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小語文作文設計論文

來源:才華庫 1.33W

作業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它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構成了完整的國小語文教學體系,課堂教學所學到的知識是課後作業完成的依據,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和運用。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即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是容易掌握其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絡。學生作業是教學活動的及時反饋,是檢查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是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為讓學生作業的質量能卓見成效,我始終對學生作業的設計、批閱與點評比較重視、要求較嚴格,力求整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淺談國小語文作文設計論文

一、內容層次性的設計:

在作業練習內容佈置設計的方面,我也頗動了一番心思,絕不能簡單地一個勾勾加一點,再加分數和日期的模糊評價,這是極為不負責,早該摒棄的作業評價。我依據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因學生成績而異,不追求一視同仁,我把作業練習分為三個層次:保底題,這是要求全班學生必須完成的基本題;提高類,這是中等生必須完成的拓展與延伸題型;跨越類,照顧到能激勵中等生努力完成,又考慮適應優生,著重創新意識和開拓思維能力的培養。這種分層設計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努力了,都有可能摸得著、看得到,能讓不同層次學生都有展示能力的機會,都有可能享受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學生作業積極性。

二、流程式作業評改:

針對低年級學生作業現狀,在注重作業精煉有趣的基礎上,我還嘗試運用了的目標分明、層次清楚的流程式的作業評改法,實踐證明學生作業的速度、應變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均大大強於傳統作業評改模式班級的學生。

流程式的作業評改法是圍繞以學生為主體,減輕學業負擔發揮主動性,提高綜合素質的目標進行嘗試的。其基本程式是首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後交同學相互修改,侷限於錯別字、語感等學生知識力所能及的內容;其次是教師圈評,只作巨集觀指導,不作微觀修改,標好修改符號,再轉發給學生,由學生小組依據符號討論修改。這樣注重讓學生參與作業批改,以學生髮展為本,使學生在參與中學會了方法,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作業變得自信。

 三、檔次式的作業評價:

泰戈爾曾說過:不是槌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於完美。傳統的作業評價中,教師包辦代替,一把尺子認真衡量,發現錯漏之處,X打沒商量,挫傷了學生作業的積極性,越做越煩,這治標不治本。在認真研讀《語文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決定從改變作業的評價方式入手,對的√錯的?。能正確完成保底層次的,評價為優;能完成第一層,又能完成提高層次的,可評為優+;能完成第三層拔尖檔次的,可評為優++。對不同基礎檔次的學生,都給有二次補做的機會,一次不能完成,還可以在老師和同學和幫助下再去衝擊優+和優++。採取這種作業評價方式,既提高了不同基礎檔次學生作業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這樣在注重個性知識差異的同時,兼顧到了全面提高的要求。

四、人生化的作業點評:

一句好的評語,即能反映學生解題的正誤,又能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學法指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而且還能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作業評語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少則一兩句,多則一段文字,有時還附有簡筆畫和圖形等。評語尊重差異、因人而異,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評語,不同的作業不同的評語。喔!棒極了!!全對+漂亮!!弄錯了這麼多的字,一定是你粗心的緣故,老師相信你以後會注意的。等熱情溫馨的語言來評價,這樣尋找並肯定學生的成功之處,又巧妙地道出了期望,讓學生從評語中看到了自己的希望,鼓起了進取的風帆。

作業與練習是學生消化掌握,鞏固所學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教師瞭解學生知識接受的動態,賴以進行教學設計再創造的參與。如何設計作業練習內容,怎樣檢查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新的教學理念及新的教學思維下,作業次數與批改更不能拘於形式,不能僵化地進行硬性限制。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施教物件,設計題型及批閱方式。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讓學生樂之者,才能變逼我做為我要做,真正達到預期目的,否則仍衝不出為作業而作業的禁錮之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我每天都能欣喜地看到學生作業的點滴進步。總之,學生作業的設計、批閱與點評在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實踐中我適時地運用上述針對學生作業的設計、批閱與點評的方法,並靈活適時地做一些改進和變通,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了作業當中來,從而讓學生重視語文作業,愛做語文作業,善於從語文作業中發現新的問題,進而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收到了以作業促提高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霍力巖:《多元智力理論:課改走向成功的新支點》

2、傅道春編著:《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

3、李波:《語文作業設計與評價的思考》

4、戴玉蘭:《實施新課,不可忽視作業設計與評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