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鑑賞專題之懷古詩講與練(大學聯考複習指導)

來源:才華庫 2.47W

【一】 懷古詩概說

懷古詠史詩是詩人在閱讀史書或遊覽古蹟時,有感於歷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歎史實、懷念古蹟引發出對時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鳴,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諷今,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

【二】 懷古詩特點:

⒈形式上:標題中有古蹟、古人名,如《烏江亭》;或在古蹟、古人前冠以“詠”,如《詠荊軻》;或在古蹟、古人後加“懷古”、“詠懷”等,如《金陵懷古》。

2.結構上:

結構一般是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

臨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陽、長安、金陵、姑蘇、洛陽、汴京

B.發生過重大事件的地點:驪山、赤壁、新亭、隋堤、馬嵬、華清宮、汴河

C.歷代帝王與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廟:湘妃祠、烏江亭、陳琳墓、李白墳

D.特定的歷史朝代:六朝、吳國、隋代、安史之亂、南唐後蜀等。

思古人:項羽、諸葛亮、周瑜、西施、王昭君、岳飛

憶其事:國事興衰、戰事成敗、人事悲喜

抒己志:仰慕、怨憤、諷刺、警戒、勉勵

3.寫法上,懷古詩常常運用典故,或寫景,或對比,或襯托,或抑揚,或諷刺或含蓄等等。

4.詩歌的內容一般為:描寫此地眼前的衰敗、荒涼、蕭條,或描述歷史事件的經過,抒發感慨;

【三】、解題指導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實、歷史人物和典故

2、透過史實,揣摩詩人所吟詠之情

緬懷前賢表達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無常、類比對比感慨壯志難酬、懷才不遇、

借古諷今感慨國運衰微、抒發愛國情懷、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3)、分析寫法:不同的寫法,是由不同的主題決定的

借古諷今、用典、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對比、反襯……

【四】.詠史懷古詩的主題歸納

㈠懷人傷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與際遇和作者有了某種相似性,觸發點在古人,落腳點在自己。具體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對比失落型

有的懷古詠史詩著眼於個人境遇變化,借古人古事抒發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負,建功立業,得遂心願,而自己卻因為某種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盡其用,從而有了鬱鬱寡歡乃至消極遁世之心。在鑑賞這類詩詞時還要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線點,找出二者的共通之處,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種懷人有時不僅僅傷己,還傷同時代的人。

示例一

李清照的《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者之所以追念項羽,不僅僅是作者有那種巾幗豪傑之氣,還因為當時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伐,這讓作者想起英雄項羽。這是一個宣告,是一種譏刺,更是一種吶喊。對比之下,詩作的含義自然比較明白:豎子苟且偷安,時代呼喚英雄。

示例二

過陳琳墓 溫庭筠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這是首詠懷古蹟之作。表面上是憑弔古人,實際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陳琳是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表書記。初為大將軍何進主簿,曾向何進獻計誅滅宦官,不被採納;後避難冀州,袁紹讓他典文章,曾為其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袁紹敗滅後,歸附曹操,操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陳琳墓在今江蘇邳縣,這首詩就是憑弔陳琳墓有感而作。

全詩貫串著詩人自己和陳琳之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際遇的對比,即霸才無主和霸才有主的對比,青史垂名和書劍飄零的對比,文采斐然,寄託遙深。

2.同病相憐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體現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關照自我,抒發自己渴望建功立業或懷才不遇的感傷。(懷古傷己)如李商隱《賈生》寫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傾談神鬼不談治國之策,實則借賈誼來寫自己的同樣的遭遇,抒發並強化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再如杜甫《蜀相》。

㈡懷古傷今

古代詩人的主流是寒士,濟天下拯黎民的念頭使他們更多關注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上。詩人們常借寫古蹟、古事來表達對現實的關切、熱情、不滿、警戒。懷古儘管觸點在古,但實際上表現了對現實的強烈關注。現實不合理想模式的時候就是懷古最有理由的時候。根據古蹟或古事的現狀可分以下幾類:

1.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懷古詠史,現實的不盡人意就難免使詩人觸景生情,抒發盛衰之感傷,獨抒思古之幽情。抒發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這類詩作或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或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尤其是做為六朝古都、曾經繁華一時的金陵更是成為古代詩人們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觸發了多少人的懷古之情,金陵懷古幾乎成為詠史詩的一個專題。

過去的繁華隨風遠去,只留下一片荒蕪,這讓人頓生物換星移,世事滄桑之感。如:

示例三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吳宮中的花草,都已埋沒在荒僻的小徑裡;東晉顯赫一時的貴族,更已變成一座荒涼的古墓了。

示例四

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詩人借憑弔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塗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這類詩作既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又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示例五

憶昔 韋莊

昔年曾向五陵遊,子夜歌秋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裡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

[注][1]西園公子:曹魏時,曹丕,曹植為公子時曾居“西園”,在此夜宴文士。

[2]無忌:戰國時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3]莫愁:相傳是南國一善歌少女的名字。樂府詩《莫愁樂》雲:“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1)這首詩巧用典故,語涉雙關,以頸聯(五、六兩句)為例,就其中一種手法做簡要分析,(3分)

詩人把諷喻唐末王孫貴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這些歷史上值得稱道的風流人物身上,這是用典;詩人用傳說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諷喻浮華女子不解國事艱難,深寓“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

詩人不把“無忌”作專名看,取其“無所顧忌”“肆無忌憚”之意,這是雙關;詩人言愁卻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諷,這也是雙關。

(2)“夕陽唯見水東流”一句用了什麼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發了對唐王朝頹勢難挽,行將覆滅的悲傷。(從作者個人角度回答,抒發了身世滄桑之痛,亦可。)

2.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風景依舊,只是朱顏已改。物是人非給人帶來幻夢似的感覺,不由得讓人做冷靜的思考。

示例六

劉禹錫的《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全詩通篇寫景,群山仍在,潮水依舊,月光依然,所變者已是“故國”、“空城”、“舊時月”,昔日繁華已化為烏有,全詩基調淒涼不堪,句句都融合著詩人的故國蕭條之感,令人不勝傷感。

示例七

金陵圖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這是一首憑弔六朝古蹟的詩。詩的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二句寫六朝往事如夢,臺城早已破敗;三、四句寫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蘊藉,情緒無限感傷。

㈢理性反思

前兩類詩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發一己之感慨;此一種,作者跳出來,站在歷史的高度,獨抒機杼,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這些詩作大多是作者在懷古詠史的同時,融進了的自己切實的生活感受和獨特的生活體驗,具有強烈個人意識。

⒈借古諷今,別有寄託:

借古諷今,勸誡今人不要一味貪圖享樂/過度奢侈/窮兵黷武,以免重蹈歷史覆轍(借古諷今)。

示例八

桂枝香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上片以“登臨送目”四字領起,層層表現了“故國晚秋”中江山風物的勝概。下片則以“念往昔、繁華競逐”一句轉入懷古,感嘆六朝皆因荒樂而相繼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傷時之意,實際上是借歷史警誡當朝統治者不要一味貪圖享受而重蹈歷史之覆轍。

2.或是理性分析,獨抒機杼,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

示例九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作變換視角,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倖。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蹟,後二句議論:赤壁大戰,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議論新穎獨特,發人所未發,一反眾口一辭的論調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四】真題回放

1、(09年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大學聯考資源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注】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築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

⑴這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起的?“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⑵詞中寫了哪些“風塵惡”的景象?(4分)

⑶詞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漢陽遊,騎黃鶴”,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4分)

2、(09年重慶卷)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6分)

【折桂令】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 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1)“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用了什麼修辭手法?(2分)

(2)“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色?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3、(09年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題。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頡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①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②。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注]①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以五彩絲係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淚羅江。

(1).從全詞看,“空惆悵”和“無人解”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2).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麼?請分別結合上闕和下闕作簡要分析。(4分)

4、(2011全國新課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樸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雲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裡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裡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陝西省中部,古屬秦國。縈紆:旋繞曲折。

(1).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係的?(6分)

5、2013年北京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7分)

古風(其十) 李白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憎,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

註釋:①魯連:魯仲連,戰國齊人,他說服魏與趙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趙國重臣

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三四句與曹植詩句“大國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運用比喻的方式表達讚譽之情。

B.“後世仰末照”句,感嘆魯仲連的功績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陽一樣將被後人漸漸遺忘。

C.本詩最後兩句,以“澹盪人”與開頭的“倜儻生”相呼應,意在表明詩人的志趣。

D.李白在詩中盛讚了魯仲連的高風亮節,並把他引為“同調”,內容顯豁,感情深摯。

②千人評此詩:“此託魯連起興以自比。”結合詩句,談談李白借魯仲連表達了自己怎樣的人生理想。(4分)

6、(2015湖南)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8分)

鄴都引 張說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園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貴臣,蛾眉曼睩共灰塵。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愁殺人。

(選自《全唐詩》)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選自普通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注】虛:廢墟。

⑴第二段詩句節選自唐代詩人張若虛的《 》。(2分)

⑵請賞析兩詩中劃橫線詩句所抒發的人生感悟的差異。(6分)

7、2016全國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①(節選)杜甫

先帝天馬玉花驄②,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③,迥立閭闔生長風④。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⑤,一洗萬古凡馬空。

[注]①曹將軍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左武衛將軍。②玉花驄:唐玄宗御馬名。③赤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④閭闔:傳說中的天門,這裡指宮門。⑤斯須:一會兒。

(1).如何理解曹霸畫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曹霸是怎樣做到的?請簡要分析。(5分)

(2).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6分)

8、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2007年大學聯考江西卷)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

金陵圖 韋莊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古城。

【注】高蟾、韋莊,均為晚唐詩人。

(1)這兩首詩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為什麼傷心?

(2)兩位詩人一位說“一片傷心畫不成”,一位說“誰謂傷心畫不成”。請結合詩歌對此作簡要分析。

9、閱讀下面三篇作品,然後回答問題。(2007年大學聯考浙江卷)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人月圓 (金)吳激①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溼,同是天涯。

[中呂]山坡羊?燕子 (元)趙善慶

來時春社,去時秋社②,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③,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

[注]①北宋亡後,吳激被迫仕金。在一農宴喜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時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分別稱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樣子。

(1)這三篇作品均通過 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 之感。(2分)

(2)請簡要賞析這三篇作品的表現手法及語言特色。(4分)

10、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7年大學聯考湖北卷)

過華清池 吳融  

四郎飛雪晴去端,惟此宮中落便幹。

綠樹碧簷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約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輦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1)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並作簡要說明。(4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⑴想當年,到而今。 借代。

⑵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

⑶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人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象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後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

2、(1)【答案】借代,反問

(2)【答案】通過“白鳥”“綠水”“嫩黃花”“新紅葉”等描繪了初秋景色。又通過“飄飄”“滔滔”“有些蝶飛”“無個人瞧”等表達了因昔盛今衰引發的冷寂落寞之情。

3、(1)空惆悵:慨嘆世人忙於節日的喜慶,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節厚重的歷史內涵;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

無人解:抒發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的崇敬。

(2)手法:對比。

簡析:上闋中眾人的繁忙喜慶和作者的獨自惆悵形成對比;下闋中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離騷》的深切感傷形成對比。

(答“反襯”,且簡析合理也可)

4、(1)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經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於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①觸景生情;②寓情於景; ③寫哀景抒哀情。

5①(3分)B。

②(4分)要點一:輔弼天下,建功立業。結合詩句:“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要點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結合詩句:“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6、(1)春江花月夜

(2)“城郭為墟人改代,但有西園明月在”,以都邑變為廢墟,人世盛衰更替與月之千秋永照對比,突顯人非物換,抒發了世事滄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將人類的代代相續與月之永恆不變對舉,表現宇宙的永恆和生命的無限,強調人類的綿延不絕,抒發了一種豁達樂觀的情懷。

7、(1).答:詩人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為畫馬的鋪墊,然後寫曹霸畫的馬神奇雄峻,好像從宮門騰躍而出的飛龍,一切凡馬在此馬前都顯得相形失色。曹霸作畫前先巧妙運思,然後淋漓盡致地落筆揮灑,須臾之間,一氣呵成。

(2).詩人先說眾畫工對唐玄宗的御馬玉花驄都都描摹過,但各各不同,無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為畫馬的鋪墊;再用來烘托畫師的“真龍”,著意描摹曹霸畫馬的神妙,可謂層層鋪墊。

8(1)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

(2)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詩作者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看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通過觀看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雲”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事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難畫成的。

9 (1)燕子 興亡

(2)①劉詩今昔對照,寓情於景,含蓄深沉,體現了詠史詩的特色。

②吳詞剪裁唐人詩句抒亡國隱痛,溫婉悲涼,凸顯婉約詞的正宗風韻。③趙曲以議論作結,點破興亡,明快直露,有濃郁的散曲風味。 

10 (1)①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2分)

②第一首詩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雪陰雲,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1分)第二首詩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1分)

(2)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於享樂的統治者。(2分) 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的興衰。(2分) 意思答對即可。此題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牛刀小試】

1.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臺城  劉禹錫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註釋 臺城: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

結綺臨春:陳後主營造的兩座樓閣。

① 這首詩以“臺城”為題,其中蘊涵著詩人怎樣的歷史反思?

② 結句“只緣一曲後庭花”顯示了這首懷古詩高超的表達技巧,試作簡要分析。

2.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臺 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註釋】韋莊(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

(1)這是一首憑弔六朝古蹟的詩。詩人為什麼說“臺城柳”“無情”?

(2)有人說詩人在憑弔古蹟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麼?

3、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3)題。(11分)

憶江南① 納蘭容若②

江南好,城闕尚嵯峨③。故物陵前唯石馬,遺蹤陌上有銅駝。玉樹夜深歌。

注:①憶江南:詞牌名。②納蘭容若:清代著名詞人。此詞為其跟隨皇帝至南京 時所做。③嵯峨(cǒu é):高峻

(1)下列對這首詞的內容或手法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江南好,南京城門兩邊的望樓依舊那麼巍峨。

B.詞的第二句使用了倒裝句式,並形成了對仗。

C.只有石馬和銅駝的存留還能帶給人一絲驚喜。

D.夜深人靜,彷彿仍聽到當年《玉樹後庭花》的歌聲。

(2)詞中的“尚”和“唯”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3)這首詞與劉禹錫《石頭城》(山轉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一詩主旨相同,手法有異。請結合這兩個作品的具體詩句,從主旨或手法中任選其一,進行解說。(5分)

4、閱讀下面三首關於項羽的詩,完成①、②兩題。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烏 江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這三首詩詠的都是西楚霸王項羽,但對項羽評價的角度並不一樣,他們的角度分別是什麼?

(2)這三首詩借對項羽的評價分別表達了什麼觀點?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注:劉長卿,“剛而犯上,兩遭遷謫”,此詩作於詩人第二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

⑴頷聯兩句中的“獨”“空”二字用得十分傳神,請簡要賞析。

答:

⑵這首詩表現作者什麼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

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5分)

途經秦始皇墓 許渾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

一種青山秋草裡,路人唯拜漢文陵。

(1)這是一首懷古詠詩史,結合全詩談談你對“崩”字的理解。(3分)

(2)本詩以“經始皇墓”為題,三、四句卻宕開筆墨去寫漢文帝,這樣做是否妥當?為什麼? (5分)

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再過金陵① 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 宋 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於安史之亂後。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於辦公、居住的場所。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因見范蠡②,參差煙樹五湖東。

【注】①此詩寫於唐文宗開成年間,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宜城)團練判官時。八年前,他供職於沉傳師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盤桓。②范蠡,春秋時曾輔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功成後,乘扁舟歸隱於五湖一帶。

(1)結合詩句分析在頸聯中詩人是如何“景中寫情”的。(5分)

(2)請你談談對這首詩中“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一聯的理解。(6分)

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吳宮懷古 陸龜蒙

香徑①長洲②盡棘叢,奢雲豔雨只悲風。

吳王事事堪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注】①香徑:指春秋時吳國館娃宮美人採香處。故址在今蘇州西南香山旁。②長洲:即長洲苑,吳王遊獵之處。在今蘇州西南、太湖北。

(1).這首詩歌,詩人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2).詩人眼中,吳宮景色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認為吳王亡國的原因是什麼?對於國家興亡,作者表明了什麼觀點?(5分)

1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武昌懷古 棲一

戰國城池盡悄然,昔人遺蹟遍山川。

笙歌罷吹幾多日,臺榭荒涼七百年。

蟬響夕陽風滿樹,雁橫秋島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見蘆花一釣船。

【注】①棲一:唐末五代詩僧。②臺榭:孔穎達疏《尚書》曰:“臺,積土為之,所以觀望也。臺上有屋謂之榭。”後世多稱“歌舞臺榭”。

(1).作者為何發出“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見蘆花一釣船”的感嘆?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詩的頸聯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 ①詩人反思了六朝相繼滅亡的歷史原因,感慨:奢侈豪華,荒淫誤國。

②詩人借用《玉樹後庭花》的典故,用聽覺形象來代替抽象的議論。無邊野草的淒涼中,《玉樹後庭花》的樂曲在空中迴盪,使人聯想到當年輕歌

曼舞的場面,讓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可聽可感的具體形象。

2 ⑴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臺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

⑵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弔臺城古蹟,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後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3、(1)C(強調“故物“在,而盛景不再,意在感概人世滄桑)(3分)

(2)這兩個字都體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興衰更替的憑弔(3分)

(3)答題要點:主旨:都是對興替的憑弔。

手法:《憶江南》相對更含蓄隱晦一些。

具體結合詩句進行講解,意思對即可(4分)。語言表達1分。

4 (1)第一首是從兵家用兵的角度來評價的

第二首是從民心向背的角度來評價的

第三首是從節操(氣節)角度來評價的(2)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李清照認為人要講求氣節,活著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死了也要氣壯山河。

5 ⑴獨,獨自,在蕭條冷落的氛圍中詩人還要去“獨尋”,表現出其對賈誼的景仰嚮慕和難掩的孤獨落寞。空,形象地寫出了物是人非的黯然氣氛,表現了詩人傷斯人已去的痛苦、悵惘之情。兩字共同創造出悲涼感傷的意境氛圍。

⑵表現了作者對自身遷謫命運的無限感傷和對強加於身的不合理現實的強烈控訴。詩歌前四句借感慨賈誼悲涼的命運和對賈誼故宅蕭條冷落的景象描寫,寄寓了詩人對遷謫命運的悲嘆;後四句表面上寫賈誼的見疏實際將暗諷的筆觸曲折地指向當今皇上,借對賈誼命運的悲慨、哀憐表達詩人對自身命運的哀惋嘆喟和對現實的諷刺。

6 (1)一指始皇已死,(1分)二指秦王朝迅速滅亡,(1分)三指生前生勢顯赫的秦始皇形象在後人心目中徹底崩潰。(1分)。

(2)非常妥當,(1分)用漢文帝的謙和、仁愛與秦始皇的剛愎、凶殘作對比;(1分)用路人對漢文帝的懷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對比,(1分)反襯出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達作者的批判之情。(2分)

7(1).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淒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淒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2).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後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8、(1)頸聯展現了時間上並不連續卻又每每使人難忘的兩種景象:一陰一晴;一朦朧,一明麗,有聲有色(2分),以略顯悲涼的意象,勾畫出秋天特有的情韻,隱隱透露出惆悵、悲涼之情(3分)。

(2)第四聯借對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達出仕途失落的惆悵(3分);以似煙如霧的景語作結,更加重了惆悵之感(3分)。(也可以理解為因為仕途失落而產生歸隱之念,故對遊於五湖享受著山水風物之美的范蠡產生了追慕之情;以“五湖煙樹”似煙如霧的景語作結,更表現出作者的嚮往之情。)

9 (1).①運用鮮明的對比手法(2分)昔日“香徑”、“長洲”如今滿眼“棘叢”,吳王宮中當日窮奢極欲、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現在只化做一股悽慘的悲風在吹拂。(2分)

(2).①殘敗淒涼。(1分)②夫差亡國的根本原因是他驕奢淫侈,無道,並非因為西施生得格外美麗,比六宮后妃更能蠱惑夫差而導致亡國。亡國的罪魁禍首是帝王,后妃僅推波助瀾而已,不應歸罪西施。(2分)③這首詩蘊含著詩人一個哲理性的見解:一個王朝的沒落是諸種因素的合力使然,詩人否定了女禍亡國的觀點。(2分)

10 (1).①看到昔日戰亂不休的城池如今已是悄然無聲,山川之上,昔人遺蹟還歷歷在目;歌舞歡樂彷彿就在昨日,而當年熱鬧的臺榭卻已荒涼冷落了七百年,歷史的悲劇不斷重演,眼前的一切令人憂煩。(2分)②此情此景,令作者發出興亡如夢、世事皆空的感嘆。

(2).①描繪了冷寂淒涼的場景:夕陽西下,疾風吹樹,蟬聲響亮,秋島之上,冷雨漫天,群雁橫立。以哀景渲染哀情,眼前的風滿樹和耳畔的蟬響,漫天秋雨遠處孤島橫立的秋雁,皆是悲傷景象,讓人惆悵滿懷,不能自已。②由遠及近,寫出了開闊的景象。③用動態反襯“悄然”,生動傳神。④從懷古轉向現實,增強了詩的豐富內涵。(每點3分,答出兩點即可)

1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南鄉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鬱鬱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遊,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注】此詩為王安石晚年謫居金陵、任江寧知府時所作。

(1).這首詞的上闋是運用什麼表現手法來表達情感的?請簡要分析。(4分)

(2).這首詞以“檻外長江空自流”作結,有何妙處?(4分)

12、閱讀下面的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 分)

讀《長恨辭》 宋李覯

蜀道如天夜雨淫,亂鈴聲裡倍沾襟。

當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

馬嵬 清 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1)兩首詩都是讀《長恨歌》後所抒發的感慨,《長恨歌》是何人的作品?這兩首詩感慨的物件及態度是否一致?請簡要闡述。(4分)

(2)兩首詩的表現手法是否一致,請作簡要分析。(4分)

1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遊賞心亭① 王矽

六朝遺蹟此空存,城壓滄波到海門。

萬里江山來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於今玉樹②悲歌起,當日黃旗王氣昏。

人事不同風物在,悵然猶得對芳樽。

[注]①賞心亭:建康(今南京)名勝,北宋丁謂所建。在“下水門之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②玉樹:即《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所作,公認的亡國之音。

(1)“城壓滄波到海門”中的“壓”字非常有表現力,請賞析。(4分)

(2) 從全詩看,作者為什麼“悵然”?聯絡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1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金陵懷古 王矽

懷鄉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一鳥帶煙來別渚,數帆和雨下歸舟。

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雲壓舊樓。故國淒涼誰與問,人心無復更風流。

【注】王矽時任北宋左相,寫作此詩北宋在與西夏的兩次戰爭中均遭失敗。

(1)試分析詩歌首聯在全詩中的作用。(4分)

答: 。

(2)頸聯(五、六句)鍛字煉句,歷來為人稱道。請任選其中的兩處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4分)

答: 。

15、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過杭州故宮二首(其一) [宋]謝翱

禾黍①何人為守閽②?落花臺殿黯銷魂。

朝元閣③下歸來燕,不見前頭鸚鵡言!

【註釋】①禾黍:指國亡之悲,此處代南宋故宮。②閽(hun):多指宮門。③朝元閣:唐代長安驪山上的閣名,它與華清宮、長生殿都是天寶年間唐玄宗、楊貴妃經常遊宴的處所。此處借用泛指杭州故宮的建築。

(1)一、二兩句寫了什麼景象?有什麼作用?(4分)

(2)唐代詩人朱慶餘《宮詞》雲:“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併立瓊軒。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這首詩和謝翱詩都寫到了鸚鵡,但兩者的作用不同,請作賞析。(4分)

16、閱讀下面一首明詩,回答問題。

經故內

貝瓊

山中玉殿盡蒼苔,天子蒙塵豈復回。

地脈不從滄海斷,潮聲猶上浙東來。

百年禁樹知誰惜,三月宮花尚自開。

此日登臨解題賦,白頭庾信不勝哀。

[注]貝瓊(1314~1379)初名闕,字廷臣,別號清江。約生於元成宗大德初,卒於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餘歲。此詩作於元末,當是經過南宋朝廷的故宮遺址所作。

(1).結合詩詞鑑賞相關知識,分析本詩中間兩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分)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4分)

17、閱讀下面一首明詩,回答問題。

盟臺夕照 戴珙

趙去秦亡歲月長,盟臺空自委斜陽。

高堆影倒暮山紫,虛址光回秋草黃。

歸鳥爭巢喧雉堞,牧童橫笛下牛羊。

英雄一代知何處,懷古令人空斷腸。

【注】盟臺,澠池會秦趙會盟之處。

(1).這首詩的頷聯和頸聯在寫景上有何特色?請簡要分析。

(2).結合首聯和尾聯兩次出現的“空”字,分析詩歌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18、閱讀下面一首明詩,回答問題。

和聶儀部明妃曲 李攀龍

天山雪後北風寒,

抱得琵琶馬上彈。

曲罷不知青海月,

徘徊猶作漢宮看。

【注】聶儀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見贈,作者以此詩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王明君,亦稱明妃。

請你展開想象,描述詩歌三四句的情境,說說它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主人公形象?

19、閱讀下面一首明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詠藺相如

【明】高啟

危計難成五步間,置君虎口幸全還。

世人莫笑三閭懦,不勸懷王會武關。

藺相如墓① 【宋】范成大

玉節經行虜障深,馬頭釃酒奠疏林。

茲行璧重身如葉,天日應臨慕藺心。

【注】①乾道六年(1170)秋,范成大於奉命使金,途經已陷入金人手中的邯鄲,寫下此詩。

(1).這兩首詩歌在體裁 (手法)來委婉言志。

(2).兩首詩歌在寫法和感情傾向上有什麼不同?請作簡要分析。

20、閱讀下面一首散曲,然後回答問題。

[中呂]山坡羊驪中懷古 張養浩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1).這首小令感懷、議論的事實基礎是什麼?請結合作品的具體內容作簡要的分析。

(2).結尾說贏、輸“都變做了土”,指什麼而言?詩人的議論又是針對什麼而發?

21、閱讀下面一首散曲,然後回答問題。

[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

張可久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邊,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注】①金谷名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以行樂。

②將軍空老玉門關:指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1). 第一支曲子所敘三例的共性在什麼地方?

(2).詩人是怎樣表現這些古人的結局的?

(3).詩人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22、閱讀下面一首散曲,然後回答問題。

[雙調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喬吉

笙歌夢斷蒺藜沙①,羅綺香餘野菜花。亂雲老樹夕陽下,燕休尋王謝家,恨興亡怒煞些鳴蛙。鋪錦池埋荒甃②,流杯亭堆破瓦,何處也繁華?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趙與芮。②蒺藜沙:長滿蒺藜的沙地。③荒甃(zhòu):荒涼的斷井頹垣。

(1).這首元曲在景物描寫上突出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簡要說明。(3分)

(2).全曲要抒發的是什麼樣的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1 (1).運用對比手法,將一片鬱鬱蔥蔥的王氣正盛之地與四百年後的古墓荒丘作對比,突出了眼前情境的荒涼,抒發了昔盛今衰的愁情。(“對比”1分,對比的內容1分,突出“荒涼”1分,“昔盛今衰”1分)

(2).①緊承上文的遊蹤和感慨,銜接自然。 ②一個“空”字,寫出了長江奔流不息,從不因任何事而改變的特點,抒發了人生盛衰無常而宇宙永恆(或物是人非)的感慨。 ③使人展開聯想和想象,擴大了詩歌的意境,豐富了詩歌的意蘊

12(1)白居易。 都持批評的態度,但批評的物件不一致。李詩主要諷刺唐玄宗愛美人不愛江山,只顧個人的享樂而不顧將士的生死;袁詩批評的物件是長恨歌,是因為此詩只歌頌兩個人的愛情而沒看到百姓流離失所的悲劇。

(2)兩詩的表現手法一致,都採用了對比的手法。李詩將將士的死與楊玉環的死做對比,將“倍沾襟”與“不動心”作對比;袁詩將兩個人的生離死別與百姓的生離死別做對比。

13. (1) ①“壓”字形象地寫出了城之高、城之固,突出了城的險峻。(2分)②也寫出了水勢的波濤洶湧。(2分)

(2) ①前四句是寫作者登高遠眺,感慨江山依舊,物是人非。(2分)後四句是說如今的統治者不能吸取前朝教訓,使作者憂慮而“悵然”。(2分)

14、(1)(4分)①開篇點題,點明時間和地點。(1分)②“悠悠”“獨上”“滿目秋”等詞,開篇即為全詩籠罩了一層孤寂、蕭索的氣氛。(2分)③與尾聯中的“故國淒涼”“誰與問”形成首尾呼應。(1分)

(2)(4分)用“蕭蕭”“慘慘”修飾“暮吹”與“寒雲”,摹聲繪色,寫出了晚風悽緊,寒雲慘淡,也寫出了作者的傷感的心緒;“驚”運用擬人手法,既寫出了秋風中“紅葉”飄零的情狀,也寫出了詩人心頭之“驚”;“壓”既形象地寫出了寒雲之重,也表現出詩人心情之沉重。(“蕭蕭”“慘慘”“驚”“壓”任選兩處賞析即可,每處賞析2分)

15.(8分)(1)寫了南宋故宮被毀壞後的荒涼景象:曾經有武士嚴密防守的宮門,如今一片死寂;曾經是千官鵠立、花迎劍佩的地方,如今卻臺荒殿冷,落花滿地。(2分)渲染了淒涼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的感傷之情。(2分)

(2)朱詩中描寫兩位宮女並立瓊軒,“含情慾說宮中事”,但看見前頭有鸚鵡,怕它學舌,因而不敢言說。作者通過“鸚鵡”含蓄寫出了宮女心中的幽怨。(2分)謝詩通過燕子歸來但連它的夥伴鸚鵡也找不著了,暗示南宋宮廷中從前人來人往,笑語聲喧,引得鸚鵡頻頻學舌,而如今卻是人去殿空,鸚鵡都無從尋覓。這寫出了作者對昔盛今衰的感慨及亡國之痛。(2分)

16:(1).一是遠近結合,頷聯寫遠景,頸聯為近觀;二是虛實結合,地脈並未斷裂、錢塘潮聲依舊拍打堤岸是實,南宋王朝已成歷史是虛,百花依舊應時爭妍吐豔是實,賞花人不再是虛。兩聯結合,既富現實感,又有空靈之趣,進而啟發讀者飄渺思緒,馳騁於時間與空間之中,以體會作者深沉而悵惘的意緒。

(2).詩人借對南宋王朝故宮遺址衰敗、頹圮的景象的描寫,抒發了一種淡淡的悵惘之情:不僅有對國家昔盛今衰的傷感之情,還有著對歷史滄桑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索。

17(1).有聲有色,(視覺和聽覺)動靜相襯。(2分)頷聯從視覺的角度來寫。在斜陽的映照下,高高的山崗倒映出紫色的剪影,盟臺舊址上秋草已經開始泛黃。紫色的山,黃色的草,一片肅穆蕭瑟的景象。這是靜態的描寫。(1分)頸聯是從聽覺來寫。古城牆邊,歸巢的鳥兒爭相喧鳴,牧笛聲中,牧童趕著牛羊回家了。鳥喧、笛鳴,渲染出夜幕降臨前的喧鬧,與其他景緻的空寂形成對比。這是動態的描寫。(1分)

(2).首聯:詩人感嘆趙去秦亡,物是人非,只有昔日的盟臺仍空自籠罩在慘淡的斜陽下。(1分)尾聯:不知曾經的英雄們在哪裡,在此懷古只能令人空自傷懷。(1分)從首聯盟臺之空,到尾聯人心之空,面對歷史遺蹟,詩人內心感到英雄無覓的孤獨滄桑悲切之感。(2分)

18【示例一】作者把王昭君置於一個假想的情境:在彈完曲調的那一瞬間,昭君竟把眼前高懸的“青海月”誤以為是“漢宮月”來凝視遐想。在猶抱琵琶的恍惚中,她魂魄逸飛,似乎跨過了千山萬水,又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鄉。這兩句詩塑造了一個身行萬里,心懷祖國,魂系故土的悲劇形象。

【示例二】一曲彈罷,昭君鬢髮低垂,淚灑衣襟,舉頭望明月,竟以為身處漢宮。一剎那的恍惚與時空的交錯,編織出一個美麗而淒涼的神話。一個一往情深,魂系故土的昭君形象,悲情地站在我們面前。

19(1).絕句(七絕)、典故

(2).寫法:①範詩觸景生情,以悽清之景引發詩人的;進而借藺相如典故言志,堅定信念。②高詩採用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正面直接吟詠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的功績,側面以屈原極力反對楚王與秦王會盟之事襯托藺相如的過人膽識。

感情傾向:①範詩寫面對著如當年的秦趙對峙一樣的局勢,決心以藺相如為榜樣,大義凜然,寧死也要保全國體。②高詩意在吟詠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的功績,以讚頌藺相如的神勇。

20(1).是針對議論的基礎是:當年驪山上供帝王們尋歡作樂的華清池,和規模巨集大的阿房宮一樣,已經蕩然無存。眼下,只見彎曲的河流,蕭疏的衰草,以及那莽蒼的林木。

(2).打贏了的(項羽)把輸掉了的(秦王朝)的一切,都付之一炬;而贏了的到頭來也變成了泥土,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之中。詩人譴責諷刺的就是封建統治者為爭奪權利而進行的殘酷廝殺與奪得政權後的荒淫奢侈。

21 (1).秦始皇、石崇、隋煬帝都是封建統治者窮奢極侈終於不免滅亡的典型。

(2).詩人在敘事時只寫他們當年的淫樂,而不寫他們的敗亡,只用景語“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作結,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回味,用暮春時節的衰敗淒涼來象徵他們的敗亡。

(3).這種寫法的好處是:以景結情,形象生動,餘味無窮,耐人尋味。

22: (1).這首元曲將昔日的“笙歌夢”“羅綺香” “鋪錦池” “流杯亭”與現實中的“蒺藜沙”“野菜花”“亂雲老樹夕陽”“荒甃”“破瓦”作了鮮明的對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每三處給1分)

(2).全曲借景抒情,(1分)鮮明形象地突出了昔盛今衰的景象,(1分)抒發了對世事變遷,南宋繁華不再的哀嘆之情。(2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