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3.19W

政治教案-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教案設計

第一組:文字資料:"弱智兒遭虐待死亡"(見擴充套件資料)

圖片:"三缺一,湊個手"

第二組:圖文資料"老師打學生耳光"

圖片:地攤"遊戲"莫伸向孩子等

學生分析,老師歸納,說明家庭、學校、社會對青少年造成的身心傷害。

學生分組討論:

還有哪些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現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這些現象?(10分鐘)

小組代表發言,總結本組討論結果,老師適當補充。包括如下內容:家長、監護人對孩子粗暴對待,甚至虐待,強迫孩子輟學、早婚等;學校忽略學生安全措施,釀成事故,老師教法不當,體罰或變相體罰,使學生身心受挫;社會上一些不法之徒為謀求經濟利益,僱傭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圖書、音像製品,用遊戲廳、網咖誘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這些現象,必須通過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板書)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給予特殊保護(板書)

案例分析:他們竟向同學連捅70多刀(見擴充套件資料)

學生分析:和大家一樣的中學生,為什麼會如此凶殘?

分析方向:社會的不良影響;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識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調查表明,大部分因殺人而進少管所的少年犯的業餘愛好是看武打錄影、武俠小說和玩電子遊戲,最羨慕的人就是武藝高強的武俠英雄。他們認為,打架時動刀子讓對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現。而許多犯偷盜罪的少年犯最嚮往的'則是做一個有錢人。一位少年犯說家裡父母很寵他,每月給他的零花錢有上千元,但和社會上一些人出入歌廳揮金如土的"瀟灑"樣相比,他覺得自己仍很寒酸,於是便與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據公安部調查,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

未成年人犯罪人數絕對值增加,近幾年每年查獲15萬。比1986年增加1倍

不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現年齡低齡化、手段智慧化、團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點。青少年犯罪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從這方面來說,也必須加強立法,約束青少年的行為。

現在請同學們談談,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與國家的利益有什麼關係?

(同學發言後,教師歸納。)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係重大,需要國家給予特殊關注(板書)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能否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直接關係到革命前輩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後繼有人的大問題。因此,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和保護,但是我們通過前面的討論知道,在當今社會還是存在著一些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我國現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權益。所以,制定關於保護青少年的專門法律,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律(板書)

(1)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書)

(2)保護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則。(板書)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板書)

此項原則的意義:就是國家、社會和家庭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發生,救濟、恢復已經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權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板書)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夠作為權利和義務主體的資格。內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榮譽和肖像等。人格尊嚴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碼權利。憲法規定?quot;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嚴,就談不上保護。

第三、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板書)

各項保護措施都要適應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齡、生理、心理特徵,才能有效。

第四、教育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簡稱教育原則。(板書)

教育和保護是相輔相成的,因為,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們;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強其辨別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們加強自我保護,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做鬥爭,達到保護的目的。

小結:(用課件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必要性。兩個具體知識: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物件;四項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基本原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