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孝道作文錦集5篇

來源:才華庫 2.84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孝道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孝道作文錦集5篇

孝道作文 篇1

在中國,孝為百善之首。孝為什麼?孝,只是孩子對父母的一種態度;孝,是父母在公司幹完活身心疲憊之後的一碗熱湯;孝,是經常去孤獨的父母家看望父母關心父母;孝,是我們有一個好的成就可以讓父母高興。百善孝為先是指把孝放在首位,如果連孝不記得

,那更何況是如何熱愛國家和社會呢?又何談給與家人幸福溫暖。

曾經,有一個叫王裒的人,他的母親生前膽小怕打雷,當他母親去世時每每有打雷的時候就很傷心的分奔到母親的墳上說:“孩兒就在此地,母親不要傷心”。在當時,古人是的孝是真誠的對待父母,不管父母怎樣只要孩子對父母好,就是孝。孝便是這樣普普通通,毫無一絲甜味的或苦味的白開水,不管如何品嚐都嘗不出味道。可就是這一杯白開水讓父母感到了高興和快樂。父母,不會想方設法的讓我們買無用的東西,也不會想要求我們必須能掙到多的花不完的錢只是希望能在危機時刻幫上孩子們的忙,在自己孤獨寂寞的時候能打來一個電話來解解悶這些都只是父母的期望。

可是,在現在的中國,人們都只想賺錢而不顧父母的想法,這些人還說:“是對家庭好,為了讓家庭過上好日子,可殊不知,真正的好日子並不知是有錢就行的通還需要人們對家庭的溫暖,只有這樣才會給家庭帶來溫暖,人都不喜歡呆在一個毫無生氣的地方,人是一種喜歡在一起的生物,誰又喜歡面對一沓沓的冷冰冰的錢。人掙錢只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那何不在掙到錢之後好好享受一番掙錢的歡樂。做一個有情有感的人,儘管人們一直在賺錢但總會覺得錢賺不完,如此父母總會失去溫暖。

中國曾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指樹想安靜但是風總是不停的刮,樹也就沒辦法安靜下來,也是指子女想贍養父母但是父母快去世了沒有時間讓子女贍養,所以說等到父母快逝世再去贍養那時已經晚了。為何不現在就好好侍奉父母不讓自己以後失望呢?

人生只有一次,父母將生命給了我們,撫養我們成人,讓我們接受好的教育,就是為了我們好,希望我們可以成才。想想父母之前的作為,我們會如春風細雨般感激父母。

孝道作文 篇2

中華孝道園,洋溢著濃濃人文氣息的文化聖地,是江南一代的世外桃源,一顆鑲嵌在太湖之濱的璀璨明珠。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便有幸來到了這個聖地,跨過一道高高的門檻,便入了園,內順著石階向前走去,兩旁不時閃現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充滿了江南韻味。不知不覺中,就步入了思恩廣場,一個龐然大物映入眼簾,原來是玉瓶,矗立在廣場中央,潔白無瑕,毫無一絲瑕疵,充滿了神聖之感。幾道水柱沖天而起,就像綻放的白花,帶起絲絲雨霧,彷彿象徵著深厚的恩情,讓人情不自禁抬頭仰望。

迎著柔和的春風,踏著歡快的腳步,我徐徐前進著,陣陣佛音劃過耳畔,此時,已處身於靜心湖畔,清澈的湖水隨風而行,如一汪純潔的聖泉,洗塵著我浮躁的心靈,讓我沉浸在一個超凡脫俗的深潭中。

登上一條長長的臺階,便來到了正法明大殿,處處都是充滿了佛教氣息的雕樑畫棟,走入殿內,一股神祕感撲面而來,一尊天工巧奪的佛像呈現在眼前:眼睛緊閉著,嘴角輕輕上揚,露出淡淡的微笑,慈眉善目,讓人心生親切之感,正是如來佛祖。這精湛的技藝不禁讓人歎為觀止。

離開殿堂,沿著山間小道向上而行,垂柳隨風飄揚,盪滌著春天的希冀。山石之間,一條清泉靜靜的流淌,發出悅耳的聲音,奏成了一曲天籟,淌入我的心扉。正在欣賞著這渾然天成的美景,也就到了江南石窟,三尊巨大的金色雕像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顯得格外顯眼,分別坐落於三個石窟中,在寬闊的廣場上,更是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尤其是中央的觀世音菩薩,盤坐在一條威風凜凜的神龍上,眼睛微眯,儀態端莊,淡看世間一切,這恢弘的氣魄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時光悄悄地溜走,春遊也接近了尾聲,讓我對“孝”的理解更深了,都說百善孝為先,“孝”不是滿桌的山珍海味,更不是數不清的錢財,而是一杯淡淡的熱茶,一個溫暖的擁抱和更多的陪伴……讓我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點點滴滴,來回報父母無盡的恩情。

除了這些,我們還又玩了正法明大殿、先祖殿堂等景點,進一步瞭解了中華孝道園的歷史文化:威風的四大天王,慈祥的各方菩薩……也知道了中華孝道園的“孝”文化已傳了20xx多年,是聞名中外的,24位孝子故事講究了男女老少的尊老愛幼的風土風俗,讓我們明白“孝”文化是1600年前為了紀念東晉大孝子王裒而起源的,歷史廣為悠久……

而中華孝道園的各種工藝可說是慧眼獨具,匠心獨運。通過這次參觀,讓我真正懂得了“孝”的內涵,我們要善待父母、尊敬父母、順從父母,不違背父母的意願,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實際行動來實踐“孝”文化。

孝道作文 篇3

孝是什麼?孝,是對長輩的孝敬,是那一聲:“您辛苦了!”

百善孝為先。在古代,許多名人以孝為題,創作了許多千古名句;而在現代,生活水平題高了,許多人卻因為生活的匆忙而錯過了孝敬的時間和機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自己也是非常孝敬的,他的詩隱藏著母愛的道理,母親給我們的愛是我們永遠都回報不了的。此外,我們的其他長輩也都為我們無私的奉獻著。所以,我們要用力所能及的小事或一句關心與祝福,來回報長輩,來孝敬長輩!

中國是文明古國,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有著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老人撫養好兒女,兒女贍養好老人,尊老愛幼的風氣就能一代代傳承下去,只有這樣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美德才能發揚光大。

子路的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勇敢,孝敬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燈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粒米也沒有。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就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這使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我們要學習子路孝敬父母的優良品質。

我們做為子女,應當去孝敬父母,關心父母,做好我們能做的一切!

孝道作文 篇4

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這種以血緣、親情為核心、以家庭為基礎的愛心不僅是個人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會公德的根基。所以,孝,小可以幫助家庭保持和睦,大可以促使社會走向和諧。然而,這種傳統美德在當代青少年中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傳統的孝道面臨著嚴重的衝擊,孝敬父母長輩的傳統美德正在逐漸遺失,加強國小生的孝心教育已經迫在眉睫。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關注細節,從小事入手

播種行為才能收穫習慣。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要從小抓起,從細節人手,從小引導學生學會做到:起床問聲早、進門忙報到、出門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別說再見、感激表謝意;還有就是:就餐讓座位、吃菜讓佳餚、看電視讓頻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遞藥等等。道德情感需要積累,規範行為需要培養。孝心教育就是要從這些細節人手,教育他們怎樣孝敬父母長輩。只要我們從小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引導,很多學生都是願意按照家長教師的指點去做的。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長輩,就會在他們心中開花結果。

(二)前提是學會感動

學生要萌發孝心,首先要體驗愛心,學會感動。而情感體驗是引發學生感動的渠道之一。情感體驗強調人的內心感受,它具有主體性、個體性、真實性、情景性的特徵,是學習者本人自己的體驗,是本人親歷的,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我們要開展各式各樣的孝心體驗活動,通過特定的情境,讓學生把自己擺進去,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學會感動、學會孝敬。例如,為了讓學生體驗媽媽“十月懷胎”的艱辛,讓學生懷裡繫著約3千克的沙袋在課堂上課或處理生活事務,堅持一天、兩天,真實感受媽媽孕育自己的不容易,感受媽媽的偉大。又如:組織學生觀看“我的成長經歷”的課件短片,或交流各自家庭儲存的自己孩兒時代的照片、錄影,讓學生從一個生活側面知道從他們出生到蹣跚學步,從他們會玩耍到會做事,從他們會學習到會做人,每一個人成長的腳印,都刻印著爸爸媽媽無窮無盡的愛。再如,在學生中開展“今天我當家”活動,讓每個學生根據家庭收支情況,以節儉為出發點,擬出家庭一天的生活開支。通過實踐,體驗爸爸媽媽持家的不容易,學會體諒和體貼家長,幫助父母料理家務。

組織學生收集、介紹古今中外有關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也是一種自我教育、體驗感悟的好形式。學生在活動中切實感受普通人、名人、偉人孝敬父母長輩的動人事蹟,能夠深化和鞏固對孝敬父母長輩意義的認識。

(三)重點在家校配合

家庭是人才的搖籃,父母是孩子首任和終身的教師。應該看到,許多家長在家教方面存在著愛而不當、養而無邊、管而無法、教而無方的`問題。就孝心教育而言,一些家長往往忽視了從小對孩子的正確教育引導,等到孩子長大了,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養成了自以為是、為所欲為的惡習,才來抱怨孩子不服管教,不懂得關心孝敬父母,後悔莫及。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學校要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多渠道開展孝心教育活動,引發和培育孩子的孝心。

例如,通過家長學校,通報學校開展孝心教育的計劃,請家長配合,並傳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供家長們學習參考。同時,也請家長注意自己在孝心方面的言行表現。讓家長明白:父母以身作則,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好榜樣,就會對孩子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

又如,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承包一項家務勞動,為父母洗一次腳,為父母製作一件禮物,對父母說一句感謝的話,幫助父母做一頓飯菜”。讓學生在特定的日子裡(如父母生日、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婦女節等),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父母長輩的一片孝心。在學生中倡導“六個心”活動。即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勤學習,爭佳績,讓父母開心;遇難事,善溝通,讓父母稱心;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舉辦“與父母長輩溝通”的主題活動,請父母輩一起參加,討論怎樣用平和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圍繞“我崇拜的爸爸媽媽”主題寫一篇作文,讓學生講講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和對自己關愛的無私奉獻及內心的感受,進一步明白自己的責任。還可以通過“家校聯絡卡”,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對父愛母愛的感受和踐行孝心的打算,讓教師及時瞭解學生在家的表現,督促踐行。

(四)得益於持之以恆

孝心教育要取得實效,貴在形成制度,持之以恆。

國小各學科的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孝心教育內容。教師要根據《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有關孝心教育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堅持利用品德與生活(社會)、班隊會、晨會、德育實踐活動及各學科教學,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孝心滲透教育。學校要組織相應的孝心教學觀摩課,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要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編寫孝心教育的校本課程資料,便於教師參考操作,克服教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學校除了平時堅持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引導外,還可以集中開展一些踐孝心比孝敬的活動,並結合平時的相關節日和紀念日,把孝心教育從家校延伸到社會,如組織學生分批到社群的敬老院為老人服務等。此外,要加強制度建設,如將“孝敬父母”納入周評和期未操行評定內容,班級每月開展一次“孝敬星”評選表彰活動,學期末學校召開孝心教育交流會,等等。

通過形成制度、督促踐行、表彰先進、持之以恆,把孝心教育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必能讓孝道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

孝道作文 篇5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百善孝為先”,“人之行莫大於孝”這幾句諺語就說明了華夏兒女對孝道的重視。歷代聖賢都在提倡“孝”,這使得我們華夏文明能夠在文化禮儀上保持完整性和規律性,我們也因此受到異國人士的讚譽。然而如今社會上出現了孝悌觀念出現了日下的勢頭,因此重新探討和正確闡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說文解字》對“孝”字的本義作了生動而又準確的解釋:“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詩經》中則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的詠歎。

“孝”是尊敬長輩,侍老奉親,指子女對父母謹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撫養、送終、祭祀等等。因此,“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首先是一種社會道德準則,用於處理家庭中長輩同子女之間關係;然後,隨著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賦予新的內容

所謂“君要臣死,臣不死,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為不孝”就是典型的愚忠愚孝思想,在此略舉幾例:比如西漢經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中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等,現今已不適合我們這個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又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經》,恐怕現代社會很少人不去理髮吧,又有很多女士去美容吧;再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裡婁章句上》,是至今仍存在“重男輕女”思想的根源,也已不足取,我們是提倡男女平等的。諸如以上孝說,到了今天,無疑均已過時,我們應以批判或毫不吝惜地拋棄。

我們應當有所繼承孔孟儒學提倡的合理孝道,借鑑古代的孝悌思想,用以諧調、親和家庭成員的血親關係,促進家庭的和睦與穩定,進而在社會上形成尊老愛幼、互助友愛的風尚,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讓我們一起來營造一個敬老養老的社會氛圍,讓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優良傳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得到發揚光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