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心無旁騖求知問學主題徵文

來源:才華庫 5.8K

大自然乃至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無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上,個人修養上,無不體現著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心無旁騖這樣的特點。小編收集了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徵文,歡迎閱讀。
 

2017年心無旁騖求知問學主題徵文

第一篇:心無旁騖求知問學

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面對記者的三問卻只答“不知”,哼,這究竟是該為他尋找反物質,在宇宙深淵中茫然探索,心無旁騖高聲喝彩呢?還是大膽提出質疑,進行諷刺呢?

在我看來,他的這份過分專注並不是成功者的體現,15年來的兩耳不聞窗外事,是難,可結果呢,反物質至今還是個迷,在他的腦海裡,除了科學、宇宙、反物質,其他的只是過往雲煙,過分的傲視,使他錯過了很多,這樣,對於他的研究只弊並不利!

且說居里夫人,她有永恆的百年美麗,心無旁騖的探索浩瀚宇宙之美,面容的損耗,花季的流逝都無法阻擋她在那間小小的實驗室裡奉身,換來的星星藍光點點塑造了她不朽的豐碑,她的黑色素裙之下,迷倒了多少千千萬萬,又創造了怎樣一個非凡世界啊!可是,她只一心探求鐳麼?不,她不被鐳所囿,會拉著皮埃爾·居里先生的手,或許一起傾聽窗外鳥鳴,眼看風中飄舞的金色落葉,撫摸清晨荷葉上的露珠,沐浴在夕陽下,一起散步……多麼唯美的畫面。

要懂得釋放,給心靈留一點空間,才會成功。就像一根弦,拉的緊了,不也會崩麼?何況是個人。

以科學家著名的愛因斯坦,在文學藝術領域也頗有成就,難道他在探索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時真的做到完全心無旁騖,致力研究麼?不,科學與藝術是相輔相成的,對文學藝術一概不通的人又怎麼會對科學有很好的見地呢?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他說“我未曾把享樂和安逸當作生活目的本身,我稱他為豬欄的理想,吸引我並讓我愉快生活的是善、美、真……”可見,他對生活也頗有一番見地呢!

又何言霍金,小小的輪椅成就了他非凡的夢想,可他的大學生活並不只是那個不斷吞噬著他的'宇宙黑洞,他也有自己的消遣時光啊!

所以,在宇宙間勇於不停尋找反物質這種心無旁騖的精神值得世人肯定,可一旦超過了那個界限,過分了之後,留給世人的只是一個問號,引人深思。

就像死讀書,在本是青春年華的歲月裡,應是有驚心動魄的回憶和完美悽然的感情,可沉溺於書本對於窗外之事不聞不問,只知反覆唸經,不成呆子才怪!如今的莘莘學子,陷入書山題海不能自拔,誇張的就連夢中也在求解X、Y、Z。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如今的我們該衝出枷鎖,要學,但不要死學!

居里夫人、愛因斯坦、霍金等創造跨時代的一代偉人,心無旁騖是真!

而美籍華裔科學家丁教授的心無旁騖只能是“?”

我們的求學之路應是“!”而絕非“?”啊。記得千萬別超了心無旁騖的界限,別鑄成一問而三不知的大錯。

第二篇:心無旁騖求知問學

有這樣一個流傳很久的西方故事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故事:海妖塞壬姐妹,是半人半鳥形的怪物,專門用迷人的歌聲誘惑航海者,就是那些見多識廣的水手,聽到這歌聲也往往不能自持,跳人海中游向塞壬的海島,結果是自投羅網,成為凶殘的海妖們的果腹之物。俄爾甫斯的`船要經過塞壬的海島時,他用蠟封住同伴們的耳朵,並吩咐把自己綁在桅杆上,叮囑說途經塞壬海島時無論自己如何懇求也不能鬆開綁繩。就這樣,俄爾甫斯聽到了塞壬那誘人的歌聲,但卻無法跳海,船和人都平安地通過了這令人生畏的海區。

這個故事從表面看荒誕不經,令人無法相信。其實,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倒可以悟出一些道理。在每個人的求知成才的航道上,不是也有種種誘惑,也需要我們像俄爾甫斯那樣,抵禦可能毀滅自己前程的"海妖的歌聲"嗎?

對高三學子而言,對於那些怪遊戲的學生而言,面對形形色色的遊戲,是遊戲還是全身心地投入備考複習;對於那些熱衷於武俠小說者,是懷抱金庸,還是做幾套練習;對於那些電視迷們,是看幾部韓劇,還是整理幾道錯題;還有,……

每個人都要有一雙慧眼,面對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面對形形色色安逸享受的誘惑,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都要有較強定力,既然選定了遠方,就要義無反顧的風雨兼程!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靜心,靜下心來就能聞到花香。要遠離浮躁,遠離喧囂。一定要明確要達到自己理想的彼岸,時下自己該幹當乾的最要緊的事情,分清輕重緩急,要永遠牢記春天就要忙於春播春種,春天就應該忙春天的事情,這是智者的選擇。

成功的花朵永遠屬於那些志存高遠+心無旁騖+風雨兼程者!抵禦了海妖的歌聲,你就走向了坦途,你就奔向了卓越,你就會不斷的演繹精彩,走向輝煌!

第三篇:心無旁騖求知問學

如果一棵樹忘記自己的職責而貪戀路邊的風景,它還能參天聳立嗎?如果一隻蒼鷹迷戀溫暖的巢穴,還能搏擊長空嗎?如果胡楊林不能夠專心致志地尋找生命的水源而站成哨兵的姿勢,沙漠衛士的美名還能承受得起嗎?大自然乃至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無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上,個人修養上,無不體現著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心無旁騖這樣的特點。

且不說懸樑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這些經典的傳唱,且不說那些競技冠軍們幾年如一日的辛苦遭逢,枯燥乏味,一舉成名之後的光纖亮麗。且不說飛天夢想,航天大業的支撐著們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論證、試驗、模擬的錙銖必較後的一鳴驚人。即便是一個普通人,若想完成一個目標,實現一個承諾,也必須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的積累、鑽研和打磨之後,才可能“梅花撲鼻香”。

君不見,弈秋的課堂中,一個孩子在聚精會神地專心致志地下著棋,而另一個孩子雖然拿著棋子卻在幻想著天外有鴻鵠飛來,孰優孰劣,自見分曉。君不見,管寧華歆同在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寧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歆捉而擲去。又嘗同席讀書,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最終管寧漢末亂世,講聽學者諸多,影響甚廣,曾多次婉拒朝廷官聘。而華歆,東漢時投靠曹操,進宮刺殺漢服皇后,是一個及其熱衷功名利祿的人。君不見明九年級大學者之一宋濂家貧苦讀,寒冬抄書,跋涉求學,同學香囊秀劍,光彩照人,然而宋濂“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凡大智慧的人,均是不為外物所動,能夠保持內心安寧的人,能夠沉浸到自己所喜歡的事業當中,坐得下,守得住。

有時候,他們的行為不被常人理解,像牛頓,他的天賦並沒有明顯的超人之處,然而他特別勤奮學習,學習和研究都專心致志,簡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他常常一連幾個星期都留在實驗室裡,直到實驗完成。有一次,他迷著搞實驗,竟把手錶當雞蛋放到鍋裡去煮。又有一次,牛頓的朋友來看他,他把飯菜擺到桌上後,又一頭鑽進了實驗室。這個朋友等得不耐煩了,就先吃起來,吃過後沒有告辭就走了。牛頓做完實驗後出來,一看桌上的盤碟,自言自語的笑著說:“我還以為沒吃飯呢,原來已經吃過了!”說著又走進實驗室去了。痴迷如此,令人費解。

當《阿甘正傳》風靡全球的時候,我們認識了那個智商只有75的小夥子,卻看到他身上那種認真執著感恩真誠等優秀品質,他並不比常人聰明,而這一切都源於他的用心專一。

當那位身材矮小的佝僂者能夠輕而易舉地捕捉到靈動的蟬的時候,孔子問他有什麼訣竅嗎?他的回答也只是:“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他的心思全在蟬的翅膀上。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萬事成功之道。

這讓我想起了美國著名射擊運動員埃蒙斯,連續12年參加三屆奧運會,比賽開始的過程非常順利,成績也穩居前三。但是三次都在最後一槍上出現了重大失誤。解說員說“這是宿命”,但我認為是埃蒙斯的心態出現了問題,他在最後一槍時已經不能夠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了,或許他在想著鮮花,或許他在念著獎牌,或者他在提前享受別人的膜拜,總之是他的心態壞了,這讓他12年沒能走出失誤的怪圈。

其實,成功者未必是那些絕頂聰明,智慧超群的人群,而更多的是能夠全身心地傾注在自己的事業和愛好中的人。相反如果總是心不在焉,心猿意馬,朝三暮四,魂不守舍。即便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只會恃才傲物,耍小聰明,而與成功擦肩而過。何不讓我們在所有事情上能更專心致志一些,能夠心無旁騖一些。

專心致志,手、眼、心、腦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天、地、景、境無往不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