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音樂教案【3篇】

來源:才華庫 3.01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三年級音樂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三年級音樂教案【3篇】

國小三年級音樂教案【3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講解及參與性聽辨,讓學生更全面地瞭解《紫竹調》這首樂曲。

2.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培養起強烈的求知慾。同時達到再次複習本單元所學知識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學生隨著《紫竹調》音樂,進入教室。

同學們能不能說說你剛才聽到的樂器是什麼樂器?聲音有什麼特點呢?(學生回答)

二、介紹、欣賞《紫竹調》

1.教師簡介《紫竹調》的相關知識。

2.教師播放《紫竹調》,學生感受歌曲曲調特點。

3.請學生嘗試模唱前兩句,以感受地方風格。

4.聽賞《紫竹調》全曲,記錄出演奏的順序依次為:樂隊合奏──笛子領奏──琵琶領奏──二胡領奏──樂隊全奏。

5.再次聆聽《紫竹調》全曲,學生分別代表三個樂器,模仿進入演奏的順序。

三、課堂小結

國小三年級音樂教案【3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根據音樂的情緒為音樂分段。

2、瞭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瞭解作曲家俞遜發,激發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1、讓學生感受樂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與表達的不同的情緒。

2、學生感受民族音樂,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聽賞法、引導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多媒體裝置、簡報、Flash畫面、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播放《愛我中華》的歌曲,學生走進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們剛才聽的歌曲嗎?

(唱)“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走進一個神祕的地方,去聽聽那裡的音樂。

三、欣賞《苗嶺的早晨》

1、聽的時候請你仔細思考,你想到了什麼?你的感受是什麼?多媒體展示苗嶺風景畫面(播放第一樂章音樂)。

2、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聽了這段音樂之後的感受。

3、這麼美的音樂它有什麼特點呢?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一遍在聽的時候,看老師的手有什麼變化嗎?學生隨教師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4、誰知道這麼美的音樂是來自哪個民族嗎?(苗族)這首樂曲就叫《苗嶺的早晨》。知道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嗎?(鼓勵學生隨意說出自己知道的樂器)。

5、現在讓我們伴著《苗嶺的早晨》第二樂章的音樂走進苗族。多媒體放映有關苗族服飾、居住、歌舞圖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誰來說說你對苗族的印象?你還知道哪些呢?(個別交流)

7、看來同學們對苗族的瞭解還真不少,那麼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聽……。多媒體播放苗族飛歌特點歌曲《小揹簍》。

這首苗族歌曲給你帶來的又是怎樣一種感覺呢?(聲音尖高……)。

8、這就是苗族的飛歌,它的音比較高、尖,節奏寬、自由(多媒體展示)。那麼之前我們聽的《苗嶺的早晨》第一樂章的音樂和剛剛聽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類似嗎?(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飛歌特點的樂曲。

9、多媒體播放:讓我們再欣賞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飛歌特點的第一樂章。簡報展示樂器口笛,向學生簡單介紹樂器口笛。拓展有關樂器的知識,開闊學生視野。

四、聽全曲

剛才我們一起走進了苗族,領略了苗族的風光,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嶺的早晨》,說說你的收穫。

五、小結

1、課件出示“笛子”:同學們聽過笛子演奏的'《苗嶺的早晨》嗎?

2、請欣賞:苗族舞蹈《苗嶺的早晨》它的伴奏音樂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傾聽和觀賞喲!(學生聽賞)

教學反思

教師在指導學生分段時,應根據音樂的情緒進行劃分,比如:歡快熱烈的情緒用你喜歡的顏色畫一個圖形來表示,抒情的情緒用另一種顏色來表現,這樣,學生就會很輕鬆的分出段來。

國小三年級音樂教案【3篇】3

教學內容:

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感受音樂所描繪的狂風暴雪的情景,同時瞭解一些蒙古族的風情,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2、通過靜心聆聽、朗讀主題詩、模仿律動、畫一畫、敲一敲等音樂活動,引導學生聽辨主奏樂器——木琴的音色特點及音樂力度的變化,感知樂曲的音樂形象。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學生律動進入教室(音樂可採用《秧歌調》)

二、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一)聆聽樂曲引子,直接匯入:音樂在模仿什麼聲音?這種聲音好像把你帶到哪裡?你知道是什麼樂器在演奏?

(二)出示圖片,介紹木琴的形狀、演奏方式和音色特點

(三)朗讀單元主題兒歌,匯入樂曲欣賞:

1、師生相互交流自己對大草原的印象,朗讀單元主題兒歌

2、完整聽賞樂曲,思考:樂曲描繪了哪些情景?

3、介紹曲名——《我是人民小騎兵》

4、分段落聽賞、交流。

(四)用律動參與的方式復聽全曲,如:模仿騎馬動作等

(五)相互交流自己聽賞後的感受

(六)分組活動

1、畫一畫——試用各種不同的圖形或符號來表現聲音的漸強和減弱

2、敲一敲——使用打擊樂器來模擬馬蹄聲來表現聲音的漸強和減弱

3、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現聲音的漸強和減弱

三、總結

教學反思:

能用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變化,能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