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來源:才華庫 8.16K

 學習重點 

1.記:積累文字中的關鍵字詞,積累關於人性的名言名句。

2.讀:理解小說的情節結構,理解小說中的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在對湘西風土人情的描寫中寄寓的感情,感悟作者通過對人性美的描繪引發的人生思考,學習和掌握心理描寫及塑造人物的方法。

3.寫:運用心理描寫的方法,寫一個人物片段。

4.練:賞析小說的語言特色。

一、誦記名言警句

有關“人性”的名言

1.世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但教育和習慣卻使它們的表現形式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必須隔著各種外衣對它們加以認識。(切斯特菲爾德)

2.愛情、希望、恐懼和信仰構成了人性,它們是人性的標誌和特徵。(勃朗寧)

3.人是最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隻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馬克思)

4.人的野性無異於橡樹林中的各種野獸。(本瓊森)

5.只要有可能,人人都會成為暴君,這是大自然賦予人的本性。(笛福)

6.人就像藤蘿,他的生存靠別的東西支援,他擁抱別人,就從擁抱中得到了力量。(蒲柏)

7.一部偉大作品,總是表現人性最真切的慾望。(沈從文)

二、瞭解文學常識

作者及背景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人,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中國現代作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短篇小說《丈夫》《貴生》《三三》,長篇小說《邊城》《長河》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他的《邊城》是“一部田園牧歌式的傑作”“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

《邊城》寫的是湘西邊城的一個戀愛故事: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著一戶人家。獨門獨院裡,只有祖父老船伕和孫女翠翠兩個人,還有一隻通人性的狗。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比賽,偶然遇到長得相當英俊的青年水手儺送,儺送在少女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時,當地的團總以磨坊為陪嫁,想把女兒許配給儺送,而儺送一見翠翠也生出愛慕之心,寧肯繼承一條破船與翠翠成婚。巧的是,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翠翠,並先走一步託媒人提了親。祖父尊重翠翠的心願,讓兄弟倆到溪邊山上唱歌,讓翠翠從中選擇。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不幸觸礁葬身水中。儺送心裡悲痛且知道婚事一時難成也乘船下了桃源。祖父年事已高再加上心情鬱悶,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裡溘然去世。翠翠在老軍人楊馬兵的陪伴下,以渡船為生,等待儺送的歸來。課文節選部分寫的是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賽,與儺送相遇,並心生愛慕一段,是整個故事的開端。

三、夯實基礎知識

1.字正音準(先閱讀課文,然後藉助工具書,完成該題)

(1)單音字

①蘸酒(zhàn)   ②泅水(qiú)   ③老鸛河(ɡuàn)

④儺送(Nuó)   ⑤氽著(tǔn)   ⑥鞶鼓(pán)

⑦踹水(chuài)   ⑧欺侮(wǔ)   ⑨碧溪岨(jū)

⑩角隅(yú)  喧闐(tián)   餈粑(cí bā)

2.涵詠詞義

(1)詞義理解

①平淡無奇:比喻平平常常,沒有什麼出色的地方。

②插科打諢:戲曲演員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談話和動作來引人發笑。

錯點提醒 “諢”讀hùn。

③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④張冠李戴: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弄錯了物件或弄錯了事實。

⑤信口開河:隨口亂說一氣。

(2)近義詞辨析

①放縱放肆

辨析:“放縱”指a.縱容,不加約束;b.不守規矩,沒有禮貌。“放肆”指(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例句:平時他對女兒很放縱,因此這次他女兒在眾人面前如此放肆,大家也就不奇怪了。

②警告警示

辨析:“警告”指a.提醒,使警惕;b.對有錯誤或不正當行為的個人、團體、國家提出告誡,使認識所應負的責任;c.對犯錯誤者的一種處分。“警示”指警告,啟示。

例句:背面左上方的位置還寫有一句警示語,警告那些想通過非法途徑來歐盟國家務工的人考慮清楚要為此付出的代價。

四、速讀感知課文

1.文章共節選了四部分,每部分各寫了什麼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部分,寫第三個端午節,籌備龍舟競賽。(社會環境)

第二部分,寫第一個端午節,看龍舟翠翠巧遇二老儺送。(追述)

第三部分,寫第二個端午節,翠翠巧遇大老天保。

第四部分,寫迎婚送親的花轎,引發翠翠的情思。

2.《邊城》中的人們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請用文中的語言填寫下面的表格。

環境特點 文中內容

環境太平

地點僻遠

民風淳樸

這是一個極具地域特色的如桃花源一樣優美的生活環境。

答案 

環境特點 文中內容

環境太平 水陸商務既不至於受戰爭停頓,也不至於為土匪影響,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

地點僻遠 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發生別的死亡大變,為一種不幸所絆倒,覺得十分傷心外,中國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掙扎中的情形,似乎就還不曾為這邊城人民所感到。

民風淳樸 端午、中秋和過年“三個節日過去三五十年前,如何興奮了這地方人,直到現在,還毫無什麼變化,仍舊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義的幾個日子”。

這是一個極具地域特色的如桃花源一樣優美的生活環境。

一、重點突破

1.小說寫端午節熱鬧的龍舟比賽、捉鴨遊戲和人們爭相觀看的盛大場面,對故事情節的展開有什麼作用?

我來答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來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端午節的龍舟比賽和捉鴨遊戲,印證了這裡的民風淳樸,而正是在這熱鬧的遊戲中,作者讓小說的主要人物翠翠、老船伕、順順、天保、儺送等人相繼出場,並在端午節的活動中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與情感愛好,為下文展開故事、塑造人物做好了鋪墊。此外,端午節的熱鬧又極具地域色彩,給人展示了一種美不勝收的風土人情,這也是《邊城》的一大特色。

2.翠翠與儺送初次見面的情況是怎樣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人怎樣的特點?

我來答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來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開始翠翠對儺送的初次印象並不好,誤以為儺送是個“輕薄男子”,所以罵他“悖時砍腦殼的”,在她知道是儺送派人送她回家時,她“心裡又吃驚又害羞”。儺送根本不認識翠翠,但他還是邀請翠翠到他家裡去,捱了翠翠的罵,他沒有介意,仍派人把翠翠送回去。

翠翠:單純(語言:我是翠翠)、可愛(回答時的神情:輕輕的、悖時砍腦殼的)、羞澀(“翠翠想起自己先前罵人那句話,心裡又吃驚又害羞,再也不說什麼,默默地隨了那火把走去”)。

儺送:(動作、神態:笑)心地寬厚,熱情開朗。

3.爺爺與翠翠相依為命,結合文中相關內容,分析一下祖孫二人的感情是怎樣的。

我來答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來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爺爺非常疼愛翠翠。比如看賽龍舟時,他不忘叮囑別人送翠翠回家。

(2)翠翠關心爺爺。如當爺爺說到翠翠長大了時,翠翠說“人大了就應當守船呢”,“人老了應當歇憩”,這些話表明她看到爺爺越來越老,已經想著替爺爺守船了。

(3)祖孫二人現在似乎真的是有那麼一點隔閡了。如爺爺不能準確理解翠翠的心思。

4.文章中寫了爺爺與哪些鄉鄰之間的關係呢?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這種關係。

我來答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來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爺爺與“老熟人”:“且因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單,身邊無一個親人,也無一隻狗,因此便約好了那人早上過家中來吃飯,喝一杯雄黃酒。”“兩人一面談些端午舊事,一面喝酒,不到一會兒,那人卻在岩石上被燒酒醉倒了。”兩個寂寞的老人,一輩子的老交情,端午節,別人都在圖個熱鬧,他們卻找了個清淨之地,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黃酒,來個一醉方休,可謂“酒逢知己千杯少”。

(2)爺爺與過渡人:一個要給錢,他卻不肯收,但他還是領了這份情。

(3)爺爺與順順:順順慷慨大方地送鴨子、粽子給爺爺。

總之,爺爺與鄉鄰之間是非常純樸的友情關係。

二、疑點探究

5.理解下面幾句話的含意。

(1)祖父說:“順順真是個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這一家人都好!”翠翠說:“一家人都好,你認識他們一家人嗎?”

我來答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來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翠翠對爺爺有抱怨,因為在爺爺的話中,居然沒有說到翠翠惦記著的儺送。

(2)“翠翠,莫鬧,我摔到河裡去,鴨子會走脫的!”

“誰也不稀罕那隻鴨子!”

我來答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來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這隻鴨子是大老送的,翠翠不稀罕;如果鴨子是二老送的,那該有多好啊。

(3)祖父不說什麼,還是唱著。兩人都記起順順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灘過節,但誰也不明白另外一個人的記憶所止處。

我來答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來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爺爺的記憶所止處是讓天保娶翠翠,翠翠的記憶所止處是思戀儺送(二老)。

6.作者為什麼要把邊城湘西普通人的生活寫得如此美好?

我來答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來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者所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淳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爺爺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汙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②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淨,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淨。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作者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氾濫的批判。③作者的理想是要在小說中表現“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

三、美點賞析--獨到的心理描寫

7.《邊城》對人物的心理沒有采用直接的描寫方式,請從文中找出幾處體現人物心理的語句體會這種獨到的寫法。

我來答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來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通過人物的動作表現人物的心理。如:“祖父掂著那紅紙包封的分量說:‘翠翠,宋家堡子裡新嫁娘年紀還只十五歲。’翠翠明白祖父這句話的意思所在,不作理會,靜靜地把船拉動起來。”翠翠靜靜地拉船,而內心卻極不平靜,她在想她的婚姻,她在想她的未來。

(2)通過語言表現人物的心理。如:“翠翠說:‘魚咬了我也不關你的事。’”這句話表現了翠翠對儺送唐突的輕微不滿。

(3)通過環境描寫表現人物的心理。如:“鞭炮放過一陣後,用長凳腿綁著的大筒煙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線,先是噝噝地流瀉白光,慢慢的這白光便吼嘯起來,作出如雷如虎驚人的聲音,白光向上空衝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時便灑散著滿天花雨。”美景依然但翠翠的心裡卻沒有了原先的喜悅,因為今年沒能與儺送相見。

四、隨堂寫練

8.請選擇一個人物,運用心理描寫的方法描寫一個片段,表現其思想動態,150字左右。

妙筆生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凜冽的寒風颳在小輝身上。他跟在老師後面向辦公室走去,心中忐忑不安:“怎麼辦?怎麼會連作業都忘記寫?希望老師能放過我……對了,就說是媽媽生病了,因為照顧媽媽所以沒有寫作業!唉,不行不行。那……說是把作業本落在學校了?可是,老師怎麼會相信呢?哎呀,老師不會要把家長叫來學校吧?那可慘了……上帝啊,保佑我吧。我親

愛的老師啊,您狠狠罵我吧,只要不叫家長來就行……”

情到深處始為輕

《邊城》悽美動人的故事像一根輕柔的絲線悠悠地牽動你心靈的一角,使你在不知不覺間已然淚落滿面。

湘西擁有那樣美麗的風光:清瑩的河水映出水底凌亂的碎石;微風吹過竹林,發出沙沙的輕響;乳白色的霧靄靦腆地在薄暮的夜色裡飄浮……景緻柔美而寧靜,遠離都市的喧囂與浮華,有一種出塵而卓然的清麗,似林泉深處悠然飄出的牧歌。

是的,牧歌,小說裡始終洋溢著牧歌的情調。

人說,人情如水。《邊城》裡的人情卻不是如水一樣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純淨。翠翠和爺爺一起守著渡船,相依為命,彼此關懷。爺爺真心地為翠翠好,卻不知由於他太過的關心和太深的愛延誤了翠翠一生的幸福。

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愛,可是有的時候,愛也可能成為一種負擔。父母永遠是天底下最愛子女的,含辛茹苦,窮盡一生,只為孩子能避開一切災禍,擁有燦爛的笑靨。他們的付出無私無怨,然而內心總還是有所希求,渴望著孩子能長伴身側,看到子女點滴的成長便是父母心底最深的安慰。但是,漫漫人生路最終還是要孩子自己走完。於是,當父母的愛逐漸成為子女闖蕩世界的牽絆,當至親之情終於纏繞住我們遠行的腳步,我們變得如此懦弱與無助。長期處於父母廕庇之下的稚弱的翅膀該怎樣獨自去搏擊風雨?而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真的,我們揹負不起太深的情!

三年的時光被濃縮進了三個美麗的端午節。三年前的那個夜晚,翠翠與二老儺送不期然的相遇在她心中埋下了情愫。年少的懵懂,初開的情竇,卻怎知終於落得孑然一身獨守渡船,為了一個未必會歸來的人作永無盡期的等待!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歲月輪迴?母親的悲劇在女兒身上又一次重演。我們的碌碌,我們的匆匆,是否真的只是徒勞?低頭看掌心交錯的細碎紋路,心中泛升起一片茫然:我們一路前行,可是又有誰知道前方的路究竟通往哪裡?

大老與二老都是茶峒的優秀青年,情深似海,卻愛上了同一個女孩。湘西的柔水與淨土滋養出的是兩個坦蕩的襟懷,愛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勵,彼此謙讓。二老的歌聲美妙有如山間的竹雀,自他開口的一刻,大老已經預知屬於自己的命運。同去的是兩顆緊緊依偎的心,歸來時一顆卻已破碎。為了成全弟弟,大老決然出走。

兩顆雙子星,一顆在這頭,一顆在那頭。無情的洞庭湖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儺送在岸上遙遙地觀望。他一半的熱情隨著哥哥的死而消逝了,內心的自責又將另一半隱去。在某個寂寞的早晨,二老悄然離開,帶著滿心的傷痛去尋找自己的命途。

爺爺的死使翠翠孤獨,孤獨的這樣徹底,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物件。碧溪的渡船上只剩了一個清寂的身影,她依然在執著地守望……

故事寫得這樣淡遠,骨子裡卻盡是悲涼。情到深處始為輕。原來離散可以這樣迫近,原來一切曾經的擁有可以瞬間成空。時間的觸角是那麼的細而綿長,都以為我們是被時光照料的孩子呢,等待在遠方的,卻是不能回頭的滄桑!然而,只要有希望,就總會有明天的曙光。任歲月流逝,細數度過的那些在回憶的凝眸裡變得淡遠而美麗的日子,生活也就這樣繼續下

去了。大仲馬不是曾在《基督山伯爵》中如此作結:“請記住:等待和希望!”

 

惜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