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教案範文(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6.05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月亮》教案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亮》教案範文(精選5篇)

《月亮》教案1

設計思路

饒有趣味的作品內容,很吸引幼兒。“夠月亮”的畫面和內容讓幼兒充滿好奇,產生了遊戲的衝動。因此這是一個可以“玩”、可以“遊戲”的作品,適宜在大班進行集體教學。

疊高是各年齡段幼兒都喜歡的活動,大班幼兒已積累了一些操作經驗,但對疊高中蘊含的“奧祕”卻不甚清楚。於是,我們藉助文學作品,設計了“夠月亮”活動,讓大班幼兒在與同伴的共同遊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祕”,初步體驗合作的樂趣和重要性,引發幼兒積極主動的操作、探究和發現。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動物“吃月亮”的畫面中,討論並發現疊高時保持平衡的方法。

2、與同伴一起探究疊高的“奧祕”,從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作品的動畫片、幼兒建構作品的照片、PPT(人體疊高):疊高用的多種用具、紙製隔板、可移動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交代名稱,引發好奇

(通過“開門見山”式的問題引出作品,引起幼兒無限的遐想和學習的積極性。)

1、這是什麼(月亮)這裡有一個關於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這個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認為月亮是什麼味道的

3、過渡:有一群動物也在想:月亮是什麼味道的它們想去摘月亮,動物們有沒有摘到月亮動物們用什麼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藉助重點問題和插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討論並發現疊高的一些方法,促進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1、播放PPT:看看講講(講述中適當進行一些插問)。

(1)大象這麼大,海龜這麼小,我們一起幫忙想個好辦法,讓上面的大象站穩、下面的海龜不受傷,可以怎麼做(引導幼兒大膽推測)

(2)現在誰來幫忙了獅子站在斑馬身上,它的頭往哪邊比較合適呢為什麼這樣站比較好

(3)現在幾個動物在摘月亮(7個)你認為猴子會請哪個動物爬上去比較合適(推進)為什麼小老鼠爬上去比較合適

(4)小老鼠為什麼能成功這是朋友們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結果嗎

(5)誰能說說動物們是用什麼辦法站穩、夠到月亮的

2、小結:動物們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疊,它們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們不怕失敗,最終成功地夠到了月亮,嚐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覺得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很值。

3、過渡:動物們齊心協力用疊高的方法夠到了月亮,品嚐到了“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你們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夠月亮”

三、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藉助操作體驗和問題討論,引導幼兒在共同遊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祕”,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桌上有一個可移動的“月亮”。一個塑料筐,筐裡有一些小紙板、罐頭、積木、木板等。每組材料的種類和數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這些材料像什麼呢(動物的腿)這些小紙板可以代替什麼(動物的身體)

有的動物是兩條腿的,也有的動物是四條腿的。你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材料代替動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們有16個人,可以怎麼玩遊戲呢(4人合作遊戲)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怎樣的材料適合放在下(上)面怎樣放置材料才會穩穩當當的

(3)交流各自用什麼辦法“夠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小組增添相同數量的藥盒、酸奶罐、圓柱體積木。

(1)交代操作要求:

這次每個小組增加了材料,你們可以用和動物不一樣的方法試試疊高“夠月亮”。

提醒幼兒可移動的“月亮”可移至中間處或最高處。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幼兒是否有意識地挑選材料幼兒是否能分工合作進行疊高疊高時是否細心

(3)交流各自用什麼辦法“夠月亮”。

(重點介紹與眾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3、小結激趣。

“夠月亮”的辦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組成功了,有的小組失敗了……以後,我們可以試試各種辦法,相信你們肯定可以夠到月亮。

延伸活動

1、請幼兒欣賞圖片或PPT,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有關人體疊高等畫面,進一步感知其中蘊含著的有關疊高——平衡的“奧祕”。

2、在區域活動中,提供疊高用的多種材料,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繼續玩遊戲,並記錄遊戲的操作情況,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反思

一、目標定位偏難,幼兒基本掌握

針對三個目標來說,第一個目標偏難,但是在幼兒的掌握情況來說還算不錯,不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太過於去抓住目標進行教學,顯的有些死板,不夠靈活。第二個目標是感受夜晚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但是在活動中不太能體現出來,月亮本是夜空中的精靈,體現一種純淨寧靜的美,但是在活動中沒有營造起這樣的氛圍,這是有點欠缺的。可以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播放一點關於夜晚的輕音樂,讓幼兒彷彿置身於夜空中。

二、內容主體單板,幼兒興趣不大。

整個活動按照總分總的順序,比較老套,缺乏新意。匯入部分過於著急的想去進入下一個環節,所以幼兒思考的比較少,幼兒的主體性體現的還不夠,可以讓幼兒來說一說會在哪裡看到過月亮,看到的月亮是怎樣的。可能由於我教齡不長,我怕把問題丟擲去之後會收不回來,還是要在以後的更多活動中自己獲取經驗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請幼兒第一次欣賞完詩歌的時候,我提問的問題可以在廣泛一點,不要把問題框死在詩歌中,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發揮想象力,讓他們想一想聽到了什麼,他們的思維肯定還會更加廣闊。

在活動中應該肯定幼兒的每一個回答,不能去否定幼兒的想法,在活動結束後我才發現,我過分的去強調了詩歌的題目是《月亮》,而一直去否定幼兒提出的“月亮和我好”,這也是一大忌。

三、延伸環節倉促,主題沒有昇華

過於倉促的去結束活動,忽略可以很精彩的主題昇華部分,可以在結束部分讓幼兒在說說,可以給月亮找哪些好朋友,在活動中也要突出夜晚的情感,安靜純淨。突然的讓幼兒出去給月亮找朋友也顯得有點不切實際。可能我的教育手法比較稚嫩,在幼兒面前也不太能放開自己,顯的有些拘謹,情感的表現還不是很到位,不能以感情以聲音來吸引幼兒,這也是我在以後需要繼續發展的方向。

關於這次的活動,王老師給予的意見和評價也是我以後繼續前進的動力,我相信在這樣一片和諧的環境中,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不斷吸取成熟教師和有經驗的老師的良好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努力為八幼的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還有,在活動中,我的目標達成度不夠,沒有詩歌的意境美;教師教的痕跡也較多,幼兒理解不夠;對幼兒的表述細節,教師關注不夠,“飄”“盛”,沒有及時糾正。

《月亮》教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能理解作品描繪的畫面,感受詩歌語言所表現的意境美。

2、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正確運用量詞:灣、棵。

3、運用自己積累的經驗大膽想象,嘗試仿編詩句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配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活動

1、談話匯入

師:你們看到過月亮嗎?

幼兒: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時候清早還能看到月亮等

師:你們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圓圓的、亮亮的;有時是彎彎的像香蕉。

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非常好,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關於月亮的詩歌,我們一起欣賞

二、初步感受詩歌內容

1、教師富有感情地配樂朗誦詩歌。

師:詩歌的題目是什麼?你們聽到詩歌裡說了什麼?

幼兒可以泛泛地說

2、幼兒看圖片,再次欣賞教師配樂朗誦。

提出欣賞的要求:詩歌裡有誰?他們在哪裡看到了月亮?

(1)師:小鳥在哪裡看到了月亮?它說了什麼?

(2)師:青蛙在哪裡看到了月亮?他說了什麼?

(3)師:寶寶在哪裡看到了月亮?他又說了什麼?

三、深入理解詩歌的情感內涵

1、幼兒在教師帶領下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注意語調的輕柔及量詞的運用。

2、組織幼兒討論。

(1)師:月亮真的掛在樹梢了嗎?為什麼說樹梢掛一個月亮?

幼兒:這是月亮的光照在樹梢上。

師:小鳥為什麼說:月亮和我好?

幼兒:月亮給小鳥照亮了路;月亮看著小鳥睡覺,月亮喜歡小鳥。

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樹梢上,遠遠望去好像在高高的樹梢上掛著一個月亮。

理解詞:掛

師:這裡用了一個好聽的詞:掛,請小朋友做一個“掛”的動作,老師示範用“掛”說一句話:牆上掛著一個包。

請幼兒也用“掛”說一句話。

幼兒:架子上掛著一塊毛巾;晾衣架上掛著一件衣服等。

(2)師:為什麼詩歌中說池塘裡漂一個月亮?池塘裡真的有月亮嗎?幼兒:在池塘裡看到的是月亮的影子。

師: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看起來月亮好像漂在水面一樣,什麼東西還會漂在水面?幼兒:紙會漂在水面;塑料汽車會漂在水面等。

師:為什麼青蛙說:“月亮和我好”

幼兒:月亮的影子漂在池塘裡,,青蛙以為月亮來和他玩

幼兒:月亮的影子一會有,一會就看不見了,青蛙以為月亮和他玩捉迷藏,所以,青蛙說月亮和他好。

教師小結:在明亮的夜晚,水面上就會出現月亮的倒影,所以看上去好像池塘裡漂著一個月亮,當微風吹來,水波盪漾,月亮的倒影若隱若現,好像在和青蛙捉迷藏,所以青蛙說月亮和我好。

(3)詩歌中還說臉盆裡盛一個月亮,你們是怎麼認為的?

幼兒:臉盆裡看到的月亮也是月亮的倒影。

師:為什麼用一個詞:“盛”來說?

幼兒:盆裡盛有水,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所以要這樣說

幼兒:好像盆裡放了一個月亮。

師:寶寶為什麼說“月亮和我好”?

幼兒:月亮來到寶寶的盆裡,寶寶覺得月亮喜歡她

師:假如在你的盆裡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你是什麼感覺?

幼兒:我覺得很驚訝;我覺得很高興。

師:寶寶的水盆裡有一個月亮的倒影,就像盆裡盛著一個月亮一樣,寶寶在玩水,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寶寶玩起了捉迷藏,寶寶開心極了。所以寶寶說月亮和他好。

3、師:我們明白了詩歌的'內容,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最喜歡那句詩,請幼兒讀出來。

4、師:這首詩寫的是在靜靜的晚上,月亮悄悄地來和小鳥、小青蛙、寶寶玩,我們在讀詩歌的時候要用輕柔的語氣,心情愉快的讀。請全體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並加些動作來表現

四:創造性仿編

1、你們還在那裡看到過月亮?(啟發幼兒說出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

2、教師出示小河、小魚的圖片,鼓勵幼兒運用圖片仿編詩歌。

3、還有哪些小動物在什麼地方也看到了月亮?請幼兒把想到的畫在紙上,然後嘗試按詩歌的句式說出來。

活動反思:

從整個活動看,層次清楚,層層遞進,每一環節過渡自然,整個活動比較順暢。教師的提問具有層次性,能將回憶性提問、體驗性提問和創造性提問融合起來,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質疑,達到了良好的師幼互動。整個活動氛圍寬鬆,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也比較到位,對詩歌的情感特徵、重點句、詞的分析比較準確,教師在活動中情感的投入感染著幼兒,使幼兒在活動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兒在朗讀詩歌的時候,幼兒能做到深情並茂,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感到內容多,用時長,所以,將這個活動內容分成兩個課時,把目標3:嘗試仿編詩句。放在第二課時,這樣效果會更好。還有一點:教師的提問感到有一點多,如能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會縮短課堂時間,避免幼兒疲勞。在教具的使用上,如果能運用動畫讓幼兒目睹月亮的倒影在水中忽明忽暗的情境,幼兒對詩歌的理解會更深刻。

《月亮》教案3

活動目標:

1、比較各種動物不同的特徵,大膽畫出各種動物的造型,把握它們的基本結構和某些細節。

2、與同伴合作創編故事畫面,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動物卡片、音樂、剪刀、背景畫、彩紙、勾線筆。

2、知識準備:已經閱讀過《月亮的味道》。

活動過程:

1、感知與體驗動物嘗月亮的味道。

(1)師:你能看出這是哪本書上的一個畫面嗎?(出示完整的畫面內容)

(2)師:故事的開始部分說小烏龜很想嘗月亮的味道,可夠不著。烏龜想了怎樣的辦法?你能用故事中語言來說說嗎?

(3)小結:你看它們用不斷疊高、互相合作的辦法嚐到了月亮的味道。

2、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創作的願望。

師:這件事讓所有的小動物很羨慕,你看老師也為每組準備了背景圖,我們能否讓各種各樣的動物也來疊一疊,一起創編新的《月亮的味道》的故事呢!

3、探索與發現各種動物的特徵與結構。

(1)師:那你猜會有哪些動物也想來嘗月亮的味道呢?

(若干幼兒回答)

(2)師:誰能根據以往的經驗說說XX動物是長得怎樣?

(針對先前小朋友回答的一種動物教師追問)

(3)師:在小籃子裡也有很多的動物圖片,請你選一張看看是否認識呢?

(4)請一位幼兒在展臺上介紹動物名稱,以及長得怎樣?教師也選一張對其造型對比。

(5)與身邊小朋友交流。

(6)分享幼兒找到的動物特徵。

師:請你們來與大家分享一下觀察到的動物樣子?

4、幼兒創作並交流。

(1)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成新的《月亮的故事》吧!

(2)幼兒繪畫、操作。(提醒可以邊做邊說)

5、欣賞評價作品。

(1)你對自己的作品還滿意嗎?你覺得作品的哪裡最值得你自豪呢?(重點:圍繞特徵)

(2)讓我們一起講講新的《月亮的味道》故事吧?

《月亮》教案4

活動目標

知道水會倒映影像。

理解故事並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看過天上的月亮。

課件準備:《猴子撈月亮》故事音訊及圖片。

材料準備:水盆。

活動過程

猜謎激趣,引出主題。

——有時掛山腰,有時掛樹梢,有時像圓盤,有時像鐮刀。猜猜這是什麼?(月亮)

——我們在哪裡可以看見月亮呢?(天上)

——可是一群小猴子卻發現月亮掉到井裡去了,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播放故事音訊及圖片《猴子撈月亮》,引導幼兒理解水會倒映影像。

1、播放故事音訊《猴子撈月亮》第一、二段,鼓勵幼兒說說故事內容。

——小猴子用什麼辦法來撈月亮?

——你覺得它們的方法能撈到月亮嗎?

——小猴子到底有沒有成功撈到月亮呢?一起繼續聽故事。

2、播放故事音訊及圖片《猴子撈月亮》第三、四段,引導幼兒瞭解水會倒映影像。

——小猴子把手伸到水裡撈月亮,結果月亮變成什麼樣了?

——小猴子又努力去撈月亮,結果只撈到什麼?

——為什麼小猴子撈不到月亮?

小結:無論小猴子怎麼努力都沒能把月亮撈起來,這是因為月亮根本沒有掉到井水裡去,它一直在天上好好地掛著呢。水裡的月亮只是天上月亮的倒影。

出示水盆,幼兒每組一個,引導幼兒觀察水中倒影,進一步理解水會倒映影像。

1、將幼兒分組,講解觀察注意事項,告知幼兒觀察時請小心用水,給小組分發水盆。

2、請幼兒朝水盆裡做出各種表情和動作,觀察水中倒影。

——水中出現了什麼?

——水中倒影的表情、動作和你的表情、動作一樣嗎?

小結:水面就像鏡子,能倒映影像,我們做的表情和動作都可以倒映在水裡。

《月亮》教案5

活動目標:

1、熟悉和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2、能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知道其先後順序,並能通過合作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製作成連環畫。

3、通過該活動的開展,讓幼兒體驗文學活動和藝術活動相結合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已做好的畫冊封面大小若干。

2、幼兒用紙、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

夜晚的天空除了星星之外,還可以看到什麼?

你見過什麼樣子的月亮?那每天你們見到的月亮都是一樣的嗎?

月亮每天都在變化,那麼你們想知道他是怎麼變得嗎?

1、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討論。

①月亮姑娘有沒有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為什麼沒有穿上呢?

②過了5天,裁縫師傅給月亮送衣服,月亮變成什麼樣子了?(像彎彎的鐮刀)

③裁縫師傅又去重做衣服,5天后,月亮變成了什麼樣子?(像彎彎的小船)

④又過了5天,月亮又長胖了,變成了什麼樣子?(像圓圓的大銀盤子)

3、記錄變化。

教師:月亮是怎麼變的呢?我們也把月亮變化的樣子畫下來吧。

幼兒用記錄紙畫月亮盈虧變化,注意變化的順序。

4、展示幼兒作品

5、討論月亮圓缺變化的原因。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月亮為什麼會有圓缺的變化,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

教師小結:月亮本身不會發光,他發出的光來自於對太陽光的反射。月亮有變化是因為地球擋住了太陽反射到月亮上的光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