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和諧的話題作文10篇

來源:才華庫 3.1W

導語:話題作文是指圍繞一個話題來進行寫作,一般來說要縮小寫作範圍,從既定的話題裡面找出一個重點進行敘述。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描寫和諧的話題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和諧的話題作文10篇

篇一:和諧

“天空的和諧,是穿一身藍;森林的和諧,是披一身綠;陽光的和諧,如鑽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諧,留下了最後的美麗;而我所追求的和諧,是和好友一起去採擷——每一份友情,每一絲快樂,每一片希望,每一線陽光……”

和諧,便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時光匆匆,流年似水。不知不覺中,我長大了.童年的記憶是一片片葉子,從童年的大樹上悄然飄落,便再也無法重新回到樹上,只是那片片葉子依然翠得耀眼。還記得,那個蹦蹦跳跳的小女孩總愛張開好奇的眸子仰望蔚藍的晴空,想融入那片藍;總愛和小夥伴們鑽在“小房子”裡,看調皮的雨滴在微風中嬉戲。那時的天很藍,那時的草很青,那時的大自然是多麼和諧的一幅畫卷,那時的我徜徉在微風中,真的很幸福。

現在,我依然愛藍藍的天,愛藍天下美好的一切,卻鮮有時間和精力細細欣賞,偶爾抬頭望望,覺得有種陌生的親切,彷彿生活裡少了許多情趣,平添了幾許憂煩和困惑。歲月也讓我明白了許多以前不曾明白的東西:人生本來就是充滿荊棘和坎坷的。

和諧,便是不和諧中的完美。

在這漫漫長途,要給自己信心,給自己希望,給自己拚搏的勇氣,給自己點一盞燈,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和諧,此時已悄然根植於自己的心中。

而幸福是什麼?在我眼裡,幸福不是一疊厚厚的鈔票,一件華麗無比的衣裳;也不是遮掩痛苦的工具,貪圖片刻歡娛的美酒。幸福,應該是心靈深處微妙的感受,是一個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在你頹喪無助時,路人的一個微笑、一句問候都會帶給你幸福;幸福是你口渴難耐時一捧甘甜的泉水;幸福是你筋疲力盡時一張鬆軟的大床;幸福是你孤寂時一封遠方的素箋;幸福是你噩夢後一張慈祥的笑臉。

找到了幸福,我便看到了和諧的微笑。

成功是幸福,失敗也是幸福,那是一種酸楚的甜蜜。在任何時候你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不怕失敗,因為我的目標在前方,因為我有再爬起來的勇氣,因為失敗是一種幸福!

又是一片澈然晴空,絲絲陽光溫暖如昔。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樣美好,其實怎樣的世界才算和諧,答案就在你眼裡,就在你心中。

採擷幸福,給自己一份愉悅的心境;離幸福近些吧,你便找到了和諧。

學生的作文,自己修改了一點,也許不合要求,但還是發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哪怕我們感知的不是和諧,但它帶給你們的,更多的是追求幸福的步伐。

祝每一個水岸的朋友都幸福並快樂的生活著。

篇二:論和諧

當今世界在我看來是一個以人類自身為圓心,以和諧為半徑所構畫的一個名為社會的圓圈。有多麼濃郁的和諧氣息就有多麼強大的人類社會。人們在衣食無憂的生存前提下有了更高的生活要求,和諧則是它們追求並嚮往的生存境界。

很多人認為和諧只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至高狀態。其實不然。我們和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共存的。所以和諧也就存在於很多方面。譬如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宇宙空間的和諧等等。人與自然若是處於一種和諧共處的理想狀態,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界的壓力,維護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同時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壯大人類自身。人類的足跡雖早已踏出地球之外,但仍需時刻警醒自己:目前來說地球仍然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同時,也應注意對宇宙空間的探索與開發。如果人類以友好的方式努力和地球之外的其他空間盡力建立起和諧的溝通方式,那麼他們同樣會善待渺小的我們。

當然,和諧也並不止是指人與外界的和諧,人的行為與靈魂和思想的和諧也尤為重要。我們不該束縛自己的思想與靈魂,同時將其加以端正和昇華,並保持行為與其的統一。感嘆於自己沉浮的一生就用悲憤而又含蓄的筆觸寄託於著作,這是曹雪芹思想與行為的和諧統一;深處於牢獄仍舊壯心不已,揮毫出史家之絕唱,這是司馬遷思想與行為的和諧統一。一個人如果摸不透自己的想法還在表面加以粉飾的話,就好比走路的時候順柺子,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有多麼難受。

也有人認為可以將和諧和和平畫上等號。這種想法有些片面。因為和平是人類發展的基調,而和諧是人類發展的高潮;和平是一個安寧的環境,而和諧是一份遼遠的心境;和平是人類最初的嚮往,而和諧是人類更高的追求;和平是沒有外界的戰爭,而和諧是沒有內心的困擾。

至於笑容,在我看來並不是衡量和諧的方式。笑容的學問可多著呢!笑的種類就有千千萬萬種。而和諧只會選擇那種發自內心的笑,因為只有每一個個體對這個社會付出了真愛,和諧的使者才會紛至沓來。如果每一個人都看似有十足的為集體奉獻的決心,而真正的想法卻捉摸不透,那麼虛偽的和諧只會是玻璃球裡面美麗的世界,一旦脆弱的玻璃罩被打破,裡面原本美麗的世界就會粉碎。只有用真心鑄成的堡壘才是最堅固的。

總之,和諧是一種最佳的社會運轉模式和人類生活狀態;它要求人類以博大的胸懷對待世界,以嚴肅認真的方式去窺探自身;是要用真愛換取的瑰寶;是要用希望鑄成的永恆。願我們用甜橙般的笑容去迎接和諧,用愉悅的火苗點燃每一次的心跳,用澄澈的真誠激亮每一點星光。和諧會如陽光下的鏡子折射出最絢麗的光芒!

篇三:永遠和諧

一輛卡車有一個承載量,超過了這個承載量,它便會停滯不前甚至支蹋架散;一個人的心靈也有一個承載量,一旦超載,它便會扭曲變形。

每天早晨帶著媽媽“注意安全”的叮囑出門;每天望著老師飽含期望的目光;每天感受同學友愛的笑容;每天讀著那印滿鉛字的書本和資料……我們的心靈承載著一份重量――愛的重量。

每天聽著別人優秀的發言;每天望著別人作業本上的“優秀”和自己作業本上的“?”;每天想著不久就會到來的大學聯考……我們的心靈承載著又一份重量――競爭的重量。

常常忍受疲勞的折磨,常常面對失敗的壓抑,常常感覺無奈和無辜……我們的心靈依然承載著一份重量――困難的重量。

這些重量疊加在一起,很重。可是我們的心靈在承載的同時,又在不停的“減負”:我們讓自己健康地成長;我們不停地把知識裝進自己的頭腦;我們每天對同學報以同樣友愛的微笑;我們不斷地克服困難,解決困難;我們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奮力地趕超別人……這些都是我們的心靈在不斷承載的同時,又在不斷地卸重,從而達到了自我的和諧。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李煜、李清照、陸游把亡國之痛、相思之苦、難酬壯志之悲融入了字裡行間;少年時代的高爾基把艱苦生活的重壓放入了一本一本書籍裡;魯迅把憂國憂民的重量放在他敏銳的思想和犀利的筆尖上……這些,都是能正確處理承載與承載的關係,最終達到了完美的自我和諧的典型例子。

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都要別無選擇地去承受一份又一份重量。我們只有用適當的方式去不斷地卸下重量,就會使我們的心靈不扭曲,不碎裂,最終達到“心靈的和諧”。如果不想方設法卸下那一份又一份的心靈重量,我們的心靈就會超載,失去平衡,甚至造成“心靈毀滅”。有人因求職失敗而自殺;有人因大學聯考落榜而墮落;有人因感情失意而變態;有人因工作不順而失落……這些,都是一顆顆心因為超載、因為心靈的不和諧而走向毀滅的典型例子。

承載一份愛的重量,我們應該付出同樣一份愛;承載一份競爭的重量,我們應該勇往直前去接受挑戰;承載一份挫折的重量,我們可以付出同樣重量的決心和汗水……只有這樣,我們的心靈才會永不超載,永遠和諧。

篇四:和諧至上

自從我們擁有了和諧,世界就越來越美麗。我們的生活之中都有它留下的痕跡,只要我們用心去體驗與追尋,你就會發現原來和諧如此美麗動人。

和諧是一種自然美。春梅綻雪,那是一種絢麗;夏荷映塘,那是一種恬靜;晚霞拂地,那是一種優美;秋穗披霜,那是一種素雅。這裡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和諧。倘若“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首之時,即在燈火闌珊處”,不免會淪陷於登山山天脈、臨水水天淵的境地一般。

和諧是一種淡薄之美。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之中行事三十年。雖然百萬家財,但他依然退出官場,隱於山林之中,與酒做伴,與鳥共舞,豈不快哉?被名所累,被利所惑,那便談不上和諧了。李太白早年自以為借才華橫溢,可以大展巨集圖,可沒有被大王所重用,又被財酒迷惑,險些誤於深淵之中。

和諧是一種默契之美。可意會不可言傳,可神通不可語達,身無彩風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有如此之默契的要數林黛玉和寶兒哥哥。初次見面就有似曾相識之感,於是才有她“冷月葬花魂”的清高。倘若沒有海峽兩岸人民的默契,祖國統一大業很難實現;倘若沒有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深刻默契,抗日戰爭可能仍將繼續;倘若沒有全世界人們之間的默契,世界和平與繁榮將無復存在……。由此可見,默契對於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和諧是一種自然規律與法則。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跟著太陽走。太陽東昇西落,周而復始,永不停息……。倘若我們人類沒有遵守它,那麼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比如大氣臭氧空洞,洪水來了,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龍捲風頻頻來襲……。我們必須遵守法則,創造和諧,保護和諧,創造出和諧完美的社會。

由此可見,和諧與我們於是共進,相輔相成。它存在於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散發出自己獨特而美麗的光芒,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讓我們健康快樂、舒適開朗、青春永駐!

篇五:和諧的社會

一切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人要發展,社會要發展。人的發展決定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又直接影響著人的發展。只有高度發展、高度文明的社會才能使每一個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發展,也只有全面發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的發展。

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但森林可以改變氣候。一個人不能改變社會,但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則可以改變社會。我們現在要構建和諧社會,就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和諧社會就會很快到來。從中央到地方,從高層到基層,從社會團體到每一個人,都有切實的舉措,那麼和諧社會就會成為現實。涓涓細流匯成江河,各個部分努力的結果,就是社會整體的發展。

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人的發展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反過來說,社會的發展又為人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經濟發展了,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優質教育,每個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每個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較好地發展,生產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顯,是社會的落後限制了人的發展,人得不到發展,社會也就相應地落後。也就是說,只有社會發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

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構建和諧社會就是為每一個人的發展創造最有利的條件,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發展,也就為和諧社會的構建作出了貢獻。

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是如此,人的和諧與社會的和諧也是如此。一個社會要和諧,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人也要和諧。小和諧構成大和諧,大和諧促進小和諧,和諧是人與社會共同發展的目標,和諧才能更好地發展。和諧就是矛盾的統一,和諧就是平衡,和諧就是中庸之道,和諧就是科學發展觀,和諧才具有親和力,和諧才有活力,和諧才能可持續發展。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努力,不斷消除那些不和諧的因素,創造和諧的一切,那麼和諧社會就會如期而至。

人的和諧,就是冷靜與熱情同在,就是剛柔相濟,德威並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會的和諧,就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進步,就是各地區、各區域共同發展,就是每一項事業可持續發展。讓人和社會都和諧,讓社會與人齊發展。

篇六:和諧之美

那美麗的鮮花,因為有了綠葉的依偎,才顯得清純和鮮潤;那藍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雲的打掃,才顯得靜穆和安詳;那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擁吻,才顯得和平和馨香。而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甚至一個國家,不也是因為互相依存,互相映襯,互相促進,一起共同發展,才呈現出那五彩斑斕的和諧嗎?和諧猶如一幅畫,好似一首歌曲。和諧產生美麗,和諧生髮了力量。

和諧不是強行的,而是順其自然的。不和諧的生活不會產生共鳴,無法演奏生活美好的樂章!和諧不是停滯,也不是凝固的,而是一種積極的前進的狀態。在一個地方,今天和諧了,明天又會被新的矛盾所打破;我們又要做新的努力去爭取達到新的更高的和諧。

和諧之美在於寬容。因為擁有寬容才有和諧。因為擁有寬容才有和諧。寬容是人類情感中的種子,她能在人類的`心靈這片淨土上紮根發芽,再愛的保護下茁壯的成長。寬容之心是多麼偉大的,她能夠熄滅怒火,她能感化邪惡播散善良,她能夠無私奉獻,從不計較。她讓我們享受陽光一般的溫暖。雨珠一般的滋潤——寬容之和諧,竟妙不可言。

誠信是一顆珍貴的鑽石,是和諧之美的結晶。誠信好過一支玫瑰,在花園之中,她是最美的,美得妍豔欲滴;美得熱人心潮;美得高尚;美得完美無瑕。有了誠信之後,和諧的美足以體現了!

和諧之美絕不容忍名利所縛,只有淡泊名利才可以稱為和諧之美。老鷹是為了搏擊長空而在天空自由翱翔,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無限的天空賜予了它自由快樂的空間;風帆只為乘風破浪而在海中搏擊風雨,而不是誇耀自己的檣桅。因此浩瀚的大海給予了它豪壯寬闊的樂園。其實,你也一樣,只要你用一顆平凡的心去看待,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星群!

有一種美,給生命帶來溫暖,和諧之美——無時無刻與我們現在,只是沒有人留意到,而我卻在無意中有所發現。我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友誼是一種和諧的平等。”

篇七:寬容,營造和諧

歐文說:“寬容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是人性中的極致。”寬容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道德風尚,生活中,太過於計較自己的得失,就不能敞開心胸去容納他人的過失,容易因為一些瑣事與他人發生爭吵和矛盾,這樣會使我們失去身邊的很多朋友,不僅影響彼此的感情,而且一旦情緒失控,越過了道德的底線,甚至會觸犯法律。

北宋時期,有一位名叫呂蒙正的宰相,在朝庭中威望極高,但在他剛任宰相的第一次上朝時,朝中有位官員對他指指點點:“此人何德何能,憑什麼當宰相?”呂蒙正當作沒有聽見,他的朋友要去指責那位官員,被呂蒙正阻止了。退朝後,朋友問他為何不追究那人的無禮,呂蒙正笑著說:“不必為一點小事責問、記恨他人。”朋友聽後,佩服地說:“呂公真是一個胸襟寬廣的人。”後來,譏笑他的那位官員,欽佩呂蒙正的坦蕩和寬厚,與他結為好友,共理國事,這就有了流傳百世的千古名言:“宰相肚裡能撐船。”

當那位官員用犀利的言辭去辱罵他時,倘若呂蒙正沒有寬廣的心胸,立即火冒三丈,氣衝斗牛,前去理論,勢必會使雙方的關係惡化,矛盾升級,形成水火不容的僵持局面。作為宰相,呂蒙正的權利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完全有能力懲治這位辱罵他的官員,但他卻沒有這樣做,在無理的誹謗面前,他選擇了寬容,選擇了沉默,呂蒙正不但沒有失去尊嚴,反而為他贏得了一份珍貴的友情,使他多了一個朋友,少了一個敵人,他播下了一粒寬容的種子,卻收穫了一顆友誼之樹。

清代詩人、書法家何紹基,一天他收到一封家書,說的是家中為三尺地與鄰居爭執,鬧得不可開交,要他速歸,於是,他便賦詩一首:“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在他的開導下,兩家終於化干戈為玉帛。當理智戰勝了情感,人與人之間就少了份利益的驅使,鄰里間的和睦友善,也為自己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曾從電視新聞看到,有一位乘客因為一塊錢而對公交司機拳腳相向,毆打致傷,引發了不小的波瀾,許多乘客前來圍觀,人群聲裡充滿了指責,上車不買票,在司機勸解不聽的情況下,居然還理直氣壯的出手打人,最後當然被送進了公安局,可這本是一件小事,就因為缺乏寬容之心造成了不良的社會效應。

有許多家庭悲劇也是由於無法互相包容而造成的,夫妻之間冷言冷語,橫眉怒視,形同陌路,家庭暴力和虐待更是意味著感情的破滅,甚至有的還釀成了血光之災,慘不忍睹,其根源也是引人深思。

在一位名人的作品中有這樣一段話:“用諒解、寬恕的目光和心理看人、待人,人就會覺得蔥蘢的世界裡,春意盎然,到處充滿溫暖、慈善、友愛、同情。”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寬容、諒解他人:對待同事,需要寬容;對待鄰里,需要寬容;對待勞動者,需要寬容;對待家庭,更需要寬容。

寬容不是懦弱,不是膽怯,它是一種智慧,一種豁達,它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它能帶來陽光,帶來溫暖。

在做一個幸福、快樂的人之前,我們必須得首先成為一個寬容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與身邊的人和睦、融洽的相處,生活才會充滿朝氣,充滿陽光,才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多姿多彩!

篇八:個性與和諧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個性是不可或缺的。你相信嗎?沒有個性就沒有和諧。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東風一吹,花兒就開啦。一朵朵,一叢叢,一簇簇,爭奇鬥豔,仙葩吐芳。花兒是最喜歡熱鬧的,不甘寂寞。她們總是相互簇擁著,叫嚷著,一刻也不肯閒著。花開最熱烈的時候,那是她們在展示自己優雅的舞步和動人的歌喉。嘰嘰喳喳,吵吵嚷嚷。她們是一群活潑而又青春靚麗的少女,對世界,對生命,雖充滿好奇卻有自己獨到而又深刻的見解。夜降臨了,白天那些衝著太陽微笑,追趕太陽的花兒們在和絃《小夜曲》中睡著了。可是,還有些花兒卻遲遲不肯歇息。夜來香、曇花、紫茉莉等花兒,在月光之下,與靈動的光共舞,奏出和諧的旋律。青春靚麗——這是花兒的個性。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眾多植物中,我獨愛竹。古往今來,竹都以其堅韌不拔、高雅脫俗的個性為眾多文人墨客所稱道。在我看來,竹可謂是“四君子”中最正直的。竹屬禾木科,又稱竹類或竹子,四季常青,青翠挺拔,高風亮節,無可比擬。他是植物中的君子,清雅高潔,不入世俗。他是一位常年隱居深山的文人墨客,不問世事,超凡脫俗,只專心致力於格物致知。與江上清風和鳴,同山間明月對飲,和諧快樂。堅韌不拔、高雅脫俗——這是竹的個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是古代人民寄予希望、夢想和美好的信物。回顧歷史,寫“月”的詩成千上萬。在人們遙望那一輪東山之上的玉輪時,總會產生幾許遐想。在這遐想的同時,還有遊子那久久迴盪心頭的鄉愁 。淡淡的鄉愁,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清酒,還有月下淡淡的與月同酌的詩人的影子……“月是故鄉明”。不管身處何方,遊子的心頭永遠懸掛一輪家鄉的美滿;不管貧賤與否,每每想起那輪月兒,心中湧動的,都是如處家鄉的溫暖。兒時,我總愛抬頭望月,問奶奶:“奶奶,那月亮上有什麼呀?是不是也住著像我們這樣的人呀?”每當這時,奶奶都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還有琅琅上口、充滿童趣的童謠……我就在這皎潔溫柔的月光下,聽著蟲鳴,進入夢鄉,遨遊太空……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希望、夢想和美好——這是月的個性。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這麼些個與眾不同的個性,這個世界還會是現在這樣和諧美好嗎?那麼,年輕的我們,何不張揚專屬於自己的個性,為這個世界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呢?我相信,這個世界會因我們獨特的個性更加絢麗多彩!

篇九:自然·和諧

傍晚,孤寂的蒼茫,卻依舊掩蓋不住都市的繁華·喧囂與吵鬧,一種無助的傷感油然而生。絢麗奪目的裝飾,五彩的霓虹燈,再閃亮,仍是華麗的偽裝,永遠只是膚淺而沒有含蓄的。想逃離,不斷的奔跑,與黑夜追逐,仍被黑暗吞噬。猛然停下,驀然回首,背後是一片豪華,彷彿來自天國的世界,如此夢幻,使人沉迷其中,卻晃人心魂。腦海裡不知怎的,浮現出媽媽小時對我說的話,她用手點著我的頭說,“孩子,記住,地球是我們大家的媽媽。”彷彿被她嚴格的神色感染似的,我鄭重其事的點點頭。是的,這句我依稀記得,我希望,我也承諾,我可以幫到她,美麗的地球。可是,地球,她的容貌早在老去,在逝而殆盡,在消失……這不是我的能力就可以阻止的。一千萬年前,她傲立百花爭豔當中,裙紗婆娑,柳肢輕曳,滴粉搓酥,美豔不可方物;昔日,雖在千百年後,卻仍風姿綽約,婀娜多姿,風韻猶存;如今,碧綠拖地長紗變得昏黃,藍冶長髮,逐漸漆黑。這是你的變化嗎?我深深的為你心痛。你在呻吟,我聽得清清楚楚,為你嘆息,生命的事逝。

歲月輪迴錯,你……該如何……靜靜的沉思,遠處卻忽然響起的嘈雜聲,引起我的注目,那是群小孩子,還是天真爛漫之時,叫著笑著跑著鬧著,歡愉的笑,放肆的鬧,聽在耳裡卻很清新很別緻,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同是喧鬧,一個舒坦,一個卻略顯煩躁。他們來幹什麼?我有些疑惑,未來的鮮花,本應在教室中吮吸知識的甘霖,卻跑到這兒來。如一縷清風從我身旁飛過,下意識的回眸,轉身去望,他們在天橋上去撿那些白色塑料袋,一張張笑靨洋溢,溫暖無法比擬。原來他們,就是我所追逐的光明。霎時,無聲地笑了,一朵寒星珠淚順著臉頰而下,我多麼興奮那!撩人的微風從耳旁吹過,黑髮飄揚,微舞。情不自禁地走過去,撿起。一個舉動,多麼簡單!我不會失望,因為我知道很多人愛著你!

篇十:和諧的音符

有人說:“和諧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有人說:“和諧是一首美妙的音樂。”

我說:“和諧是一段快樂的音符。”

——題記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絕妙圖畫。其實,世界處處都需要“和諧”。和諧是關愛體貼,和諧是寬容禮讓,和諧是科學利用,和諧是協調發展……“和諧”,字祥義豐,意味深遠,寄託著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世間和諧,便能攜手共進,多些公平競爭,少些坑蒙拐騙;多些扶危濟貧,少些以鄰為壑……和諧,讓萬物生機蓬勃,讓世界親密無間。

這點點滴滴美妙的音符,化作美麗的和諧樂章,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迴盪、迴盪。

因為只有和諧的音符才能使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美麗。

只有和諧的音符才能是我們的國家變得“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只有和諧的音符才能使我們“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婦有歸。”

幸福和諧的生活,讓我們品嚐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難艱辛的心境,使我們志向高遠,實現了超越;尊重關愛,讓我們學會快容;在和諧的社會中,我們學會了太多太多,讓我們攜起手來,使我們的和諧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