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的作文開頭怎麼寫

來源:才華庫 2.83W

給學生一個相同的命題,隨機收集1000份作品,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用環境來開頭的文章不足10份。而且就僅有的幾份作品來說,開頭的環境描寫,寫得好的,更是鳳毛麟角。

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很簡單:

一是文章開頭的環境描寫,常常從不同的角度,與全文眾多的內容緊密聯絡,在發揮一種主要作用的同時,又兼顧發揮其他附屬作用,學生很難兼顧全域性。就好像大廚精心炒制的宮保雞丁時,一定要加入青椒丁,主要目的是發揮青椒的調味功能,還要兼顧其調色、生香等輔助功能。

二是學生刻畫環境,常常拋開其功能,為了寫環境而寫環境,使環境描寫成為一種無用的“擺設”,甚至因為這種擺設的新增,導致文章前後矛盾。

這一講我們重點學習:環境開頭有哪些常見形式以及它在寫作中發揮的不同作用。

一.以“自然引出回憶,總領全文”為核心功能,輔助發揮借物喻人、側面襯托、渲染氣氛、鋪墊、確定全文寫作基調功能。

(一)發揮核心功能——自然引出回憶,總領全文。

任何一件事都發生在特定的環境中,當我們再次遭遇這種環境時,就會因為環境類似自然喚起回憶——想起在相同或類似的環境下發生的那些事、那些人。人的這種心理習慣,決定了這種開頭的整體寫法:

1.整個段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寫環境,一部分過渡啟下,引出回憶,兩部分內容不能缺少。

2.寫環境部分在前,過渡啟下部分在後,前為因,後為果,順序不能顛倒。

3.前面的環境發揮多種功能,後面的過渡句只發揮一種功能,要前詳後略。

4.刻畫環境要採用進行時態,刻畫的是眼前正在發生的實景;

5.開篇刻畫的環境要和下文記敘的事件發生的環境高度一致;

6.寫啟下的句子,要注意最終落點——題目是寫人的,則最終落在人上;題目是記事的,則最終落在事上。

(二)兼顧環境描寫的輔助功能

1.發揮借物喻人功能。藉助對事物狀態和行為的刻畫,表面寫物,實際寫人。

(1)物與人要具有形象上的相似性。喻老人之物常常是夕陽、晚霞、老樹、黃昏、深秋等具有——“老”這一突出特點的事物;喻孩子之物常常是陽春、朝陽、朝霞、蓓蕾等初生且欣欣向榮之物。

(2)刻畫物的狀態、行為,要與人的性格、精神品質相對應。要表現人物默默無聞,則刻畫事物無聲無息,要表現人物無私奉獻,則刻畫事物的奉獻行為,二者要一一對應,高度一致。

(3)開頭只寫事物的狀態、行為,不寫具體人物的行為——切忌“刨底”,說“白”了就索然無味。

2.發揮側面襯托功能。以環境為襯托,包括正襯和反襯,其目的是突出人物形象——使善良的人顯得更善良,使自私的人顯得更自私等。正襯有兩種形式——以美好的環境襯托美好的人物形象;以醜陋的環境襯托醜陋的人物形象。反襯有兩種形式——以美好的環境襯托醜陋的形象,以醜陋的環境突出美好的形象。我們比較容易掌握的是以美好的環境襯托美好的人物形象,或者以醜陋的環境襯托人物的美好形象。具體寫作要求如下:

(1)刻畫美好的環境:A.選取的事物要具有美好的形象。例如春風、麗日、鮮花、白雪、春雨,不能選取蚊蠅、驅蟲、寒風、冰雹、衰草。B.描繪事物的狀態和行為必須是美的狀態和行為,要站在審美的角度去勾畫。C.選詞、設喻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褒義詞、褒義句。

(2)刻畫醜陋、惡劣的環境:與上面的美好環境正好相反。

3.發揮環境渲染氣氛功能。不同的氣氛可以直接表現作者以及主要人物的心理、情緒和情感。發揮環境的渲染氣氛功能,要注意一下原則:

(1)渲染的氣氛與作者或主要人物在特定的心理情緒支配下呈現的心境,必須保持高度一致。心境是緊張的,就渲染緊張的氣氛,心境是壓抑的,就渲染壓抑的氣氛,寫作之前必須準確把握人物的心境和或心理情緒。

(2)選取的事物以及事物的狀態和行為,必須渲染同一種氣氛,不能各自為政。要渲染一種悲涼的氣氛,選取的所有事物都必須能渲染悲涼的氣氛,選取這些事物的狀態或行為也必須都能渲染這種悲涼的狀態。

4.發揮環境的鋪墊功能。所寫的環境一定要和下文記述的故事情節緊密聯絡,具體說有以下兩種情況:

(1)沒有這個特定的環境,當年發生的事,就不可能發生。環境是事件發生的動因。

(2)沒有這個特定的環境,當年發生的事,有些情節,甚至結果都會改變,環境影響著並推動著情節的發展。

要麼是第一種情況,要麼是第二種情況。

5.發揮環境描寫確定全文寫作基調的功能。“基調”這個詞,表意很抽象,如果把它轉化到音樂上來理解,就要通俗易懂得多:一從音高來看,是高音、中音還是低音;二從節奏來看,是歡快還是沉緩;三從情感上來看,是喜悅還是悲傷;四是從表現形式上看,是細膩還是粗獷。寫作上也具備這些特點,這就是全文的基調。發揮環境確定全文基調的作用主要要堅持以下幾點:

(1)用筆的細膩程度保持高度一致——要粗放,始終粗放,要細膩始終細膩。

(2)語言風格始終保持一致——要濃墨重彩,始終濃墨重彩,要樸實清麗始終樸實清麗。

(3)表現情緒情感上始終保持一致——要表現悲壯始終表現悲壯,要表現悽迷哀婉,始終表現悽迷哀婉。

(三)經典範例

《一件小事》的開頭

雪花,飄飄搖搖,漫天飛舞,宛如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白色精靈,在天地之間盡情盡興地舞蹈。每當這小巧玲瓏的雪花在窗前美麗地綻放,我都會想起另一個飄雪的日子,想起那件刻骨銘心的往事。

【 解析】

1.自然引出下文,總領全文——以環境開頭,自然引出下文要記敘的往事。先刻畫身邊的雪景,自然而然引出另一個發生在雪天的故事。

2.借物喻人——抓住雪花潔白、小巧、活潑充滿靈性的狀態,暗喻下文要寫的'那個心地聖潔、活潑、充滿靈性的孩子。

3.側面襯托——以雪景之美,正襯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形象之美。

4.渲染氣氛——渲染一種愜意、祥和的氣氛,表現作者和主要人物唯美的心境。

5.鋪墊,推動情節發展——因為下雪,才有了下文主要人物在雪地上寫詩,

向奶奶道歉,表達自己對奶奶深切思念的故事情節。

6確定全文的基調——細膩、溫婉。

《春去春又來》開頭

再如:春寒料峭,潔白的玉蘭花一夜之間開滿了整個小區,不帶一絲雜色的花瓣,宛如和田白玉雕刻出來的精美藝術品,靈動、聖潔而高雅。望著這些超凡脫俗的聖物,我的思緒彷彿是遠山鐘聲,漸行漸遠,另一個初春的早晨,悄然呈現在我的眼前。

【 解析】

1.自然引出下文,總領全文——以環境開頭,自然引出下文要記敘的往事。先刻畫身邊的玉蘭花開之景,自然而然引出一個發生在玉蘭花開時節的往事。

2.借物喻人——抓住玉蘭花聖潔高雅的狀態,暗喻下文要寫的那個心地聖潔、儀態端莊高雅的阿姨

3.側面襯托——以花景之美,正襯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形象之美。

4.渲染氣氛——渲染一種莊嚴凝重的氣氛,表現作者和主要人物鄭重、莊嚴的心境。

5.鋪墊,推動情節發展——因為玉蘭花美,逝去的人才會畢生酷愛玉蘭花,文中的主要人物才會不遠千里,到逝者的墓地,莊重地種下兩棵玉蘭花。 6確定全文的基調——詩情畫意而唯美、凝重典雅而。

二.以“渲染氣氛,表現作者以及文中人物的情緒、情感”為主,輔助其他功能

表現思想情感,是寫作的基本目的。而環境描寫,是表現人物情感、情緒的重要手段。帶著不同的情緒、情感,去感受相同的環境,結果截然不同:一個壓抑憂傷的人,面對湛藍的天空,他“見到的”是單調的天空,空洞的天空、低矮的天空、寂寥的天空......而一個內心十分喜悅、興奮的人,他“見到的”天空則是純淨的天空、遼闊的天空、高遠的天空。既然不同情緒的人,感受同一個環境是不同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反過來,帶著一種特定的情感情緒去刻畫環境,把這種特定的情緒或情感表達出來。

例如:天,陰沉沉的。溼漉漉的雲,壓著遠處灰濛濛的山川。小雨,嗚嗚咽咽,如停不下,流不幹的淚水。街道兩旁的花草樹木,籠罩著一層晦暗的神情,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頭。

再如:三月的風,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娃娃,每隔幾分鐘,就會湊到你的跟前,用甜甜的小嘴,親吻你的臉頰。剛剛露頭的小草,躲在角落裡,一會兒向你揮揮手,一會兒向你點點頭。最妙的是柔軟的柳梢,千萬條絲絛般地披拂搖曳,宛如一個個長裙少女凌空勁舞,水袖翻飛......

【注意事項】

1.字面上只寫環境,不寫情感情緒,把情感情緒流露在字面上,則索然無味。情感永遠藏在物態裡。

2.刻畫構成環境的每個事物,都必須表達同樣的情感,不能一個表現壓抑,另一個表現喜悅,否則,讀者就會讀得滿頭霧水。

3.刻畫構成環境的事物必須有一定的順序。要麼從上到下,要麼由遠及近,要麼由外到內,不能雜亂無序。

三.以“為下文某個情節的發生做鋪墊,推動故事情節自然發展”為主要功能,輔助其他功能。

許多故事情節的發生,需要特定的環境作為前提條件。下文要寫媽媽給我送傘,前面必須交代天色陰沉、雨意綿綿;下文要寫出車禍,前面就要事前刻畫雪大路滑等惡劣環境;下文要寫主人公凍到在街頭,前面就需要事前刻畫寒風呼嘯的寒冷環境。有了這些環境鋪墊,下面的故事情節才能合理、自然發生,否則,讀者就會覺得這些故事情節出現的太突然,不符合常理,下面的故事情節很難展開。

例如:午後,大團大團的積雨雲,漲潮般地湧了過來,很快就遮住了太陽,籠罩了整個天空。

.................

.................

.................

起風了,越來越大的風夾著雨星撲面而來。我們一行人手忙腳亂地收起魚竿,準備找個地方避雨,可是哪裡還來得及,箱子剛剛收拾停當,瓢潑的大雨便從天而降,只用了兩分鐘,所有的人都變成了落湯雞。

四.以“環境正襯人物,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為主要功能,輔助其他功能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用美好的環境襯托正面人物,使人物顯得更美;或者以醜陋的環境襯托反面人物,使人物顯得更加醜惡。

例如: 夏日的野花,開滿了河灘。金黃的花朵,襯著碧綠的青草,澄澈的溪流,一直伸向遠方,像一幅漸漸展開的巨型畫卷。

(後面寫一個隨父母來河邊郊遊的孩子,走出了好遠,又返回來,取走忘記的垃圾袋。先寫這樣的美景,目的就是以此景襯托孩子,突出孩子富有環保意識的美麗形象。)

再如: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條光禿禿的丘陵。一座即將倒塌的茅草房,瑟瑟地佇立在溝口,宛如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一段多年未曾修葺的矮牆,早已變成一堆堆散落的亂石。

(接下來,寫某個人好吃懶做,借債度日,後來竟狠心將自己女兒賣掉。刻畫前面這段醜陋的環境,就是為了襯托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突出人物懶惰、自私、無情的醜陋形象。)

五.以“環境反襯人物,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為主要功能,輔助其他功能 一言以蔽之,就是運用惡劣的環境襯托正面人物,突出人物的美好形象;或者運用美好的環境,襯托反面人物,突出人物的醜惡形象。

例如:這是一座新建的現代化高檔小區。所有的別墅都是清一色的哥特式建築風格,青磚百牆,色彩分明,尖尖的屋頂線條俊朗提拔。波浪般流暢的曲線花園拾級而上,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就連掩映在綠樹中的路燈也造型別致,雍容華貴。

然而誰能想到,如此迷人的風景背後,每天都在演繹著罪惡的勾當。

(下面記述一群人制毒、販毒。刻畫開頭的美麗環境,不過是為

這些反面人物預設一個對立的襯景,讓這些人的自私、貪婪、無恥的形象更突出。)

再如:李明山老人偏居於村東頭。與其說那是一個家,還不如說那是一個垃圾場。只有百八十平方的小院子裡,到處都堆滿了廢鐵、紙殼、塑料瓶和易拉罐。兩間老舊的瓦房,比老人還要大出30歲。臥室正中擺著一張笨重的木板床,三面被舊報紙圍得水洩不通。家裡唯一的電器,是八十年代的黑白電視。 面對這樣一個家,我實在無法將房屋主人與十七名失學兒童聯絡起來。 (後面記述,老人如何通過拾荒賣錢,資助十七名失學兒童的故事,以環境之惡劣,凸顯老人樂於助人、捨己為人的高大形象。)

六.以”借物喻人“為主要功能,輔助其他功能

刻畫環境,抓住人物的精神實質,對應刻畫事物的狀態和行為,給人以“筆下物即筆下人”的藝術享受,借物喻人,以物定位人物形象。

例如:窗外,不知何時飄起了春雨。細膩、輕柔、溫暖的雨絲,沐浴著高大的樹木,呵護著嬌嫩的迎春,滋潤著破土而出的小草,無聲無息......

這樣的開頭,僅僅讀一遍,我們就會發現,這環境中的春雨,是一個默默奉獻的女性化身,因為作者動筆之前,早已著眼人物的默默奉獻這一核心形象,選取春雨這一物象,抓住她無聲無息的狀態,凸顯“默默”;抓住她滋潤萬物的行為,凸顯“奉獻”;抓住她的細膩、輕柔、溫暖的特點,凸顯女性陰柔之美。正因為如此,讀者就會自然產生聯想——想到那些和春雨一樣的人。下文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刻畫一個女性(比如母親),記述她如何無私奉獻的故事。

七、確定全文的寫作基調。

有的文章濃墨重彩,語言優美,充滿詩情畫意;有的文章樸素淡雅,透著泥土和生活的氣息,彌散著香醇的煙火色澤;有的文章大氣橫陳,豪邁奔放,如江河倒瀉;有的文章細膩溫婉,柔情萬種,如月撫窗紗;有的文章悽楚哀婉,催人淚下;有的文章清新明麗,沁人心脾......這些,都是文章的基調。文章以環境開頭,通常具有確定全文基調的作用。 例如: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八個字構成的環境,就確定了全文——悲壯的基調。

再如: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毛主席開篇雖然只用了十二個字,但全文豪放的基調已經確定。

又如: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辛棄疾只用了九個字,就確定了全文的基調:溫馨細膩。

在寫作過程中,一個環境通常要同時發揮幾個作用,因此寫作時要做到綜合兼顧,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描寫的作用。對於初學者來說,至少要讓筆下的環境發揮一種作用,最忌作用不明確,為了寫景而寫景;對於善用者來說,要儘量字斟句酌,反覆推敲,用有限的文字,發揮多種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