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八年級作文

來源:才華庫 2.55W

我可以從父母的談話中,用隻字片語拼湊出一個關於美國的夢。但是關於它的印象太過模糊,我只能從那被蟲子啃噬得千瘡百孔的記憶斷層裡,窺視它原有的樣子。就像中國曾經的某一個時代,我們仰望,追尋,那一片星空下的國度。

雙城記八年級作文

東南沿海的城市,迷惘的日子,最深的眷念。

我甚至只要聞一聞,就能嗅出這一片土地的氣息。它是複雜的。在一些繁華的一線城市裡,空氣也渾濁,大霧瀰漫,混雜著帶些汙穢的水汽;若是去那些安安逸逸的小城,空氣更清新一些,也更明朗;農村的氣息是高朗的,風裡帶了麥子尖端的'香氣。但無論是哪裡,它都代表了這一片土地的一種一精一神氣質。如果空氣也有夢,那夢也是複雜的,繁華與樸實一交一織,灰暗與色彩並存。

這時的我不懂得什麼叫擁有。或許是因為太熟悉,我聽過父母抱怨這裡的空氣,聽過他們用羨慕的口氣說某某的孩子去了美國讀書。我們埋怨天氣、課本和城市。我曾經看著窗外的雲,希望某一片或許能帶我離開。土地沒能挽留住一顆嚮往的心。於是我真的有一次機會,國小,臨近畢業的最後一年,我與一起參加暑期夏令營的同學飛去了那個大洋彼岸的國度。

紐約。第一站,狂歡。

酒店傍晚的橙色燈光,遠處有車流滑過,燈火通明。繁華自然是第一印象。帶有異國風情的街角和汽車車一牌,現代化與古典一交一織的頂尖大學,康莊大道一邊有漂亮的草地,治安很好,高樓鱗次節比。我們一隊人也流連在店鋪很多的不夜的街上,一一夜過得很恍惚,我甚至感到一種虛空,幾乎沒有人願意睡去。我以為我起碼可以逃離一些時間,逃離那所謂的可惡的“中國式教育”,逃離考試分數與一串串爬滿作業本的阿拉伯數字。直到真正開始了在當地學校的體驗與參觀,我才知道其實一切都沒有改變。題目更加簡單,但不變的是分數,升學,和壓力。再後來我也看到街頭的流一浪一漢住在硬紙板裡,有些人開著敞篷的跑車在麥迪遜大道上飛馳,也有些在城市最骯髒的一陰一暗角落裡無家可歸的黑人。“美國夢”在我的心中那片斷層的記憶越來越具體,就像用刷子一點一點將那些由於迷惘和不確定而造成的小孔補全,卻發現並不是我想要的畫作。

很快15天就將過去,爸爸突然發來簡訊,“飛機什麼時候到?我去接你”才發現我無論飛到多遠的地方,最終還 是要回到那裡的故土,晚上我抱著手機幾乎不能入睡。來到這裡之前,那時的我還 不知道什麼是擁有,盲目地去追尋一切我所缺失的東西。如果我決意離開那一片故土,就必須把曾經深種在靈魂裡的一種特質拔一出來,再安進一個全新的靈魂。我想這樣的痛苦應該不止是撕心裂肺。我從小生長在這片土地,它陪伴了我15年,以後還 會更長,儘管它有時空氣不是很好,我也不喜歡這片土地上帶著的壓力與考試的意味,但我想我不會一習一慣沒有了北京的天一安一門,沒有了每天晚上七點準時響起的新聞聯播,或者這片土地上各式各樣空氣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土地與祖國,我無法捨棄它們,就像我無法捨棄我的親人。假如有一天我的靈魂中再也沒有了他們的特質,我也就不再是我了吧。

終點站,走下飛機。歸來。

我重新開始關心天氣、課本和城市。漂亮的紐約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小插曲,我開始思考那些美國夢的源頭。或許它沒有想象中那麼高尚而美麗,正如我所見。但我需要這麼一個夢,一個地方,來寄託我對這片土地的渴望。也許這片土地並不是那樣盡善盡美,但我一愛一它,因此我不會選擇流一浪一,因為我捨不得這片土地的氣息。它帶給我安逸,這是那些繁華的紐約或是其他地方所永遠不可能做到的。

可能這就是因為有關祖國的情愫。我有時在想我對祖國的感情和美國的評判是否正確,但我會永遠熱一愛一這片土地,並且不會後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