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詩和遠方作文合集9篇

來源:才華庫 2.99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和遠方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詩和遠方作文合集9篇

詩和遠方作文 篇1

生活的時間的長岸無涯無際,一路光怪陸離、歡歌笑語,有時你只顧著應付魑魅魍魎,專注於“苟且”,但有時你累了抬頭,前方,周遭,盡是“詩和遠方的田野”。

對於史鐵生,什麼是他的“苟且”,什麼又是他的“詩和遠方的田野”?我暫且來回想一下,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活到最肆意的年紀上突然癱瘓,這算不算是“苟且”?終日只能囿於一方輪椅中,卻要懷著血淋淋的心去看別的同齡人躊躇滿志,這算不算是“苟且”?一面心情焦躁暴躁衝母親發火,一面又心酸於母親的隱忍與關愛,這樣的無法自控與無法原諒的深度矛盾漩渦,算不算是“苟且”?

算是了。

不過想象中的普通人如若遇見如此的事,會怎樣?自生自滅,自暴自棄,整日活於痛苦與咒罵中,仿若一生的路上找不到亮光,找不到希望。

但是史鐵生並不是普通人,也膽敢不會去做出那樣的事。他拉住了自己懸崖邊的馬,他選擇了接受。

他於地壇裡終日的遐思與肯定和否定中,找到了獨屬於他的“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像極了初春時越冬而來的梅,內心冷傲卻也柔軟,像極了千濤萬浪後海面的波痕,一番平寂卻也歷經過風浪洗禮,像極了廣漠的荒野上砥礪站直的胡楊,它此時清脆生機,彼時或許受了風雨。史鐵生意志之堅韌、心志之成熟令我讚歎,而這樣的一個人能將目光從“苟且”中轉移出來而轉向“詩和遠方的田野”,其偉大處,也自不必說。

生活一定有苟且之處,一定有逆意迤邐之處,一定有無涯的絕望和黑暗之處,一定有你所深惡痛疾的、恨之入骨的苟且之處。

而重點是,你不得不經歷,你必須去經歷。

一個經歷了“苟且”、經歷了困顧、經歷了絕望與黑暗的人,才會有機會會衝破“苟且”、衝破困顧、衝破黑暗,才能帶著一顆堅強而柔軟的、傷痕累累卻已結巴的、自尊自省的心,去迎接生命裡的“詩和遠方的田野”。

如若沒有了“苟且”,我們只會單純而幼稚、沉溺於甜蜜的美妙中,直至溺死。

如若沒有了“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們只會陰暗而狠毒,墮落於苦痛的折磨中,直至累死。

“苟且”和“詩”、“田野”是相對的,是相生相依、相滅相亡的,人之一生不能只有其一,而應二者皆有所品嚐和領會,我們哭過、笑過、失意過、歡欣過、痛苦過、狂喜過,我說這才是人生,這才是生活。

詩和遠方作文 篇2

聽,一座千年古都在吟唱,沒錯!她就是洛陽城!

清晨,聽到了許多的聲音傳來,有廣場上明星清脆的歌聲、警察在指揮的哨聲、以及人們歡天喜地的叫聲……這些聲音彷彿讓整個洛陽都充滿了生機,以前人數很少的長樂街和應天門附近的河道,從人煙稀少變成了人山人海,你肯定覺得人這麼多,一定都是來看明星了,不!這些人啊,一大部分的人都是來看洛陽城的名勝古蹟!

公元68年,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這裡亭臺樓閣,香火不斷,歷代高僧不遠千里求法,因為這是佛教的發源地!洛陽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這裡每個石佛都有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淵遠流長,還有數不清的公園、隋唐植物園、國寶花園……

中午,當你逛累了古蹟,一定要去歷史文化古城:麗景門、洛邑古城去品嚐本地特色美食,洛陽不翻湯、洛陽燕菜、小街鍋貼、洛陽老八件、潘金和燒雞……這些都是洛陽的名吃,不僅吃到嘴裡味道純正,食後滿口餘香,而且光聽名字就讓人無限嚮往。

晚上回到應天門附近,放眼望去,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燈火輝煌的應天門遺址會有美輪美奐的燈光秀,各種高科技光線打在城牆上,隨著光線的變化顯現出應天門歷史的悠久。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很多大哥哥大姐姐穿著漢服,穿梭在廣場,如果沒有廣場舞的身影,你肯定以為你在古代呢!轉過身,你就會看到武則天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明堂、天堂。再往左邊看,就是古代帝王的居住地——九州池,這座唐宋園林白天是靜謐的,到了夜晚華燈閃耀,盡顯古代宮殿的輝煌,七彩的光倒映在池水中,波光中的皇宮如夢如幻,讓人彷彿到了仙境一般。

如果你來到洛陽,這樣的美食美景一定不要錯過呀,僅僅一天,一定會讓你喜歡上洛陽!

詩和遠方作文 篇3

很高興,我的生命中有詩,和遠方。

是的,那詩,來自遠方那是讓我陶醉的遠方。

我領略過廬山令人沉醉的雄奇。

傍晚,碎金般的斜陽浸紅了山頭上的天空,飛鳥歸巢,撲動羽翼,在這紅透了的蒼穹中印下一排精巧的痕跡。此時,我與長袖詩人相約,一同將心置於遠方,一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再看那廬山瀑布,如一條銀錦,懸於九天之上,垂直而下,撞擊著層層疊疊的山岩,激起飛花碎玉。這是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王安石的懸空千丈素流分,更是我心靈深處嚮往的遠方。

我欣賞過西湖的秀麗畫卷。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向我們展示了西湖的春日風光。春水新生,春鶯爭鳴,春燕銜泥,春花漸開,春草剛綠,我不禁陶醉於這個屬於西湖的春天中,無法自拔。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如仙子,身披嬌豔的衣裙,立於西湖無波無瀾的水面之上,令我心動。這一路行程,楊萬里領著我品味西湖的美景,感受西湖夏日獨有的韻味。

我見識過千萬奇巒雄峰,江海河湖。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讓我欽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讓我折服於楚水不畏阻礙,勇往直前的氣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讓我驚於滄海吞吐日月星漢的雄偉氣勢

詩歌如一艘小舟,從歷史的長河駛來,載我通向萬水千山。它默默地向我講述山河的故事,講述那湮沒在滾滾江水中的悲歡離合。讀詩,我可跨越時空,與李白共對酒,與蘇軾同賞月;讀詩,我可打破距離,一直向前,通向遠方。

於是,我的生命中就有了詩,還有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4

他又來了這條街。

深秋將至,青石板上已落滿黃葉。幾個小孩在街角追逐著,嬉笑聲驚動了停駐的飛鳥。落地的碎葉發出沙沙聲,彷彿在呢喃,又好像在喚著遠行的遊子歸來。路邊的小攤升起陣陣白煙,和著小販的吆喝,飄逝青空,轉瞬渺茫。

他向街道盡頭走去。

這戶人家的門扉半掩著,門栓上的紅漆已無往年那般光澤。一隻橘黃的貓從半掩的房門裡探出半隻頭來,打探著面前的老舊街道,明明和往日沒什麼不同,它卻像知道什麼似的,凝視了很久,很久。

他悄悄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院子裡,悄然無聲。西北角早已枯黃的絲瓜藤爬上了牆,攀上牆頂的幾朵不知名黃色小花在陽光安撫下靜靜開放。透過光的花瓣閃著光輝,讓人沉醉。東牆下,那棵老棗樹的枝椏不知何時長出牆外,伸向藍空,像要努力抓住飄逝的影子,卻又無力。

他走進了裡面的小屋子。

桌旁的竹椅上,安詳地躺著一位老婦人。細細密密的皺紋儼然已爬到鬢角,本不算太老的年紀,頭髮卻已花白大半。眼睛微閉,胸口有節奏地起伏,溫柔細密吹過的風,吹起了從前,也把老人眼角的紋吹成了滄桑。

蹲在門口的貓不知何時進了屋,跳上桌碰翻了相框。老人的眼皮抖了抖,醒了。她緩慢地撐起身,像一隻老貓。掉到地上的相框裡,一個少年正笑得燦然,把黑白照片笑成了彩色,笑出了花朵。老人撿起相框,那雙飽經風霜的手一遍又一遍摩挲著照片中的人兒,描摹出少年的輪廓。

他哭了。

似乎是想起了往事,老人就這樣靜靜的注視著手中的少年,鼻頭突然一酸,眼中明暗交雜,眼角閃著光。一滴淚順著臉頰滑下,淚水中的思念隨風飄出了窗扉,飄過了院中的老棗樹,飄過了路邊的小攤,飄過了遠處的山丘,轉瞬間便消逝不見,卻沉重地讓人無法高談闊論。

"我知道,你去了遠方。"老人拭了淚水,嘴角漸漸上揚,喃喃道。目光轉向窗外的遠山,幾隻歸雁騰空而起,掠過將落未落的夕陽,映出少年的影子。

他笑了。

老人和少年,彷彿看見了彼此,在那瞬間相視而笑。倏然間,微風輕起,歲月靜好。只是,這世間蒼蒼,翩若驚鴻。命運這東西,不經意間就斗轉星移,讓人措不及防。

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及韶光暗中偷換。帶著這裡一切的一切,至此流年天涯,少年終是飄向了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5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題記

好吧!你現在只是一個青少年,不懂得什麼詩,什麼遠方。你所看到的都只能是你眼前的苟且。你知道夢想是遠方,而通向遠方的唯一一條大路就是努力。可你找到這條大路了嗎?不,好像你並沒有找到,又好像你根本沒有找。你根本不去努力,也不去理會。

當你到達不了你想要的遠方和高度時,你就只會吐槽上帝,埋怨他不給你機會。少年,你太不懂得珍惜了。

網路上有一段時間有一個問題熱了起來,“你為什麼要努力?”“我想看到更大的世界,我想,長大後賺很多錢,我想要的東西太貴,我想去的地方太遠,我喜歡的人又太優秀。不是的,你努力是因為你太垃圾了。

你不努力,好,可以,你墮落,當你墮落到一個程度,你就會變成一個平庸的人。世界上不缺平庸的人缺的是平凡的人,平庸並不是平凡,平庸是不思進取的一個代詞,而平凡,不是。

你多努力,你就會有多幸運,你越幸運就得多努力,你根本沒資格看不起自己,沒資格半途而廢,你更沒有資格懦弱,你要清楚你自己是誰,你沒有退路,你只能讓自己比別人都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加油吧,少年。

人生再糟,也應該樂觀起來。人生沒有高度看到的都是問題,若沒有格局看到的都是雞毛蒜皮。不要在意眼前的苟且,你還有未來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功利化的浪潮下,我們仍當留住詩和遠方。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中,生活的壓力與負擔沉重地壓在雙肩,我們腳步匆忙地為生活而奔波,待人遇事、識物辨機趨於功利和世俗,物之擠壓使心靈變得乾枯、空虛,如同被絞盡水分的粗糙毛巾,曾經的“詩和遠方”被疏遠得只剩殘影。

高曉鬆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詩和遠方”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甘露,是生活的浪漫與詩意。然而在逐漸功利而時俗的現代生活中,在為生計疲於奔命,為了功名失去自我的道路上,“詩和遠方”往往被人鄙棄,被痛斥為“毒雞湯”。一切虛的,沒有實際意義的,諸如夢想,詩意,想象,都容易被視為“痴人說夢”“異想天開”“不可理喻”。我們不禁要問,在現代社會,是否真的需要擯棄“詩和遠方”呢?

王開嶺認為:“生活的最高成就,是想象力的成就。”而“詩和遠方”所代表的浪漫、理想、純淨正是孕育想象力的搖籃。《精神明亮的人》一書中認為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待幻想和理想的態度比西方要苛責得多。然而以實為本、以物為大這種崇尚功用和使用價值的習性並未孵化出縝密的科學理性,反倒脫胎出急功近利的世俗文化。反觀西方古希臘到啟蒙運動,從柏拉圖《理想國》到歐文的`“和諧公社”,從《荷馬史詩》到安徒生童話,流傳千古的藝術、制度、宗教都散發著“詩和遠方”的美好與純淨。如果沒有的豐富的想象,燒開水的撲哧作響的壺蓋不會激發了瓦特的靈感,製造出改變世界的蒸汽機;如果沒有想要捉住天上閃電的“異想天開”,富蘭克林也不會發明瞭避雷針。“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沒有夢想的人眼光狹隘,在人生道路上註定走不遠。“詩和遠方”並非毫無價值的荒誕,反而孕育著改變現狀的精神動力與幹勁。所以守住心中的遠方,堅定自己的夢想,才能更加自信地翱翔。

對於我們而言,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亦是極為重要的“詩和遠方”。功利性的學習早已不再被提倡。“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埋頭苦讀,擯棄了健康的興趣愛好,只追求短期效益,只會讓我們成為人生的“瘸子”。追求有益的愛好,或是徜徉在音樂的美妙中陶冶心緒,或是在科學的世界中探索未知,或是在鮮紅的跑道上揮汗奔跑,擁有自己為之熱愛的事物,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積極向上,充滿能量,感受著生活的充實和美好。

留住心中的“詩和遠方”,其實亦是留住生活的美好,潤色著枯燥、疲憊的生活。我們終日低著頭,腳步匆匆地忙碌奔波,錯過了花開花落的詩意,錯過了清晨第一縷陽光的聖潔,錯過了夜幕中傾瀉一地的銀輝。在繁重的學習生活壓力下,我們不要讓自己成為對周圍世界缺乏感知的無心人,試著放慢腳步,抬頭髮現身邊人群、身邊事物的美好,讓心靈放下功利心態的壓力,多一份豁達與自在。

最後,願我們都擁有自己的詩和遠方,朝我們的美好前進。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堅定自己的夢想與追求,憑藉自己的踏實與能力,一定能獲得物質與精神上的豐收!

詩和遠方作文 篇7

有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曾說:”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東西就是這些。”其實,人生中看似偉大的東西都是由一個又一個平凡積澱起來的,偉大來源於平凡!

偉大來源於平凡一——劉邦,劉邦沒有過人的軍事才能,沒有強魄的身軀,甚至也沒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但他憑藉不驕不卑的平凡氣兒和謙卑平和的待人?態度贏得了霸世。他的成功不像楚霸王力過千均的偉大,不像楚軍以一敵十多英勇無敵的偉大,不像楚霸王”吾必取而代之”的偉大,但他擁有的是腳踏實地的平凡是穩中求勝,知人善任的平凡,是“大丈夫當如此”的平凡。劉邦因為平凡創造了偉大!

偉大來源於平凡一一文天祥。當南宋王朝?揺搖欲墜,元軍大舉襲來時,他毅然選擇了抗元救宋的辛酸艱難的救國路。他不是不知道南宋衰微的國運,他不是不抱怨自己幾經沉浮的仕途,他不是不渴望一帆風順榮華富貴。只是,他心中始終有一個平平凡凡的信念,我生是宋朝人,死亦為南宋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沒有過於偉大的信念,他沒有過於偉大的目標,他沒有過於偉大的理想抱負。僅僅是平平凡凡的信念,僅僅因為自己是南宋人,卻創造出了,令中華民族自豪的偉大!

偉大來源於平凡一一居里夫人。當她登上科學界的講臺時,當她獲得各種獎項吋;當她被科學的光環籠罩時,人們僅僅驚羨於她現時的偉大,卻忘記了她背後的平凡。居里夫人沒有過人的頭腦和驚人的天賦,僅僅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於科學研究,僅僅是將無數煤進行不斷的加工提煉,僅僅是一直未曾放棄她的目標和理想,她成功將放射性元素鐳展現於世人面前。居里夫人因為平凡鑄就了偉大。?

偉大來源於平凡,但偉大同吋又不過於平凡,若司馬遷在遭受宮刑後,不再追求偉大,不再追求卓越,甘心成為人海一粒沙,那麼也便不會成聞名於世的《史記》了。

古語有云”?行成於精毀於隨,業精於勤荒於嬉”。生活不是宇宙洪荒般的雄偉,也不是驚天動地的偉大,是平凡。讓我們相信偉大來源於平凡,創造美好的明天吧。

詩和遠方作文 篇8

至此,我還是個學生,還是要學習,但,我仍在幻想,或許,在海的另一端,有一首詩,它叫《遠方》。

也許以後,我到了非洲。終於看見了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數萬只動物在奔跑,那草原綠地像是渲染上去的。我來到東非大裂谷,走到了谷頂。谷真的很深啊,抬頭望向天邊,夕陽太美了,閉上眼,彷彿眼前還在灼燒著。

也許以後,我到了歐洲。親愛的《蒙娜麗莎》,你還在那裡嗎?你的微笑很美,眼睛也彷彿在笑。米開朗基羅與達芬奇,你們的畫作——我想她們一定很漂亮,那幅《創世紀》引人遐想,那首詩中描繪到了。英國的那條本初子午線,總有一天,我會到達那裡,腳踏兩個半球,朗讀那首美麗的詩。

也許以後,我到了北美洲。那是美國大峽谷?這真的可以在宇宙上,朝這裡看,就能看見?科羅拉多河在裡面流動,我已經感受到它流動了,很清涼,周邊焦紅的岩石把河水映紅了,一切看上去都很歡快,瞧,天上的雲在笑!

也許以後我到了南美洲。我可以再欣賞一次巴西的“足球杯”嗎?那時候比賽很激烈吧?足球就在所有球員腳下滾動,風揚起了灰塵,汗水浸溼了他們的T恤,弄髒了他們的臉龐。

也許以後,我到了南極洲。有雪,有企鵝,可以用雪來堆很多很多雪人。這些雪人立在那裡,比邊疆的白楊樹還直,頑強也可以從這些立在冰天雪地中的雪人體現出來,企鵝太令人喜愛了,它們比企鵝娃娃可愛多了,會走動,會成群聚在一堆,憨厚地令人發笑。

總會有那麼一天,我走向了詩和遠方,那首叫《遠方》的詩會是我寫的,這首詩的開篇已經寫下了,不是嗎?

詩和遠方作文 篇9

“我把荊刺當作鋪滿鮮花的原野,人間便沒有什麼能將我折磨”

——張賢亮

想要選擇詩和遠方,首先必須經歷挫折和苦難,若把苦難當作動力,那麼所看到的便是另一番天地。

在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詩和遠方,披一身金色陽光,落一肩純白月光,書一闕繞指情懷。棲息在陽光裡的溫暖光澤,塗滿歲月枝頭,錦瑟韶光裡,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能夠奮鬥的年華,就不要讓它白白浪費,更不能輕言享受生活,畢竟遠遠圍牆,隱隱茅堂颺青旗,流水旁的生活,更適合在優雅的夕陽紅裡,坐下來細細品味。

當人人都走在那平坦寬闊的水泥路上,走在那絢爛的霓虹燈下,也不必羨慕,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詩與遠方,並朝著它們去奮鬥著。我們即將進入八年級,匆匆的七年級學年很快便過去了,相信我們都會選擇詩和遠方,並朝著我們的朝著目標去奮鬥著!

我們找到了那份初心和堅守,選擇在寧靜中淡泊,成就詩和遠方,向著理想的高中進發!我們選擇詩和遠方,便不再苟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