭伺候,驢友的夢想是走遍世界所有的奇景妙境,彩迷的夢想是“終於中了500萬‘所有的生活在夢想之中,因為有了夢想,我們激情勃發,因為有了夢想,我們永不言敗,因為有了夢想,我們才能創造出更多更新的東西。

中華民族是最早產生飛天夢想的偉大民族。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敦煌壁面中的飛天形象,也反映了中國古人對“天堂‘的美好向往。中國古代是最早發明火箭,最早用火箭進行載人升空飛行試驗的國家。

相傳,14世紀末,中國明代有一位名叫萬戶的人,他讓別人把自己捆在椅子上,兩手各持一隻風箏,在椅背上綁了當時最大的47支火箭,然後叫人將47支火箭一齊點燃,試圖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上天飛行。萬戶試驗失敗了。他是人類第一位為探索太空飛行勇於獻身的人。

往事越千年,華夏兒女的飛天夢想,已經在我們這一代成為現實。隨著當代中國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經過中國航天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中國已先後發射成功了四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和兩艘“神舟‘號載人試驗飛船。屆時,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3個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的國家。

朱曾泉說:“我們古代是富有創造精神的,為人類貢獻了四大發明。我們現在還要弘揚。

甘於平庸的人永遠不能體會創造夢想,併為之竭力奮鬥的快樂,從創造到破滅,從創造到實現。一顆心跳躍的距離要以光年計算,不斷的跳躍帶著我們走到前人從未涉及的時空,那裡有宇宙中最為廣闊無垠的氣象……創造夢想還是活在別人的夢想之外,書寫歷史還是被歷史的風沙湮沒,今天的你自己決定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