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5篇

來源:才華庫 3.31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5篇

關於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1

人生,是什麼?它如一首宛轉悠揚的歌,唱出了初始的旋律;它似一杯香氣濃郁的酒,飽含著過程的清醇與憂愁;它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燃燒著結束時的憧憬。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人生的第一粒釦子扣錯了,那你的人生就會一直錯下去。

勤奮扣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有優越的家庭條件,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無憂無慮地投入學習。每天早晨我都會準時早起,進行晨讀和背誦。上課集中精力聽講,認真迅速思考。每當下課,同學們爭先恐後跑去玩耍時,我則安靜地坐在教室看書,全身心陶醉於知識的海洋中。晚上放學後,一踏進家門我便開始做作業,從不玩手機和網路。長期以來,我已經把優秀作為一種習慣,扣好勤奮的一粒小釦子,長大後才能擔當起建設的偉大使命。

愛國扣

說起愛國,電影《戰狼2》深深地影響了我。影片中冷鋒將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掛在手臂上,然後高舉過頭頂,保護了幾卡車難民安全穿越交戰區,當時看著那面鮮豔奪目的五星紅旗,我不禁內心沸騰起來了,眼淚奪眶而出,那句鏗鏘有力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激發了我強烈的愛國情懷。激動!喜悅!驕傲!自豪!我是中國人,我愛自己的祖國。從此,這顆愛國扣在我心中便埋下了種子。

友善扣

班級中,當有同學哪裡受傷時,我總會扶著她去醫務室或者拿出自己的衛生紙給她包紮傷口。當同學沒有學習用品時,我會大方地拿出自己的借給她。不僅在學校如此,在生活中,我也會樂於助人。遇到老人過馬路,我會主動攙扶,並幫助一些在行動上不方便的人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會主動為烈日下工作的清潔工叔叔阿姨送上一瓶水,並帶動更多的同學加入這些文明行動中,積極扣好友善的一粒扣。

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漸漸地,我明白了,這粒釦子就是:要勤奮、講友善、愛祖國,從小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

關於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2

人的一生是人們難以預料的,就如衣服上的扣子,它擁有不同的樣式,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有不一樣的命運:許是殘破不堪,或是完好無損,又或是見棄於人……

孩童時,父母為我們扣好衣服上的第一顆釦子;青春時,我們自己在摸索人生中的第一顆釦子。

人生中的第一顆釦子,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但是我認為,我人生中的第一顆釦子是“明白”。是去明白對於現在的我們學習是最有用的,勞動對於我們是最光榮的,我們偉大的祖國是最可愛的。

學習,對於喜愛它的人,它會特別友好與關心,它能夠幫助你獲取豐富的知識;能夠使你從他人的失敗中汲取教訓;能夠教給你做人的道理……在學校裡,它能使你獲得老師的青睞與表揚;在成績上,它可以讓你得到滿意的分數;在人品上,還可以使你擁有謙遜與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但是,對於厭惡它的人,它同樣也不喜歡你,因為你的態度,它帶給你一系列的壞處。

這簡單的道理,只要你明白了,就會有不一樣的命運。

勞動,每當收穫季節到來,農民們就會起早貪黑地去田野裡收穫那片金色的麥穗,去果園裡採摘碩大的果實。也許,他們的身上會變得髒兮兮,會讓身體十分勞累。但是,他們一定很開心與滿足,因為他們的播種得到了回報,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他們的收穫可以為他們“豐衣足食”。

這是勞動給人們帶來物質與精神上的滿足與考驗,只要明白了,就會有收穫。

祖國,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每每站在升旗臺前,仰望飄揚的五星紅旗和願做背景的藍天,我的內心總是非常激情澎湃。因為那代表著我們的祖國,那是我們祖國的標誌。回憶起死去的革命烈士,我的心十分悲痛。但是如今的祖國,愈發的富強,讓我們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

祖國,當我們明白了應該為你做什麼,而且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會為我們感到自豪。

人生第一顆釦子,我正在學會將它扣好。讓它能夠在我的“衣服”上綻放屬於它的姿彩。去行動吧!去愛學習,愛勞動,愛我們的祖國吧!

關於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3

人生就像衣衫,有許多粒鈕釦,但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卻是極為重要!

書桌、明晃晃的檯燈、攤平的試卷。從前的我,習慣了把頭埋進作業中,習慣了執筆在試卷上來回翻看,習慣了……那時的我認為這樣才是愛學習。其實不然,漸漸地我開始喜歡獨處,不願去踏出門半步。像是一隻關在囚籠裡的獸,久了,便不再渴望外面的世界……

有一次,我去了奶奶家。“XX,下午幫我一起剪一下橘子?”爺爺衝上來不由分說,便拽著我出去。“不去不去,無聊死了,還 是家裡好!”我奮力地掙脫,正想往回跑。“不行啊,老呆在家裡多悶啊,要勞逸結合,懂麼?”

我和他來到了橘子地,他遞給我一把剪刀:“噥,待會就用這個剪,上面的梗不要留太多也不要剪完。”遞到我手裡的剪刀和平時的不同,柄很長刀片卻很短很粗。我依著爺爺的樣,輕輕地託著一個掛在枝椏上的透紅的橘子,上下來回對準了才使勁剪了下來。我方才發覺,勞動也不是那麼難。

有的樹枝壓得很低,而且穿插、交錯、纏繞在一起,我只能匍匐著身子,手腳並用地在樹與樹之間穿梭。剪橘子的動作也變得利索了。不知不覺間,身後的大籃子已填得半滿。平時不怎麼活動、凍得發抖的手腳,也變得熱乎了。

“怎麼,我沒騙你吧,出來勞動勞動不也是挺好?”爺爺從桔林中鑽出來,吆喝著喊我收工了。但我卻遲遲不肯停手,越剪越發覺勞動的魅力,這是在書桌前、教室裡全感受不到的!

夕陽丟擲了它最後一絲餘暉,沉到了山邊,我和爺爺拉著兩大箱的橘子。晚霞映人,影子被拉得很長很長,襯在泥地上,襯在樹根前……

也許,在大多數人心中:學習最重要。學習等於課堂,等於沒完沒了地寫著作業。其實,勞動相比較學習更能磨練一個稚嫩的不經世面的孩童,那才是更重要的。就像衣衫的第一粒釦子,教會了人吃苦,扣好它且珍惜!

關於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4

在這個全新的時代裡,有不少的好少年裡。他們有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也有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還有心存善行,樂於助人的;也有文明禮貌,微笑待人的……

開啟媽媽的手機,一幅感人的畫面映入我的視野:迷濛的天空中,一道彩虹顯得特別光彩照人。馬路上看不見車水馬龍,也看不見穿梭的`人群。一位穿著綠色與白色相間校服的國小生,一隻手抓著書包帶,另一隻手撐著一把藍色的大傘。這傘並沒有遮住他那細小的身子,在他的傘下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老爺爺那薄薄的短袖襯衫貼在身上,應該是溼透了。在這老爺爺的肩上,挑著空空的簸箕,看似去賣什麼正要往來家趕路。那彎得像駱駝背一樣的背,那抬起的腳步,那側臉上流淌下的不知是汗水,還是,怎麼要遮掩不住那露出的一絲微笑。

“這不是爺孫倆嗎?多麼和諧的畫面呀!”我細細地看著這畫面,默默地想。圖片下方的文字說明,讓我更為驚訝,原來這是大田城關第二國小的一名少先隊員,為一位正從農貿市場賣完菜回家的老爺爺在雨中撐傘的情景。

“雨中美少年”用自己撐開的傘,撐出了心存善行,樂於助人的新氣象。在我的身邊,這樣的好少年就並不罕見。

那天早晨,我們值日――在操揚衛生區打掃衛生。那飄零的落葉,細碎的花瓣,滿地都是。真不知從何下手,我們只好分塊打掃。突然,天空中飄下毛毛細雨,很快便如斷線的珠子灑了下來,我們將掃把急匆匆地揮舞了幾下,掃起那很明顯的落葉,然後三步並作兩步向教室跑去。在樓梯上。一陣急促的腳步正從上面的樓梯傳了下來。抬頭一看,啊,原來是校長,就是校長,在樓梯的轉角處,我們和校長相遇了,我若無其事的拿著掃把,退到了角落處,低下了頭。一聲“校長好!”打破了我內心的膽怯與無知。抬起頭,只見廖坤一隻手上拿掃把,另一起手還在行著少先隊禮。原來,是廖坤在向校長問好。我連忙也跟著問候了一聲:“校長好!”看著校長回眸一笑的表情,我的心理像綻放了一束美麗的花朵。

撐一把傘,問一次好,無非是生活中再細微不過的事了,但當你發自內心地去做,成為你的一種生活態度,也能見微知著。生活中的好少年,理當從這細小的事做起,並把它做好。

關於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5

什麼是新時代好少年?在我看來,真正的新時代好少年是集、奮進於一體的少年。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快樂成長,肩負著建設國家的重任。因此,我們不能辜負祖國的栽培,要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古人云:人無禮則不立,要做新時代好少年,我們就應該講禮儀。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平日裡的行為又是否能對得起這個美譽呢?就拿上星期三來說吧,第二節課,我們跑完步,來到花園休息,眼前的牆上雜亂無章的塗抹亂畫和明顯的腳印,讓好好的牆已看不出原樣。這時,下課鈴響了,樓梯立刻擠滿了同學,飛奔著往外跑,互不相讓,“哎喲!”一個小同學跌倒了。“快點!快點!別在這兒擋道!”後面一個大同學不耐煩地說……那邊操場上,“這兒是我們的地盤,你們憑什麼佔地方?”一群五年級的學生說。“是我們先到這兒的!你們應該知道先來後到!”四年級學生也不甘示弱。看到這些我心裡很難過,作為一名國小生,不僅要認真搞好學習,還要以實際行動,讓文明禮儀之花綻放。一個微笑,一聲“你好”,會送出一縷春光,溫暖整個校園;靜靜地一站,“請你先行”,能迎來一份安全與和諧;悄悄地彎下腰拾起紙屑,可還大地一片碧水藍天;輕聲說句“對不起”“沒關係”,讓友誼的紅絲帶將心與心緊緊相連……

但是,有了禮儀,我們就能稱為“新時代好少年”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作為新時代好少年,我們還應該奮進。以一往無前的氣勢向著知識的天空飛翔。因為唯有知識,才能讓國家更加富強。而這樣的重任,就扛在我們的肩上。我們可以像聞一多先生“讀書成癮”一般,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把時間換為知識;也可以像“韋編三絕”的一樣將書本變為知識而爛熟於心,這樣才能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如果只會讀書,那不免會成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要做新時代好少年,我們更應該“國事家事事,事事關心”。我們可以多看新聞,瞭解國家的動向;我們還可以多讀讀雜誌,跟上國家的步伐。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為一名博學、進取的好少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