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揚州作文400字錦集9篇

來源:才華庫 1.33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揚州作文400字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揚州作文400字錦集9篇

揚州作文400字 篇1

嗨!大家還好嗎?今天我們又要說說小吃的問題了,今天我們就要說一說揚州炒飯的由來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在謝諷的《食經》就有“越國食碎金飯”,即是揚州蛋炒飯的前身。相傳隋煬帝巡遊揚州時將“碎金飯”傳入揚州,也就成了有關揚州炒飯最早的記載。

揚州炒飯是如何從揚州向外傳播,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揚州知府伊秉綬。

伊秉綬,福建汀洲人,乾隆54年任揚州知府。此人政聲很好,不僅精通詩賦書法,還是美食家。盛傳如今流傳於粵港一帶的“伊府麵”及“揚州炒飯”,便是由他發明的;如今我們吃的方便麵,便是在伊府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伊秉綬亦被人稱為方便食品的開創者之一。

香港著名書法家凌雲超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國書法三千年》中說:“江蘇式的炒飯即蔥油炒飯是也,所不同的伊府廚師又錦上添花,再加上一些蝦仁和叉燒同炒,所以能味美逾恆,此味華南人士即稱為“揚州炒飯”。伊秉綬罷官回原籍後,也將此法帶回老家福建,並特意在他所著的《留春草堂集》中介紹了揚州炒飯的製作方法。這時的“揚州炒飯”已不僅僅是揚式了,還是粵式菜譜中的一道美食。正是伊秉綬的創新與傳播,才有了今天“揚州炒飯”五彩繽紛的面孔。

揚州作文400字 篇2

大家都知道李白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裡的揚州指的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這個寒假,我就去了揚州遊玩。

雖然春天是揚州最美的季節,但是冬遊揚州卻又有一番景緻。我們沿著乾隆南巡揚州的遊蹤,從御碼頭到大明寺,乘龍舟,遊瘦西湖,十里碧波,二十四景,讓我賞心悅目。兩岸雖不見桃紅柳綠,但到處都是臘梅飄香。當我來到大明寺,登上棲靈塔的最高層,舉目遠望,揚州城的美景盡收眼底。

一提到揚州,就會讓人想到揚州的美食。就連我們語文書上都有《揚州茶館》這篇文章,裡面介紹了好幾個揚州小吃。“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指的就是喝早茶。我們來到了久負盛名的富春茶社品香茗,嚐點心。我們吃了三丁包、千層油糕、蟹粉蒸餃……但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蟹黃湯包了。湯包外面包著一層薄薄的皮,裡面滿是蟹黃湯。它的吃法很獨特,我先將一根吸管插進裡面,用吸管吸裡面的湯,真是美味啊!外面的`皮也是滑滑的,很有嚼勁。

兩天的揚州遊雖然很倉促,但他的古蹟、湖光、樓臺亭閣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揚州作文400字 篇3

對於我們這些中午在校吃飯的同學來說,最愛吃的莫過於揚州炒飯了。

揚州炒飯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揚州市民創制的,它方便、價廉、耐飢,《齊民要術》中有所記載,到了隋代,人們改良了揚州炒飯,叫碎金飯,據說隋煬帝最愛吃,到了明代,揚州民間廚師在炒飯中增加了配料,形成了如今揚州炒飯的雛形,到了清朝,揚州人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瘦肉丁、蝦仁等,成了現在的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是由米飯、青豆、胡蘿蔔、火腿等原料製作而成,再配上一點色拉油、鹽和雞精,甜甜鹹鹹的味道好極了。

每次吃中飯時,我們就會伸長脖子往食堂方向看,一旦端飯的阿姨出現,我們就會湊上去打探是什麼飯,如果是揚州炒飯,我們會蹦起來做一個勝利的手勢,並不約而同地喊“耶”。到了盛飯的時候,當盛飯員喊第一組來端飯時,第二組的人屁股已經離開椅子,一隻腳也已經跨了出來,好像隨時要衝上去,當盛飯員喊第四組端飯時,第一組的人已經吃完準備衝上去盛飯,在排隊時還不忘將碗裡的米粒吃光,那樣子好像還能吃上兩大碗。每次我們雖然已經吃得很飽,但吃完後總是意猶未盡,還想著下次什麼時候還會再吃揚州炒飯。

現在每當有人問我最愛吃什麼,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揚州炒飯!

揚州作文400字 篇4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國慶節期間,我們一家去南京三日遊。揚州瘦西湖是南京三日遊的最後一站。

那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我們先來到盆景園,裡面有各式各樣珍貴的花草樹木,有五針鬆、三角梅、一品紅 ……

觀賞完花木,我們就來到了湖邊,只見 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 湖上橫著幾艘遊船,船上有人舞著扇子在唱曲,引得遊人駐足聆聽。湖旁邊的柳樹彷彿一個個姑娘甩著長長的綠辮子,臨水照影。

湖邊的花叢裡有些開敗的瓊花,那是揚州的市花。它的果實紅紅黃黃的像豆子一一簇簇掛在枝頭上。

沿著湖邊,我看到了一個石碑,上面寫著“二十四橋”。二十四橋的名字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古時有二十四個美女,坐在二十四條船上,後來為了紀念她們就建了一座橋叫二十四橋;有的說二十四橋是指揚州的第二十四座橋 …… 不過現在的這座橋是後來造的,二十四個臺階,二十四根欄杆。

最後,我們又來到了壯觀的五亭橋,它是揚州的標誌。 五亭橋上建有五座風亭,挺拔秀麗的風亭就象五朵冉冉出水的蓮花,所以它又叫蓮花橋。 秋風吹來,簷角的鈴鐺丁丁當當地響著,在這鈴鐺聲中我們結束了南京之旅。

揚州作文400字 篇5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科技館玩,我非常高興,心裡想:科技館有什麼高科技產品呢?

去到那裡我才知道,科技館分成幾類:有磁力類、有動力類、有數學類、有安全類、還有傢俱類。

解散後,我先去動力類,看見有個機器就按下開關,我看見裡面有一個扳手和兩個齒輪。我心裡想:扳手和齒輪誰沒見過,放在機器裡幹嘛?我關掉開關,發現它竟然是一張照片!我再按下開關,看見裡面的的確確是“扳手”和“齒輪”。我糊塗了,看到上面的說明,我才恍然大悟,這張照片是用鐳射照的,當我按下開關時,另一束鐳射就會開啟,使照片裡的事物顯得十分逼真、立體。

我又去玩數學類,看見有一個遊戲:“田忌賽馬”,我就按下了“確定”鍵。當齊威王出強馬的時候我就出弱馬;當齊威王出中馬我就出強馬;當齊威王出弱馬的時候我就出中馬。這樣我就以三局兩勝贏了這場比賽。科技館還有“小圓球旅行記”“農夫過河”“球幕電影”……。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

科技館真是個讓人體會科技進步的好地方!

揚州作文400字 篇6

暑假期間,我和媽媽去揚州旅遊。

我們先乘車來到寧波,已是中午了,我們吃過午飯,就等候著1點30分的汽車了。唉,等了好長時間呀,一瞬間,候車廳的喇叭叫了起來:“去揚州的旅客請到6號窗檢票。”旅客排成了長長的隊伍,登上了豪華客車。一路上,我探頭探腦,過了一個多小時,汽車開上了杭州灣大橋, 杭州灣大橋有36千米長呢。汽車開到了大橋的中央。啊!太壯觀了。一望無際的江面,風平浪靜。

到了揚州,我們先住進了旅館,第二天,我們去了壽西湖,聽導遊講:“壽西湖是因為形狀,景觀等都比較像杭州西湖而命名的。” 壽西湖裡風景各異。有御碼頭、西園、冶春園、綠楊村、卷石洞天……在壽西湖“L”形狹長河道的頂點上,是眺望各個景點的最佳處。還有各園。別園沒去參觀。

到了晚上,我們走了揚州的文昌閣,他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東西南北各有一扇門,樓閣高7層,燈光閃閃,看上去真像一座寶塔。

我們也累了,就回旅館了。每天任務排得滿滿的。一直到回來,累是累,但我也不須此行了。

揚州文化歷史悠久,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機會,我一定要再去遊覽一番。

揚州作文400字 篇7

聽說今天媽媽要教我做揚州炒飯,我開心的跳了起來,以前都是吃媽媽做的炒飯,今天終於可以親自下廚了。

媽媽說,做揚州炒飯,首先要選食材,揚州炒飯的食材有:米飯、雞蛋、胡蘿蔔、火腿腸、蔥花,還有青豆。因為本人不愛吃青豆,所以青豆就省下了。我按照媽媽說的,把所有的食材都準備好了,並將胡蘿蔔、火腿腸、蔥花洗乾淨切成了小丁狀,將雞蛋打碎備用。這個洗、切的步驟還算簡單,最難的是翻炒。媽媽說,炒飯一定要把好火候,中大火最好,速度要快,不停地翻炒,這樣才不容易結底。

要領掌握了,我們現在正式開始做揚州炒飯了。

首先,將鍋裡的油燒熱,把打碎的雞蛋放在鍋裡煎一下鏟碎。

接著,倒入切好的胡蘿蔔和火腿腸進行翻炒。

然後,倒入米飯加少許食鹽再進行翻炒。

最後,加入少許蔥花,翻炒幾下,就可以盛入盤中了。

整個炒飯過程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十分的困難,在翻炒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媽媽的幫忙,恐怕已經成了垃圾了。

看著盤中熱騰騰的揚州炒飯,我再也忍不住了,連忙嚐了一口,嗯,還不錯,就是有點鹹了,媽媽也嚐了一口,連忙豎起大拇指說:“不錯,真的很好吃。”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揚州作文400字 篇8

如今揚州變得富有了,居住在揚州的人們也都達到了小康。現在的揚州人吃好的,穿好的,十分悠閒。

我們家在泰安鎮,現在鎮上建了一個寬廣的廣場,廣場上健身器材應有盡有,不僅品種眾多,還有好幾套。而且每天一大早就會有一些退休或很悠閒的老人去健身。他們早上穿的整整齊齊的,還很早就去了健身了,老奶奶們拿了個錄音機在那邊扭秧歌,那歡快勁別提了。老爺爺們在打太極,東一下,西一下,一會兒又在那繞圈子,有時玩累了就邊歇邊聊天。雖然他們練的不一樣,但是他們笑得是一樣的燦爛,臉上樂開了花。廣場上不僅有老人還有和我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女孩子們邊盪鞦韆,邊和別的女孩子聊天,女孩子們的衣服隨風飄蕩,那場景是多麼和諧,讓我覺得鞦韆上的女孩子像一位小天使。而男孩子就不同了,他們在廣場上玩雙槓或其他好玩的,他們從這翻到哪,多像一隻只頑皮可愛的小猴子啊!笑聲不斷從廣場上發出,男孩子,女孩子,老爺爺,老奶奶,這兒真成了一個笑聲的海洋。

啊,揚州,您不僅孕育了美麗的景色,還讓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變得如此幸福!不愧是幸福揚州啊!

揚州作文400字 篇9

我出身在揚州這個城市中,它歷史悠久,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從有了揚州那一天開始,我們這兒就一直在變化著,但唯一不變的就是繁榮。

先講講古代,就說揚州,它在古代可是一個重鎮,因為它是個交通樞紐要道。古人出行,大多是乘船。而揚州恰好坐落在長江旁邊,乘船十分方便。因此,乘船的人都會在這裡。更多的人是衝著江南來的,不是因為它的景,它的景當然迷人,但人們不是來看景的,而是絲綢。江南的雙重誘惑使商人,遊客絡繹不絕。此外,本地還有很多商人,他們賣的不是絲綢,而是鹽,很有名的鹽商,所以他們很富有,他們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直至如今。

當今的揚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每樣都能滿足。我們站在大街上,哪兒沒有人的氣息?你只要在街上,就能見到座座直衝雲霄的高樓大廈,過去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捫星辰”也許就是這樣的感覺吧!經過白天的車水馬龍,晚上的揚州多了幾份燈火和寧靜,站在樓頂,環顧四周,燈火盡收眼底。萬家燈火映亮了黑布般的天空,讓人聯想翩翩……黑夜過去,白晝到來。照進房內的陽光向我們宣告:新的一天開始了。

這就是我的家鄉,這就是無比繁榮的揚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