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孝道作文(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1.68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談孝道作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談孝道作文(精選6篇)

談孝道作文1

我看過這麼一幅漫畫: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為姥姥舉辦生日宴會。桌上美味佳餚,應有盡有,唯獨沒有姥姥的身影。卻見小外孫指著在廚房正在汗流滿面做飯的姥姥叫道:“姥姥,該您吹蠟燭了。”

好一個生日宴會,這哪裡是為老人舉辦的,分明是讓老人無償地為他們付出!我不禁問道:“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裡去了?”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孝”字佔據著幾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識。不論年長、年幼,都遵循著“孝”。古時候的“孝”便為“順”,孝順永遠連在一起,最後終於成為專有詞。一家之中,父親為一家之主,兒女必須言聽計從,不論對錯,一律服從,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

而今,“孝”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從一味順從,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來盡孝。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每當週末,一些老人的家裡總是兒女滿堂,聚在一起,對老人問寒問暖,給老人買補品,陪老人談天,孫子們也向老人彙報好成績,逗老人開心,這是新時代孝的體現。

社會在一天天地進步,從古時的一味順從發展到今天的物質、精神兩方面盡孝,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孝”的重視。

而國外與我們不同,他們那裡子女與老人之間的關係只是金錢關係,家長只負責把兒女撫養成人,其餘則撒手不管,全無關係了。而家長到了晚年,縱使兒女成群,也不會出現兒孫滿堂,歡聚一堂的情景,他們是冷漠的金錢關係。我聽過這麼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幢小房子裡。有一天當郵差來送養老金清單時,發現這個老人已死去多時了。是由於突發心臟病而亡。據瞭解,她有九個兒女,個個生活得都不錯,還有一個是大資本家。可她在這九個兒女成人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們,頂多在聖誕節時收到幾份小禮物。而在她死後,她的兒女也未曾表示過什麼。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異。無怪乎有人這麼評析: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是兒童的天堂,成人的戰場和老人的地獄。

可見,講“孝道”是中國人的美德之一。

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由於行動不便,年老多病,把褲子拉髒了。當她看見陳毅進來,忙把髒褲子藏到褥子底下。當陳毅發現褥子下的髒褲子之後,埋怨母親為什麼把褲子藏起來,自己的兒子有什麼顧忌的。她母親說:“這粗活還是讓別人去幹吧。”陳毅卻說:“我是您的兒子呀?別人怎能代替呢!”說罷,三下五除二就把褲子洗好了。

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

我們青少年理應繼承這一美德,決不能像那幅漫畫所畫的那樣做,而是進一步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

談孝道作文2

今天是重陽節———老年人的節日,我祝願我的父母、公婆及全天下老人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想起來也真是慚愧,雖然自己也已四十不惑,但在父母面前,卻仍然象個長不大的孩子,媽媽心靈手巧,做裁縫,打毛衣,繡十字繡樣樣精通,俗話說“能者多勞”,這可苦了她,從小我兒子和侄子的毛衣全是她包了,每每到媽媽家,總能看到她不是在打毛衣,就是在繡十字繡。這不,哥哥家住新房,客廳的那幅《蘭亭序》,就出自我老媽的手,這麼大一幅畫,花了她多少個日日夜夜。有時我也心疼她,叫她不要再幹細活了,可是她就是閒不住,以至於落下了一些病痛。母親這麼能幹,可害了你的女兒———我,現在的我這些針線活是基本不拿起手的,有時連褲子想改短些也要勞駕老人家;也不會打毛衣,偶而從櫃子也翻出兒子小時的.毛衣,看看件件是您的傑作,多好看的圖案,我都捨不得扔掉:更不會繡十字繡,我家餐廳牆上也是你的作品。如果在古代,我可是個大腳丫頭,不受夫家歡迎的主,好在現在是新時代,對這些不是特別的在意,女人也是半邊天了。

哥嫂在外地做生意,母親又扮演著父母的角色。侄子從小到大都是母親拉扯大。都知道現在的家長,在小孩讀初高中階段,緊張程度甚至不亞於孩子,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的高中,亦或是一所好的大學,任勞任怨,可憐天下父母心。母親在她已經六十多歲時還做著與年齡不相稱的家長,什麼家長會啊,什麼與老師交流啊,侄子考得好,大家都有好心情,考砸了,也一同擔驚受怕的,真是為難她了。有時望著母親漸漸彎曲的脊背,心裡一陣酸楚。

這些,儘儘是母親生活中的一些再平常不過的細節。所以,從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天起,也就是做父母開始漫漫地、無怨無悔的辛苦付出的開始。“一切為了孩子”,這句口號人人皆知,但我們能做到“一切為了父母”嗎,有,但,可能不多。百善孝為先,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孝敬自已的父母呢,相比我們的付出與父母的養育之恩,恐怕是遠遠都不能劃等號的。孝,沒有固定的格式,工作再忙,記得的時候給爸媽打個電話,一聲問候,我想他們都會高興的。休息的時間常回家看看,陪老人家說說話,也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吧。

今天我打算打個電話給爸媽,給公婆,表達一下我的祝福,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就悔之晚矣,家和萬事興,我生活的座有銘。

談孝道作文3

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犯=我們嘴裡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他們來說也已是對他們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們能夠給他們買多少東西,不奢求我們有多有錢,而是我們能夠在傷心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是我們在外上學對他們報的那一句平安,使我們期中,末考試成績單上的前幾名,即使沒考好,父母還是會鼓勵我們,讓我們努力,讓我們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掙錢,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為了父母,為了我們這個家。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不要求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東西,就只請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後,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說說這段時間的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孝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不要讓它從我們這裡不再是佳話。

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是感化心靈的名詞。

談孝道作文4

無論我們多麼的偉大又或者多麼的卑微,我們都是父母最疼愛的孩子。他們賦予了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快樂的成長,也見證了我們那稚嫩的成長足跡。

——題記

記得才剛剛出生,還是孩童時,就離開了父母的陪伴,一個人獨自在外婆的身旁、度過了那沒有絲毫記憶的童年。忘記了父母在寄來每一張照片的模樣、不知道他們寄來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有悲傷、愧疚或者是開心麼?我無從知曉。但唯一知道的是我看見那陌生又或者熟悉的面孔時、早已淚流滿面。

夜晚、我喜歡一個人仰望星空,因為我知道在星空和星空之間一定有爸爸媽媽對我的思念,他們會化作流星讓我看得見;因為在大地與星空之間有我對他們的思念,他會化作流星讓他們看得見;因為在藍天與白雲之間有他們和我的吶喊,讓彼此在兩端聽得見,我們彼此的呼喚。

青春的腳步已經向我們走來,馬上就到了指尖。已經回到了父母的身邊。

而青春的歲月裡,爭吵成了最鮮明、最耀眼的記憶。

他和她。以前總是那麼的畏懼他們無休止的爭吵,每每若此就覺得心驚肉跳的。但最後卻變成了習以為常的“飯後茶點”。漸漸的習慣,漸漸的懂得漠視,漸漸的學會戴上耳機,聽耳機中那蒼老的聲音,或那扣人心絃的搖滾抒情來麻痺自己那脆弱的神經,更甚至於是不想讓人看到那黑暗下臉頰殘留的一道道沁入心底的淚痕,化為永遠揮之不去的那抹悲傷。不知道是她們的不幸,還是我的不幸。

我和他們。不知道是青春的叛逆還是在內心壓抑太久的不滿,想用青春的叛逆來作為藉口,憤怒的將一切都爆發出來,但那心中存在的絲絲理智,與該有的孝敬讓我一如既往的壓抑。有時,一個人關了燈,把音量放的最小,音箱裡唱著那一首首愛父母、孝父母、敬父母的旋律縈繞在耳旁,讓回憶翻江倒海、回憶著父母的好、平常他們濃濃的愛。在明天重新好好努力、繼續孝敬他們。

道不盡:不得不孝敬父母。這僅僅的十個字讓我讀懂了很多。孝,為孝敬;敬,為尊敬;則應該孝敬尊敬父母。

而又這使我想起了那場已經過了三年的,

但是卻已經成為那揮之不去的傷痛的記憶了——地震。每每想到這裡,那些記憶就在我的腦海裡翻江倒海的.湧來。讓我聽到了那孱弱的生命正依偎在爸爸媽媽的懷裡,堅忍著身體賜予的疼痛,強忍著不讓爸爸媽媽悲傷難過的微笑說:“爸爸媽媽、對不起,在以後我再也不能孝敬你們了,你們就在生一個弟弟或妹妹好嗎?讓他們來代替我好好的孝敬你們。”頓時淚流滿面,他們也有未完成的心願,要好好孝敬父母。

其實父母是偉大的,父母的愛也是無私的,即使是世界的任何文字、儘管它們多麼的雍容華麗都無法表達;即使我們如何的偉大、能讓他們過上多麼華貴的生活都無法感激他們賦予我們的那麼多的愛。他們把我們當成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是上天賜予的最無價的禮物,懂得知足常樂,只是我們呢?卻只懂得毫無節制的索取。有沒有想過他們的呢?那是他們汗水的見證啊!

其實、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禮儀,而百善孝為先也是訓教後人的宗旨。

當我們回想從幼年到童年到青春到成年,我們的父母都無微不至的淳淳教導著:總會在天冷時讓我們多加一件衣服;在天熱時輕站身旁、用手中的扇子趕走溫度的炎熱,而自己卻早已大汗淋漓;在上學時總會一遍遍的叮嚀囑咐讓我們專心聽講、路上注意安全;在放學時總會依附在家門前,盼望我們的歸來,與他們分享那稚嫩的傻事;還有香甜可口的飯菜,讓我們細細品嚐,愛也融盡的飯香……

……

常說:父愛如山般威嚴,母愛若水般細膩。可又有誰能讀懂那威嚴與細膩背後的艱辛呢?而我們卻不能讀懂,心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道不盡:不得不孝敬父母。要懂得依靠自己的能力為父母撐起一片藍天,讓飽含艱辛的父母可以休息、停頓;要記住:我們是他們的孩子,我們一輩子都是欠他們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即使我們多麼偉大,即使我們用餘生去償還,也相差甚遠。

在一本雜誌中看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生活是一門藝術,那麼感激將會是這門藝術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心中每次湧起的感激,都會使平淡、單調的生活泛起陣陣漣漪,使人覺得有股動力催人向前。

只是貧窮苦難磨滅不掉父母的愛,對篤深的父愛、母愛怎能一個“謝”字了得!

其實——道不盡:不得不孝敬父母。

談孝道作文5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世界自有人類活動以來,“孝”一直是

維繫人類存在、傳承與發展的根本紐帶;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是動物演化成為人類最為光輝的人性。因而,就有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的典故流傳至今。動物尚存“天孝”,何況人類呢?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中國孝文化源遠流長。什麼是孝?中國最早的解釋是:善事父母為孝。孔子也說過:孝敬父母乃仁德之根本。概而言之,孝就是子女對父母、後輩對長輩的一種尊敬和責任,是一種善行和美德。

朋友,你看過古代的《二十四孝圖》嗎?你聽過“董永賣身葬父、子路借米孝敬父母、花木蘭代父從軍、許世友四跪慈母、孔繁森忠孝兩全”這些故事嗎?古往今來,從來不缺孝感動天的事例。

陳斌強是浙江省金華市冷水鎮中心學校的語文老師。為照顧好患嚴重老年痴呆症的母親,五年來,他每週都會用一條布條“綁著”母親在自己的身後,騎電瓶車30公里,往返於縣城與鄉下的道路上,風雨不改。面對入圍“感動中國”人選,陳斌強說:“照顧父母是份內的事,比起其他人做的偉大事情我顯得很平凡”。

十二歲的青島少年王鑫為了挽回身患白血病母親的生命,勇敢地為母親移植了造血幹細胞。王鑫捐髓救母的行動感動了青島許多群眾。人們自發為王鑫一家捐款,以表達對“孝子”的由衷敬佩。

然而令人心酸的是,在我們的身邊,也時常發生一些虐待老人、不孝敬父母的行為。或許,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但我認為,無論如何,這都不能成為人們不孝的`理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父、為人母,也將老去,又何以以身教子,傳送親情?

其實,每一個父母都是偉大的。辛苦奔波幾十年,兒女長大成人後,在天南地北有了自己的家。而年邁的父母,總是在他們熟悉的老家,默默地為兒女祈禱。他們不貪圖大魚大肉、大富大貴,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兒女的一聲溫暖的問候、一個祝福的電話都會令他們心滿意足。而這些你又做到了嗎?

孝敬父母,天經地義;關愛老人,從現在做起。無論你有多忙,無論你在外打拼的日子有多苦,都不要忘了在遠方牽掛你的父母。若有空,請常回家看看!

談孝道作文6

古人有云;百山孝為先。羊跪乳,牛反哺,知恩知善,孝方為人。的確,作為中國歷史悠久,蘊意深厚的美德之一;‘孝’早已成為中國的代言詞。

孝道,古亦有道,今亦有孝。古有古人對孝的感知;今有今對孝的回報。孝道,千百年間,流轉回蕩在各色人物之間。停駐在每個的心裡,印刻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孝看似無法觸及其邊,其實似千千萬萬條小溪江匯聚而成的蓬勃不息的海洋。由身邊不起眼的小事拼湊而成的。亦如年幼時期的吳猛,為父不在受蚊蟲叮咬之苦,使身為餌,餵飽蚊子,自身卻受到數不清的蚊包傳來的疼痛。但他仍在笑,是在關為心父親做的這種行為成功而感到喜悅的吧!

孝,百善孝為先,功名利祿也無其重要。古代孝兒朱壽昌大人曾為尋找多年以前的母親而毅然放棄奮鬥多年的職位,放棄誘人的高官厚祿,一人獨自踏上尋親路。也許,在他的心裡任何東西都比不母親的地位吧。

‘孝’亦為‘笑’當父母不開心時,為父母分憂,使父母快樂是我們身為兒女的本份。‘老菜子’就是我們的榜樣,看到父母在大堂上鬱鬱寡歡的樣子,他便開始想辦法讓父母親快樂,於是便有了著名的孝事-戲綵娛親。老菜子真正做到了孝與笑混在一起的'‘孝’,他不愧為孝子。

孝,古今皆有,但又各有千秋。古之孝,亦有愚孝。而今更多的是理孝。

孝,在今天更加倍受關注,也更受人們的推崇。如‘最美孝心少年’的舉辦以及其他一些活動等,活動中那些孝敬父母和長輩的少年們,他們是我們的小榜樣,他們值得我們學習。

孝親敬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傳遞正能量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需要。

孝要把握當下,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不能等到親不待時才欲養。

談孝,讓孝住進我們心靈深處;讓孝伴在我們的生活左右;深深吸一口那藏匿在我們身邊小事中的孝,仔細品味,你會發現其中的甘甜與美味以及那暖暖的笑帶來的滋養。

談孝,讓我們盡孝。以小事彙集為浩蕩的大海,讓生活處在孝親的暖陽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