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開封作文3篇

來源:才華庫 1.6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開封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開封作文3篇

開封作文 篇1

開封,古稱汴梁,因城區內水道縱橫、湖泊眾多,素有“北方水城”之稱。

古時開封曾數次被黃河淹沒,使得古都開封地下3米至12米處,上下疊壓著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國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構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觀。開封城像寶塔一樣層層疊壓,而這裡的街名,多數都有歷史淵源。譬如棚板街,便是被洪水淹沒後,積水積久不退,百姓用石板覆蓋路面,故名“棚板街”。

繁華的中山路是開封城的中軸線,其地下8米處,正是北宋東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通衢大道——御街。中山路和御街之間,分別疊壓著明代和清代的路面。這種“路摞路”的景觀還意味著,從古代的都城到現代的城市,層層疊加起來的數座開封城,南北中軸線居然沒有絲毫變動,這不僅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蹟,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頑強向上的體現。

拋開歷史的沉重與凝滯,開封顯露出來的是一種平靜與親切,其實也是它的本色使然,越平和的心態越能夠承載厚重的歷史。

坐上人力的三輪車,穿越在窄窄的小巷子裡,看著那青磚綠瓦,心想這裡是否曾經走過一個環佩叮噹的公主?那個公主是否也在燦爛的陽光下,臉上有光潔的笑容,真的.不經風霜的純潔啊!

在鐵塔公園走走,古城牆邊,塔影相映,逐波於湖上,別有風情。累了,乘坐古遊舫,河水清澈,游魚嬉戲——而著名的清明上河園一磚一瓦更是根據《清明上河圖》修建,入清園,好似夢迴千年。

穿越繁華的仿宋建築的宋都御街,遠遠望去,龍亭猶如天上宮闕,氣勢雄偉壯觀。行至街盡頭處可見一個很大的廣場,四周由108個石鼓與周圍的街道分開,抬眼處,在幡旗飄飛處,就是龍亭公園的正門了。

二湖分列走廊左右。西邊是楊家湖,傳說是宋朝名將楊府舊址,東邊是潘家湖,開封人認為是宋臣潘仁美府第舊址。傳說楊家湖水色碧綠清澈,潘家湖混濁汙臭,這是因為楊家將世代忠良而潘仁美是個奸臣。蕭瑟秋風吹遍,換了幾度人間,但往來的人們還是在講述水清水濁的故事——要知道,對於開封人,忠奸之辨可是大義所在。

開封的老人都說,開封的靈氣就在龍亭。1995年,龍亭因年久失修而地基出現塌陷,無數的老人落淚了,家家戶戶捐款的捐款,出力的出力,開封人嘔心瀝血,終於修復了那座令所有開封人動情與牽掛的龍亭。

鐵塔原名開寶寺塔,矗立在開封市城內東北隅河南大學北邊的夷山上,建於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到現在已經將近千年。它可是開封市的標誌性建築,一向都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稱。鐵塔雖然名字裡有鐵,它可不是鐵鑄的塔,之所以叫鐵塔,是因為它的外表全是用褐色的琉璃磚鑲嵌而成。褐色的磚從遠處看起來就像是鐵的顏色,又加上塔的本身堅固異常,猶如鐵鑄一般,所以,老百姓都叫它“鐵塔”。站在鐵塔頂層,任眼前白雲蒼狗,看遠處的開封城牆幾經滄桑,觀腳下的河南大學之人文氣勢,風過簷角,銅鈴奏出仙樂,世間所有俗事都顯得那麼遙不可及。

開封又名“菊城”,每年10月25日至11月25日,大型的菊展都會成為古城一年一度的盛事。秋風送爽,整個城市都花團錦簇,暗香浮動。“誰將汴梁美景謳,菊花曼妙一城秋。可知卉木痴情物,與君同銷萬古愁。”伴著貫穿古城的浩蕩水系,乘著古意猶存的畫舫遊船,聽著夾岸的歡聲笑語,賞著滿城綻放的菊花,真可謂是“船在水中走,人在畫裡遊”。

“小籠包子桶子雞,汴梁西瓜紅薯泥,鯉魚焙面花生糕,泡桐青豆開封米。”好像開封每一畝土地都有特產,好像每一家店鋪都有創意,香飄汴京,薰出汴京物產豐盈。傳統名菜:鯉魚焙面、套四寶、清湯東坡肉、白扒豆腐等。風味小吃:開封第一樓的灌湯小籠包、四門(回民居住區)的羊肉炕饃、桶子雞、五香風乾兔肉、黃燜魚、鍋貼、炒涼粉、冰糖熟梨、杏仁茶、江米切糕等。

開封作文 篇2

暑假的一天,我和大家一起去名勝古都開封去遊玩。

我們先去的龍亭,它是宋朝皇帝的“辦公室”。它上面的瓦是金黃色的,它下面的牆都是紅色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威嚴挺拔。我想北京的天安門應該就是仿照莊嚴、壯觀的龍亭建造的吧!

亭前面有一個大湖,一座五孔石拱橋把它分成了兩部分;東邊的叫潘家湖,西邊的叫楊家湖。潘家湖的水是渾的,我想是因為潘家做盡壞事、陷害忠良的緣故吧。而楊家湖的水是清的,應該是楊家以身報國、代代是忠良,所以湖水是清的吧!

湖中央和岸邊都有很多亭子,它們的頂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八角形的,有的是裙形的,還有的是六角形的,真是形狀各異、千姿百態。

我們在這兒玩了很久,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龍亭。

開封作文 篇3

開封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古城。不僅負有“十朝古都”、“七朝都會”的盛名,而且開封也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開封民間稱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曆正月七年級,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我國民間祭灶節,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祭灶過後,家家都忙於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於今開封仍流傳有一首過春節的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大年三十兒慣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往這一天,開封還有諸多舊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業封門”、“說書封板”、“討飯的封棍”等,諸如此類。而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現在除夕,開封人仍沿襲以往許多好的習俗。除夕之夜雖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親友,看電視,猜迷語,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團聚一堂,互相勉勵,總結一年來收穫,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學習計劃。"守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當午夜的鐘聲響過,人們爭放第一掛鞭炮,這又意味著開封人開啟未來的決心和幹勁。

正月七年級,家家即早起床,更換新衣,洗涮完畢,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裡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開封"早拜年,晚拜壽"的習慣,七年級午後,拜年活動即告結束。

正月八年級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舊時八年級,開封城關四鄉,鞭炮聲、鳴笛聲、哨子聲響成一片,騾馬大車往來穿梭,絡繹不絕。

正月九年級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曆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九年級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後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閒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