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傳 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51W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重點掌握“晏如、蕭然、會意、汲汲、慼慼”的詞義,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2.瞭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3.熟讀、背誦全文。  

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重視誦讀,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提高朗讀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2.指導學生課外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學生自主分析資料,主動探究,養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3.體會文章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把握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語言特點。  

4. 學習作者守志安貧、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風亮節、精神實質。  

3.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鑑賞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關鍵語句的含意。  

2.引導學生探究《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為他人作傳,還是以史傳的形式寫自傳。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時受家庭和儒經影響,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當時政治黑暗,社會動盪,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歲才出仕,但也不過幾任小官。由於他厭惡官場的汙濁,不願“為五斗米折腰”,41歲時決然從彭澤令任上退隱,歸田躬耕。歸田後的陶淵明寫下了100多首反映勞動生活的詩歌和多篇辭賦散文。陶淵明的作品,現存詩120多首、散文6篇、辭賦3篇及其它韻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現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對汙濁的現實表現出強烈不滿。還有大量的田園詩,則表現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勞動本身的讚美,如《飲酒》《歸園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記》,表現了對理想社會的嚮往。    

他的詩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寫,來表現農村的日常生活和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使人感覺真像是從“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沒有一點的痕跡。    

三、題目解說:    

  

《五柳先生傳》就是詩人自撰的小傳,全篇不足200字,卻以精粹筆墨形象勾畫了詩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簡稱“傳”。傳記,是對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記敘,其特點是“實錄”,即實事求是,不允許虛構和誇張。根據記敘的物件不同,傳記可分為自傳和他傳兩類。   

自傳,傳記文的一種,是敘述作者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一般來說,自傳要介紹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及思想發展等等。    

一、匯入    

我們曾經學過陶淵明寫的散文《桃花源記》,作者虛構了一個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達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社會的嚮往,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現在我們再來學習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傳》,兩篇文章相互印證,也許對陶淵明的思想會有一個更加全面的瞭解。  

二、初讀,整體感知:    

1、重點拼音:    

輒(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簞(dān)瓢屢(lǚ)空   晏(yàn)    

  

黔(qián)  汲汲(jí)   儔(chóu)   銜觴(shāng)   歟(yú)    

  

多音字:傳(zhuàn)   好(hào)    

  

2、指導學生朗讀。    

第一,身心放鬆,無拘無束;第二,讀出自我,讀出困惑。    

怎樣才叫讀出了自我,就是要讀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過讀書的四步驟,曰:“精取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3、注意節奏。課文節奏劃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 /“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三、再讀,初步理解詞句意思。    

1、重點字詞。    

何許:什麼地方。許:,處所、地方。   亦:也。     詳:形容詞作動詞,知道。    

姓字:姓名。 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後另外改的別名叫“字”。   因:因此           

  

以為:以之為,把它作為。 以:把。 為:作為。     號:別號,人名外的自稱。        

焉:語氣詞助,無義。  好:喜歡,喜好。      不求甚解(成語):不追求過細的理解。這裡指不拘泥於字面,不執著於對一字一句的解釋,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實質。這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死摳字句,而要求真諦。  會意:對書中的精神實質有所領會。會:領會,體會。  欣然:高興的樣子。       性:人的本性。       

嗜:喜愛,愛好。       舊: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說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或:有時。       置酒:準備酒。置:置備,準備。     而招之:而表順承。    

招之:招待他。     造:往,到。    輒:每每,總是。    盡:指喝完。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點也不。曾不連用加強否定語氣。     吝:捨不得。  吝情:感情上計較,指留戀、顧戀。   去留,偏意複詞,強調,去,指離開。    環堵:房屋四周。堵,牆壁。   

蕭然:冷落、空曠的樣子。     短褐:粗布短衣。穿結:指衣服破爛。穿,破。結,縫補。   簞:盛飯食的圓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蘆。   晏如:安然自樂的樣子。晏,平靜,安逸。  如,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     自娛:使自己歡娛。 忘懷:不放在心上,忘記。   

自終:自己過完一生。終,終了,結束。   

贊;史傳文章結尾的評語。(不是讚揚的意思。)它是對傳記正文的記事和褒貶做進一步的補充和闡發。     慼慼:愁苦的樣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不慼慼於貧賤:狀語後置。譯為:不因為貧賤而憂愁。 後一句: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譯: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 其:指黔婁之妻。  

茲:連詞,起承接作用。  若人:這個人,指五柳先生。儔:類。  銜觴賦詩:一邊喝酒一邊做詩。觴:酒杯。  以樂其志:來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  以:連詞,來。   

志:心志,志趣。 樂,使……快樂  

第二課時  

問題研究:  

1.  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1)“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    

(2)“好讀書”、“不求甚解”, [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他讀書的目的不是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3)第二大愛好--性嗜酒。五柳先生在汙濁的世俗社會裡特立獨行,內心必有許多愁苦,寄情於酒,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脫的一種方法。他飲酒時“造飲輒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達的體現。    

(4)第三大志趣--著文章。五柳先生才華出眾,著文章本是要給別人看,更不是要獻給統治者去求得官祿,而只是“自娛”,這正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這與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鮮明對比,使這個身處汙濁社會而保持高風亮節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欽佩萬分。    

(2)至(4)條概括起來就是他的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是飲酒,三是著文章。     

2、描寫五柳先生生活狀況的句子:“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草瓢屢空。”    

不僅寫出了他的窮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說明了作者以古賢顏回自比,表達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貧樂道的思想。    

通過這種種敘述,把一個雖然貧困,卻悠閒自適、淡泊名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   

3、“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答案: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   

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統一答案。   

4、作者為什麼要託言為五柳先生寫傳記?而且還要交代人物為什麼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參考意見:作者託言為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與他的隱退思想有關。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不但不知道他的出身和籍貫,“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用以為號焉”,就這樣隨便起了一個字號。晉代是很講究門第的,先生的所作所為與當時的世風顯然是背道而馳的,表現了他卓而不群、不隨世俗的品性。他的房屋簡陋,生活貧窮,而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以五柳為號也顯示出他的志趣。   

5.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不求對書系統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會己心、愜己意者,也就是從中尋找思想上的共鳴和感情上的寄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榮利思想的反映。  

6.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  

要點提示: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這樣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歎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人勝。  

類文比較閱讀:     

老舍自傳(有改動)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兩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繼學師範,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餬口四方,教書為業。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二十七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麼了不起。三十四歲結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閒時養花,不甚得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收穫,並不著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後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五同”老師傳  

聽母親說,我黎明出生,初來人間,哭聲震天。家人以為生了個大胖小子,卻原來是一瘦小千金。父母盼我爭強好勝,故取名一小子之名曰黎勝。然爭強有餘,總不能勝:學唱歌,五音不全;學跳舞,步伐不健;亦追時尚趕新潮,卻不願改變自我、丟失自然……於是拼命讀書,與莎翁交友,與太白唱吟,與魯老夫子對話,與五柳先生趣談。立三尺講臺,難守本分,不迷信於舊規,而有志於挑戰,不僅課內揭祕,而且課外探源,每有所悟,便怡然自樂,得意洋洋也。學生嘆曰:黎老師有童心之純真,無師道之尊嚴,與我們“五同”為伴,戲稱為“五同”老師。何謂“五同”?師生同讀、同寫、同講、同議、同評也。  

一課一得:  

  

  

  

第三課時  

  

一、自主練習  

⒈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①性嗜酒而家貧(      ) ②造飲輒盡(    ) ③曾不吝情去留(      ) ④短褐穿結(      )

⑤簞瓢屢空,晏如也(      )(      )(      )(       )        ⑥頗示己志(        )

⑦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   ⑧銜觴賦詩(          )  ⑨無懷氏之民歟(          )

⒉解釋詞語。

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許:                       ②不慼慼於貧賤   慼慼:                       

③不汲汲於富貴  汲汲:                         ④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儔:                       

⑤銜觴賦詩  銜觴:                             ⑥亦不詳其姓字。 詳  :                    

⑦親舊知其如此。 舊:                   ⑧ 或置酒而招之。或:________  置:___________  

⑨頗示己志。 頗:______________       ⑩環堵蕭然,不蔽風日。蕭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是作者以史傳的手法所寫的一篇自傳。

B.這篇自傳是用第一人稱敘說的。

C.這篇自傳使我們瞭解陶淵明具有甘守貧賤、不慕榮利、恬淡寧靜的高潔品質。

D.這篇文章簡練而生動,富有幽默情趣,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淡泊自得的隱士形象。

⒋選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A.茲若人之儔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無懷氏之民歟?   D.葛天氏之民歟?

⒌填空。  

①陶潛,       時期的文學家和          。字      ,號            ,世稱靖節先生,有《          》傳世。

②黔婁之妻有言:“                    ,                  。”其言                 乎?

,                。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6.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茲若人之詩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7.找出文中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語句。

①性格:                                                  

②生活:                                                  

③志趣:                                                  

二、閱讀延伸

(一)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8.結合語境,解釋文中加橫線詞的意思。

①造飲輒盡(                    )

②銜觴賦詩(                    )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10.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個                                        的形象,讚美了他                                      的精神。

11.“不求甚解”一詞按現在的理解帶有貶義,為什麼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

  

  

12.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的句子,請你結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記》說說他的志是什麼?

【創新能力訓練】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

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家世),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餷(zhān,稠粥)粥不充,日昃(zè,太陽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范仲淹二歲而孤  孤:孤兒

B.往往餷粥不充    餷粥:稠粥

C.遂大通六經之旨  旨:美味

D.常自誦曰        誦:背誦

2.比較“之”的意義和用法,正確的一項是()

①之南都人學舍     ②遂大通六經之旨

③先天下之憂而憂   ④後天下之樂而樂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3.對“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一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有時夜裡暗,就用水洗臉(來提神)。

B.或者夜裡昏沉疲倦,就用水泡一點面。

C.有時夜裡昏沉疲倦,就用水洗臉(來提神)。

D.或者夜裡昏暗,就用水泡一點面。

  

4.如果將這則短文中的材料作為論據,可以證明一個什麼觀點?

  

5.本文記敘的中心是:       

(二)朱買臣傳(節選)

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①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②相隨,數③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④,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⑤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⑥去。……

拜為太守,入吳界,見其故妻、妻夫治道⑦,買臣駐車,呼令後車載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⑧之。居一月,妻自經⑨死。買臣乞⑩其夫錢,令葬。

[註釋]

①艾:同“刈”,割,砍。薪樵:木柴。 ②戴:同“載”。③數:屢次。嘔:同“謳”,唱。④疾歌:大聲歌唱。⑤女:同“汝”。 ⑥聽:聽憑。  ⑦治道:整修道路。⑧食:同“飼”。⑨自經:上吊。⑩乞:給予。

⒒與課文選段對比閱讀,請簡答。

①朱買臣與陶淵明都好學,學習目的有什麼不同?

  

②朱買臣與陶淵明都貧困,他們對待貧困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③朱買臣與陶淵明的生活追求有什麼不同?

  

⒓區別用法,解釋含義。

其妻亦負戴相隨

①其      呼令後車載其夫妻

買臣乞其夫錢

妻羞之,求去

②之     置園中,給食之

無懷氏之民歟

賣以給食

③食   置園中,給食之

  

⒔翻譯下面兩句話。

①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②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  

  

  

  

  

《五柳先生》能力提升題答案

一、自主練習

⒈略 ⒉略⒊B(是用第三人稱敘說的) ⒋ B   ⒌①東晉   詩人   淵明   五柳先生    陶淵明集   ②不慼慼於貧賤   不汲汲於富貴    茲若人之儔   銜觴賦詩  以樂其志6.見譯文7.①閒靜少言,不慕榮利②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③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二、閱讀延伸

(一)⒍①往,到    ②酒杯 ⒎不為貧賤而憂慮,不熱衷於發財做官。⒏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    安貧樂道    ⒐因為五柳先生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這與他“不慕榮利”的追求有關,讀書是為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⒑淡泊名利,潔身自好。

【創新能力訓練】

1.B  2.C  3、C  4.略5.范仲淹發憤苦讀,胸懷大志

二.11.①朱:追求功名利祿。陶:務求領會內涵。②朱:不甘心貧困。陶:態度安然。③朱:為榮華富貴而奮鬥。陶:安心於淡泊寧靜的隱居生活。⒓①他的;他們;她   ②這件事;他們;的   ③糧食、食物;同“飼”,讓……吃  ⒔①買臣更增大了歌唱的聲音,妻子為此感到羞恥,請求離開他。②你(跟我)吃了這麼長時間的苦,等我富貴時報答你的功勞。

 

孫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