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是做人的底線

來源:才華庫 5.72K

良心,是憑感念之心做事,憑羞恥之心做事,憑正義之心做事。小編整理了良心是做人的底線,歡迎欣賞與借鑑。

良心是做人的底線【篇一】

在現時社會裡,保持底線特別重要。因為這是一個價值多元、道德滑坡、充滿誘惑的時代。人在這個時代生存,一是需要謹慎,二是需要策略,三最重要——就是要有底線。由於人性的劣根,加之現時社會的種種誘惑,以及人生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矛盾,讓一些人浮躁、慌亂、衝動、近利、迷失,很容易喪失理智和底線。而無論道德、情感,抑或社會規則、法律層面,底線都是最低標準,是最起碼要遵循的規則,是逾越之後需付出巨大代價的最後屏障。

人性不但有善良的一面,也有劣根,所以做事要有理智;社會不但有誘惑,也有規則,所以做人要有原則;生活不但有矛盾,也有法則,所以幹什麼都不能突破底線。所謂理智,所謂原則,所謂底線,就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社會充滿了誘惑,生活有著諸多的矛盾,我們會遇到一些骯髒齷齪,遇到一些爾虞我詐,遇到一些殘酷冷漠。但不可否認,我們自己內心也深藏著某些脆弱、貪婪、虛榮乃至醜陋和汙濁。人類是佔有慾很強的動物,因為私心,因為有太多的不滿足,因為世界上有太多的新鮮事物,我們的人生充滿了各種誘惑。人們像斷線的風箏隨波逐流,彷彿自願又彷彿被劫持著,混進了更多的黑壓壓的“斷箏”的隊伍。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獵手,每個人也可以成為獵物。為了利益,有的人把什麼都可以用來交易,包括原則、人格和良心。在一個複雜多邊的人際關係裡,對於一個邪惡卻又主宰你命運的人,你能怎麼辦?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的選擇往往不是魚和熊掌的選擇,而是割闌尾和割性腺的選擇。

在異常惡劣的環境下,人們大概有三種選擇:一是錚錚鐵骨,保持自己的完美人格,不惜容易處處碰壁,傷痕累累,難以融入現實;另一種是同流合汙,在這個染缸裡被染得五顏六色,雖然他們可能獲得某種快樂,但是盲目地、苟且地活著;還有一種人,只能是用一層厚厚的殼將自己包裹起來,以求人格的完整,而這些殼可能是俗氣的、精明的、幽默的、玩世不恭的、低階趣味的、大大咧咧的、貪玩的、各色各樣,但他們的殼與本心有一層底線,以保持人格的完整。

我們應該讚美、推崇、弘揚高尚的人格,但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似乎我們的標準在降低,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是要保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在複雜的社會裡行走,人要有定力。但現時什麼叫“定力”啊,定力就是就是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撐著。如果突破了原則和跨過了底線,就可能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乃至跌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良心是做人的底線【篇二】

喪失了良知的底線,尚有法律的底線作保障,法律的底線一旦也喪失了,便只有悲慘結局了。

良知喪失、底線喪失的根源,遠的不敢追推,上溯至“文革”已是如此。“文革”良知喪失,與今日的良知喪失,看似千差萬別,實則本質一樣,不同的表現罷了。

沒有了良知底線,社會便會被另一種東西所替代。索爾仁尼琴說:“世界正在被厚顏無恥的信念淹沒,那信念就是,權力無所不能,正義一無所成。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最令人悲哀的莫過於一個民族的文學生命被暴力所摧殘。它不單是禁止輿論自由,而是強制性地桎梏一個民族的心靈,並根除其記憶。在這種情況下,整個民族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他說的是文學,我們卻不敢多跟周圍參照。

易中天有感於世風日下,也議論道:“你問當下中國缺什麼,我看最缺底線。這很可怕。比方說,fu敗變質的食品,也敢賣;還沒嚥氣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車也敢開;明明裡面住著人,那房也敢拆。還有‘共和國脊樑’這樣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獎多麼野雞,多麼山寨。”法學家江平則將這一議題,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國務院嚴厲批評當前社會誠信缺失,決定加大對失信的懲戒力度。那是白費力氣!社會誠信的缺失,是因為國家誠信的缺失,黨的誠信的缺失。你不誠信,人民豈能誠信?誠信首先是國家對人民要誠信,而不是相反。你想要人民誠信就先自己做起,當年鬧革命你承諾的自由民主先兌現人民保證講誠信。”

良心是做人的底線【篇三】

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做人的標準,而這個標準便是你的底線。但如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堅守底線。著名學者易中天曾在《當下中國最缺什麼》一文中寫道:你問當下中國最缺什麼,我看最缺底線。因此,我們更應該做到不超越界限,堅守底線。

現實生活中,越界的現象早已司空見慣了。像眾所周知的毒奶粉、地溝油、塑化劑等一系列事件,不都是人們沒有堅守做人的標準,逾越了自身的底線的惡劣行徑?所以才有白巖鬆的感概:“這個時代怎麼了?都拿一個人的底線當優點。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沒有新增劑。”

然而,為何當今社會上會有如此多越界、不堅守底線的現象呢?歸根結底還是道德的缺失,良心的泯滅。正如那些毒奶粉的生產者,難道他們不知道會導致他人生命受危害嗎?不,他知道。但他仍這樣做,是因為良心早已被金錢所矇蔽了。也正如最近我們經常議論的一個人——薄熙來一樣。作為一名官員,應保持公正廉明的形象,為人民服務,捍衛人民的利益。但他卻抵制不住金錢的誘惑,越過了底線。在他任職期間多次收受hui賂,利用職權幫助親屬安排優越的職位,並在法國購買價值一千多萬元的豪宅。對此,我們可想而知的是在面對各種名利誘惑時,多少人會把持不住而逾越了底線。

面對逾越底線的種種現象,我們應該採取行動。於是便有了林丹去拍公益片,通過短片告訴我們“人生不是賽場,沒有重來。因此,人生不能越界,底線必須堅守。”對底線的堅守,早在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就給我們做出了示範。因捍衛真理,堅守一名學者的底線,蘇格拉底被判死刑,但即使是面對死亡的威脅,蘇格拉底也毫不退縮。他的學生、友人都勸他離開,他也毅然拒絕,僅僅為了捍衛真理、堅守底線。所以,面對底線,我們理應堅守,因為那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學者崔衛平曾說過:“你所在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國,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怎麼樣,中國便怎樣。”因此,要想社會風氣變好,便要從自身做起:做一個有良心、有道德的人,堅守做人的最基本底線,向社會傳播正能量。

良心是做人的底線【篇四】

姑姑於九月二十日早六點打電話給我,說叔叔因騎摩托車發生事故,搶救無效死亡,我簡直無法相信,太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騎摩托車發生事故能導致死亡?十萬個問號在腦海中盤旋,自己長這麼大都沒聽過哪個被騎摩托撞死的,只有撞傷的多啊。

回到家中,聽去過現場的爸爸說:事故發生在福清新厝鎮324國道上,當時正值傍晚六點多,叔叔騎著摩托車,摩托車後面載著兩位女孩與另一位載著一位女孩騎者摩托車的四川小夥子相撞,四川小夥當場死亡,其餘的`四人都處於昏迷狀態,然而七點多才報120,報120卻是處於昏迷狀態中的一女孩醒後,她稍微撞得沒那麼嚴重,甦醒後才立即報120。

漫長的一個小時,居然沒人報120,事發324國道,來來往往的車輛不可能沒看見!324國道旁邊還有房子。一分一秒就是生命吶,難道人世中還有比生命更值錢的東西?

你們的視而不見,你們的冷漠,一條生命就這樣的失去了。人性的悲哀啊!三字經裡頭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善在哪裡啊?

悲痛的心難以用文字描述,人性的冷漠卻導致生命的離去。再也見不到叔叔了!心中的悲痛向誰來訴,又有誰來聆聽?自己的淚水只好往心裡咽。

遲遲一個小時後的120,加上一個小時去醫院的路程,兩個小時意味著什麼?聽爸爸說,當時叔叔的廠長還跟叔叔說了話,問叔叔有沒有事,叔叔卻說沒有,清醒的很,可半個小時過後,卻只看到叔叔一張嘴在試圖發聲,最終卻無法說出最後的話。據醫院的醫生說,只要提前一個多小時,生命可能挽回。

時間的拖延,醫院裝置的簡陋,人性的冷漠,最終導致叔叔生命的結束,但我認為,人性的冷漠是直接導致悲劇的發生。

為啥不報120呢?換過在我們這,肯定二話不說,誰看到都會報120的。爸爸說:一次我們在福清新厝一個小店吃飯,就跟老闆聊了起來,稍微瞭解了下當地的風俗,才知道當地的人們為何不報120,因為當地的人們有這種迷信:遇上這樣的事已經是很不幸了,如果自己報了,怕壞事也會轉移到自己身上,所以當地人也很少管這種閒事。

哎……叔叔,你命不該絕啊!

叔叔,你的命怎麼就這麼苦啊?一個多小時的希望等待卻等不來一個救星!失望啊!

人間自有真情在,可對於叔叔來說,真情在哪啊?希望世界上處處充滿人性、充滿愛。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能再挽回了。

當你看到身處危險的人時,然而自己又有能力幫一把,卻裝成視而不見逃離後,你的良心還能安嗎?

人已經不在了,說太多也無濟於事,我只想用以上的文字在呼喚良知,呼喚那些人性冷漠、良心不知在不在身上的人們:良心是做人的底線。

良心是做人的底線【篇五】

人心向善。良心是一個人的做人底線,丟什麼也不能丟了良心。否則,丟掉了這根“底線”,就必然會把自己送入失敗的人生“黑洞”,為天下人所不齒。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意思就是告訴我們,為人處世不能愧對天地,愧對自己的良心,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孟子在其一生中,都強調要做個“大丈夫”,要養“浩然之氣”,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也是一種可貴的做人良心。簡而言之,良心就是一個人注重自己的做人修養,只做善事、不為惡行的心態,擁有了這樣的心態,就會像孟子那樣,渾身都閃耀著大丈夫的浩然正氣;就會知恩圖報,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愛崗敬業;就會把自己的利益置於相對次要的位置,成為一個真正問心無愧的人。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做人的良心是不應該缺失的,熱情而不冷漠,人世間就會少了許許多多的悲劇。

良心不可欺,欺了良心,就會寢食不安,心神不寧,就會受到來自心底的自我譴責。“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無論是當官、經商、打工、種田,都應“對得起天地良心”,於人於己問心無愧,不要以為自己做的事很巧妙,沒有人會知道自己的劣行,即使真的沒有別人知道,還有自己的良心在悄悄地記著一筆賬呢。

一個人應該時時審查自己的良心,做每件事、說每句話都要捫心自問,看看是否傷害了別人。曾國藩說:“人無一內愧之事,是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做人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良心是做人的底線【篇六】

曾經在一本書中讀到過一篇名為《竹篾》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因為一時邪念,故意踩住了鄰居家的小孩手裡拿的竹篾,使得小孩的手被割傷了。主人公事後也非常後悔,他在文章的最後感嘆了一句:“我當初為什麼要踩住那根竹篾啊!”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因一時邪念而後悔終生的人事後的心理狀態的真實寫照吧。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們本來是善良的,但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卻使得他們墮落了。司湯達名著《紅與黑》中的於連,本來在其父的鋸木廠中幹活,後在市長家中任教。由於不滿於市長對他的蔑視,他佔有了市長夫人。此事被市長的競爭對手揭發,於連被迫進了神學院。在院中,他依靠徹徹底底的偽君子手段換取了院長的信任,並被推薦到一位宮廷大臣家中供職。在那裡,他用一連串的虛偽,得到了這位大臣的賞識,並獲得了其女馬蒂爾德的愛情。此時,市長夫人在懺悔牧師的引導下揭發了他,他潛入教堂,槍傷市長夫人,最後被送上斷頭臺。

於連本來是一個有理想、有鬥志的青年人,但他最後卻墮落成了一個偽君子,這是於連的悲劇。他的悲劇,是一個出身貧賤的青年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才能無法被發現以及理想無法被實現而造成的。

做什麼事都問心無愧,對父母盡孝,對朋友盡義,對事業盡忠,就會一輩子都活得坦然,活得輕鬆,活得有模有樣。否則,就會活在良心的不安和自責之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