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談詩《寧靜而深沉的意境》 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69W

學習目標:

詩人談詩《寧靜而深沉的意境》 教案教學設計

1、能自主賞讀說出作者抒發的感情。

2、能理解詩文蘊涵的內涵及意境。

3、對兩位詩人的作品有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時安排

1、簡介作家作品,佈置任務, 瞭解作家作品、補充明確任務 1

2、組織自主閱讀《一個深夜的記憶》 閱讀《一個深夜的記憶》

3、組織對《一個深夜的記憶》的討論 從作者抒發的情感討論交流

4、組織自學《寧靜而深沉的意境》 結合自學討論交流對詩文的理解及詩歌的意境的理解

5、指導確立專題

自主組合確定專題 1

6、提供幫助 提出疑難

7、指導學生形成成果 完成專題 課內1課外3

8、組織交流展示(班上彙報或板報展出) 交流展示成果 1

9、師生共同反思

例 (1)走近曾卓或走近魯藜,瞭解其人;

(2)曾卓或魯藜詩歌的風格(語言、手法、主旨)初探;

(3)我眼中的某位詩人及其作品等等。

1、作者簡介

曾卓,原名曾慶冠(1922-2002年 )。筆名還有柳紅、馬萊、阿文、方寧、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黃陂,生於湖北武漢。1936年加入武漢市民族解放先鋒隊,武漢淪陷前夕流亡到重慶繼續求學,並開始發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國文協,組織詩墾地社,編輯出版《詩墾地叢刊》。1943年入重慶中央大學歷史系學習。1944至1945年從事《詩文學》編輯工作。1947年畢業後回武漢為《大剛報》主編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學院和武漢大學中文系,1952年任《長江日報》副社長,當選武漢市文聯、文協副主席。1955年受胡風案牽連,被捕入獄。1957年因病保外就醫。1959年下放農村。1961年調任武漢人民藝術劇院編劇。1979年底平反,調回武漢市文聯工作。出版的詩集有《門》、《懸崖邊的樹》、《白色花》(合集)、《老水手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獲全國第二屆優秀新詩詩集獎作者在該書的序言中這樣說:“我希望樸實地唱出心中的歌:沒有喧譁,沒有裝腔作勢,沒有矯糅造作,不是僅僅用華麗的語言將詩裝飾起來,不是僅僅用智慧的語言將詩點綴起來。我知道,讀者是不容易被欺騙的。”。所著散文集有《痛苦與歡樂》、《美的尋求者》、《讓火燃著》、《聽笛人手記》等,其中《聽笛人手記》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還有詩論集《詩人的兩翼》、劇作集《處女的心》等。詩歌真誠樸素,飽含情感,特別是在逆境中堅持創作,如《懸崖邊的樹》、《有贈》等,沉鬱中透露著剛毅,在孤苦中表現積極向上精神。

2、魯藜簡介:

魯藜(1914-1999)原名許圖地,福建同安人,家庭貧苦,未讀完高小即開始幹各式活路,隨父兄遷徒於湄公河兩岸,得一臺籍落魄文人陶冶影響,獲得古典文學初步知識。1932年回國,在海外飄泊16年。“七月派”重要詩人。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而後參加左聯。1936年在滬入黨,1938年赴延安。入延安抗大學習,結業後任晉察冀軍區民運幹事、戰地記者。1949年任天津文協主席,1955年,因所謂“胡風反革命案”而蒙難二十多年遠離文藝界。1980平反後,歷任天津市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認為:“詩不可能是自我表現,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娛樂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詩就是射向敵人的子彈,詩就是捧向人民的鮮花。”引入階級學說。七七事變不久,胡風創刊《七月》,取意為二:抗戰與現實主義。先後為週刊、半月刊、月刊,皖南事變後終刊。後又辦《希望》(1945年1月-1946年10月),所刊作品收入胡風主編《七月詩叢》,人稱“七月詩派”。從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醒來的時候》、《兒時的歌》、《鵝毛集》、《魯藜詩選》等。

2、查閱下面網址可瞭解曾卓和魯藜的作品及相關知識:

_

其它內容

內容 教學處理 課時

以誦讀為基礎,介紹幾種賞析,重在學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提供余光中簡介和《鄉愁》的鑑賞:

余光中:中國臺灣詩人。福建永春人。先後在金陵大學(現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外文系學習。歷任《藍星》、《現代文學》等雜誌的主編,著有長詩《天狼星》、詩集《藍色的羽毛》、《天國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評論集多種。

(1)閱讀《鄉愁》,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一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

閱讀此詩,使我們感到回味無窮。本詩集單純美與豐富美於一體,物象集中明朗,如郵票、船票、墳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遠深邃,內容豐富含蓄,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詩的結構: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後、後來,而現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覆詠歎,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思親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於統一之中,既有各小節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內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詩歌有迴環往復,一唱一嘆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複,即我在這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換的量詞:枚、張、方、灣。作者採用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此詩的音韻之美。

總之,本詩以樸素、簡明、雋永的語言,高超的藝術技巧,表達了臺灣人民盼望海峽兩岸統一的願望,抒發了作者濃郁的鄉思之情。

(2)賞析:《鄉愁》是一篇懷念祖國、渴望迴歸大陸的愛國詩章,它以民謠的歌調深沉而憂鬱地傾訴了詩人對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短詩巧妙地運用了民歌中部分隔離反覆的形式,敘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歷程中的幾段鄉愁,最後一節輕輕一點:

“而現在……”

詩人善於使用傳統民歌的層遞層進、互襯對比的手法。前三節詩逐層描繪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後的三段生活經歷,母子分離的鄉愁,情侶難見的鄉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離死別的鄉愁,是由生命規律使然。三段鄉愁寫個人,卻為寫中華民族鄉愁打好鋪墊。最後一節,抒寫的國愁才是全詩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幾千萬臺灣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詩在語言、節奏韻律的運用上也有獨到之處。以“小小”、“窄窄”等分別形容郵票、船票,用得明瞭、形象、新鮮,加重了鄉愁的濃重意味。總而言之,《鄉愁》整首詩含蓄蘊藉,餘韻綿綿,滿紙是思念大陸的親情,落葉歸根的宿願,已成為人們傳誦的佳作。

(3)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了意象的筆法。詩中主要設定了四個象徵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郵票”,它象徵著作者少年時代鄉愁的骨肉之情。母親牽掛兒子,兒子想念母親。

二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它象徵著作者青年時代鄉愁的戀人之情。這是青年男女之間的思戀和嚮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墳墓”,它象徵著作者中年時代鄉愁的生死之情。這是一種只能埋於心底、無法在兩者之間傳遞的刻骨銘心的思念。墓裡墓外雖然只有咫尺,然而卻又是那麼遙遠。

四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它象徵著作者晚年時代鄉愁的故國之情。海峽雖然“淺淺”,但是故國之情卻是深不可測。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層層深入、步步遞進,它綿遠深長、回味不盡。作者“鄉愁”的內涵和境界,隨著自己的成熟和時代的發展,得到不斷的深化和提升,從個人和家庭的親情,擴充套件到海峽兩岸的愛國之情。這就使“鄉愁”具有了鮮明的時代色彩。

1課時作文及修改文章專題 選學生習作,有針對性地進行修改訓練 2課時綜合學習與探究 貫穿在課文的學習中處理,不單設課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