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三年級觀察日記集錦八篇

來源:才華庫 9.78K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觀察日記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三年級觀察日記集錦八篇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1

10月1日晴

我想種一些豆芽。於是,就拿了一些綠豆,放在礦泉水瓶蓋子裡,盛了一點點水,再在上面蓋了一層溼紙巾,就開始期待著它們發芽。第二天,我開啟溼紙巾一看,呀!豆兒好像水喝得飽飽的,有可能在睡大覺呢!那顏色也從深綠色變成了淡綠色。我就對它們說:“豆兒,可別光顧著吃哦!要快快長大!”

10月2日雨

今天,我又開啟溼紙巾一看,豆的中間裂開了些。媽媽說:“這個裡面以後會抽出葉芽兒來,葉芽兒以後就在這兩瓣豆的中間。”我挺好奇,就從裡面拿了一顆,從中間掰開,裡面果然藏著一顆小小的芽兒。

10月3日雨

今天,我再次迫不及待地跑向我的小豆豆。我開啟紙巾一看,我激動極了!原來,這些小豆豆的兩瓣豆的中間,抽出了一根芽兒,這芽兒一直伸到豆豆的頭上。它們的綠衣服——豆的皮也脫了一半兒。我仔細瞧瞧,裡面只有一顆豆兒沒發芽了。有的芽兒在豆的頭頂上盤起來,像小豬的尾巴;有的芽兒直直的,好像一根根長矛;有的芽兒很短很短,好像小雞的嘴巴……真有趣呀!

10月4日晴

今天下午四點半,我又跑向我心愛的小豆豆。你瞧!這顆芽兒長得多高!而且直直的,我用尺子一量,有一釐米呢!我給這顆芽兒上畫了一個紅點,算是表揚;再給一顆最短的芽兒畫上一個藍點,算是鼓勵。這顆豆芽以後如果努力些,一定能趕上其他豆芽的。

10月5日晴

今天,我看了看我的小豆豆,發現豆的變化很少。不過,我發現,很多豆豆的芽兒長長了,你們看!那一根根舉著的長矛,有可能要去打仗了!

10月6日晴

今天,我又懷著激動的心情去看我的豆芽兒。這些豆芽兒又長長了,最長的有1。5釐米,連最短的也長成8毫米了。我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平時吃的豆芽都那麼長呢?”媽媽說:“那是因為他們不是直接就這樣泡的,是經過加溫、加營養泡的。”我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疑團。

10月7日晴

今天,我又去看豆芽,發現有很多顆芽被蟲子吃得只剩一丁點兒了。不過,有一顆芽兒沒有被吃掉,仍然在堅強地生長著。看著看著,我彷彿聽到了它們每天“唰唰”向上生長的聲音。

觀察日記三年級6

我今天觀察了我自己的房間,我的房間雖然不大,傢俱卻很齊全,有我喜歡的上下床,自己挑選的衣櫃和書桌。上下床上鋪了我喜愛的哈姆樂園床單,下層一側還有格子擺放我的玩具和平時愛看的圖書,晚上躺到床上順手可以翻幾頁,上層擺放著很多玩具,我經常順著爬梯去上層玩,那裡是我的.樂園。

我的衣櫃也分兩層,上層是擺放整齊的衣物和被單,下層是幾個抽屜,裡面有我的獎狀和美術作品,它們都分類整齊擺放。我的書櫃和書桌是一體的,平時在書桌上寫作業,看書,玩電腦,書櫃上放了許多書,有我們定的各種雜誌和課外書。噢,對了,我的房間牆壁是藍色的,牆上貼有我的獎狀、相框和美術作品。

我總會把我的房間收拾的乾乾淨淨,因為我愛我的房間。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2

我把小杯子拿到窗邊,哇,兩顆完整的綠豆發芽了!我輕輕地把第一顆拿出來,它的頭頂上鑽出了一根又尖又白的嫩芽。又拿出了第二顆,嫩芽已經把綠油油的皮頂了一條裂縫,從外往裡看,就能看見兩條細絲向我們點頭,彷彿在說:”你瞧,我多聰明!蓋上綠被子,不怕冷!“

可那顆已碎成兩半的綠豆卻一動不動,沒有發芽,默默無聞。我想它十有八九不會發芽了吧!但我還是把它放在杯子裡。

再看看紅豆。它們沒有發芽,但是變大了,我拿出來一看,身上竟有深紅色的花紋!沒放進水裡時,可沒注意到,這花紋真漂亮,真神氣!

明天,紅豆會發芽嗎?綠豆的芽會變大嗎?芽是什麼顏色的?變成兩半的綠豆會發芽嗎?這白色的細絲是芽嗎?會不會是根?一連串問題讓我更期盼明天快一點兒來,更渴望明天快一點兒到!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3

按照科學老師佈置的作業,媽媽從網上幫我買了一間可愛的螞蟻屋,裡面養了許許多多大大的螞蟻。

螞蟻身上都穿著黑色的“衣服”,整個身體分成三段,像三個圓圓的小球連在一起一樣。頭上有一對細長的觸角和一雙給珍珠一樣的眼睛。它還有一對小鉗似的大牙,可愛極了!

我發現螞蟻有他們自己的語言,工具就是——觸角。他們是怎樣用觸角對話的呢?例如有一群螞蟻在挖洞,如果要換班了,他們就互相用觸角碰一碰,好像在說:“兄弟,我累了,輪到你了,我去休息一下。”另一個螞蟻就會自動自覺去繼續挖洞了。

螞蟻也很團結。有一次,我放了顆葡萄在螞蟻很難看到的地方,有一隻小螞蟻看到了,爬了過去,觀察一下後,沒有動口馬上爬回洞中。大約幾秒後,一團螞蟻走了出來,好像一直軍團,齊心協力把葡萄抬回洞中,一起享用。

我喜歡螞蟻,不僅喜歡他們勤勞、團結的性格,更佩服他們互相幫助,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4

10月1日 星期一 晴

晚上,我開始完成老師給我們佈置的作業——泡豆芽。我先拿工具一把鋒利的剪刀,一滴不剩的可樂瓶和一塵不染的紗布。現在要開始給這些無家可歸的黃豆們安家了!先用剪刀把空可樂瓶剪開,再在可樂瓶下方戳幾個洞,接著把小豆子放進去,然後加上少量的水,最後再給他們蓋上用紗布做的“小被子”,家安好了,小黃豆們,快快長大吧!我心裡期盼著。

10月2日 星期二 多雲

今天,小黃豆們的身體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們有的露出潔白無瑕的牙齒,笑吟吟的樣子真可愛!有的好像做了個好夢,笑破了肚皮;還有的得意洋洋地舉起還沒變軟的“肌肉”,好像在說:“我很強壯。”

10月3日 星期三 晴

“發芽了?”我驚訝地叫著。看著小豆芽們嫩綠的芽從胖胖的身體裡衝出來,綠如青草的豆芽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明亮。

10月4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像字母Q的小芽長成了高高壯壯的大芽了。但是它還在生長,好像想長得和姚明一樣高。米白色的牙在陽光下閃爍著,此時陽光就像照亮大家才藝的舞臺燈,可樂瓶就是讓舞蹈者揮灑汗水的舞臺,豆芽們就是翩翩起舞的舞蹈者。這一切讓我感到新奇又有趣!

觀察了黃豆芽的生長過程,我感到父母照顧我們,就和我們照顧豆芽一樣辛苦。所以我要和他們說一聲謝謝!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5

9月26日 星期六 晴

下午,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把綠豆泡在水裡,觀察綠豆的變化情況。我一放學就迅速跑回家,抓了一把飽滿的綠豆放進一個裝了水的瓶子裡。綠豆像熟睡的孩子靜靜地躺在“搖籃”裡。我想:“明天的豆芽會是怎麼樣的呢?我好期待哦!”

9月27日 星期日 晴

早上,我一睜開朦朧的睡眼,就健步如飛地跑到客廳去觀察綠豆,咦?水怎麼越來越少呢?而且有些泛黃。原來這些水都被綠豆寶寶喝了。嘻嘻,看看,它們胖乎乎的樣子,就知道了。它們撐破了綠衣裳,露出白白的肚皮,如果不仔細看,你還會認為它們是一顆顆小膠囊。胚眼處還探出了一個小白點,它們彷彿想出來看看外面這個美麗的世界!

9月28日 星期一 陰

中午,我一放學就迫不及待地“飛”向家裡,來到綠豆寶寶身邊。哇噻!綠豆們已經完全脫下外衣了,而且長出莖來了。它們應該覺得很熱才把衣裳脫掉吧,它們的莖約有1。5釐米左右,又白又嫩,怪可愛的。

9月29日 星期二 雨

今天下午,一放學,我就馬到不停蹄地跑回去觀察可愛的綠豆寶寶們。哇!莖長了足足有三四釐米長,終於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身子。底部長出了幾根鬍鬚狀的根,豆瓣中間長出兩片綠葉,像兩片尖矛。豆芽有的像犯了錯的孩子似的,低著小腦袋,有的像伸長了脖子的小鴨子…...我看著眼前這一簇整齊的豆芽,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這次,我成功地蘊出了豆芽,不僅收穫了快樂,而且學到了不少知識。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6

7月7日星期六晴

我從劉公島買回來了六隻小水母。它們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觸鬚長,有的觸鬚短。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沒有嘴、沒有手腳、沒有頭腦、沒有眼睛、沒有鼻子,觸鬚上都有毛。這六隻小水母有的愛玩,有的愛睡,如同一個個穿了隱身服的長腿小蘑菇。

當它們一起運動時,就像一個個熱氣球膨脹起來,一伸一縮漫無目的的遊。又好像是一個個仙女在小河裡游泳,美麗極了。可是水母沒有嘴、沒有眼、沒有頭腦,吃什麼呢?後來通過上網查詢,我知道了,水母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原來它們的觸鬚就是它們的腔腸,一但有浮游生物碰到它的觸鬚,觸鬚就會射出毒汁,先把它們毒死,再用腔腸直接分解並消化掉,水母就是這樣吃飯的!

水母真是一種神奇的生物,真是增長了見識!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7

上海植物園科普夏令營的活動有很多,“暗訪夜精靈”是我喜歡的活動之一。

晚飯以後我們拿著手電筒去觀察晚上活動的動物和植物。夜晚,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進入了夢鄉,對於有些生物而言,一天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一出門,就看見一隻蝙蝠在樹梢上飛來飛去,很多人誤以為是鳥。我們仔細地在草地上搜尋,用手撥開乾草和落葉,有時就會看見驚慌失措的正在逃跑的鍬甲、西瓜蟲、小螽斯等;在樹葉上搜索一會,發現了紡織娘、蛾子、螳螂、螞蚱,但是螳螂很快就逃走了;在樹幹上搜索一會,發現了蟬、鼻涕蟲、天牛,有趣的是發現了一個正在“金蟬脫殼”的蚱蠶,樹幹上還有幾個蟬蛻。關掉手電筒,在河邊的草地上發現了幾隻螢火蟲,發出來的是微弱的綠光;河邊有一隻大蜘蛛,它在晚上捕食小魚,正在這時一隻青蛙跳到河裡去了,還有一隻中華大蟾蜍蹲在睡蓮葉子上。在樓底下,看見了“上夜班”的紫茉莉,它傍晚開花,夜晚閉合。收穫可真大呀,觀察到了這麼多“夜精靈”!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耐心地觀察生物有一種神祕感,好像在探險,知道了夜行性的生物,既能親近大自然又能學到知識,這次活動很有意義!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8

星期六,老爸給我買了一盆含羞草。

含羞草的莖又細又長,略有點紅,它的葉片是綠色的,七八片葉片形成一個葉組,一根莖大概有兩三個葉組。含羞草看起來十分弱不禁風,加上莖很細,更加覺得渺小了。一般含羞草長到15釐米就不長了,屬於小型植物。

含羞草和一般的野草差不多,可有一點與眾不同,人們用手碰它的葉組中的一個葉片,一個葉組就“刷刷”地全部合攏了,就像一個害羞的少女,只留下莖在那裡。聽爸爸說含羞草的這種現象並不是“害羞”,而是植物受刺激後的一種反應。

於是我爸上網查了查,原來含羞草的葉柄基部有一個膨大的器官叫“葉枕”,葉枕內生有許多薄壁細胞,這種細胞對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葉子被觸動,刺激就立即傳到葉枕,這時薄壁細胞內的細胞液開始向細胞間隙流動而減少了細胞的膨脹能力,葉枕下部細胞間的壓力降低,從而出現葉片閉合、葉柄下垂的現象。。當不去動它數秒後,便可恢復。但如果多次觸碰,細胞液得不到補充,於是便不會收攏葉子了。

原來小小的含羞草裡蘊藏著大道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