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科學《白醋和小蘇打的混合》教案範文

來源:才華庫 1.4W

一、引入學習

三年科學《白醋和小蘇打的混合》教案範文

師:老師給大家玩個魔術。(師用白醋和酚酞溶液混合後,溶液變成紅色。)

(生驚奇地歡呼。)

評析:教師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入新課的學習,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魔術中用到的白醋又成為學生探究的材料之一;魔術也蘊含了“兩種物質混合後又產生了新的物質”這一概念。

師:剛才玩魔術時用到了這瓶液體(出示白醋),想知道它是什麼嗎?

生:想!

師:怎樣才能知道它是什麼?

生:看它的顏色。

生:摸摸它的溫度是熱的還是冷的,還可以摸它粘不粘。

生:開啟瓶蓋聞它是什麼氣味的。

生:嘗一口也能知道它是什麼。

師:在不知道這種液體是什麼的情況下,可以隨便嘗、摸嗎?

生:可以!

師:那你敢不敢嘗一口?

生搖頭:不行,萬一它有毒就糟了。(全班笑)

師:!在不知道這種材料是否安全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輕易嘗、摸、聞。

評析:指導學生觀察是非常重要的,而形成科學的觀察方法、嚴謹的觀察態度又尤為重要。教師特別強調了“在不知道一種物質是什麼的情況下,絕對不可以隨便嘗、摸、聞”,又是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生命意識的教育。

二、觀察小蘇打和白醋。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的材料都是安全的。這裡還有一包白色的粉末,它又是什麼呢?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這兩種材料,請同學們用自己想到的方法進行觀察,看哪個小組的發現最多!請各小組從桌下取出材料,開始!

(學生對白醋和小蘇打進行觀察,教師參與觀察,並予以指導)

師:誰願意把你們的發現向大家說說?

生:這瓶液體是醋,味道酸酸的;這包白色的粉末有點像鹽,鹹鹹的。

生:這瓶液體是白醋,這包粉末是小蘇打。

師:能肯定嗎?

生:我們這組的材料上有標籤,上面寫的有名稱。

師:看標籤也是對事物的一種觀察方法。對這兩種材料的特點還有補充的嗎?

生:白醋的氣味很酸,有點沖鼻,摸起來涼涼的。

生:小蘇打像麵粉一樣,比麵粉粗一些,都是白色的小顆粒。

評析:教師為學生提供的材料中,有的貼有標籤,有的沒有貼標籤,這其實也暗藏了一種認識事物的方法:看標籤和說明。學生通過對標籤的閱讀以及和其他小組的溝通,共同認識這兩種材料。

三、猜測兩種材料混合後的現象

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如果把白醋和小蘇打混合在一起,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生:混合在一起可能醋也變白了。

師:你為什麼這樣想?

生:我喝牛奶時就是這樣,我認為小蘇打和醋混合就像奶粉和水混合一樣的。

生:我覺得可能小蘇打可能會溶解在白醋裡,看不見了,白醋還是清的。

生:我認為可能會改變顏色,變成紅的,就像剛才老師玩的魔術那樣。

生:有可能會出現很多泡沫 ……

評析:猜想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一環。學生可能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兩種物質混合後產生的現象進行預測。猜想到底正確與否,將激發學生對猜想進行探究。

四、討論混合的方法

師:如果把白醋和小蘇打混合,我們可能有很多方法,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白醋、小蘇打、燒杯、勺子(教師依次出示實物),用這些材料你打算怎樣混合?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看哪個小組想到的方法多!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討論並予以指導)

師:你們想到了哪些混合的方法?誰願意說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們的方法和你們的一樣嗎?

生:我們組想了3種方法。第一種是先把小蘇打倒進燒杯裡,後倒白醋;第二種是先倒白醋後倒小蘇打;第三種是把小蘇打和白醋同時倒入燒杯中。

師:白醋和小蘇打分別放多少合適呢?都放完嗎?

生:不行,都放完太多了,放不下,我們打算都放一半。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我們組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把白醋放的多點,小蘇打少放一點;第二種把小蘇打放多點,白醋放少點。

生:還可以不用燒杯,把小蘇打直接倒進白醋瓶中,蓋上蓋子搖一搖。

生:我們組還可以把白醋一點一點滴在小蘇打裡面。

生:先把小蘇打放一點在燒杯裡,然後加一點白醋用勺子攪拌,再加一點小蘇打,放一點白醋,直到把小蘇打全部淹沒,然後一直攪拌,讓它們全部溶解。

師:大家說出了這麼多實驗方法,你認為哪種最好?等會兒實驗時,你們小組打算選擇哪種實驗方案?請各小組進行討論,把選定的方案記錄在《科學記錄表》上。

評析:白醋和小蘇打混合的方法,看似簡單,而實質上卻體現了學生搞科學的精髓:材料放的順序,多少,不同的方法可能會有不同的現象出現!這就是搞科學!

(學生討論,制定詳細方案,教師巡視給予必要的指導)

師:哪些小組寫好了?誰願意給大家說說?

生:我們小組選定的實驗方案是:先倒1釐米高的白醋在燒杯裡,然後用勺子放1勺小蘇打,再用勺子攪拌,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師:待會實驗時,你們小組打算怎樣分工?誰記錄?誰操作?……實驗中怎樣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請各小組討論好之後派代表領取實驗材料。

(學生討論之後分組領取實驗材料)

評析:什麼方法才是更為合理的方法?學生在想出了許多混合的方法後,要選擇自己小組認為是合理的方法,就需要把自己小組的各種方法進行對比,把自己小組的和其他小組的方法對比,教師又加以指導,這樣就形成了比較合理的實驗計劃。

五、學生實驗

師:請大家按照自己制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將實驗現象記錄在表格中,比一比哪個小組觀察的仔細,發現的多!

(學生有計劃的進行實驗,小組分工明確,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實驗)

(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記錄現象)

評析: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彙報,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控,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六、彙報交流實驗現象

師:請各小組把材料放回原處,誰願意把你們的發現向大家說說?

評析:把材料放回原處,是一個細節,是許多教師上課沒有注意到的,卻又恰恰是實驗課上學生教學秩序混亂的大敵。學生在許多實驗材料的吸引下,會不由自主地去玩,這是孩子的天性。而把材料收起來,就避免了材料吸引學生,從而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實驗現象的彙報和交流上來。

生:杯子裡的醋變成白色,並且往上冒泡泡,一會泡泡又下去了。摸起來冰冰的、涼涼的,味道有點酸還有點鹹。過了一會醋又變成透明的,小蘇打變少了。

生:我們觀察到把小蘇打和醋混合後,它們變成一些泡泡在裡面泛起來,還能聽到咕嚕咕嚕的`響聲,過了一會變成乳白色,還有一些氣泡從下往上冒。

生:我們組看見混合後像啤酒一樣冒起來,然後下降很快,搖一搖泡泡又變多了,聞起來甜甜的,味道酸中帶甜,還有點刺鼻。

生:我們組觀察到混合後慢慢的起白泡,而且往上衝,過一會又變成透亮的水,瓶底還有小蘇打,裡面還有很小的泡泡,攪拌一會水有些渾,過一會水就清了,再放一些醋,裡面的泡泡非常猛的往上衝,過一會小蘇打更少了。

……

評析:可以看出來學生觀察到的現象非常豐富。在這些不同的現象描述之際,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實驗方法,如果追問:“你們是怎樣做的?”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的實驗方法會出現的不同的實驗現象”這一結果。

師:你們是按照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的嗎?

生:不是,我們本來打算把小蘇打放進醋瓶子裡面進行實驗的,後來一想,覺得太浪費材料了,做實驗的時候,我們把白醋先倒了一半在燒杯中,然後再放的小蘇打。

師:他們為了節約材料。你們呢?

生 :我們覺得放的白醋太少了,觀察的不明顯,我們又把醋多放了幾次。

師:科學家有時也會根據需要對實驗方案進行調整。哪些小組在實驗時也對自己的方案進行了調整?

(學生舉手)

評析:教師對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生成性問題-“調整實驗方案”進行肯定,實際上又蘊含著對學生的科學態度的教育。

師:在實驗過程中還有什麼疑惑?

生:為什麼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能冒泡泡?

生:冒完泡泡後,為什麼再加點白醋還能繼續泛泡?

生:做完實驗以後,白醋是渾的,為什麼過一會就能變的透明瞭?

生:混合以後的氣味為什麼有點甜甜的,像雪碧的氣味?

……

評析:學生在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的基礎上,必然會產生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一節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實驗器材也有限,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讓學生提出自己在實驗中發現的問題,對學生的探究興趣是一種必要的鼓勵。

七、解釋新物質

師:大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後我們還會繼續研究。剛才在實驗中大家都看到白醋和小蘇打混合以後會產生氣泡,氣泡裡的氣體會是空氣嗎?

生:我覺得應該不是空氣。

師:你為什麼這樣想?

生:水裡本來沒有氣泡,小蘇打倒進白醋裡才開始冒泡的,我認為應該不是空氣。

師: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生:也許是空氣吧,是空氣跑到泡泡裡面的。

師: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也許是二氧化碳。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笑:我猜的。

師:用什麼辦法證明它到底是不是空氣呢?

生:聞它的氣味,空氣是沒有味的。

生:不行,白醋也有氣味,不好分辨是氣體的還是白醋的氣味。

師:那怎麼辦?還有什麼好方法?

(學生積極思考,但一時想不出其他方法。)

師:這裡有一盒火柴(出示實物),火柴在空氣中能燃燒(點燃火柴),能不能利用火柴進行驗證?

生:可以放在氣體中看它能不能也讓火柴燃燒。

師:如果不能呢?

生:那它就不是空氣。

師:我們來驗證一下:這裡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瓶子,裡面有什麼?(出示瓶子)

生:沒有。

生:不是,有空氣!

師:對!這裡面是空氣,現在把其中一瓶倒入白醋,放一勺小蘇打(師邊說邊示範),現在這兩瓶還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一瓶是空氣,一瓶是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的氣體。(師把燃燒的火柴放入空氣中)火柴放進空氣中,能否繼續燃燒?

生:還在繼續燃燒。

師:注意看(師另點燃一個火柴放入另一瓶氣體中),放進這種氣體中,你們發現了什麼現象?

生:火柴熄滅了!

師:對,這是一種不支援燃燒的氣體,它是空氣嗎?

生:不是。

師:大家玩過氫氣球嗎?如果手一鬆,氫氣球就會飛走,這是為什麼?

生:氫氣球裡面是氫氣,它比空氣輕,所以它能飛走。

師:這種氣體會不會是氫氣?

生:不會,如果是氫氣就飛走了,我們用火柴就檢測不到它了。

師:這是一種不支援燃燒,比空氣重的氣體,它到底是什麼,我們以後還會繼續進行研究。實驗後的白醋還是白醋嗎?

生:不是,它的味道變了。

師:小蘇打呢?

生:我們組的變少了,他們的小蘇打看不見了。

師: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了新的物質(板書)你還發現生活中哪些物質混合也能產生新物質的現象?

評析:產生的新物質是什麼,對孩子們來說可能有些困難,對新物質的探究過程和認識事物的方法也很重要。想象歸想象,事實是事實,讓學生養成尊重事實的習慣。氣泡裡是什麼氣體?是氧氣?二氧化碳?還是空氣?在學生猜測的基礎上,教師為學生提供了火柴。是否支援燃燒,成為判定氣泡裡的氣體是否是空氣的簡單判別方法。雖然不能解決是什麼氣體,但學生已經初步學會了認識、判別事物的方法。

八、小結評價

師:你現在知道科學課是什麼樣的了嗎?

生:科學課就是讓我們感受科學的課。

生:科學課就是讓我們自己做實驗,自己發現問題的課。

生:科學課是很有意思的課,它讓我們知道了很多有趣的科學知識。

……

師:你們小組的同學表現的如何?

生:他們表現的很好,都在認真的觀察,都在積極的思考問題。

生:我們小組的同學都很團結。

生:我們觀察到了很多現象,記錄的也不錯。

生:我們選擇的方法有一點問題,但我們及時調整了。

……

師:老師認為大家今天的確有許多新的發現,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問題。希望同學們下課後認真觀察生活中有趣的混合現象。請同學們把材料整理好,上交到老師這來,下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