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世界遺產作文合集九篇

來源:才華庫 2.61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界遺產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世界遺產作文合集九篇

世界遺產作文 篇1

來到萬里長城腳下,抬頭望去像是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站在立八達嶺上,一望無際。長城位於北京延安區軍都山關古道,它規模巨集大,非常雄偉,被譽為七大奇蹟之一。

長城長8851.8千米,寬約為五公尺,高大堅固,主要是用土、石和木料、瓦件等。城牆外沿有兩百多米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共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站在長城上,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雙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尾後不見頭的萬里長城。

這樣氣魄雄偉的長城,在世界的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世界遺產作文 篇2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做導遊,能和你們在一起遊覽布達拉宮,是一個緣分。

大家首先請向前望去,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西藏著名的布達拉宮景區。

再向上望去,一座座高大雄偉的建築物聳立在我們的眼前,布達拉宮是一座建立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的宮宇。

現在,我們又到了布達拉宮的中心建築,宮堡,宮堡依山而建,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為13層,高總約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它被藏族人民譽為“高原聖殿”。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那時的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修建的。

各位親愛的遊客們,這次我們的布達拉宮之旅就此結束,請大家愛護公物,除了照片和歡樂什麼都不要帶走,遊客們,祝您旅遊愉快,歡迎下次光臨。

世界遺產作文 篇3

秦始皇陵作為我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其價值無可估量.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為研究秦朝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坑內的陶塑藝術作品是仿製的秦宿衛軍.近萬個或手執弓、箭、弩,或手持青銅戈、矛、戟,或負弩前驅,或御車策馬的陶質衛士,分別組成了步、弩、車、騎四個兵種.秦始皇兵馬俑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髮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從中可以看出秦兵來自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盡相同.陶馬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曾在90年代,有人提出過,“賣幾件文物來蓋博物館”.當時,有人大代表針對文物工作的窘境,提出“賣它一個兵馬俑如何”的動議.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表現,博物館就是為了更加良好的保護文物而興建的,如果,出賣了文物,來蓋博物館,那這博物館本身就一直悲哀和恥辱.秦始皇兵馬俑本身就是一個整體,怎麼能單純因為其數量眾多,就起了“倒賣幾個又如何”的愚蠢無知的念頭.破壞了這個完整的整體,於心何忍呢?在物質社會中,也同樣不能將“賣”字作為文物工作改革的出發點和突破口.

文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歷史的載體,是先民們智慧和創造力的見證.文物的特殊性在於其不能再生.我們固然聽說過像梵高、畢加索畫作等藝術奇葩在國與國之間拍賣過,但從未聽說過有哪家國立博物館的藏品淪落到拍賣場上的,至於拍賣珍藏了幾個世紀的頂尖的館藏文化則更是匪夷所思.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將整個民族的歷史財富出賣.也沒有任何人可以給兵馬俑定位價格,這是無價之寶.

在20xx年,“陝西旅遊”上市以 8000萬股“賣”掉兵馬俑再次引發爭議.按照陝西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初設想,“兵馬俑”的上市借鑑的是“黃山旅遊”(600054)的模式,將門票經營權通過租賃等方式進入股份公司,進而上市融資.其中目的是開發旅遊,資金重組,但要強調的是文物有沒有經營權,文物的所有權和經營權能否分離?這才是民眾最為關心的問題所在.公司負責人一再強調不是“賣文物”,而是“賣門票”,以便於更好的保護文物.目前,這種“賣兵馬俑”的方式,仍然是一個爭議頗多的話題.

當文物變為買賣的媒介時,是否就降低了自身的品格呢?靠著祖宗的寶藏,來融資上市是否不夠尊重歷史呢?似乎這都是我們有待解決的觀念謎題.

世界遺產作文 篇4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xx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萬多千米,做工細緻,轟動了全世界。

長城歷史悠久,擁有約兩千年的歷史,長城的建造是個奇蹟;在戰國時期趙國都城,那時的皇帝是秦始皇,他為了修築長城以防匈奴的攻擊,發派八十萬民工修築長城,去官府抓民工,不知道多少民工被活活累死,薑母女哭長城就是因為他的丈夫萬喜良被抓去建築長城被累死,屍骨埋在了長城底下,薑母女過度悲傷而‘哭倒’長城。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專案,它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和驚人的毅力,也體現了那時建築技術的發達;長城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降火臺等多種防禦工程體系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才能儲存好遺蹟。但是,在各個遺產和景點總有一些垃圾袋和易拉罐被遺棄在景點,給景點的衛生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還有在長城及各個景點的牆上,總會有‘某某人到此一遊’的字刻在牆上,我想說的是“長城是中華兒女用心血換來的,是用來欣賞的而不是用來讓一些人肆意破壞的,如果要破壞,請回到自己家去破壞!”

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等到我六年級之後,我一定會去登上長城,踏上長城的土!長城!我愛你!

世界遺產作文 篇5

中國,有十大古建築。其中就有故宮!故宮位於北京,它是以三大殿為中心,它的建築面積是15萬平方米。故宮,可真是個龐然大物!有一個比喻:說如果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如果每天住一個房間的話,也要用23年才能將所有的房間住完!

故宮中很有名的就是三大殿了。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作用是皇帝舉行盛典時用到的宮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宮殿,中和殿是最小的。三大殿是中國明清宮殿建築,體現了中國宮殿建築的以下特點:平面佈局以大殿為主體,取左右對稱的法式排列諸殿堂、樓閣、臺榭、亭軒等建築,殿堂建築以木構支撐,都柱底下有石柱礎,磚修牆體北、西、東三面維護,做北朝南,上蓋金黃色琉璃屋頂。三大殿裝飾色彩,屋頂多用金黃色,立柱門窗等處多用赤紅色裝飾。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分,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的漢白玉臺基上。臺基四周聳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太和殿紅牆黃瓦,在陽光下金碧輝煌,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故宮,是皇權的象徵。是封建王朝的中樞所在地,成為鮮明的政治符號。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嚴肅、壯觀也充滿著神祕色彩!

世界遺產作文 篇6

我的家鄉有一處美麗的風景,叫龍門石窟,是世界遺產。

它位於洛陽市西郊的伊河邊上,風光秀麗。

走進景區大門,可以看到山崖上開鑿了無數個洞。

這些洞有大有小,密密麻麻,像蜂窩一樣。

其中著名的有萬佛洞、古陽洞、蓮花洞、奉先寺等等,每個洞裡都雕刻了很多佛像。

萬佛洞有一萬五千多尊佛像,個個栩栩如生。

大的像人一樣,最小的卻只有4釐米高。

蓮花洞的頂上有一朵巨大的蓮花,洞裡牆壁上有一尊尊小佛像。

中間有一尊大佛像,都非常漂亮。

繼續向前走,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奉先寺。

奉先寺真高大呀!其中,最大的佛像通高17。

14米,頭高4米,光是一隻耳朵就將近2米。

跟萬佛洞裡4釐米高的小佛像比,差距真是太大了!

歡迎大家到龍門石窟去旅遊,你一定會喜歡這個地方的。

世界遺產作文 篇7

北京西郊的西山腳下海淀一帶,泉澤遍野,群峰疊翠,山光水色,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起,這裡就開始營建皇家園林,到800年後清朝結束時,園林總面積達到了1000多公頃,如此大面積的皇家園林世所罕見。

在西山園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園”。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萬壽山。這三座山上分別有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再加上暢春園和圓明園,這就是所謂的五園。“三山五園”獨立成園,各具特色,但又相互連線,浩浩蕩蕩次第展開,如此集中的園林也為世所僅見。金、元、明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內的皇宮,因此,西山花園多為私家擁有。從清朝康熙帝開始,內城已無發展,皇家園林才開始湧向西山。現存的皇家園林多為清代中葉所建。

最初,皇家園林只是帝后宮妃們的消閒避暑之處,政務、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內。清雍正帝繼位後,園林開始有了離宮的味道,最後乾脆就長期居住在西郊園林裡,政務、讀書、遊樂等都一併處理。園林成了政治的心臟。

“三山五園”中的頤和園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總面積約290公頃頤和園大約有四大景區。最東邊是東宮門區。這一帶原為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會大臣的仁壽殿和南北朝房、寢宮、大戲臺、庭院等。玉瀾堂是光緒皇帝的寢宮,後來又成為囚禁他的`地方,現在還能看到當時修築的封閉通道的高牆。

中間高聳的萬壽山前山景區,建築最多,也最華麗。整個景區由兩條垂直對襯的軸線統領,東西軸線就是著名的長廊,南北軸線從長廊中部起,依次為排雲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等。佛香閣是全園的中心,周圍建築對稱分佈其間,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氣派相當巨集偉。

最北部的後山後湖景區,儘管建築較少,但林木蔥籠,山路曲折,優雅恬靜的風格和前山的華麗形成鮮明對比。一組西藏建築和江南水鄉特色的蘇州街,佈局緊湊,各有妙趣。頤和園的水面佔全園面積的四分三,特別是南部的前湖區,煙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樓閣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橋掩映其中;湖中3島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築;十七孔橋橫臥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處叫人過目不忘的景點,造型十分優美。

頤和園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築的精華,容納了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堪稱園林建築博物館。

頤和園中的主體建築是萬壽山上的佛香閣。佛香閣建築在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閣高40米,有8個面、3層樓、4重屋簷;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複雜,為古典建築精品。迴廊和角亭建築是園林的常用形式。頤和園的長廊長約728米,為世界長廊之最。廊上繪有圖畫14000餘幅,均為傳統故事或花鳥魚蟲。昆明湖東岸的8角重簷廓如亭,也是中國最大的。此外,萬壽山頂的無樑殿,全用磚石砌成拱頂,沒有一根支撐物,技術水平極高。

頤和園體現出的鑄造雕刻技術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東岸的巨大鎮水鐵牛,形態逼真,背上還鑄有銘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樑畫棟,精彩無比。

頤和園的建築風格吸收了中國各地建築的精華。東部的宮殿區和內廷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一個一個的封閉院落由遊廊聯通;南部的湖泊區是典型杭州西湖風格,一道“蘇堤”把湖泊一分為二,十足的江南格調;萬壽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築;北部的蘇州街,店鋪林立,水道縱通,又是典型的水鄉風格。

世界遺產作文 篇8

故宮舊稱紫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70多座,屋宇大約有九千餘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巨集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為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因為故宮太大了,所以需要地圖。我發現故宮宮殿的建築佈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利,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秦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臺基上。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朝政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史和召見臣下。交秦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

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明清兩代先後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裡。1924年,北京政變後,報廢黜的清末代皇帝博儀出官,1925年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後,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成為我國最大國家博物館。

故宮所代表的是已成為歷史的文化,而且有著宮廷文化的外殼,同時它代表了當時的主流文化,具有極高的文化研究價值。我為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這份自豪將鞭策著我不斷前進,將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世界遺產作文 篇9

兵馬俑是我國首批的5A旅遊景點,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的墓主人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不僅統一了東方六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秦王朝。還統一法律、文字、貨幣,車軌修馳道和民族思想……

兵馬俑的整個軍陣的主體,相當於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在一號坑的東側,是由步兵、騎兵、車兵、弩兵共同組成的曲尺形軍陣,即弩兵陣,車兵陣,縱陣,騎兵陣。一個大陣又可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攻能守,靈活機動,反映迅速,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在秦陵西側20米處,挖掘出了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兩車的總重量為4000多斤,通體用青銅製作,配以金銀飾件,再施以彩繪,它們是形體最大,結構最複雜,系架關係最完整的陪葬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兵馬俑的形態很多,有的身披鎧甲,趾高氣揚;有的牽牛牽馬,鞠躬盡瘁。他們神態自若,表情和動作也不一樣,有的兵馬俑是上了色的,而有的為了儲存古蹟,所以沒有上色,仍然是一片土色,但有古代的顏色,有古代的味道。豐富的面貌表情,嚴肅,冷清,熱情,這些表情看似平凡,可在兵馬俑身上,他們彷彿有了生命,彷彿有了人的喜怒無常,悲歡離合的表情,非常神奇。

看到如此規模巨集大、氣勢磅礴的兵馬俑,我彷彿看到當年大秦的鐵騎踏遍六國。奇蹟的兵馬俑,輝煌的秦朝,偉大的秦始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