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名勝古蹟作文

來源:才華庫 7.79K

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從建設到現在,已經有3100多年的歷史。也有許多的名勝古蹟,小編收集了關於西安的名勝古蹟的作文,歡迎閱讀。
 

西安的名勝古蹟作文

第一篇:西安的名勝古蹟

親愛的朋友,你想了解西安嗎?你想“五一”、“國慶節”和爸爸、媽媽來西安旅遊嗎?告訴你吧,來西安旅遊,是你最理想的選擇!不信,你先聽我說說,遊名勝古蹟西安。

我們西安,是陝西省的省會城市,歷史上叫做長安。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從建設到現在,已經有3100多年的歷史。它曾經是我國古代12個朝代的首都;有名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裡開始;著名的唐僧西天取經,也是從這裡出發;它目前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

我們西安最大的特點是,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蹟特別多。一進西安,你就會看到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牆。城牆的歷史,已經有630多年。它高12米,寬度比高度還厚3—6米,看起來非常雄偉壯觀。城牆把古城分為城裡、城外兩個部分。城裡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是鐘樓,還有鼓樓和碑林博物館;城外有大雁塔、小雁塔和我國目前最大的陝西曆史博物館。

鐘樓處在西安的市中心,是我們西安的標誌性建築,說到鐘樓,人們就會想到西安;說到西安,人們同樣會想到鐘樓。鐘樓和鼓樓,都是以古代放置大鐘和大鼓而得名,聽說鐘樓上放置的那個大鐘,足足有5噸多重呢!

碑林博物館,那就更神奇了。它距今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裡面有8座遊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從漢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個,上面有隸書、草書、行書等各種書法,可都是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傑作,遊名勝古蹟西安。熱愛書法的小朋友,你一定很希望去那裡看一看!

再說城外的大雁塔。凡是來西安的人,都要去那裡看看。那可是當年唐朝皇上為了儲存唐僧去西天取回的經書和舍利子,而專門為他修建的,至今已經有1355年了。

說了這麼多,還有最精彩的沒給你介紹呢!那就是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哪裡有好多好多的秦代兵馬俑,他們身材高大,形象逼真,身披盔甲,手拿兵器,排成一個個的方陣,好威武啊!凡是來過我們國家的外國元首和我們國家的領導人,都去那裡參觀過。美國總統克林頓和他的夫人和女兒,還下到正在挖掘的俑坑,和兵馬俑一起照過像呢!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在我們西安附近,還有許多名勝古蹟,如黃帝陵、秦始皇陵、法門寺、武則天墓、楊貴妃墓等等。還有其它大大小小的黃帝陵墓共70多處。

我們西安不但古蹟多,而且交通也很發達。到西安來,不管你坐飛機、坐火車都非常方便。我們的火車站就在市內,飛機場離市內也只有半個小時的路程。我們的市內交通也很方便,公交車、計程車滿街都是,有一環路、二環路、高架橋、立交橋,還有繞城高速公路。總之,不管你去那裡,保證方便。

第二篇:西安城牆

在西安,必去的地方其中就有城牆了。西安城牆,是我國儲存最完整的一段城牆,也是我國最著名的古代城牆之一。它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在明朝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就修建起來了,但它依然是那麼巨集偉。

一進南門,看到的便是一個甕城。大家都聽說過“甕中捉鱉”吧。甕城,就是把敵軍趕進一個只有一個出入口的範圍內,居高臨下地打擊敵人,這使敵人無還手之力。走近甕城,看到的是一塊塊已經老舊的磚頭,但是甕城依然屹立著,我心裡暗暗讚歎著古人的智慧。我站在甕城裡,想象著當年數萬大軍進了城,手上拿著各種兵器,但被城上扔下來的弓箭或石頭隨便宰割的時候,我心裡一震,這是戰爭的殘酷,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接著,我們走上了城牆。城牆上十分寬闊,可以並排走兩輛車那麼寬,但地上的磚石因為年代久遠而變得坑坑窪窪。我們突然瞧見了有借自行車的地方,於是騎上了自行車,在城牆上飛馳。此時正值黃昏,我們迎著太陽騎去,看著一輪紅日慢慢地從形態各異的房子中間落下。餘暉灑在城牆上,城牆變得閃閃發光,光芒照到了雲上,本就美麗的雲更是蒙上了一層橙色的薄霧。聽著風從耳邊呼嘯而過,看著夕陽慢慢落下,心情特別的舒暢。

西安城牆,是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徵,是戰爭的殘酷,更是寶貴的歷史文化。摸著城牆上的磚塊,雖然它們已經老舊,甚至有些殘破不全,但它們身上閃著亮麗的光芒,我彷彿又看見了當年千千萬萬匹馬,千千萬萬個人從中經過的場景。我心裡升起一種由衷的自豪,這一切,都是華夏子孫的傑作,都是值得敬佩的。

第三篇:西安的兵馬俑

五年級課文中,學到了秦兵馬俑,當時我非常好奇:秦兵馬俑真的會這麼壯觀嗎?今天我終於見識了秦兵馬俑的廬山真面目。

秦始皇陵位於西安東邊臨潼的驪山腳下,兵馬俑博物館就在秦始皇陵的旁邊。一進入一號坑的展覽大廳,我不由得“哇”了一聲。站在觀看臺上俯視,一隊隊的兵俑和馬俑齊刷刷地屹立在坑道中,好壯觀呀!軍人們眼睛閃閃發光,炯炯有神,一個個威風凜凜,殺氣騰騰。他們一手拿著兵器,一手緊握拳頭,好像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正準備聽從將軍的號令,上戰場與敵人搏鬥呢。

走近跟前細看,兵馬俑真是栩栩如生。更為神奇的是,人俑的面孔也都各不相同。額頭的皺紋流暢自然,發冠的質感令人稱奇。頭髮和鬍子紋理精緻,千姿百態。盔甲上的鐵釘和銅片雕刻細膩,戰袍上的褶皺動感十足,連戰靴的底下都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圓點。

我原來一直認為,秦兵馬俑就是那種泥土的顏色。可看了博物館的介紹,真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兵馬俑在出土以前,居然都是彩色的!人俑的臉和手都是肉色的,嘴脣帶點粉紅色,頭上的發冠五顏六色,而身上的盔甲則是烏黑的底色點綴著大紅。可惜呀,兵馬俑在地下埋藏了幾千年,出土時接觸空氣,幾分鐘就氧化了,才變成了現在這種灰不溜秋的色調。

秦兵馬俑剛出土時也沒有現在的氣勢,而是一堆堆的陶俑碎片。經過考古專家的辛勤勞作,一片片的拼對和組裝,才使得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車兵俑、步兵俑和馬俑基本上恢復了原狀,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氣勢磅礴的陣勢。據說,到現在還有好多碎片沒有拼對、組裝起來呢!二號坑還沒有全部開挖,三號坑是兵馬俑的指揮所,相當於現在的司令部。據說一號坑可能是右軍,二號坑大概是中軍,應該還有一個和一號坑類似的左軍,目前還沒有發現。我想象著秦軍聲勢浩大、奮勇殺敵的情景,內心十分感動。

更讓人驚歎不已的是號稱“青銅之冠”的銅車馬。先不說那華麗的車身和惟妙惟肖的馭手(駕車人),單說那馬頭上的纓子和牽馬的韁繩,就會叫人震驚得目瞪口呆:纓子是用極細的銅絲做成的,銅絲比人的頭髮絲還要細;韁繩由細銅絲環環相扣,至今連專家都還沒有找到環扣的接縫。

我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所震撼。秦兵馬俑,真的令人歎為觀止!

第四篇:西安的兵馬俑

今天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也是我古都西安三日遊中的第二天。今天的目的地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文明的秦兵馬俑。現在,我已準備就緒,那麼,let’sgo!

西安市區到臨潼只有一百多公里,媽媽開了她同學的車走高速,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兵馬俑博物館,我的心中無比激動。買好票,踏進博物館大門,咦,裡面竟只有花花草草,再看地圖,恍然大悟——原來這裡是綠化帶,博物館在綠化帶正中心哩,看來,我先要踏入這綠色宜人的美麗畫卷了。走在花叢中的石子路上,我更期待一睹兵馬俑的風采啦……。畫卷軸心有一座拱形的巨大的建築物,上書“兵馬俑第一號展廳”的篆體,“媽媽,媽媽,到了,到了!”我歡呼雀躍。

我飛奔躍進大廳,腳步嘎然而止,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那一列列、一行行的兵馬俑,正用他們一雙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我;他們軍容嚴肅、或跪或立、各個手執劍矛弓弩,好像一聲令下,他們就張弓搭箭、衝鋒陷陣;馬俑匹匹毛色光亮、肌肉豐滿、身強力壯,似乎想掙脫韁繩揚起四蹄馳騁疆場。我的心在顫動,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而顫動;我的心在吶喊,為眼前那震撼人心的壯觀而吶喊;我的心在自豪,為祖國擁有這偉大的奇蹟而自豪,我被眼前這栩栩如生威武雄壯的兵馬迷住了。突然,我自己身披鎧甲,手執白龍銀搶,正在遲疑,這是,一名將領對我吼道:“喂,你幹什麼吃的,快衝鋒啊,你可是英勇的秦兵,秦兵!”這聲怒喝讓我恍然大悟,挺起銀搶直衝敵陣,一招絕技——梅花化舞,掃倒一片,嘿嘿,誰說打遊戲沒有用,這些必殺技都是遊戲中學來的。突突突,背後傳來了馬蹄聲,我眼角一瞟,果然是敵人想暗算我,哈哈,來吧,我單手執搶突然轉身,手臂直指,一技“直搗黃龍”便將偷襲的騎兵刺落馬下;右腳釦住馬鐙,左手拉緊韁繩,右手抓緊槍桿掄圓了——橫掃千軍,周圍無名小卒應聲倒地;我是越戰越勇,胯下戰馬“咴~`~`~~”長嘯一聲衝進敵陣直取上將首級……。得勝迴應,元帥見我年紀雖輕卻一身好武藝,就提拔我做了大將軍,和其他將軍一起來研究下步戰術,我正要發言,媽媽突然出現在眼前,著急地問:你怎麼啦。我環顧四周,反問媽媽:我們怎麼在三號展廳呀,難道我剛剛快馬廝殺的戰場是二號展廳。媽媽奇怪的看著我……

兵馬俑真不愧是世界奇蹟,它展現了我們中華5000年的輝煌也表現了我中華民族的龍馬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