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揚城高中作文

來源:才華庫 2.7W

家在揚城

藉著元旦假期,堂弟一家人抽空回了趟揚州。

家在揚城高中作文

他們抵達的那天是31號,只作短暫停留,1號晚上便又要動身回無錫。可能是氣氛使然,堂弟說過節了想出去玩玩。於是,我提議要不要去京華城看跨年的煙火。記不得是從哪一年開始,每至元旦那晚的十二點,京華城前的空地上便會有一場煙火秀。這表演彷彿已儼然成了揚城那些深夜裡也依舊歇不下來的小年輕們慶祝節日的一種方式,總之,今年照舊也會有一場。而對於我的提議,堂弟答應的很快。

等我們到達京華城時,正值飯點。商場前人流湧進湧出,還有許多找不著車位的車在外徘徊。

快要走進商場時,堂弟突然減慢了腳步,刻意地向周圍望了一圈,說道:“這兒的店什麼時候開這麼多了。”

我順著他說的看去,確實,和當初剛建成時的那座客流稀少的大商場相比,現在的京華城多了不少“生氣”,它正切切實實地以一個商業中心的姿態聳立在城西。而這一切,在我看來,都是慢慢發展而成的,但這樣的變化,在堂弟一個外地人眼裡,不免有些突然。

“怎麼,你以為揚州不會發展麼?”我開玩笑般反問了一句。

“可還是比不上我們那兒的恆隆。”堂弟的話似乎在迴應我,又好像只是他自己內心的想法無意間說出了聲。總之,他未看我,也沒等我回話,徑直向前走著,堂弟邊走邊歪頭瞧看兩側的店面。“那家店恆隆也有。”這是他整個過程中評價得最多的一句。我只顧聽著,也不多說什麼,畢竟,我也不清楚那個高大上的恆隆廣場究竟啥樣,反正,我覺得,眼前的京華城就已很好。

來回轉了兩圈,堂弟挑了又挑,終於選定了一家走進吃飯,我們選了一張四座的小桌坐下。可能因為坐了太久的車,堂弟明顯很餓,他大口大口地吞了很久,也沒顧得上和我說幾句話。而當他嚥下最後一塊牛肉時,卻也才不過八點半。

剩下的幾個鐘頭裡,堂弟同我閒聊了一陣。閒談中,他又一次提起了無錫的那家恆隆。且不說那座廣場究竟有多高能,光是堂弟說出的裡面的名牌便不下十個,其中我只知道少數,但大半聞所未聞。更可惜的`是,這些品牌,京華城裡一家沒有。拋開品牌不談,那個恆隆廣場就連外觀上也甩了京華城幾條大街,畢竟那棟二百多米高的大樓不是蓋著玩的。簡單說,若使用一“座”廣場來形容恆隆的話,京華城最多隻能算是一“家”。

或許是出於這樣的優越感,堂弟講的一直很激昂。而我內心卻沒有過多感觸,更不要說有不甘或是羞愧那樣的小心思了。我只明白,我生於揚州,長於揚州,恆隆再好與我無關。我只需去關注這自己腳下這座城,看它每日確確實實的發展著。可能相比一座飛速發展的城市,我更需要的是一個實實在在,能讓我成長於其中的揚州。哪怕它的成長再緩慢,我也有足夠耐心去等待,在等待中與其一同成長。這不正是一座城與一個人應有的關係麼。

終於,時間到了十一點四十。

我們向門外走著,一路上,同行的人很多。商場大廳中的人們陸續向同一個門口走去。

十二月的深夜,天氣依舊冷得不行。我們坐在KFC裡靠窗的位置上,邊蹭著暖氣邊等待。此刻的揚城,有些安靜,但隨著廣場空地上的人越聚越多,一種難以掩藏的興奮在人群中暗暗湧動。

我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揚城,一晚上竟能聚集這麼多人。而看著這些與自己雖不相識卻懷有同樣心情的人們,我的內心滿是親切。我們生長於同一座城中,現在正立於同一片土地上,和這座城一起走向這一年的最後。此刻,在我們眼裡,揚州已不再是一座冰冷的城,而是一個溫情的家。於這座城市而言,又會是新的一年,於我門而言,又將是新的一歲。

城老了,我們也在成長著。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新年的煙火炸開,在城西的夜空上。

映亮了天,映亮了人,映亮了城。

煙火下,京華城作為城西最繁榮的一片地,在深夜的夜空中熠熠生輝。煙火的規模不大,僅十分多鐘的樣子,但這對於一座小城來說,足夠了。

事後,我問堂弟感覺怎樣,他只說一般,並猜測說那晚恆隆一定有更大的活動。我能理解他的無感,因為這座城中沒有他的成長。揚州對他而言,只是去過的眾多城市中的一個,再多就是那裡住了他的一個姐姐而已。對於這座城,他再沒有更多的情感了。所以,他不會知曉那一晚我的激動。

京華城比不上恆隆廣場,揚州比不上無錫。我不否認,但也決不贊同,因為每座城對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揚州雖然沒有大都市的繁榮,但它也正以自己的腳步發展著,即使那場煙火不會有上海外灘的絢麗,即使京華城比不上恆隆的盛大,但那些點點都是每個揚州人的小幸福,是揚城的小繁榮。當一個人能留步於那樣一個小城,能滿足於那樣一種小繁榮,能甘心於那座城一同成長。那麼,對他而言,那將不再只是一座城,而是一個家一樣的存在,他會像愛家一樣守在那座城中,生於此,長於此,終於此。

臨走前,堂弟問我,明年元旦要不要去無錫,我只笑笑。

“不了,在家就好。”我如是回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