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來源:才華庫 5.19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絡。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認識“葫蘆”兩個生字。告訴學生“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蘆》,小朋友讀了課題知道了什麼想知道什麼呢?指名說。這個故事講的就是一個人種了葫蘆,這顆葫蘆長得什麼樣呢/請小朋友們自已讀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樣不一樣。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觀察課文插圖,認識“藤”字。觀察課文插圖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讀課文,自學字詞。

(1)初讀課文,畫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記字方法。

(3)找出帶生字的句子來讀,要求讀通順。

3、生字的鞏固。

(1)鞏固會認的字。

我會讀:細長的葫蘆藤

雪白的葫蘆花

可愛的小葫蘆

我會找:

哇—(蛙)—(娃)—(窪)

盯—(丁)—(頂)

(2)鞏固會寫的字。

誰讀得準?

言每治棵掛哇怪慢

誰會發現?

同結構的字:治、棵、掛、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掛、哇

誰會看?(觀察老師範寫,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麼。)

左窄右寬的字:治、棵、掛、哇、怪、慢

從上到下的字:言、每

誰寫得好?

學生練寫,互相評價。重點講解:“掛、哇”二字右邊的“圭”,是由上下兩個“土”字組成的;“言”字第一橫長,下面兩橫短;“每”字的筆順。

第二課時

一、匯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禮物,出示葫蘆,小朋友,你們見過葫蘆嗎?能把你知道的有關知識說給大家聽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葫蘆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蘆》小朋友們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了?

二、看圖

那麼我們就先來看看故事中的葫蘆,先看第一幅圖,請小朋友認真觀察,哪個小朋友能說說這幅圖?下面請小朋友再看一幅圖,出示第二幅圖,看看你發現了什麼?看看有什麼不一樣?

三、說話:

1、你發現兩幅圖有什麼不一樣?

(1)、人的表情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

(2)、葫蘆的葉子不一樣:一是綠綠的葉子,一是枯黃的葉子,有的還有小孔。

(3)、葫蘆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這兩幅圖,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個大問號產生了呢?(學生髮表意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故事。學了故事後呀你就明白了。

四、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找出描寫這兩幅圖的段落。

2、描寫第一幅圖的是哪個自然段呀?師範讀第一自然段。學生說說自已聽了以後的感受。

3、你覺得哪些詞寫得很好,讓人一讀就感到葫蘆長得很美?(細長、長滿、雪白的.、小葫蘆)小葫蘆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個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4、哪個小朋友能把小葫蘆讀得更美更漂亮?讓人一聽就喜歡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讀第一段。其它同學評。他就把描寫葫蘆美的詞讀得很優美。還有哪個小朋友能讀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們想當小老師嗎?下面請把你的同桌當作小老師美美地讀給他小老師聽一聽。

6、這麼美的小葫蘆,最後變成什麼樣子了呢?請在課文中找一找這些句子。齊讀最後一段。出示圖:多可惜呀!

7、小葫蘆怎麼會變成這樣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請小朋友讀課文2、3自然段從故事中找答案。學生自由說。

8、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9、讀讀下面兩句話,猜猜這個種葫蘆人的想法?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他認為:———(瞭解蚜蟲,並進行指導朗讀)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他想的是:———

小朋友認為他想得對不對,大家討論一下葉子上的蟲到底用治不用?小組討論彙報。

10、指名分角色朗讀對話並指導,小組學生分角色,老師和學生合作讀。

五、課堂擴充套件

1、想象那個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

2、一棵葫蘆從發芽到成熟,還會遇到哪些危害,還需要為它做些什麼呢?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續編故事)並把第二年他又種的葫蘆畫下來。看誰想得好,畫得好。

3、學了這節課你懂得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4、請小朋友課後把自已又編的這個故事講給自已的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我要的是葫蘆》是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一個人種葫蘆,不管理卻只想得到葫蘆,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最後葫蘆都落了。

這篇課文通俗易懂,但意義深刻。課文緊緊圍繞“葫蘆”不斷髮展下去。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圍繞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個人喜愛葫蘆?

2、那個人這麼喜愛葫蘆,為什麼沒有得到葫蘆?通過朗讀、勾畫出那個人愛葫蘆表現在:

(1)“那個人每天都去看幾次。”

(2)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讓學生通過看圖,觀察那個人的神態,想象他的心理活動,揣摩他的語言,體會那個人對葫蘆的喜愛,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表現出來。在理解“賽過”一詞時,學生說不好,我就用簡筆畫的形式在黑板上畫一個大南瓜,然後又在南瓜邊上畫上一個大大的葫蘆,學生都笑了,但是也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我想通過這一幕,學生對這一詞的理解是不會忘記的。

接下來引導學生解決:那個人這麼喜愛葫蘆,最後卻沒有得到葫蘆,為什麼呢?讓學生抓住:

1、他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心裡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2、當鄰居勸他時,他感到很奇怪:“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抓住這兩個句子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體會出那個人不懂得葉子、蚜蟲、葫蘆之間的關係,還有那個人不聽鄰居的勸告,最後導致沒能得到葫蘆。從而使學生明白了本課蘊含的道理。

為了培養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表達能力,提高語文寫作能力,我又設計了課後的一個練習“假如,你們是種葫蘆的人,冬去春來,轉眼到了第二年,又開始種葫蘆了,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使讀和寫緊密地結合起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