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

來源:才華庫 8.92K

我的母親作文之一

我的母親

母愛,在大家心中一定是偉大的,無微不至的。我就有一個偉大的母親。

母親非常勤勞,經常在家裡搞衛生,又是掃地、又是擦桌子,累得渾身直冒汗。我趕緊對母親說:“休息一下吧,你看,臉都紅了。”她卻說:“不用了,等我拖完地再說吧。”可她拖完地又去整理房間。我只好無奈地搖搖頭。

在我讀六年級的一個晚上,母親在家裡做家務活,父親出差去了,我在想著一道數學題目,但總想不懂,最終還是想不懂,便睡覺了。早上醒來發現,母親已經為我收拾好了房間,她拿著一張佈滿算式的紙來到我身邊,她把我拉起來,細心地給我講解了那道題目,她竟然想了一晚上。

有幾次做到12點還沒有做完作業,但母親一直陪著我,看著我做作業,還給我做了一碗方便麵,母親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因為勞累使母親頭上的銀髮越來越多,可是母親還是陪著我,即使母親很累了,但她陪到我作完作業。我心裡總是過意不去,等我做完作業時,母親就把方便麵端來放在我面前,她溫和的說“累了吧,吃完就去睡覺吧。”母親看著我上床後,才去睡覺。母親真是用心良苦啊!

母親是一個神聖的角色,她用愛哺育我,用心教育我,把一切美好的希望都寄託在我的身上。母親,您太偉大了,您給予了我生命,教育我成人,讓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感謝您!

母親是偉大的,她為我們付出了一切.母親是一片藍天,對我們有無際的寬容.母親是一個太陽,照料著我們.母親是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我們......說起我的母親,他就好似一顆糖,一顆有著甜、酸、苦、辣的糖.

母親是顆甜甜的糖,每次見到她,她都笑得很燦爛,關心地問我這個,那個.天冷時,叫我多穿衣服,天熱時,叫我出門帶把傘......母親對我如此關心,我真像吃了蜜一樣的的甜糖.

我有時脾氣會不好,會跟母親吵嘴,母親不但不生氣,還跟我講道理,母親總以理服人,我鬧完後,母親又笑著叫我去做事.頓時,我的心酸了,我想:母親的心一定更酸,她的女兒是這樣的人.想到這,我就像吃了一顆很酸的糖,咽不下去,還在嘴裡打轉兒.

母親也真夠苦的,天天起早貪黑,早上給我做早點,然後叫我起來,吩咐我吃東西,就去上班.晚上又給我做晚飯,然後做家務......總之,母親一天到晚都沒有休息過,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我又好象吃了一顆很苦的糖,但不管多苦,都比不過母親的苦.

有時候,在我極為屢教不改的情況下,母親會打我,但我明白,痛在我身,痛在娘心.我就像吃了一顆很辣很辣的糖,辣出了眼淚......

母親,一個偉大的人物,令我難忘,母親是一顆永遠不化的”糖”。

我的母親作文之二

每說起我的母親,我總是很自豪,我會對我的朋友說:“我媽媽是個好媽媽,她對我的影響很大。”

她很勤快,愛乾淨,每每在家中,我見她總是忙於家務,雖然會抱怨,但從未停止過勞動。她總是告訴我:“婷婷,你要學著多做家務,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屋子要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好整潔。”她就是這樣在忙得頭也來不及抬的時候教育我,“一個女孩子,這點就更重要。你穿衣服等也要很整潔,乾乾淨淨的,不要邋邋遢遢的,那樣不但會被人笑話,自己也會感到渾身不舒服的,不是嗎?”說實話,直到現在為止,我都不是很聽話,我覺得媽媽那些話都在我耳朵磨出了繭子,我堅持己見,不僅不聽話,有時甚至還會頂撞媽媽,最後媽媽只是說了幾句硬話,便不吱聲了。後來,我反思了自己覺得媽媽說得很有道理,也很實際,當初不聽話還頂撞她,肯定令他傷心極了。我以為她定會不再理會我這個不明道理、自以為是的小孩了,可我錯了,我忘記她是我的媽媽,一個母親怎會和自己的孩子慪氣呢?!

母親總是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自己那個似乎永遠不會成熟的可愛孩子,她總是會無私的為自己的孩子著想,她總是會不厭其煩的為孩子挑出毛病,並幫忙改正,即使是孩子的行為或言語傷害了自己,她也只是自己默默地療治傷口,再繼續以這種方式愛著自己的心肝寶貝。當她為孩子做出一個決定時,她也許連想都沒想就決定了,因為她知道那對孩子是有益的……所以,當孩子做了錯事時,第一個覺得對不住的就是自己的母親。很奇怪,當孩子獨自在外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母親,最思念的也是母親,忽然回憶起母親平日所有的好,就算是做了強迫自己的事,現在想想也是那樣幸福。

於是我開始學著聽話,學著去做家務,管理好自己的東西,收拾好自己的房間,經常洗澡以保持身上的清潔。當然,除了這些,還在向媽媽所指出的其他更好的方向學習、發展。

我和媽媽關係越發的親密,有時簡直像朋友一樣。但偶爾也有隔閡。對於母親,我總是開不了口說對不起,不知怎的,就是覺得不好意思。事實上,母女之間不需要“對不起”這句話,一杯熱水,或是一句問候,就能化解那些所謂的隔閡。

我的母親作文之三

我的母親是一位極為普通的家庭婦女,從事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活。雖然沒有腰纏萬貫的富有,沒有珠光寶氣的靚麗,也難有功成名就的瀟灑,可是,她的平凡中也帶著偉大。

我從小就有胃病,有時吃了涼東西或喝點涼水都會胃疼,而且一疼就是十多天。母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經常帶我碾轉各醫院。記得我上五年級時,有一天晚上我又胃疼,我難受得直打滾,母親趕緊打車送我去醫院。醫生為我打了點滴,可是已經沒有床位了,我們只好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打,媽媽為了讓我更舒服一點,就讓我躺在她的身上。我不知不覺地睡著了,而媽媽一直沒有合上眼睛,直到打完點滴時才叫醒我。媽媽聽醫生說吃小米粥養胃,每頓飯都要為我做小米粥,我沒有力氣坐著吃飯,媽媽就讓我躺下,一口一口地餵我吃。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星期,我的.身體終於恢復了健康。

今天是母親節了,我小心翼翼地拿出給媽媽買的髮卡,卻又不知怎麼送給她。終於,我鼓起勇氣向正在做飯的媽媽走去。我遞上髮卡,高興的說:“媽,今天是母親節,這個送給你,祝您節日快樂!”媽媽瞧了瞧,問:“多少錢?”“不貴,才十元。”我脫口而出。媽媽臉上沒有我期盼的笑容,反而責備道:“什麼?你以為錢來的容易,你這不是亂花錢嗎?我不要!”我震驚了,心裡莫名委屈。“愛要不要?!不要拉倒!”我衝出廚房。

不久,房門吱地響了,媽走進來,和藹地說:“這是你送我的禮物?”“你不是不要嗎?”我冷言冷語。“你送我禮物,我當然高興。可是,你的零花錢也不多,花這十元錢買髮卡也是浪費,還不如自己用了,你的心意我都懂,但是千萬不能委屈了你自己啊……”我的眼睛溼潤了。

媽,您什麼時候能把自己放在心上?!我真的想對您說一聲:“媽,您辛苦了!”

我的母親作文之四

人們常說母愛是偉大的,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我的母親身高一米六,在女性屬於中等的型別,她有眼睛很大,水靈靈的,她今年38歲,她在我眼裡是最美的。

她在一個公司是個營業經理,雖然她的工作很忙,但還是常經給我無盡的母愛。

有一次,我在學校上課時發高燒,她聽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忙請了一個下午的假,以驚人的速度跑到學校來接我回家。回到家又是給我量體溫又餵我喝水,還為我煮了白粥,吃完後她說:“兒子,等一會我帶你去看醫生吧!”我問:“您不用上旗開得勝嗎?”媽媽說:“不用,我已經請了一個下午的假了。”我又問:“請假要扣錢的,您為什麼還請呢?”媽媽說:“後錢是小事,最重要是你的身體,你爸爸又沒空,難道你想自己去看醫生嗎?”我聽了不再鬧了。

還有一次,我不聽媽媽的話,執意要穿條短褲上學,媽媽看我如此地固執便只好讓我穿著短褲上學,我因為穿了短褲很開心,所以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媽媽怕我摔倒,便宜對我說:“你小心點,不要摔倒。”可我不聽,繼續在蹦蹦跳跳,有一句俗語說得好:不聽老人勸,吃虧在眼前。我聽媽媽的勸告告,果然吃虧了,我在學校前面那綠樹成陰的地方,沒有看見一塊石頭,結果就摔倒了,還流血,媽媽一看,立即向超市奔去,買了一包止血貼,,又用比光速還要快的速度奔跑回來,拿出一片貼在我的傷口上,這時候我雖然很痛,可是心卻是很甜,因為我得到了母愛,這時候我比任何一刻都要幸福,這是母愛的力量。

母愛像河,任何時刻都會呵護著你的心靈,無論你遇到挫折時的一句鼓勵,還是在你成功時的一聲讚揚,或者是你對她關懷時投給你的一個微笑。在這裡我想說:“母愛是偉大的!”

 我的母親作文之五

我的母親於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出生在一戶姓樑的家裡,在家排行第三。她的父母都是平凡的工人,辛辛苦苦的撐起這這個家,所以我的母親在小時候因家庭緣故,沒讀什麼書,就在中學畢業後就無奈的外出打工了。

我的母親的性格非常和藹、合群。自從我出生就看過我的母親和別人吵過架,甚至爭吵。她一生是非常平凡的。可謂是一杯白開水。也正是因為這種低調使我的母親非常的獨立。聽她說過她在沒和我爸結婚之前,有過一段漫長也有艱辛的創業生涯。國中畢業後的半年她就跟著一個朋友去了珠海開始了她們的創業,一個16、7歲的可以說還是個女孩吧。就邁入社會了。這種生活真是非常艱辛,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去上班到了晚上9、10點鐘還不能回家,在九幾年那個時代打工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老闆對員工的刻薄,有時甚至連工資都拿不到,但是沒辦法,為了生活、為了不成為父母的累贅。她只能默默地堅持著。還記得又一次年三十晚上不能會家,而別家人都一家團圓,而自己卻才剛剛下班,正準備提著桶子去洗冷水澡。可是這有什麼辦法呢她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家團圓的喜慶,可自己卻只能想著明天還有事時要做……

艱苦也漫長的創業生涯結束了,回到家裡早已不是當年那滿臉稚氣、天天想著玩的小女孩了,她的父親也時常對她說不要在這樣勞累的辛苦下去了早點成家立業算了。在父親的勸說下她也沒有在家裡待下去了,原因很簡單只是不想讓父母為自己這樣的擔憂下去。離家也起以後,在同學的介紹之下認識了我爸。兩個人也就組成了家庭,在出嫁那天也沒有張揚也就是一本紅紅的結婚證書、一束鮮花、兩桌酒席,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甚至連一床被子也沒要家人準備。為的只是不要父母操勞……

不久之後便有了我的誕生母親在懷著我的時候,還幫家裡打點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直達我出世的前一個晚上還在洗碗,聽奶奶說母親晚上11點左右開始叫肚子痛大家把她送到醫院,在醫院一直破羊水。在這段時間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忍著疼痛,有不能流露出來從深夜12點一直忍到清晨4點醫生說:“胎音不行了,必須立馬手術,不讓大小都保不住了,在當時我的母親沒有猶豫。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突然一聲”哇哇哇哇”的聲音響起大家的心都落了下來。我便於5點多鐘來到個世界。這時我的母親懸著的那顆心也放了下來正當要閉上眼睛的那一刻。醫生告訴她千萬不要閉上眼睛,要不然有再也醒不來了,可是她太累了,但是還是忍著忍著……直到現在母親的肚子上還有一個長達四公分的傷疤。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漸漸長大,開始學會走路,每天都到處亂跑。我的母親也無怨無悔的跟著我亂跑,直到現在我的母親任然默默地為了我,為了這個家。一天到晚不停歇的辛勤的工作著。

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平凡的母親,一個只會為家人著想的母親一個和藹的母親!

 我的母親作文之六

得到母親去世的訊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

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關,客籍人,在“湖廣填四川”時遷移四川儀隴縣馬鞍場。世代為地主耕種,家境是貧苦的,和我們來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實實的貧苦農民。

母親一共生了十三個兒女。因為家境貧窮,無法全部養活,只留下了八個,以後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這在母親心裡是多麼慘痛悲哀和無可奈何的事情啊!母親把八個孩子一手養大成人。可是她的時間大半被家務和耕種佔去了,沒法多照顧孩子,只好讓孩子們在地裡爬著。

母親是個好勞動。從我能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婦女們輪班煮飯,輪到就煮一年。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餵豬,養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

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我到四五歲時就很自然地在旁邊幫她的忙,到八九歲時就不但能挑能背,還會種地了。記得那時我從私塾回家,常見母親在灶上汗流滿面地燒飯,我就悄悄把書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節裡,我上午讀書,下午種地;一到農忙,便整日在地裡跟著母親勞動。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知識。

佃戶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艱苦的,可是由於母親的聰明能幹,也勉強過得下去。我們用桐子榨油來點燈,吃的是豌豆飯、菜飯、紅薯飯、雜糧飯,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飯裡做調料。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趕上豐年,才能縫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產出來的。母親親手紡出線,請人織成布,染了顏色,我們叫它“家織布”,有銅錢那樣厚。一套衣服老大穿過了,老二老三接著穿還穿不爛。

勤勞的家庭是有規律有組織的。我的祖父是一箇中國標本式的農民,到八九十歲還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裡勞動。祖母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產事務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餵豬的餵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親在家庭裡極能任勞任怨。她性格和藹,沒有打罵過我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因此,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裡,長幼、伯叔、妯娌相處都很和睦。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雖然自己不富裕,還賙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她自己是很節省的。父親有時吸點旱菸,喝點酒;母親管束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災難不因為中國農民的和平就不降臨到他們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後,四川連年旱災,很多的農民飢餓、破產,不得不成群結隊地去“吃大戶”。我親眼見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爛爛的農民和他們的妻子兒女被所謂官兵一陣凶殺毒打,血濺四五十里,哭聲動天。在這樣的年月裡,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難,僅僅吃些小菜葉、高粱,通年沒吃過白米。特別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壓佃戶,要在租種的地上加租子,因為辦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脅著我家要退佃,逼著我們搬家。在悲慘的情況下,我們一家人哭泣著連夜分散。從此我家被迫分兩處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災,莊稼沒收成,這是我家最悲慘的一次遭遇。母親沒有灰心,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離開母親,因為我讀書了。我是一個佃農家庭的子弟,本來是沒有錢讀書的。那時鄉間豪紳地主的欺壓,衙門差役的橫蠻,逼得母親和父親決心節衣縮食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我念過私塾,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舉,以後又到更遠的順慶和成都去讀書。這個時候的學費都是東挪西借來的,總共用了二百多塊錢,直到我後來當護國軍旅長時才還清。

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我從成都回來,在儀隴縣辦高等國小,一年回家兩三次去看母親。那時新舊思想衝突得很厲害。我們抱了科學民主的思想,想在家鄉做點事情,守舊的豪紳們便出來反對我們。我決心瞞著母親離開家鄉,遠走雲南,參加新軍和同盟會。我到雲南後,從家信中知道,我母親對我這一舉動不但不反對,還給我許多慰勉。

從宣統元年(一九○九)到現在,我再沒有回過一次家,只在民國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經把父親和母親接出來。但是他倆勞動慣了,離開土地就不舒服,所以還是回了家。父親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親回家繼續勞動,一直到最後。

中國革命繼續向前發展,我的思想也繼續向前發展。當我發現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時,我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絕了。母親就靠那三十畝地獨立支援一家人的生活。抗戰以後,我才能和家裡通訊。母親知道我所做的事業,她期望著中國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們黨的困難,依然在家裡過著勤苦的農婦生活。七年中間,我曾寄回幾百元錢和幾張自己的照片給母親。母親年老了,但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去年收到侄兒的來信說:“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歲,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飲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見你一面,聊敘別後情景。”但我獻身於民族抗戰事業,竟未能報答母親的希望。

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母親生我前一分鐘還在灶上煮飯。雖到老年,仍然熱愛生產。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說:“外祖母大人因年老關係,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鬥爭的經驗。我在家庭中已經飽嘗艱苦,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軍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沒感到過困難,沒被困難嚇倒。母親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感到過勞累。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後走上革命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

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麼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於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於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願母親在地下安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