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語文版七年級) 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5.74K

 

[知識目標] 學習現代詩的基本朗誦技巧,

學會劃分節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體會與欣賞詩歌中美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誦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和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本詩運用獨創的詩歌形象,表現主題的特點。

[學習方法] 朗讀法、小組互助合作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課前三分鐘演講

二、創設情境,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匯入

1972年,臺灣的一個深夜。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開窗櫺,灑進房間。一位詩人倚窗而立,時而低頭沉思,時而抬頭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滿酒杯。酒入愁腸,雙眼朦朧,思鄉之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再也難以抑制內心的激情,快步走進書房,打開臺燈,攤開稿紙,一首小詩從他的筆尖流淌出來:“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三、自由朗讀全詩,初步感知詩歌所蘊含的深情,要求第一遍齊讀,讀出節奏與重音,把握好語速和語調。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四、品味賞析,感受詩歌的內涵美。

1.簡單點撥意象營造意境這點,詩人藉助四個意象所表現的情感是逐層加深的。

 

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

現在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母子之情

夫妻之愛

喪母之哀

戀國之思 

個人的故鄉之思

託物寄情

逐層推進

普遍的家國之情

 

 

2. 第二遍齊讀,讀出每一詩節所表達的不同的感情來。

五、補充作者相關材料,從中受到感情薰染,並悟出表達感情的方法和技巧。這是第三遍齊讀,要求學生能試著讀出一種人生的滄桑感,讀出詩歌的震撼力。

形式:小組競賽形式,由小組推薦兩名學生誦讀。 

六、品讀詩歌的精妙之處,小組內討論交流。

七、聯想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詩節用文字創作意境。

八、課外拓展

1.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陸》

2.汶川臺商捐贈、吳伯雄訪問大陸

九、全體起立。想象自己的老人。此刻,正站在海岸上,翹首眺望著無限思念的大陸,那可愛的故鄉,深情的吟誦著小詩:《鄉愁》。

     

十、總結:

《鄉愁》是一首海外遊子深情而悽美的戀歌,更是臺灣同胞和全體中國人共有的思鄉曲。1982年,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開始形成,炎黃子孫渴望統一,海外遊子渴望回到母親懷抱,這已不再是難以企及的夢。統一大業激動人心,人民呼喚統一。詩中說“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耳朵”,同樣的祖先,同樣的文化,同樣的感受,同樣的願望,這豈是一小撮別有用心者改變得了的?1997年,香港順利迴歸,1999年,澳門也順利迴歸,我們堅信,只要海峽兩岸人民息息相通,臺灣和大陸的統一絕不會是遙遙無期的夢!

十一、作業:背誦《鄉愁》,下節課課前背誦比賽。 

附板書設計: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

現在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母子之情

夫妻之愛

喪母之哀

戀國之思 

個人的故鄉之思

託物寄情

逐層推進

普遍的家國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