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世界遺產的作文9篇

來源:才華庫 1.95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界遺產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世界遺產的作文9篇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1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腿打顫。”長城一定又高又大吧,一個暑假,我們一家人到北京八達嶺長城遊覽。

我們漫步在長城上。長城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工程,城牆一邊高一低,高的一邊是防禦敵人的,低的這邊朝著自己國家,低的這邊不修高,我想一是節約材料,二是不用自己人防自己人吧。

繼續往上走,一座烽火臺屹立在眼前,並沒有因久經風雨而損壞。看見烽火臺,我彷彿就看見了古時候的士兵,精神抖擻地立在長城上,要報效國家。烽火臺裡面是清涼的,就算是擠滿了人也一樣。可外面驕陽似火、暑氣逼人,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越往上走,每一步臺階也越高,有的到了膝蓋。道路也還是挺寬,大概能過四五匹馬了。汗水也是如瀑布般流著,這下“大自然牌空調”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城牆高的一邊,有很多方形的洞,把頭探出去,一股涼爽的風迎面而來,像空調一樣舒適。這樣給自己降溫,盛過吃冰棍解暑。

吹完風往前走,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好漢坡,哈哈,我以後是好漢了,不過我並沒有腿打顫嘛。往下鳥瞰,在綿連不斷不斷的青山上,連線天邊的萬里長城彎彎曲曲,像一隻巨龍,蜿蜒盤旋,環繞在青山之上,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壯觀極了。

看著眼前巨集偉的景象,自然而然就想起了修建長城的人們,我開始腦補各種畫面。長城不只是城牆,還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等相結合,結構十分複雜。可當時的人們沒有火車、吊車等大型工具,他們是如何修建的呢?他們靠著一雙雙手,一雙雙肩,把一塊塊石頭壘起來,修建的人們有很多都死在了那裡,但他們修建的長城從未倒塌。

長城是中國軍事與文化上的奇蹟;是一條巨龍;是中國人民血汗與智慧的結晶,讓人無法忘懷。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2

今天,我讀了媽媽給我買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這是一本充滿知識的書。在這本書裡,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現在,我就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吧。

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帝王宮殿是哪座宮殿嗎?那就是我國的故宮。故宮是明清兩代的宮殿,共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即位。由於故宮裡收藏著大量的珍貴文物,所以改名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的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寶殿”,是故宮等級最高的宮殿。在太和殿中舉行的儀式都非常高階,例如皇帝登基、節日慶典等。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前小憩或演習禮儀的宮殿。保和殿是舉行殿試和宴會的地方。

介紹完了故宮,那大家對人間仙境黃山瞭解的又有多少?黃山以“三奇四絕”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大主峰,素稱“三奇”。怪石、奇鬆、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黃山的名鬆有迎客鬆、送客鬆、蒲團鬆、鳳凰鬆、棋盤松等。迎客鬆是黃山第一名鬆。到黃山未看迎客鬆,等於未遊黃山。由此可看出,迎客鬆的名氣有多大!

書裡的知識可真不少。我要認真閱讀這本書,把學到的知識講給同學們聽。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3

中國,有很多文化遺產。但你知道頤和園嗎?就算你知道那你瞭解它嗎,這次和我一起來了解了解它吧!

頤和園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地處地處北京北郊外佔地約290公頃,是我國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園林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頤和園的舊稱清漪園,在1888年重建便改名為頤和園。在萬壽山腳下有一條長700多米的長廊,長廊房樑上有彩畫8000多幅,被號稱世界第一廊。頤和園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是中國個各地建築風格的精華。東部的宮廷區和內廷區的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南部的湖泊區是典型的杭州西湖風格。萬壽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格,北部則是蘇州街的典型的水鄉風格,

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4

你遊覽過巨集偉的北京故宮嗎?你知道美麗的敦煌莫高窟嗎?你對秦始皇陵兵馬俑感興趣嗎?這些令中國人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凝結著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長城在中國歷史的長久歲月中,許多封建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經對他進行多過多次修築;我國古代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為它貢獻了智慧,流盡了血汗,使它成為世界一大奇蹟,不論是巨龍似的城垣,還是扼居咽喉的關隘都體現了當時設防的戰爭思想,而且也標誌著當時建築技術的高度成就。

中國的長城始建於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長城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長城位於中國北部,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通稱萬里長城。從公元前7世紀楚國築“方城”開始,是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持續了兩千多年修築過長城,今天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奇特的有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5

說起美麗的故宮,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始建於公元1406年,面積約有72萬平方米,相當於900個大操場那麼大。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兩代24位皇帝在此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故宮同時還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故宮大體可分為南北兩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前朝,也稱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後寢,也稱內廷。

外朝以黃極殿、中級殿、建極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多采用重簷廡殿頂這種屋頂結構,殿內瀝粉貼金,重施五彩,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麗,是皇帝辦理朝政大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其中太和殿是宮城中等級最高、最為堂皇的建築,殿內雕刻著許多金龍,當中一條浮雕蟠龍口含寶珠,張牙舞爪,氣勢洶洶,彷彿要從上面飛下來。而殿中央是用楠木鏤空透雕龍紋的基臺,基臺上設有九龍金漆寶座。太和殿到處都雕刻著龍,這萬龍競舞的氣勢使太和殿顯得莊嚴肅穆、氣勢磅礴。

內廷以乾清宮,也就是皇帝臥室、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皇妃宮室),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皇帝的三宮六院,是皇帝平日處理日常政務及皇室居住、禮佛、讀書和遊玩的地方。還有御花園、欽安殿、養性齋等建築,形成一個佈局完美的整體。御花園既有帝苑的雍華氣魄,又有民間古典園林的幽雅意境。

故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世界文化藝術精華的一部分,我們要好好地愛惜它。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6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有13000多裡。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北京出發,不過100多裡,我們就來到長城腳下。

最早的長城是楚國建的,叫做方城。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和其它敵人,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秦等國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著名的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到遼東,綿延萬餘里,遂稱萬里長城。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公里。

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牆頂山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寬闊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一起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每個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不由自主的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著無數勞動人民的雙手和肩膀,一步一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才鑄就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人在人類文明史上建造的一座大豐碑!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7

蘇州是歷史悠久的古城,私家園林始於公元前6世紀,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代城內外有園林110多處。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現存名園十餘處: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獅園、怡園等。

蘇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城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被譽為“園林之城”,其盛名享譽海內外。蘇州古典園林歷史綿延20xx餘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她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實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與“蘇州園林”並駕齊名的蘇州風景名勝: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風景區也是古往今來海內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8

你遊覽過巨集偉的北京故宮嗎?你知道美麗的郭煌莫高窟嗎?你對秦始皇陵兵馬俑感興趣嗎?這些令中國人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凝結著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讓我來為你介紹一下我國著名的故宮吧!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巨集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佈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築佈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中國建築的屋頂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在故宮建築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以3大殿為例,屋頂各不相同。故宮建築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巨集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簷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錯,是結構奇麗的建築。

故宮的正門叫“午門”,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臺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

故宮的東西六宮都是皇帝后妃和子嗣居住的地方。東六宮包含指景仁宮、延禧宮、承幹宮、永和宮、鍾粹宮、景陽宮,東六宮建於明永樂年間。

東六宮包括鍾翠宮,承乾宮,景仁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其中,東太后慈安就住在鍾翠宮。另外,延禧宮也非常有名,因為紫禁城中唯一的一座西洋建築就在延禧宮內,他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水晶宮。延禧宮在道光年間曾遭雷擊而毀壞,於是宣統年間清朝統治者決定造一座不怕火的宮殿,於是一座以漢白玉,玻璃為主要材料的宮殿就開始動工了。但當工程進行到一半時,清朝滅亡了,整個工程也被迫停了下來。目前延禧宮現在還沒有對外開放。

我介紹的這是一些片面,故宮還有更多精彩的建築等著你來探究。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9

故宮舊稱紫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70多座,屋宇大約有九千餘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巨集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為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因為故宮太大了,所以需要地圖。我發現故宮宮殿的建築佈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利,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秦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臺基上。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朝政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史和召見臣下。交秦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

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明清兩代先後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裡。1924年,北京政變後,報廢黜的清末代皇帝博儀出官,1925年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後,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成為我國最大國家博物館。

故宮所代表的是已成為歷史的文化,而且有著宮廷文化的外殼,同時它代表了當時的主流文化,具有極高的文化研究價值。我為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這份自豪將鞭策著我不斷前進,將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