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兩則創意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2.48W

[教學設計A]體驗閱讀

新聞兩則創意教案設計

創意說明:《新聞兩則》雖是實用性文體,但文中飽含著濃厚的個人感情因素和感情色彩,再加上寫作時代雖是學生熟悉的解放戰爭時期,但與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如果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模擬經歷,感受體驗,課堂會別有洞天。

[教學步驟]

序曲:電視,以其五彩繽紛的視訊、極富渲染力的音響、精彩的製作、豐富的內容吸引著我們,而新聞,又是電視節目中的重頭戲,今天,我們學習《新聞兩則》,讓我們試著走進電視——

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先學習《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然後大家按照老師的方法學習《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一.來當製片人

將學生分成地圖繪製、場景設定、鏡頭剪輯三個小組,要求: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完成自己小組的任務。

地圖繪製組:分別將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已佔領的地方用紅色標線,向前進發點用尖頭標出。可以將課本上的圖掃描後放大,再根據課文內容標上記號,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flash製作。

場景設定組:如果電視臺想在新聞播報之後還進行一次軍事訪談,請你設計一下訪談時人物的背景、服裝、道具等。

鏡頭剪輯組:如果這則新聞出現在電視上,與新聞播音相配的畫面應是哪些?

二.進入演播廳

1.噹噹播音員

如果你來當播音員,你在重音、語調、情感、節奏上應怎樣讀這則新聞?

學生自瀆、討論、交流。

重點指導:

①全文的朗讀基調:慷慨激昂、豪情萬丈。

②“衝破”“橫渡”“均是”“英勇善戰”“銳不可當”等應重讀,讀出一種勝利的喜悅。

“控制”“封鎖”“切斷”應乾脆利落地重讀,讀出一種自豪與驕傲。

③“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應讀出奚落、嘲諷的語氣。

2.噹噹軍事家

如果你來當軍事家,你應該向觀眾介紹哪些方面的情況?

討論明確:

背景:1949年4月20日,國的民黨政府拒絕簽定國內和平協定。解放軍執行毛澤東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舉行了規模空前的全面大進軍。第二、三野戰軍和地方武裝在長江南北廣大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長達500餘公里的戰線上強渡長江。

戰況分析:

二十日夜解放軍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

二十一日下午開始已佔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並佔領揚中、鎮江、江陰,並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

形勢預測:解放軍很快會佔領南京,國是民黨大勢已去。

3.噹噹主持人

如果你來當主持人,你將怎樣設計導播語、採訪問題、結束語?

設計示例:

導播語:大家知道。國共和平談判破裂後,解放軍於昨天凌晨在西起九江的湖口、東至江陰長達1000餘華里的戰線上發起了渡江戰役,那麼現在戰況如何呢?戰爭又將如何發展呢?今天我們請來了著名的軍事專家來到了我們的演播現場,下面我們就請專家來為我們分析分析。

採訪問題:

①請您給觀眾朋友們就最新戰況作些介紹。

②請您預測一下明天的戰事。

③您認為戰爭還會持續多少天?

④現在的情況對哪一方有利?

⑤您認為最終的勝者是哪一方?

結束語:好,剛才專家對戰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對戰爭的形勢也進行了預測,那麼戰爭究竟會怎樣發展呢?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明天這個時間再會!

三.坐上觀眾席

如果你是觀眾,你需要完成如下任務:

1.你聽出了新聞報道者的情感傾向嗎?

2.對軍事家的分析,你還有異議嗎?

3.對這場戰爭,你好可以補充一些“獨家”的資料嗎?

四.學生仿照上面的學習過程,自主學習《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教學設計B]對應摘讀

創意說明:新聞具有三性: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新聞結構有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五部分,新聞中記敘的要素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六個方面,這些知識都是學習新聞必須掌握的內容。對應摘讀就是在簡要介紹這些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閱讀、自由尋找、自由發現、自己鞏固的過程。拋開了支離破碎的串講,讓知識與閱讀內容一一印證,讓知識在閱讀實踐的過程中逐步進入學生的靈魂並且融會貫通。

[教學步驟]

一、摘讀六要素

1.知識簡介

新聞的六要素指的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與記敘的要素基本相同。

①人物有時是個體,有時是群體,這兩則訊息的人物可能都是群體。

②時間有時指具體的某一時間點,有時也指某一時間段。

③地點有時指具體的某一個點,有時也指一段距離,要注意分別。

④事件發生的`原因要仔細閱讀,查詢文中隱含的資訊。

⑤經過和結果要用高度概括的語言表述。

2.閱讀兩則訊息,並進行對應摘讀。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時間: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時

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一千餘華里長江戰線

事件發生的原因:國民的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人民解放軍為打倒蔣,解放全中國而發起渡江作戰。

經過與結果: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三十萬人全部渡過,佔領長江南岸。西路軍三十五萬渡過三分之二,已佔領廣大南岸陣地。東路軍三十五萬已渡過大部,經過整天激戰,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佔領南岸陣地,控制江陰要塞,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人物:中原我軍

時間: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點:南陽

事件發生的原因:蔣軍因全域性敗壞,被迫將整個南部戰線近百個師的兵力集中於以徐州為中心和以漢口為中心的兩個地區。在我強大的野戰軍和地方軍配合打擊之下,困守南陽的蔣軍,不得不被迫棄城南逃。

經過與結果:自去年七月,南陽人民解放軍開始向敵後進軍,大量殲敵,擴大並鞏固了根據地,壯大了人民武裝,徹底孤立了敵人,南陽守敵王凌雲棄城南逃,我軍當即佔領南陽,從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據點外,全部為我解放。

二.摘讀五部分

1.知識簡介。

①標題:就是訊息正文之前的題目,一般能概括訊息的主要事實,有時還有引標、副標。

②導語:一般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和第一句話,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

③主體:是新聞的軀幹,用充足的事實表現主題,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充套件。

④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有時明顯表達,有時暗含在主體中。

⑤結語:訊息結束時總結性的話,有時暗含在主體中。

2.再次閱讀兩則訊息,並進行對應摘讀。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導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餘華里的戰線上,衝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

主體:

第一層:寫中路軍渡江的時間、突破地點、渡過人數。

第二層:寫西路軍渡江情況並加以評論,長我軍士氣,滅敵人威風。

第三層:寫東路軍渡江情況。

背景和結語暗含在主體中。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標題: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導語:在人民解放軍偉大的勝利的攻勢下,南陽守敵王凌雲於四日下午棄城南逃,我軍當即佔領南陽

主體:

第一層:回顧過去一年蔣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軍全軍潰敗的背景。

第二層: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第三層:預言南陽逃敵王凌雲前途黑暗。

背景:南陽為古宛縣,三國時曹操與張繡曾於此城發生爭奪戰。後漢光武帝劉秀,曾於此地起兵,發動反對王莽王朝的戰爭,創立了後漢王朝。民間所傳二十八宿,即劉秀的二十八個主要幹部,多是出生於南陽一帶。

三.摘讀三特點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真實性: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

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佔領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並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

及時性: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戰中

準確性: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

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真實性:

除豫北之新鄉、安陽,豫西之靈寶,閿鄉,豫南之確山、信陽、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殘敵外,已全部為我解放。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個極短時間內,我們在這一區域曾經過早地執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錯誤

及時性:1948年11月5日電

南陽守敵王凌雲於四日下午棄城南逃

準確性:一年多時間內

還增加了大約二十萬人左右

[教學設計C]比較閱讀

創意說明:《新聞兩則》所報道的渡江戰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階段具有關鍵意義的勝利,且都是一代偉人毛澤東所作,語言、情感極為相似,但同中有異,雖是同一作者所寫,也都是寫勝利,但情感的強烈程度、寫法等方面存著較細微的差別。有比較才有鑑別,在比較中能更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寫作特色,進而訓練思維,進入較高層次的閱讀境界。

[教學步驟]

一.找同

分別閱讀兩則新聞,將兩者相同的地方找出來。

作者相同:兩則新聞的作者都是毛澤東。

目的相同:鼓舞士氣,指明方向,爭取進一步的勝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處於解放戰爭的戰略進攻階段。

二.找“不同”

具體時間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寫於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寫於1948年11月5日,遼瀋戰役結束,淮海戰役前夜。

具體地點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發生在長江沿線;《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發生在地處中原的南陽。

體寫法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巧用對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與敵軍的節節敗退形成對比;《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妙用暗示,關於歷史上南陽所發生的重要戰事的介紹,點名南陽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陽解放的重大意義及蔣的暗淡前途。

構思特點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總括千里戰線,分步敘寫,多而不雜;《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勾聯歷史與現在,縱橫揮寫,引而有度。

語言風格有別:《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大氣磅礴,如“百萬”“均是”“佔領”“控制”“切斷”等;《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廣博儒雅,語言含蓄,如“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雲如不再逃,康澤的命運是在等著他的”。

三、將自己的發現寫成小段的鑑賞性文字。

[資料整合平臺]

1.課文背景資料

七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1949年4月

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2.課文擴讀材料

大軍三十萬昨日渡過長江

毛澤東

新華社長江前線1949年4月22日2時電 英勇的人民解放軍21日已有大約30萬人渡過長江。渡江戰鬥於20日午夜開始,地點在蕪湖、安慶之間。國民他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鬥志,紛紛潰退.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放,直取對岸。不到24小時.30萬人民解放軍即巳突破敵陣,佔領南岸廣大地區,現正向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諸城進擊中。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鬥,堅決地執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

使用建議: 渡江戰役開始後,新華社連續發表了兩則新聞:《大軍三十萬昨日渡過長江》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時間、內容都有連續性。兩則聯合起來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瞭解渡江戰役的全貌,更好地理解課文的詳略處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