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散文的作文錦集8篇

來源:才華庫 1.7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文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散文的作文錦集8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暑假過去了,告別了假期,又回到了青青校園,心情有一點複雜。既有喜悅,又有煩惱。家長每一天都會在我們的耳邊嘮叨:別玩了,抓緊時間,好好學習等等。與同學、小夥伴、朋友們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沒有時間見面一起聊聊天、做遊戲,也許再過一段日子,朋友之間的感情會越來越淡薄,甚至消失掉。

為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我想提議:將每年的9月9日設為“朋友節”。九九歸一、天長地久,既容易記憶,也象徵友誼之樹常青。在這一天,彼此要好的朋友們可以互相贈送一些小禮物,哪怕只是一張簡陋的自制小卡片,在上面寫上幾句相互鼓勵、加油的話,都會包含著朋友們之間的濃濃關愛與問候。也可以抽出中午的一個小時時間,大家即興表演自己的一些小才藝。每個人也可以帶一些小零食,圍坐在一起,談一談,分享各自的近期感受,排解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煩惱,開闊視野,放鬆心情。我能想象那必定是一副充滿溫馨和感動的畫面。

人與人之間需要經常交流,不要將自己封閉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裡面。通過朋友節的活動,可以鞏固老朋友之間的友誼,也可以結識新朋友,在一個開心、平等的氣氛中,可以學到很多他人的優點。

我的這個建議如果能夠被採納的話,一定會受到熱烈歡迎的!這是朋友們表達關心、溝通友誼、提高自己的節日!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散文的作文 篇2

是時某年春晚。你陪我熬夜,縱然帶著倦意。

沒有炮竹聲的黑暗有些清冷,你向雙手哈著氣,兩頰被寒夜的撫摸觸得通紅,電熱器火紅的光從白色暗淡的架子裡投射出來,你面目模糊。蒼老的皺紋層層疊疊,宛若蔥蘢大樹無言的年輪。你很瘦,骨頭裡都是頑固。顴骨突出、眼皮耷拉著,看不清眸是清晰抑或渾濁,但我猜想那定然是清澈明晰的。

彼時我對春晚還抱著偌大的興趣,覺得那是每年不可不看的唯一一場大型節目。電視中舞臺上的人們嘻嘻鬧鬧地唱著跳著,說著演著,每一個另外的人生故事就此從言語間滑過,只是陌生。

我不大記得那天晚上我貪吃了多少東西,只依稀想起金色包裝紙的黑色巧克力和一杯由溫熱變涼的白開水。你不時起身倒水,偶爾讓我少吃點。

散文的作文 篇3

我現在穿著粉色印著卡通圖案的睡衣,伏在書桌上,思忖著落筆。

有的時候世界那麼小,一不小心就會裝個滿懷。世人逃離寂寞,相遇相識,復分別,重歸孤單。你的生命兜兜轉轉,最終消散於黑暗之中,化為這自然的一部分。

窗外的風呼啦啦地刮起來,我又開始想念你。我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往上衝著,渴望能回報你,擁抱你。

這世界沒有了你,好像什麼都沒有變。

可是你走了後,這個世界就不再是你還在的那個世界,它變了,此時此刻不是彼時彼刻,世界從一個有你的世界,變成了一個,沒有你的世界。

你知道。

你安詳地長眠於地,留我們在土地之上繼續思念。

除此之外,你留下的還有很多。

你在人類歷史長河裡被慢慢飛塵緩緩掩住,卻還是與一眾人無聞而無怨地推著時間齒輪與人類步伐。

我最近迷上了文藝的東西。人們都說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但其實不是的,生活比藝術難多了。

散文的作文 篇4

會議間歇,入群讀曉斌“令人頭疼的作文課”,感覺不像曉彬老師在說話。

曉彬是校長,博覽群書,工作循循善誘。而這兩節作文評改課,他讓學生拿出以前的作文自己修改,佈置完任務因事離開課堂。待他回到教室,學生未改,一學生捂著本子不讓老師看,他生氣地想:你不讓我看,我也不看了,想幫你,你還不領情,懶得理你。

故事之後,是曉斌的反思,頗為深刻。但我無心細讀,只想當面問問曉彬,這是作文評改課嗎?這樣上課老師“悔”死又有何用?學生有多少這樣的兩節課可以“聚在一起說話”,而可以“不用心修改”?我不知道曉彬學校的老師怎樣上課,也不知曉彬作為校長髮現老師這樣上課作何感想?

此刻,自己覺得有些心堵,這樣的感受該不該發群?我遲疑著,打好的文字滯留在手機螢幕。

想起寒假後組織的學生徵文,一樣的“令人頭疼”,空話大話假話,而且“雷同”。那日,一位學生家長,問孩子的作文能否獲獎,語氣中感覺她對自己的孩子信心滿滿。這位家長是鄉鎮的國小老師,利用假期陪孩子上作文補習班,補習班主講教師是城內某國小業務副校長,以作文指導成名,在家長心目中很有分量。

我找出她孩子的習作,又拿出兩篇雷同文,她傻了眼。她告訴我,這篇參賽作文是她看著孩子“修改”而成,她相信是孩子的親筆。

第二天,她來和我致歉,也是在訴苦。她說,輔導班的錢白花了,老師的輔導方法是,把上屆學生的優秀作文讓孩子們背下來,然後插在自己的作文裡……

這個輔導班叫“寫作速成班”,假期收入不菲。知情人透露些底細,某校班主任老師負責招生,語文老師負責提供範文,大家分成。輔導班生意紅火,預退教師常年授課,輔導班有營業執照,屬於民辦學校。有些在職教師看著眼紅,效仿三五人搭夥辦短訓班,或在車庫或在農家,上邊查得嚴,就說是親戚家孩子補課,也就免去各種辦班手續。

想著曉斌是負責任的校長,想象他的學校該是另一番景象。這樣轉念,覺察曉斌“令人頭疼的作文課”在自己內心激起的波瀾,感覺資源難得。想點選“傳送”真實的感悟與曉斌碰撞。

心有餘悸,畢竟大家習慣“畫餅”。畫“餅”不給“餅”,不給“餅”而繼續畫“餅”,如當下盛行的教師培訓,長而久之變作負激勵。想起錢起的《省試汀靈鼓瑟》結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如何無“帖詩”痕跡,還把人帶到永恆的境界?我在思考我們這個群的發展前景。

先發吧。近日在讀奧修,他說心中沒有光不要想著助人。此刻自己,內心被現實的“惡露”堵滿,尚需清淤,怎能靜心對談?只想“捕捉”當下幫助自己。真誠地附上字尾:“對不起大家,請曉彬包容我的自私!”

忙完一日工作,想想“修改文章”,應該與曉斌有個對接,何況若水也提到更想知道“改文”的方法。

能感覺到楊老師病中多了一份擔憂,或許我的“想當面問問”讓楊老師顧慮大家難以接受,或許我的“利眼”又回到昔日的咄咄逼人,或許我的“認知”停留在了技術層面。洩氣?失望?自己直覺捕得的感悟,思考後發群,其價值非他日可比。此刻的我,心緒平和,探求真理在腦海中根深蒂固,不會消逝。

“修改”?想著自己原來的寫作,寫人、記事之前先狠很地抒情,然後再用誇張的字詞渲染,最後結尾,再加上自己特別主觀的評論以提高格調。這些文章現在再讀,令我羞愧不已。有了這樣的體悟,指導學生修改,只做兩件事。一讀,抓畫面。二找,找形容詞,找一個刪一個,還原當時的場境。學生習作每天上牆,修改隨時隨地。時間一長,改起文章來,學生會找具體的事例表現自己想要說的情感。表面看,孩子們刪掉的是“形容”,實際上,他們在學習審辨。還會有“雷同”,是思想撞“衫”,真理或見解流注自己的故事,成了思想體系的一支。

學者遂不失時機,以近日讀經之惑相詢,《大學》的“格物致知”可否作為“修改”之迴路?

章太炎引王艮之解曰:“‘格物’,即物有本末;‘致知’,知所先後,乃與‘誠意’‘正心’合,次第也相符。”粗淺理解,格物,感之於外;致知,覺之於內。如宋儒程顥詩云:“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即內在生命節律與晝夜四季相合。若用《白虎通》的“覺”淺顯釋之,乃學者與教者相互感應。“覺”是通過自己與學生的交相互動,喚醒其本有的生命節奏而已。

想一想讀“令人頭疼的作文課”心堵的緣由,是用課後的“思”替代當下的“覺”成為當今教師培訓的導向,尚需“修改”。用近人嚴立三先生的《禮記大學篇通釋》勸慰自己:“知者,情之感也;物者,感之應也;致者,極也;格者,通也。通物而感,極感而實有諸己。”

廣言學之,持一顆初心,念茲在茲。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散文的作文 篇5

在鄉下外婆家,門前有一大片黃的細膩嬌嫩欲滴的油菜花.今天,我和外婆去田裡拔青菜.突然,我眼前一亮,看見了那微微搖曳的油菜花.我跑過去,輕輕地觸控油菜花,來看油菜花的美麗之處.

那一叢叢,一簇簇挺拔秀麗的油菜花,遠遠望去,像是在綠色的繡花布上點綴著一粒一粒金子,又像是一個個小娃娃扒開綠葉,笑眯眯地徍外瞧.

細看,油菜花有四片花瓣,二根或三根萼片.我還發現在油菜花的莖上,有一條條細片,聽外婆說,這個是油菜花的“寶寶”--種子.

一片片綠油油的油菜花苞,在春風的吹動下,競爭似的開起了花,多麼美麗的花啊!它們湧起千層金黃色的波濤,泛起萬朵金黃色的浪花,發出了沁人心脾的花香.

從田間的油菜花看,花兒長得喜人.我問外婆雄蕊和雌蕊有什麼區別,外婆也答不出來,看來還是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我們去探究的!

動靜兩相宜的美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這是一幅典型的江南農家景色,彷彿從詩裡嗅得到麥花香,看得見梅子黃。詩開篇兩句全是對偶:梅子對麥花,杏子對菜花,金黃對雪白,肥對稀。真是色、香、味、形俱全。“菜花雖稀,杏子肥;梅子金黃,麥花白。”以近於口語的語言入詩,有如民歌,富於動感,富於音韻,富於色彩。顯示出詩人范成大觀察仔細,取捨有致。

詩三、四句,堪稱傳神之筆。夏日初長,江南農事特別忙,詩人偏不說忙,而說夕陽把籬笆的影子拉得很長,不見行人經過,只有蜻蜓與蛺蝶有滋有味地纏綿流連。可細想想,不禁恍然大悟。正因為農事忙而籬落無人,因為籬落無人而蜻蜓與蛺蝶才能夠自由飛舞。詩人竟能夠把內在節奏與外在歌詠表現得如此縝密而又自由!

詩沒有一句關於勞動,卻分明讓我們感受到了勞動的緊迫。“日長籬落無人過”是靜,映襯著“唯有蜻蜓蛺蝶飛”的動,然而我們能說“日長籬落無人過”就不是動嗎?而“唯有蜻蜓蛺

蝶飛”,不是恰好對應著一種更廣大的靜嗎?以眼前的動映襯著眼前的靜,以眼前的靜對應著詩人心中的愉悅和更廣大的真正的靜。日影無人的靜,蜻蜓蛺蝶的飛,心中歡娛的動,接近更廣大的靜。恍如一幅水墨畫卷,那麼栩栩如生,那麼意境幽遠。妙哉,這動靜兩相宜的美。美麗的植物園

杭州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好玩的地方數都數不過來。可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卻是杭州植物園。植物園裡有各種各樣的樹木,有參天大樹、竹子、還有茂盛的花草......只要平常見得到的花草樹木,這裡一樣都能見到。

植物園裡到處都是綠色的植物,真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我和爸爸媽媽常常喜歡坐在桂花樹下,每當我聞到那淡淡的桂花香,我都會被它陶醉。我們一家人一邊吃著香甜的水果,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

我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棵小樹,站在白雲下,一陣微風吹來,茂密的數葉隨意搖擺,好象是在向人們致謝,表達人們對它們的養育之恩。

多麼有趣的植物,多麼有意思的植物!從那時起,我是越來越喜歡它們了

散文的作文 篇6

八月在涼意幽幽中,一場雨水敲開了八月的窗戶。

夏天在漸漸隱去,還剩下少許的時日。雨,連貫成詩句,從天上飄下。伸出手接了一些雨水,潮溼的心情,住著多種情緒。慢慢沉重起來的東西,在日月薰陶裡,連記憶都會散發出一股特別的味道。呼吸之間,已經少了早年的輕浮。能聽見命運交響曲,時而悲愴,時而歡欣。在塵世的人間煙火裡,多想舒展成一尾遊動的魚,只有七秒的記憶,記憶裡全是歡喜。

歲月偶爾也會虧欠於你,就像種下的種子,到了季節沒有發芽,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說沉默是成熟中必須擁有的,我倒是更希望你能擁有想去言語的能力。對錯都不在意的年紀裡,昭然寫意。而真正到了懂得迴避的時候,心已經老去。

許多藤蔓爬滿心間,枝葉交織,就會忽略很多的瑕疵。那些不完整的片段,拼接出一出又一齣劇本。我多想居住在這文字的天地,一筆寫下的.都是盡了自己的心意。卻不然,生活的軌跡依然在移動,我也只能是愛著文字裡的抒意。

八月,在雨中,偷得一絲清涼。

日子仍然按著原來的軌跡在滑行,不變的是恆星,變了的是心境。我們都在生活裡,編織著自己的網。那裡面,裝滿了衣食住行。我在網的外面,種植上了綠色的風景,只是想,每一天歸來時,能看見自己的身影,能聽見綠色的聲音,能呼吸一些舒暢的心情。

八月,來了。

我們依舊在微笑著前行。

散文的作文 篇7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規範了文字、度量衡和行車的軌道,並沒有統一語言。明朱元璋擔心官員語言不能上傳下達,與百姓無法溝通,曾編纂《洪武正韻》頒發全國,但收效甚微。至清雍正年間才統一使用“官話”,也就大致為今天的“普通話”;當時清政府曾於方言較重的閩粵設立“正音書院”,以矯正方言給“官話”普及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全國“八大方言”體系中,福建省南靖縣閩南話與客家話便佔有其中兩種。所以,閩南與客家方言區學生用方言作文的現象依然存在,便有其歷史和地域的因素。

在閩南方言山區,國小生直接翻譯方言的作文尤為普遍。在一篇記人作文“我的 ”中,一位學習挺優秀的學生以“我的奶奶”為題作文。文章開篇即寫道:“天氣越來越冷了,奶奶僅穿一件薄薄的襯衣,凍死了。”如此開門見山點出主人翁悲慘結局,確出人意料,參閱老師無不為此精妙的謀篇佈局讚歎不已。接著寫父親對奶奶如何不孝,整日整夜地,又使讀者義憤填膺了一番。可到篇末忽然出現父親“孝心猶存”,在大年夜給奶奶送來一套新棉衣——“奶奶終於笑了……”這就讓人不瞭解了:奶奶不是剛剛“凍死”,這回怎麼又“笑了”?一問,才知道學生用閩南方言作文,奶奶不是被“凍死”了,而是“凍得厲害”。

諸如此類不規範語言表達方式,在國小生作文中不難發現。如“時間來不及了,我趕馬上學去。”“雞吃人很補。”“我家來了人客。”“她攔小鴨游泳。”等等。

可見,如何矯正學生方言作文,已成閩南方言區語文老師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根據方言作文產生的原因及國小生自身知識掌握特點,筆者認真思考,細心考究,提出如下幾點策略。

首先,必須在閩南方言區大力推廣普通話,只有做到“語同音”,才能確保“書同文”。

閩南方言是學生產生方言作文的根本原因。鑑於閩南有其悠久而深遠的歷史文化,要在短期內推廣普通話,不僅難度大且極不現實。但我們可以把這一工作,視為提高校園文化品位的一項重要工程。或者將師生是否運用普通話進行教學與交流,納入學校素質教育考核的一項指標。

其次,必須擴充學生的漢語言知識量,尤其是識字遣詞造句和漢語語法這兩方面。

國小生之所以出現方言作文,很重要一個因素是學生文字語言量的貧乏,形成“欲表無詞,欲抒無言”的乾涸局面,當學生不能直抒胸意時,只好用“拼湊法”和“替代法”來表達。那麼,“方言詞彙”與“方言語法”就難免滲入其中,方言作文也就由此而形成。

再次,必須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中不斷豐富自己。

學生直接經驗多來自現實生活,在閩南方言和普通話之間,“菜花”和“花菜”;“雞吃人”與“人吃雞”是一組極明顯的詞彙與語法的不同,教師要多引導、比較和區別,使學生明白其中的聯絡與表述的差異。而間接經驗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是校內外、課內外多渠道的知識網路。所以,不妨鼓勵學生“耳目並舉,手腦齊用”,多聽、多看、多讀、多思考和練習。如此,既能充實學生的詞彙;無意間掌握漢語語法;又能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和創新作文題材。

此外,要讓學生掌握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區別與聯絡,並領會二者的適用範圍。

口頭語言一般是與人交際時,對方能聽得明白的通俗語言;而書面語言多以文字描述,書面形式直抒胸意。我們不反對口頭語言在學生作文中出現,對一篇文章而言,口頭語言往往能突出文章人物的性格特點。如前幾年春節晚會上趙本山的《說事兒》為例:“……她這一剪,一萬多隻雞都得了禽流感,第二天。”按一般表達方法,“第二天”應置於“一萬多隻雞”的前面,但相聲角本作者卻將其安置於最後,顯然是為了突出“黑土”(趙本山飾)這一典型的“中國農民形象”。而在閩南方言區,學生往往將許多閩南方言以口頭表達方式出現在作文裡,這不僅不能更好地表現文章語言特色,反而弄巧成拙,使文章語句顯得很不自然。如有學生這樣描寫:“快上課了,我吃飽飯,趕緊上學去……”這裡的“吃飽飯”與“趕緊”顯然就是方言口頭表達方式。倘若將其改為:“快上課了,我吃完飯,連忙上學去……”如此,才能更自然,更合乎語境。

由此可見,要矯正閩南邊遠農村學生方言作文的習慣,除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力推廣普通話外;還得依靠廣大園丁,共同出謀獻策,從多渠道,多方位,由淺入深,精心輔導,使廣大方言區國小生能“語共音”,“書同文”,並逐步提高他們的漢語言表達能力。

散文的作文 篇8

上美術課時,大多留下一段時間給學生習作,這時的我,便在課桌間的行人道上來回穿梭,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碰到沒事時,有時也順便找條凳子坐一坐,因為我這段日子身體不適,站久了體力有點支援不住。

九十七班的講臺原來剩有學生坐過的兩條小板凳,不知何時其中有一條成了“三腳貓”,剩下的一條放在講臺的“肚子裡”,留給老師偶爾坐一坐。那天我剛在課桌的森林中巡視玩一圈,就感到力不從心,想找條凳子坐下來歇一歇,我老馬識途似的來到老地方,誰知道凳子不翼而飛了。接著我掃視了一下教室的四角,仍不見蹤影。奇怪,難道這凳子長了翅膀不成?沒辦法,坐的希望破滅了,我只好拖著沉重的步子再次去兜圈子。

當我來到第一小組倒數第二個座位前時,我便看到了那個叫劉宗漢的同學課桌邊多出了一張凳子。他把它放在靠窗的牆跟下,緊挨著牆壁。凳子上放滿了一大疊書籍本子,頂上面還放有文具盒、水彩筆、彈弓之類的東西,還有一截小木棒。今天看來我覺得這些東西特別刺眼,想說什麼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他的課桌的確太陳舊了,有點弱不禁風的樣子,我將目光在這小傢伙臉上劃了一圈。他似乎明白了什麼,略微低了低頭,裝著滿不在乎的樣子,不斷用他的鐵皮小刀在課桌的橫木上刻畫著溝槽。

對這個劉宗漢,我並不陌生,每當上美術課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舉手,說要上廁所去方便,一次二次還沒有引起我的注意,次數多了,我才知道他是故意逃課,後來每當他提出請求時,我就來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這時他揉著肚子“哎呦哎呦”連聲高叫,死皮賴臉,軟磨硬泡,最後“投降”的往往是我。現在這傢伙還露出了自私的一面,將公家的東西據為己有,居然還心安理得。他從我的目光中明明知道我是來找凳子的,卻裝著視而不見的樣子,真是豈有此理!心裡到底還有沒有我這個老師?他那雙小眼睛偷偷地溜了我一下,見我有點板著臉孔,但仍“臨危不懼”,我行我素,一臉不屑一顧的神態,繼續幹著他的“事業”。

星期三,又輪到我上美術課了,我在黑板上畫著公雞,突然“砰”的一聲,緊接著便是嘩啦啦書本撒地的聲音。教室裡一片鬨笑,我車轉身子,只見學生的目光齊刷刷地射向第一組的後面,又是那個劉宗漢!我氣不打一處來,飛快地走過去,準備狠狠地剋扣他一頓,以報上次“不恭之仇”。可他正埋著腦袋,手忙腳亂地在撿拾著書本,全沒理會我的感情。我瞥了一眼他的課桌,確實是老掉牙不中用了,它承受不起那些書籍的重負,便搖搖已墜了,而不是故意為之,我將怒氣暫時壓住下來。

課桌的底板鬆動了,被滿盒子書本壓垮了脊樑,只見劉宗漢把那條據為己有的凳子移到課桌的底部,再用一根小木棒,豎著放上去,想將課桌的地板撐起來,由於木棒太短,一時無法實現自己的想法。他四處張望著,目光裡流露出一絲求助的訊號,看到這一幕,我的心立刻軟了下來,怒氣也土崩瓦解了,而且動了惻隱之心,我見門外有一堆磚頭,那時學校搞建築剩下的,我跑到那兒拿來一塊,替他豎放在板凳上,只差那麼一點點,墊上一本不常用的破書,不高不矮,天衣無縫,剛剛頂住盒子的底部。算是解了這燃眉之急,了卻了他的一樁心願。末了我還叮囑他說:“小心點,別碰到了,砸了腳。”這時的他望著我傻笑了一會,喉部在滾動著,嘴巴癟了癟,但終究沒有說出聲來。忙著將書本整理課桌內。下課後我找到班主任,請求幫助他把課桌修好。

今天的美術課正在進行,二十分鐘後我將圖畫畫好了,信步朝教室的後面走去。“老師,給你凳子!”一個清脆的聲音闖進我的耳朵,只見劉宗漢恭恭敬敬地用雙手捧著那張凳子向我遞過來。我點點頭,衝他笑了笑,便有點理所當然地將凳子接過來,搬到講臺前一屁股坐下來。大約過了十來分鐘,我不經意地朝劉宗漢那兒掃視了一遍,只見那個座位邊空空如也。怎麼,難道他又溜到廁所裡去了?真是糊不上牆的稀牛屎,即使要去方便,也要向老師打個招呼,豈能這樣溜之跑之,不是把老師當做擺設麼。

我心裡嘀咕著站起來,快步朝後面走去,準備到他同桌那兒去問個子醜寅卯,誰知我走近一看,真是大眼瞪小眼,劉宗漢正坐在桌子下,背靠著牆根看到我走過來,早已把書合上了,望著我一臉怒氣,他依然是一臉傻笑。我說:“你怎麼能這樣呢?”“老師,我沒……沒凳子。”“你不是有兩條凳子嗎?還有一條呢?”“昨天,寧靜同學的凳子壞了,我給了他一條。今天,我見您的腿有點兒打顫,便……”我的腦袋“轟”的一聲,似乎全懵了,後面他說的話也沒聽清了。

我那點偏見,那點固執,此刻都煙消雲散,化作了一種愛憐,多好的一個學生啊,是那麼善解人意,我以前為什麼總是以為他很頑劣呢。於是我請他站起來,才發現他的屁股下竟墊著那天我給他所拾的那塊磚頭,我連忙彎下腰將這塊磚頭重新拾起來,看了又看,此刻在我的眼中,它竟然不是一塊普通的磚頭了,而是一顆心啊,既滲透了一種愛意,又滲透了一種敬意。

我很快地返回到講臺前,將那條小板凳拿在手中,慢慢地撫摸了一遍,感到它特別的厚重,又特別的溫暖,這是我從教以來的最珍貴的禮物,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是愛,什麼是回報。最後我將這條小板凳端端正正地放在劉宗漢同學的座位邊,讓它去奉獻自己,墊高別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