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 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93W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本篇的詞語。

2.學習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能力目標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鑑意義。

情感目標

1.認識並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本文詞語較多,學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講解。

2.加強誦讀、背誦練習。

課時安排

三課時

課前準備

1.熟讀課文

2.查詢有關三國後期的資料。

教學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瞭解時代背景,疏通文意和結構。著重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第二課時帶領學生研讀課文,並逐段探討課文第-部分。第三課時逐段研讀課文第二部分內容,並對諸葛亮的人物形象進行擴充套件延伸訓練。

教具學具

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

“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餘。”(《武侯書堂》)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病起書懷》)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表文的一大特點是陳述衷情。說起表文,我們就不得不提起諸葛亮的《出師表》。

諸葛亮輔佐劉備,歷盡艱難坎坷,經過多年奮戰,終於建立了蜀國,身負丞相重任。蜀國建立後兩年,即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後主劉禪繼位,時年16歲。諸葛亮受遺詔輔佐劉禪,主持蜀國軍政大事。公元227年,諸葛亮統率蜀國軍隊北進,駐軍漢中(今陝西南鄭縣),準備征伐曹魏,奪取中原,復興漢室。他當時感到劉禪很懦弱,頗有內顧之憂,所以臨出發前上書劉禪,懇切勸諫,要劉禪繼承劉備遺志,砥礪志行,振作精神,聽信忠言,任用賢良,黜斥佞人,嚴明賞罰,盡心國事,以圖完成復興漢室,統一天下的大業。這就是《出師表》。諸葛亮在這裡把“表”寫到了極至。

學習這篇文章,要注意領會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瞭解文中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並正音。

疲弊    陛下    恢弘    駑鈍    裨補闋漏  行陣和睦    夙夜憂嘆    崩殂    妄自菲薄    陟罰臧否    以彰其咎

2.齊讀課文。    

3.分小組,對照課下注釋及有關工具書,翻譯課文,注意以下加粗字詞:

危急存亡之秋:緊要時刻  

以光先帝遺德:發揚光大

恢弘志士之氣:發揚擴大  

不宜異同:異同,不同

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引喻,稱引、譬喻。義,適宜、恰當。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簡拔,選拔。

嘆息痛恨:痛心遺憾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低微而鄙陋

猥自枉屈:猥,這裡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由是感激:感激,感動、激動

遂許先帝以驅馳:驅馳,奔走效勞 

駑鈍:駑鈍,比喻才能平庸

攘除奸凶:攘除,排除、剷除

以彰其咎;彰,表明、顯揚;咎,過失

以諮諏善道:諮,詢問

4.全班再次齊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全文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寫臨出師前的忠諫,提出了廣開言路、執法如一、任人惟賢的具體建議。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劉備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誠圖報的忠心,點出出師本題,表示興復漢室的決心。

三、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儘量背下來。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崩殂(    )    2.陟罰臧否(    )(    )

3.費褘(    )    4.遺陛下(    )

5.夙夜憂嘆(    )    6.斟酌損益(    )

7.諮諏善道(    )    8.以彰其咎(    )

二、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能裨補闕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軍向寵,性行淑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躬耕於南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爾來二十有一年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庶竭駑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臨表涕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通過上課的學習。我們對整篇課文的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諸葛亮是如何提出廣開言路、執法如山、任人惟賢的具體建議的。

二、問題探究

1.第1段

(一)小組內互相譯段。有疑難提出,全班釋疑。

(2)問題探究

①當時的不利條件是什麼?

②當時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③本段提出什麼建議?

④提出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什麼?

⑤對國君進行了怎樣的規勸?

全班討論探究並明確:①“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觀);②“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主觀);(3)“開張聖聽”;④“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⑤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3)小結:

本段分析當前形勢,提出“廣開言路”的建議。

2.第2段

(1)小組內互譯語段,有疑難提出,全班釋疑。

(2)問題探究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議是什麼?具體內容是什麼? 

②如何具體執行?

③提出怎樣的勸誡?

④“內外異法”內外各指什麼?

全班討論探究並明確:(1)嚴明賞罰;(2)“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3)“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4)宮中、府中。

(3)小結:

提出應內外一體,賞罰嚴明的建議。

3.第3、4段

(1)小組內互譯語段,有疑難提出,全班釋疑。

(2)問題探究

①舉薦了哪些人?為什麼要舉薦這些人?

②提出親賢的具體作法是什麼?

③親賢的好處是什麼?

④概括第3段的內容?

⑤具體如何舉用將軍向寵?

⑥舉用將軍向寵有什麼好處?

⑦概括第4段的內容。

全班合作探究並明確:(1)郭攸之、費棉、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2)“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3)“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4)述說文臣的安排--舉薦賢才,著眼於思想品質。(5)“營中之事,悉以諮之”。(6)“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7)述說武將的安排--舉薦武將,贊其德才兼備。

(3)小結

本段述說人事安排,舉薦文臣武將。

4.第5段

(1)小組內互譯語段,有疑難提出,全班釋疑。

(2)問題探究

①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②“每與臣論此事”中“此”指?

③“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的主要條件是?

全班合作探究並明確:①第1句②第1句③“親賢臣;遠小人”

(3)小結:

本段總結上兩段,提出“親賢遠小”的建議。

三、佈置作業。

1.背誦1-5段。

2.“研討與練習”二。

3.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下列句中的加粗詞多是反義語素合成的並列式合成詞,但其中有一個偏義複詞,即只取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它是(    )。

A.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C.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D.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二、辨析下列加粗字的意義或用法。

1.以

A.以光先帝遺德    (    )

B.以塞忠諫之路    (    )

C.悉以諮之    (    )

D.先帝不以臣卑鄙    (    )

E.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    )

2.所以 

A.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

B.所以動心忍性(   )

3.效

A.託臣以討復興之效(   )

B.效則治臣之罪(    )

三、諸葛亮寫《出師表》的主要用意是(    )

A.表明自己忠於漢室後主。    B.希望後主實行法治,做到賞罰公平。

C.希望後主廣開言路,採納合理意見。    D.希望後主“親賢臣,遠小人”。

四、解釋下列加粗的詞的古義和今義。

1.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古義_____    今義_____ 

2.先帝知臣謹慎    古義_____    今義_____ 

3.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義_____    今義_____ 

4.誠宜開張聖聽    古義_____    今義_____

第三課時

一、匯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整篇課文的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諸葛亮是如何提出廣開言路、執法如山、任人惟賢的具體建議的。

二、問題探究

1.第6段

(1)小組內互譯語段,有疑難提出,全班釋疑。    

(2)問題探究: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詞語)?

②當時作者的志趣是什麼?

③“感激”的原因?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麼意思?具體指什麼?

⑤哪句話概括了與先帝患難與共的歷史? 

全班合作探究並明確:(1)“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布衣”;(2)“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4)低微而鄙俗;具體指“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5)“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中,爾來二十鬱一年矣”。

(3)小結:

本段述身世,講經歷,以使陛下明白創業之艱難,同時表達自己願竭忠盡智來報先帝知遇之恩的決心。

2.第7段

(1)小組內互譯語段,有疑難提出,全班釋疑。

(2)問題探究

①作者夙夜憂嘆的原因?

②“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原因?

③表明伐魏時機成熟的句子?

全班合作探究並明確:(1)“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2)“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4)“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

(3)小結:

本段敘述受命以來的心情及所採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不二,盡心盡責輔佐陛下,以報先帝託付之情的決心。

3.第8段

(1)小組內互譯語段,有疑難提出,全班釋疑。

(2)問題探究

①第一句照應上段哪一句?

②第二句前半句照應上段哪一句?

③第二句後半句照應第一段哪一句?

全班合作探究並明確:(1)“獎率三軍,北定中原”(2)“斟酌損益,進盡忠言”(3)“開張聖聽”

(3)小結

本段是對上文的回顧,再次提出對陛下的期望和要求,這既是臣對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長輩對晚輩誠摯愛忙亂的表露,感情真切自然。

4.第9段表達依依惜別之情。

這篇課文以議論為主,在議論和敘述中,流露著忠於蜀國、忠於劉備父子的真情實感。

總結本文的寫作特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

(1)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

(2)言率直、質樸、懇切、精練。

5.如何翻譯課文的特殊句式?

倒裝句式:“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敗軍之際”、“危難之間”均為後置的介賓短語,理解這個句子時,應該把“敗軍之際”放到“受任”前面,把“危難之間”放在“奉命”前面。這句的大意是:“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頭奉命出使。”同樣句式的“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試用於昔日”,“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等,都可以這樣理解句子的大意。

判斷句式:“此皆良實”中的“此”是主語,省略了謂語“是”:“皆”是狀語,而“良實”在句中是賓語。“此”在句中、句首做主語時,一般是判斷句式,在理解句子大意時,要注意加上“是”字。這個句子大意可理解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同樣句式還有“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等句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理解其句子的大意。學會了特殊句式的理解方法,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瞭解,但不要求死背其句式的概念。

三、拓展延伸

探討人物形象。

你對諸葛亮的看法怎樣?(小組討論)

四、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以“我眼中的諸葛亮”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3.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譯文

先帝建立大業尚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現在天下分成三國,益州地區困苦窮乏,這實在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然而在朝中侍衛大臣毫不懈怠,在外面忠誠將士捨身忘死,這是因為他們追懷先帝對他們有特殊的恩遇,想要在陛下身上來報答。(陛下)確實應當廣泛地聽取意見,廣開言路,使先帝留下的美德得以光大,使忠臣志士的精神得以振奮,不應該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至堵塞人們向您竭誠勸諫的道路。

宮廷中的官員和丞相府的官員,都是一個整體,提升、懲罰、表揚、批評(標準),不應該不一樣。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觸犯法令的人和盡忠行善的人,應當交付主管官評判他們應得的懲罰和獎賞,來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應當出於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內廷外府法度不一。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褘、董允等人,這都是善良誠實、志向心思都忠誠純正的人,因此先帝選拔出來留給陛下(使用)。我認為宮廷裡的事,不論大小,都同他們商量,然後再去辦,這樣一定能彌補不足,收到更好的效果。

將軍向寵,品性良善,辦事公正,精通軍事,當年試用他的時候,先帝稱讚他有才能,因此群臣舉薦他作中部督。我認為軍中的事,都同他商量,這樣一定能使軍中將士和睦相待,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能安排得當。

君王接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和我談論到這件事,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感到痛心遺憾。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足正直有才幹而且能以死殉節的忠臣,希望陛下接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興盛就可以計日而待了。

我本來是個平民百姓,親自在南陽耕田種地,只想在動盪不安的亂世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諸侯那裡揚名做官,先帝不因為我身份低微,學識淺陋,而降尊屈駕,親自三次到草廬來拜訪我,向我徵詢對當代大事的看法,故此我甚為感動,於是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遭逢戰敗,在戰事失利之際我接受了任命,在艱危日境之中我領受了使命,從那時以來已經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小心,所以臨終之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惟恐完不成先帝的託付,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荒涼不毛之地,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並率領大軍進兵北方,平定中原,我希望能竭盡自己平庸的才智,剷除奸邪凶頑的敵人,復興漢朝天下,返回到故都去。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所應盡的本分。至於考慮興利除弊,進獻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費褘、董允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完成討伐奸賊,復興漢朝王業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懲處我的罪過,來稟告先帝的英靈。如果沒有發揚美德的建議,那就責罰郭攸之、費韓、董允等人的輕忽職守,指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當自己謀劃,(向他們)徵詢治國的好辦法,明察並採納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詔訓示。(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現在該遠行了,面對著這篇表章我涕淚交流,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

第三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X”。

1.《出師表》中分析形勢,在於讓劉禪認清蜀漢處在“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從而警策自己要發憤圖強。  (    )

2.《出師表》反覆提到劉備的“遺德”、“遺詔”,在於讓劉禪以其父為榜樣,繼承父志,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    )

3.諸葛亮在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後主”劉禪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    )

二、填空。

1.表,是古代________的一種,用於向君主陳述作者的_____和_____。表文的一般內容不外乎______和_______,也往往帶有_________色彩。《出師表》這篇表文以_____為主,兼有_____和_____。

2.《出師表》中,諸葛亮就國內政治問題向後主提山了二條建議,作者反覆陳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師表》中集中表達諸葛亮感恩圖報,擔當重任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分析。

(一)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引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1.下面詞義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別厚待)

C.恢弘(氣勢巨集大)

D.引喻失義(說話中稱引、譬喻不恰當)

2.下列句中加粗字與“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項是(    )

A.廣故數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應

C.今亡亦死    D.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3.下面加粗詞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危急存亡之秋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於外  無敵國外患者

C.蓋追先帝之殊遇  籠蓋四野

D.以塞忠諫之路也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4.下面加粗的內容不能連讀的一項是(    )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C.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漢,“先帝”指劉備,“陛下”指劉禪。

B.作者分析形勢先說不利的主觀條件,後說有利的客觀條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議時,先從正面說,再從反面說。

D.本段的主旨是“誠宜開張聖聽”,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建議。

(二)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1.這段文言文選自諸葛亮的《出師表》。“表”是_________。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詞的意思。

(1)臣本布衣    布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3)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顧:

(4)由是感激    是: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意思相同一項是(    )

A.躬耕於南陽  達於漢陰

B.受任於敗軍之際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D.苟全性命於亂世  奉命於危難之間

4.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三顧臣於草廬之中。_______________

(2)爾來二十有一年矣。_______________

5.作者強調自己本來志趣的作用是什麼?

(三)

張讓①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②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弟舒③,藏於合柱④中。膺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   

讓訴冤於帝⑤,詔膺入殿,御親臨軒⑥,詰以不先請便加誅闢之意。膺對曰:“昔晉文公執衛成公歸於京師,《春秋》是焉。《禮》雲:公族有罪,雖曰宥之,有司執憲不從。昔仲尼為魯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積一旬,私懼以稽留為愆,不意獲速疾之罪。誠自知蚌,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⑦元惡,退就鼎鑊?北斗之願也。”帝復無言,顧謂讓曰:“此汝弟之罪,司隸何愆?”乃遣出之。

自此黃門⑧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⑨不敢出宮省⑩。帝怪問其故,並叩頭泣曰:“良李校尉。”

(《後漢書黨錮列傳》)

[注]①張讓:東漢末年權傾朝野的大宦官,其弟張朔仗勢橫行霸道。②膺:李膺,這時任司隸校尉。糾察京師百官,統河南、河內等七郡。③弟舍:“弟”同“第”,住宅。④合柱:複壁,夾牆。⑤帝:漢桓帝劉。⑥臨軒:指皇帝在殿前平臺上接見臣屬。⑦殄:滅絕。⑧黃門:指宦官。⑨休沐:休息沐浴,指休假日,⑩宮省:宮禁。

1.結合文章,選出“受辭畢,即殺之”的“辭”字的正確義項(    )

A.言詞    B.藉口    C.供詞    D.命令

2.下面句中的“闢”字有哪一個與“詰以不先請便加誅闢之意”的“闢”字同義(    )

A.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B.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

C.元和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

D.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3.下面哪一項加粗的“怪”字與“帝怪問其故”的“怪”字用法和意義相同(    )

A.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

B.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

C.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

D.嘗一龍發機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

4.“《春秋》是焉”。(    )

從上下文的聯絡中,推敲這句話的正確意思。

A.《春秋》是這樣說的。

B.《春秋》上的說法是對的。

C.《春秋》上肯定了這件事。

D.《春秋》上認為是這樣的。

5.《禮》雲:公族有罪,雖曰宥之,有司執憲不從。(    )   

A.《禮記》上說:貴族有罪,即使說可以饒恕他們,但有的官吏執行憲章可以不服從。

B.《禮記》上說:貴族有罪,雖說可以放鬆,但主管官吏施行憲政可以不服從。

C.《禮記》上說:貴族有罪,雖說可以寬容,但有的官吏卻拘泥於法令而不服從。

D.《禮記》上說:貴族有罪,雖說可以寬容,但主管官吏執行法令可以不依從。

6.私懼以稽留為愆,不意獲速疾之罪。(    )

A.我害怕因檢查案件拖拉而犯錯誤,卻不知不覺地得到了辦事迅速的罪名。

B.我私下擔心因禮節怠慢而犯錯誤,不料卻招致妒忌的罪名。

C.我害怕因擔任稽查工作而犯錯誤,卻不知不覺地招致憎恨人家的罪名。

D.我暗暗擔心因辦事拖拉而犯錯誤,沒料到卻得到辦事迅速的罪名。

7.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惡。(    )

A.特地請求留任五日,限期除滅首惡。

B.只不過要求多留五日,一定能夠除滅首惡。

C.特別乞求再留下五日,戰勝併除滅首惡。

D.只請求留任五日,戰勝併除滅首惡。

8.對漢桓帝劉志的評價,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    )

A.從桓帝“詰以不先請便加誅之意”到“桓帝復無言”的變化,表現他對李膺打擊宦官勢力由不理解到支援的態度。

B.漢桓帝“顧謂讓曰:‘此汝弟之罪,司隸何愆’”這句話鮮明地表達了他憎惡官張讓,讚賞司隸校尉李膺的感情。

C.由”破柱取朔“的故事,可知官勢力獨霸朝政,帝無能為力,只好默許李膺與權傾朝野的大宦官張讓作較量。

D.從黃門常待一起對桓帝”叩頭泣日:‘畏李校尉。’”看來,官即懾於李膺的威嚴,又博得帝的憐憫和同情,並哀求桓帝給他們撐腰。

答案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1.cú  2.zhì p  3.yī  4.wèi  5.sù  6.sn  7.zōu  8.jiù  

二、1.給予  2.益處  3.善  4.親自  5.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6.那時以來  7.才能平庸  8.流淚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B  二、1.A.來  D.以致  C.拿  D.認為  E.因為  

2.A.……原因  B.用來……  

3.A.大業重任  B.取得效果,取得成功  

三、D  

四、1.痛心遺憾  非常憎恨  2.嚴謹慎重  做事小心  3.時刻秋季  秋天  4.擴大  某種事物開始,商店開始營業或商店第一次成交

第三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1.√  2.√  3.X  

二、1.奏議  請求  願望  議論  記敘  抒情  議論  記敘  抒情  

2.親賢臣,遠小人  

3.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三、(一)1.C  2.D  3.B  4.A  5.C 

(二)1.古代奏議的一種,用以向君主陳述作者的請求和願望。 

2.(1)平民  (2)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3)探望,拜訪  (4)此,這  

3.B  

4.(1)三次到茅屋來探望我。(2)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21年了。

5.突出先帝“三顧茅屋”的恩德。

(三)1.C  2.B  3.C  4.C  5.D  6.D  7.A  8.D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