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四年級中秋作文合集五篇

來源:才華庫 1.86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中秋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四年級中秋作文合集五篇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1

今天是中秋節,也就是親人團圓的節日,俗稱團圓節,今天早上我和外公、外婆,二姨、媽媽、爸爸還有哥哥一起吃了豐盛的早飯就走去外婆的爸爸老外公家,我們到了老外公家中,我們看見二姑婆,三姑婆、舅公、舅媽等很多人都已經到了,我就和那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另外的那些大人們在那裡擺龍門陣或看有益的電視節目,用這些活動來消磨時間。

到吃午飯時,餐桌上有雞、鴨、魚、肉樣樣俱全,還有月餅和餈粑。那月餅和餈粑像一個個圓圓的小月亮一樣,但是我們小孩們最喜歡的是牛奶和汽水,我們喝了一杯又一杯,喝的我們肚子裡80%是飲料,我們喝飽了就去玩耍。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已經走了一部分人了。

到了晚上由於下著雨,我們大家沒有看成那美麗純潔的月圓,但是我們仍然開心,因為中秋節是美妙的,中秋節是美麗的,中秋節是快樂的,今年我們一起過了一次無月的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2

中秋是中國獨有的節日,這一天,大家會在樹下賞月,吃月餅。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在奶奶家吃完月餅,就一起散步賞月。平日裡,月亮像彎刀,像眉毛,像小船,今天的月亮像個玉盤,又大又圓。我走它也走,我退它也退,真有趣。當我們走到公園時,水中一個月亮,天上一個月亮,水中有樹,有亭子,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傳說嫦娥吃了長生不老藥,飛上了月球,還有一隻玉兔和她在一起呢!關於月餅也有一個傳說,當年農民起義軍將情報藏在餅裡,八月十五日那一天準備起義,後來取得了勝利。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情,每到這個時候賞月,吃月餅,成為了中國傳統節日。

長期以來,人們每逢佳節團團圓圓來聚會,可是我們遠在對岸的親人相隔千里,我祝願他們節日快樂。這個中秋節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也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佳節。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3

光影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

吃過團圓飯,我全家來到院子賞月。夜幕降臨,月亮露出了半張臉,好似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過了一會兒,月亮露出整張臉,圓圓的臉蛋像個大玉盤。高高的懸掛在天空上月亮給深藍色的夜空又增添了一份神祕的色彩,輕風微微起帶著隱約的花香撲面襲來。風吹過大地,讓人心情也平靜下來會意的展露出甜美的笑容,月兒也見了,也跟著笑起來。

爸爸抬出一張桌子,媽媽端著一盤美味可口的月餅。我們一家團聚在桌子旁邊,邊吃月餅邊賞月。我雙手捧著咬了一口的月餅,明亮的月光灑在桌面上,出神地看著這皎潔的月亮,彷彿看到了美麗的嫦娥仙子和活潑可愛的玉兔,跟我們一樣吃著月餅。開心的時光真像流水一樣過得飛快!夜色越來越濃,睡覺的時間到了,媽媽說:“許個願讓嫦娥姐姐幫你實現吧。”我誠懇的向月亮許願著,希望在接下來的生活都能平淡美好。

這美好的中秋佳節,怎能不讓人喜歡呢?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4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按照我們家鄉的風俗,大人小孩晚上都要去摸秋 。

什麼是摸秋呢?就是中秋節這天的晚上,小孩子可以隨便到別人家田裡摘各種成熟的瓜果蔬菜,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都不會生氣。如果拔 到蔥,就寓意小孩長大後會變聰明;如果摘到瓜,則寓意小孩以後吃喝不愁。

天黑了,圓圓的月亮爬上了天空,我們一群小夥伴在田裡聚齊,拔一些蒜、青菜和白菜。聽老人說,拔了這些東西,以後就變得能寫會算,做人清清白白。

我和小夥伴們最感興趣的是摘蠶豆,因為煮熟的蠶豆綿軟香甜,好吃極了。我們一會兒在這家地裡摘幾把,一會兒又躥到那家地裡折幾枝,沒多久,就裝了大半筐。接下來,大家剝豆莢、挖灶、支鍋、撿柴、提水……很快就把蠶豆煮熟了。看著又軟又香的蠶豆,我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大家爭著、 搶著,不一會兒,一大鍋蠶豆就被消滅光了。我摸著鼓鼓的肚皮,連聲讚歎:“真好吃!”大人故意逗我們:“誰家種的最好吃?”“都好吃。”“哈哈哈……”大人們都笑了,我們也傻乎乎地笑起來。

摸秋真有意思。樂趣十足。

自己動手煮蠶豆,大家爭著、搶著吃,討論誰家的蠶豆最好吃.....這些場景多有意思啊!小作者不僅向我們介紹了家鄉的風俗,還寫出了情趣,寫出了歡樂!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5

一年一度萬家團圓的日子——中秋節到了,隆林新州鎮民生社群西河橋街民在家門口舉辦第六屆“百家宴·中秋聯歡會”真是熱鬧非凡。

上午八點剛過,街坊鄰居開始忙碌著:有的擺桌子,有的幫忙做菜,有的幫忙掛彩旗……無論是七十多歲的老人,還是兩三歲的孩童,都參與其中,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下午過後,四十多張桌子連行排。忽然,香氣撲鼻而來,原來婦女兒童們開始上色香味俱全的菜餚了,真讓人垂涎欲滴。上完菜,大家圍坐在一起,品著一道道可口的佳餚,有的閒話家常,有的談論著68年來新中國、隆林的發展變化,有的給孩子們講述著中秋節的由來……整條街道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我奶奶忍不住笑著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今天真好,這樣的活動最好年年辦,我們全家都參加。”

晚飯後,隨著鞭炮聲響起,禮花在空中綻放,我期盼已久的中秋聯歡會開始了,有節目的街民們化上妝、穿上演出服,開始為大家表演節目。街坊鄰居們一邊品嚐著月餅、水果,一邊坐在下邊欣賞著大家自編自演的節目。首先是奶奶老人隊的《歡聚一堂》開場,大家都為奶奶們的出色表演喝彩,都隨著音樂節奏拍起手來。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新生力量》街舞上臺了,我都不由自主地跟著節拍動起來,接著是街民們最喜歡的原生態壯族山歌……掌聲、喝彩聲、歡笑聲響徹整條街道。

西河橋八月十五活動,又一次讓廣大街坊鄰居共同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增進了鄰里之間感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