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三年級好家風好家訓徵文400字

來源:才華庫 1.76W

  【我的家風家規一】

2015三年級好家風好家訓徵文400字

過年的一段時間,電視上播出了“尋找最美家風”。很多人接受了採訪,有的人說勤儉持家,有的人說做人不忘本,還有的人說尊老愛幼等等。我們家的家風很簡單:尊老愛幼,誠實守信。

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長輩,愛護小輩。當然他們也以身作則。記得在我10歲那年暑假的時候,外婆生病了,媽媽聽到這個訊息後,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邊片刻不離,悉心照顧著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後才回到家。

受到了媽媽的影響,我也對長輩很尊敬。在外面,我會扶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在公交車上,我會為頭髮花白的爺爺讓座;在家裡,我會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奶奶總是叮囑我做人要誠實守信。記得有一次,奶奶帶著我去買衣服,由於當時顧客很多,老闆找錢的時候有點匆忙,導致多找了我們10元。奶奶當時也沒注意,回到家後,奶奶一算賬發現多了10元,奶奶立刻起身拉著我又回到了那家店,把錢還給了老闆。老闆很感謝奶奶。

媽媽教會了尊老愛幼,奶奶教會了我誠實守信。這些簡單卻又質樸的家風,影響著我生活的每一天,讓我受益匪淺。

  【我的家風家規二】

家風是什麼?莫言說家風好代表人品好,重慶一位小朋友稱是“爸爸每週打我一次”,陝西一位“85後”新婚女子笑談是“老公掙錢老婆花”,臺灣企業家黃梅邨的回答很“復古”:父親崇信儒家思想,家裡人都很喜歡穿馬褂,女士都愛穿旗袍,這是傳統的服裝。父母常說一句話,我們不做我們不要孩子做的事……

與幾千年來標準的常見的“耕讀繼世,孝友傳家”“勤稼穡,敦仁義”等傳世家風相比,這些回答可謂五花八門,卻也說明在資訊化時代下民智漸啟,思想觀念日趨多元化。知名學者張頤武認為央視這個節目對社會發展大有裨益,“現代社會被分割為小的家庭單元,弘揚好的傳統家教可潛移默化傳達社會規範,社會風氣自然會得到改善”。

一如既往,郭德綱發表的“家訓”譭譽參半。老郭舐犢情深,告誡兒子:“一入江湖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有人誇你,別信。有人罵你,別聽。”對此等犀利教誨,叫好的網友認為字字飽含深情並且鞭辟入裡,能讓孩子少走彎路,也有的網友認為太“厚黑”,不應該灌輸給孩子太多的負能量。

《顏氏家訓》是我國家訓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明代鴻儒王三聘在《古今事物考》中譽之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臺灣當代學者盧建榮喜歡以類似《萬曆十五年》講故事的方式回顧歷史,編過一本《一位父親的叮嚀》,就是將《顏氏家訓》原書顏之推一人“獨白”的形式,改為家庭對話的小說體裁,使這位南北朝時期的父親稍顯刻板的說教變得可親、有趣。談到教育孩子,“對於天才與白痴,教育是無能為力的;教育的‘用武’物件是中等之資的人”,對於顏之推這番意見,盧建榮認為,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會讓現在的教育家嚇一大跳,因為這很合乎最新的教育學原理,令19世紀才講這種意見的西洋教育學者黯然失色。

除所說之理極富永恆價值之外,盧建榮說《顏氏家訓》能成為傳世不朽之作,還有一個很隱祕的原因:在一個思想觀念多元得稍顯動盪的年代,這本書是知識分子處世的寶典。再說郭德綱的“家訓”,他告誡兒子交友吃點虧無妨,“但言語多反覆,當防欺詐。忘恩思小過,定會反戈。開口說大義,臨大難必變節。逢人稱兄弟,即深交也平常”。有好事的媒體請心理專家剖析這篇“家訓”,專家說老郭希望兒子學會保護自己,而不是教他危害社會,所以“家訓”無可厚非。社會很多元,有必要告訴孩子一些現實情況,在將來面對挫折之前打預防針。

如此看來,這一回老郭的“家訓”於傳統上有跡可循,於當代也能找到些科學依據,“倒郭派”不可因人廢言。

  【我的家風家規三】

家風是一個家庭成員的行事風格及處世之道。

無論你是是否關注家風,家風都存在。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家風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俗話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家規是一個家庭對家庭成員的文字約束,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所謂的“大戶人家”都有家規,家規對穩定大戶人家的家庭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家風是家規的外在表現形式。

大戶人家主要存在於封建社會,新中國成立之後,大家庭走向沒落,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小家庭取代了多代同堂的現象,家規似乎隨之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家風仍然如影隨形伴隨著每一個家庭。

在春節長假中。中央電視臺走基層欄目,隨機調查國人的家風或家訓,有的回答家風是孝道,有的回答是誠實守信,有的回答是善良,有的回答是禮義廉恥。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的和諧,才會有社會的穩定,一個家庭要幸福美滿,離不開健康的家風。

家風不需要天天講,而是要靠家庭主要成員帶頭去實踐,一個家庭主要成員的行事風格、處世之道,會潛移默化的轉移給下一代,也影響著每一個人家庭成員,這就是家教,良好的家教。能夠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個家庭在重要的場合或節日,也可以宣佈一下家風是什麼,有利於家庭成員共同去執行。

曾氏家訓讓曾國藩的後代昌盛了幾百年。

  【我的家風家規四】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後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裡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鬆。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鐗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