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大學聯考作文

來源:才華庫 2.95W

浙江大學聯考作文題:

2010年浙江大學聯考作文

傳說有的雛鳥長大後,會銜食餵養衰老的母鳥。人們把此現象稱為“反哺”。

人類社會也存在類似現象。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的文化影響被稱之為“文化反哺”。千百年來,在以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的正統傳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猶如潛流引而不現,但在迅疾變化的當今社會,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們在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

以“角色轉換之間”為題,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文體除詩歌外不限,字數在800字以上。

評述:

1.浙江大學聯考作文命制一直文學與思辯並重、感性與理性兼舉,形成特色,如“行走在消逝中”“感受鄉村”。最近兩年,文學弱化、思辯強化,感性弱化、理性強化,如去年的“根與葉”、今年的“角色轉化”。這樣的變化似乎表明浙江語文在進行新的變化。對此,我的看法是:我們平時還是要注重文學與思辨、感性與理性的結合。

2.標題作文重新迴歸。浙江作文歷來不注重命制形式,先是連續幾年的話題作文,在其他省份都開始進行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時,浙江還是穩重得波瀾不驚。到去年,才開始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探索,但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那不過是話題作文的延續。今年的標題作文,似乎也暗示我們一個資訊。對此,我的看法是:花樣不必多,教育要務實。

3.很多老師一直強化審題。我一直堅持的觀點是,我們浙江不會在審題上為難學生——當然也不能延伸為“弱化審題”。浙江從自主命題以來,一直採用“材料+要求”的方式,材料起引導作用,要求起明確作用,兩者的實質就是審題不為難學生。今年的作文也是如此,在材料部分講了自然和社會關於“角色轉化”的資訊,已經限定了寫作的方向和思路。這樣的體貼學生,是一直值得我們這些基礎教育工作者感激的。對此,我的看法是:不要過多在審題上玩花槍,要在具體寫作上對學生進行指導。

4.浙江大學聯考作文命制其實一直有這樣的導向:重視寫作過程中的“寫之中”,而不重視“寫之前”。寫之前就是審題,寫之中就是寫作的構思正規化、語言運用、材料運用等。從最近幾年的高分作文來看,獲得高分的原因往往在於上面三者。構思不在於新異,而在於穩定;語言運用不在於靈巧,而在於精準;材料運用不在於繁複,而在於真切。對此,我的看法是:要講表達的`重點放在“我感受” “我經歷”“我思考”上,這個三段論應該成立吧。“我經歷”“我思考”上,要突出“我”,也就是個性。

角色轉化之間

讀國中的時候,去請教老師“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的意思,雖經老師一番解釋,但仍不甚了了,一知半解。到了成年之後,方才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所謂“生兒知道報娘恩 ”,所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時代發展真是一日千里如旋風,轉瞬之間,電腦普及全世界,人住在地球村裡,“電腦盲”、“科盲”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何況我是一個教書育人的老師,學電腦是我的當務之急。怎麼學?進電腦培訓班系統學嗎?那兒好像太吵雜;讀《電腦入門》,好多英語單詞不認識,好多專業術語不懂;向同事學,老面子過不去。向女兒學,是最好的辦法,她已經是大學的電腦教師,教我一些初級的使用技術應該沒問題。我把這個事情和她溝通之後,女兒非常高興的說,“暑假來吧,保你會熟練使用電腦。”

白駒過隙,轉眼就到了暑假,我住進女兒家裡,起初,我一點也不懂。看見女兒敲打著鍵盤,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圖畫在光屏上跳躍,我當時三分好奇七分恐懼。一個健盤就像一部無字天書,憑二十六個字母健就能敲打出六千多個漢字,真是不可思議。女兒看出了我的畏難情緒,於是一個勁地給我打氣:“老爸別怕,就那麼一百三十多個字根,一天背十個也就不出半個月就背完了。世上無難事,只要有心人。”我開始背詞根:“王傍青頭淺五一”。後來,女兒說,你是語文教師,難道不能用拼音打字嗎?當然可以,只是有些字音讀不準。我從開機關機學起,從練習打字開始。具體操作中遇到許多困難,有時問了又忘記,又不怎麼敢亂按。她直截了當的告訴我,“老爸,你大膽去按,電腦一般不會壞的。”後來,我一遇到問題就問,就大膽去試,甚至去亂按,一天一天竟然有點入門了。我沒有去讀電腦教程,雖然是半路出家,但現在可以熟練地收發電子郵件,可以熟練地製作多媒體課件,可以熟練地製作視訊,並且有了自己的部落格,在央視網還有“我的電視臺”呢。我真正感嘆“活到老,學到老”,還應該加上一句“學不了”吖。女兒教我學電腦的那段時間,我很愜意,吃飯喝酒有人管,電腦學習有教師。

夜深了,我仍在敲打著健盤。女兒陪坐在身邊,時不時指點著,時不時又沏上一杯碧螺春。臨走,女兒送我一臺手提電腦。傳說雛鳥有反哺,依我看,動物有反哺,人是動物,人也應該有反哺。這個三段論應該成立吧。“我經歷”“我思考”上,要突出“我”,也就是個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