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體育課教案4篇

來源:才華庫 2.48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體育課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體育課教案4篇

體育課教案 篇1

單手肩上投擲、快速跑

—— 課的構思和設計

一、 指導思想

本節課根據大綱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本,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發展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創造性為設計目標,強調教學中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通過學生的主動創造和學習,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創設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針對我們農村學校體育器材缺乏的現狀,本人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廢棄的紙屑製作紙球,進行各種遊戲性質的投準比賽以及訓練靈敏協調等素質的比賽,使學生在寬鬆愉快的遊戲中獲得技能,希望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教學內容:

情景匯入——課堂常規——專項準備——投擲遊戲——嘗試投擲——投準練習(固定靶、活靶)——反恐遊戲——放鬆結束

三、教材分析

投擲是一項力量性的練習,其目的是發展學生身體各部分肌肉力量,提高學生上下肢身體協調能力,培養學生健壯的體魄,充沛的精力,開朗的心境,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反恐遊戲是一項強度較大的身體練習,其目的是發展學生的反應速度,運動速度和位移速度,發展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機體無氧代謝能力,發展腿部肌肉後蹬力量,在練習和比賽中培養競爭意識,體驗快速跑的樂趣。

四、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物件是五年級學生,從知識與技能角度來看,學生對投擲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且具備一定的投擲能力。而且該年級學生求知慾強,平時活潑、好動,心理素質較好,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按照教師指導,積極地參與、完成各項活動,具有一定的競爭、合作意識與分組競賽活動能力。傳統的實心球投擲顯得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再者學校現有的器材無法滿足一個班級50來號人同時進行練習,利用學生自制的紙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而且利用紙球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問題。

五、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目標:100%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的練習中。

運動技能目標:通過學與練,80%學生能夠掌握投擲的鞭打動作,提高全體學生投準的

技術、快速反應的能力以及跑動過程中的靈敏性。

身體健康目標:通過力量、速度、靈敏等基本身體素質的練習,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目標:通過本次課的練習使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得到提高和鍛鍊。

社會適應目標:通過體育比賽,學生認識到和諧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同時學生的主體意識、競爭意識、團體合作精神和以及環保意識得到加強。

六、教法學法:

教法:1、情景教學法 2、三邊教學法3、遊戲法 4、課堂評價法 學法:1、自主學習法 2、合作學習法3、探究學習法

七、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八、教學預計效果

教學目標基本實現,學生不論是在生理或心理都得到了滿足和愉悅的體驗。 預計課的平均心率為132次/分,練習密度38-42%。

九、本課特色

本課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學生的自創、自練,來加強教學過程中對學習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體驗運動的樂趣,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奠定基礎。 本課特色:。

1、安全性:自制的飲料瓶代替實心球進行教學有利於確保學生的安全。

3、趣味性:本課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枯燥的投擲技術通過遊戲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運動和成長。

十、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單手肩上投擲的鞭打動作難點:力度的把握、空間感、身體協調性

體育課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設計是針對水平二(三年級)學生身心特徵設計的,羅列了一些常見運動操作處理常識,重、難點是讓學生能保持臨危不懼的心態,正確選擇處理方式,避免二次傷害,贏得時間,等待救援,本次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採用了各種形式的跑,反口令小遊戲、遊戲“大漁網”,提高學生的靈敏性和快速反應能力,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並在活動中傳授運動傷害事故的急救與現場處理常識,把體育理論中的救護常識巧妙設定在遊戲過程中,做到理論與實踐課的自然銜接,同時又不脫離體育課的本質特點,通過高強度遊戲,發展學生體能,讓學生既鍛鍊了身體,又學到了學科知識,將傳統遊戲“大漁網”設計、改編、拓展,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踐性。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好動活潑,對新鮮事物有一種嘗試的慾望,喜歡錶現自己,因此,教學中通過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身體練習,包括角色扮演、場景設定等可加深學生對運動操作處理方法的印象,散發其學練興趣,掌握基本常識,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與練習效果。

三、教學目標

1.90%左右的學生能夠了解並懂得流鼻血、中暑、擦傷、扭傷的應急措施與簡單處理方法。

2.發展學生的反應能力、奔跑能力、靈敏性等身體素質。 3.培養學生臨危不懼的意志品質,責任心和救助精神。

四、重、難點

重點:瞭解並掌握流鼻血、中暑、擦傷、扭傷的正解應急處理方法。 難點:懂得及時自救或與同伴互救。

五、教學語言實施

採用口頭評定演練效果的辦法、鼓勵、激勵學生:採用“關鍵詞”提醒,例如:快、有序、仔細聽等,對學生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採用目的性明確的話語,富有啟發性地將學生看、聽、想、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六、場地設定與組織形式

本課場地設定比較簡單,課中採用場景模擬設定,設定了“醫療點”,在場地設計上考慮到學生練習的密度與強度,設計了半徑為5-6米的兩個相鄰大圓圈作為遊戲“漁網”的活動範圍,在圓圈外面有學生的起跑區域與通道,便於教學的統一組織管理以及教師地活動場面的監控與調控,課中教學主要採用集體教學的組織形式,既便於組織調控,又便於增強教學的實踐性。

開始部分 基本部分 結束部分

班級組織(四列橫隊和一路縱隊相結合)散點教學散點教學

圖1—3場地設定與組織形式(案例三)

七、運動負荷設計

平均心率:1305次/分鐘 練習密度:40%~50%

 課後反思

如何將體育理論知識生動有趣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較容易地掌握方法,並在少於活中加以利用,是設計這節課的初衷,針對國小生,特別是類似三聖國小這樣的農村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幾乎沒有運動傷害的現場急救與處理知識,如何在體育課中去傳授民生傷害後正確的簡易處理方法,筆者根據孩子們的認知特點,選擇一些知識點(如流鼻血、中暑、擦傷、扭傷等),在實踐課中恰當切入一些簡單易行的運動傷害處理方法,讓學生了解、知曉,從而避免二次傷害事故的發生,本節課,通過教學實踐研究,筆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觸。 創設問題,讓學生主動參與思考

課的開始部分,筆者用反口令遊戲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結合遊戲順勢用激發興趣的方式提問。自然丟擲問題:“流鼻血怎麼辦”,讓學生來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點評,最後讓孩子跟著教師一邊說,一邊做,學會流鼻血時用壓迫法和冷敷法兩種科學的方法處理。 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學生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在“中暑”環節中,教師通過讓學生扮演“中暑者”角色,假裝暈倒,教師一邊對“中暑學生”進行現場處理,一邊傳授方法,這樣既形象生動地處理了突發事件,也讓學生懂得 了處理中暑的流程與方法。有助於加深學習印象,強化理論知識,讓學生在體驗、認知中,既掌握了知識,又掌握了方法。 以遊戲為載體,強化理論知識傳授

體育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學生喜歡奔跑,喜歡獲得成功的喜悅。但是,現在大多數孩子缺乏團隊合作意識,針對這些情況,結合傳統的遊戲“大漁網”,進行了一定的創新、拓展。即要求孩子們的規定的時間,通過2人或3人的合作“網魚”。讓孩子們領悟到團結協作 的重要性。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用出其不意的扮演角色的方式引出2種常見的運動受傷:擦傷和扭傷。教師提問、引導,學生觀察、回答,師生共同總結出常用 的現場急救處理方法,並適時地糾正生活中錯誤的做法。讓孩子們懂得處理原理,並能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科學運用。

注重知識的延伸拓展,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

體育課的教材內容搭配,不僅有下肢鍛鍊,而且要考慮上肢鍛鍊,讓學生的身體得到協調發展,之前是個別學生扮演受傷,現在教師讓同學之間相互扮演受傷角色,同伴之間相互幫助,既學會了幫助的方法,又鍛鍊了同伴的協作能力。教師對日常幫助方法進行總結,讓學生掌握幫助同伴扶、背、抬的三種方法,學生的上肢既得到了合理鍛鍊,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讓孩子們懂得關愛、幫助同伴。 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斷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實踐,筆者深刻地體會到一個好的體育教師不能只上好室外實踐體育課,還要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設計的課能讓學生在得到體育鍛煉的同時獲得一些必備的理論知識或常識,提高課的內涵,讓學生每堂課都有新感受,喜歡上體育課。讓理論知識融入課堂,融入孩子們的日常鍛鍊中,讓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教授理論,真正做到在玩中學,玩中練。社會在進步,教育教學在創新,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才能促進教學的發展,才能使快樂體育真正快樂起來。

體育課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拋西瓜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上肢力量。

2.培養幼兒手眼協調力。

3.培養反應力及與同伴配合力。

活動準備

練習佇列、糾正個別操節。

皮球若干個,多於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1.糾正個別操節。

2.佇列練習,練習踏步,步伐一致。

基本部分:遊戲拋西瓜

幼兒2人一個球,教師做示範,雙手拿住球,用力均勻向對面小朋友拋去,提醒幼兒雙手用力要均勻,丟擲撒手時雙手停留位置要找好,拋球中,提醒幼兒眼睛看球,判斷方向。

結束部分:幼兒分散練習拋球、行進或雙手交替拍。

體育課教案 篇4

一、踏步走調隊形

在進行課堂專案的練習之前,教師往往需要講解、示範動作。而這個環節結束後學生的隊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變得不整齊。於是,我採用“踏步走”,學生齊呼“1——2——1”踏步走的方法來解決該問題。學生在踏步走的同時,前後左右環顧四周,主動調整隊形,很快找準了自己的位置,調整好隊形,同時也不會影響課堂的氣氛。

二、踏步走促放鬆

在身體素質練習後或激烈的比賽於遊戲後,許多學生總喜歡蹲下或坐在地上。醫學常識告訴我們,如果學生再猛烈地站起來,往往會因腦部暫時性供血不足而導致胸悶、嘔吐、眼黑、眩暈等情況的發生。對於心臟不好的學生來說,這個動作非常危險。從運動學的角度來說,蹲下或者坐於地上屬於消極性放鬆,學生便放棄了積極性放鬆的機會。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會提醒學生,積極性放鬆比消極性放鬆更容易消除疲勞,但是每次還是有些學生習慣性地蹲下或坐下。後來,我就採用“踏步走”這個方法,不過放慢了踏步走的節奏,並引導學生加上適當柔和的協調呼吸以及上肢放鬆環節。這樣就有效地解決了讓學生積極放鬆的難題,輕鬆又易行。

三、踏步走止爭端

體育課因為在室外,學生活動的範圍大,教師組織控制有一定的難度,如何有效的組織完成教學任務,把一些問題“瓦解”在初步階段。有時學生為了一個遊戲的結果而不顧老師的要求爭得面紅耳赤,如果這時候為了整頓紀律全班停止上課,勢必會影響教學的任務。這時,課採用原地踏步走的方式進行調整。隨著“1——2——1”的節奏呼聲,學生的爭論聲漸漸小了,爭論消失了,踏步聲漸漸大了,很快順利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所以,當學生注意力分散或者發生一些爭端,以及無法及時集合隊形時,使用“踏步走”的方法來進行糾正與調整,會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