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來源:才華庫 2.86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永生的眼睛》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永生的眼睛》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習本課生字,積累本課詞語;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培養有感情朗讀的能力;學習作者抓住人物語言進行生動細緻的描寫,從而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讀中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字內涵。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父母親去世後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學習其正確對待死亡,自願死後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培養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課前談話】

講美軍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錄找陣亡士兵遺骸的故事,展現人們對人遺體的尊重。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有一個詞語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母親)

2。母親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母親就是我們溫暖的家。可是,不幸的女孩──琳達,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母親。

3。出示課題及作者(18、《永生的眼睛》),再範讀:那會兒,我的內心一直籠罩著巨大的悲哀與苦痛。一想到從此以後我再也得不到媽媽的呵護了,淚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我無法面對沒有媽媽的孤零零的生活。(就在母親去世的當天下午),一位警官來到我們家,對父親說:“先生,您同意醫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嗎?”

4。面對這個近乎沒有任何人情味可言的要求,我的父親,會作何反應?痛失慈母的我,又會作何反應?

設計意圖:配樂範讀,展現琳達痛失慈母后的悲痛情緒,從而調動學生情感,促使其“移情”考慮問題。逝者已去,作為女兒此時最應做的莫過於讓母親靜靜離去,而一位警官的突然造訪,卻使得事情的發展顯得撲朔迷離。故事講到這兒,嘎然而止,要求學生去讀文字,有效地激起學生的讀書慾望,也為“父親同意角膜捐贈,我反對角膜捐贈”的衝突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體會“我”對角膜捐贈的反對

1。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翻到86頁,藉助螢幕上的溫情提示,自由地讀讀課文,(點擊出示溫情提示)。注意讀準字音,看清字形,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好,開始吧!(溫情提示內容:“角膜”、“角膜移植”、“器官移植”相關知識)

2。學生藉助溫情提示,自由讀文。

3。反饋學習生字詞情況:

讀完了課文,誰來跟這幾個朋友打個招呼?盲童、屢屢、摟住、遵從

4。交流讀文體會:

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裡體會到了?

⑴課件出示句子一:“當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⑵課件出示句子二:

“你怎麼能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衝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開。”(抓住“當然”、“痛快”體會父親對角膜捐贈的支援;抓住“怎麼能、、衝、哭喊、應該”等處體會我的反對;同時進行感情朗讀)

⑶是什麼讓我如此反對呢?(預設:對母親的尊敬和愛)

⑷反覆引讀:

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開。

師:“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深愛著母親的我無法接受捐贈母親角膜的決定,使我忍不住衝著父親哭喊……

師:使我忍不住深深地責怪父親……

師:使我忍不住痛哭失聲……

設計意圖:採用一個“欲擒故縱”的教學策略,在此處將父親對器官捐贈的態度與我的態度進行對比,突出了我對捐贈事件的強烈反對,從而預設衝突,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為本課的後續教學設作好鋪墊。

三、快讀課文,感受“我”態度的轉變

1。同學們,一個對捐贈母親角膜如此強烈反對的“我”最終會不會同意器官捐贈呢?請同學們快速地讀讀課文,找一找能夠體現我同意“角膜捐贈”的語句?(學生讀文)

2。交流,引導質疑:課件出示:

父親與世長辭後,我遵從他的遺願捐贈了他的眼睛角膜。

師:請同學們也來讀讀這句話,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根據學生提問,梳理出主問題“我為什麼同意了器官捐贈?是什麼讓我接受了器官捐贈?”)

設計意圖:找到恰當的教學切入口是組織好通篇教學的關節點,更是學生深入解讀文字的“索引和文眼”。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緊抓“我”對“捐贈器官”一事的態度為線索,前一環節充分渲染“我”的反對態度,本環節展現“我遵從父親遺願”捐贈角膜,這樣就製造出最大的心理衝突,此時將我的態度作一前後比較,引導學生質疑,“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梳理出本課研究的主問題“是什麼讓我接受了器官捐贈?”這樣學生的探究就展開了。

四、課堂小結:

五、教學反思

生命因短暫和僅有一次而顯得極為寶貴。然而,遺體捐獻志願者戰勝了短暫,生命的價值得以昇華,獲得了永恆。相關資料的連結,讓每個學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確對待死亡,自願死後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努力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意識和熱心幫助他人延續生命的態度。結尾的疑問旨在喚醒學生的一種意識,樹立起對生命的熱愛,具有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願望和熱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文中進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觀念。

2。學生能夠領悟有一定內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其有感情地朗

讀的能力;

3。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觸動心靈,昇華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教學難點:

抓住父親的語言來理解一家人對死後器官捐獻的行為看法的轉變。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精讀課文,探究“我態度轉變”的原因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至9自然段,用筆劃出有關的語句,並反覆地讀一讀,想想從中讀懂了什麼?(學生默讀課文,四人小組交流)

2。交流學生學習體會:句子一:課件出示:“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⑴說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兩句話的?

⑵再讀這句話,思考“在父親的眼裡,怎麼樣的死是有意義的?”(預設:我們的死亡之軀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⑶引用資料,比較理解:

課件出示:據衛生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於角膜捐贈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①數百萬的患者渴望得到的是什麼?我們能給予他們什麼?而父親呢?

②反覆引讀(個體讀──集體讀):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師:因為在很久以前,我的父親就認為……

師:了卻自己的心願,拯救他人的幸福,這是一位博愛的父親……師:“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是一位崇高的父親……

句子二:課件出示:“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父親接著說:“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⑴初讀,指名說“你讀懂了什麼?”(抓住“美妙、自豪”等詞語體會父親博大胸懷。)

⑵引導聯想:(個體想──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也來讀讀這句話,想一想透過父親的話,我們彷彿看到了什麼?

⑶結合想像,感情朗讀。

⑷再度想像,迴歸課題:

師:是啊,我們會為這位父親驕傲,透過盲童那雙重見光明的眼睛,彷彿還看到了什麼?那是一雙“永生的眼睛”(迴歸課題,點擊出示)

句子三:課件出示:孩子熱淚盈眶,她跑到外公的身邊,緊緊地擁抱他。

⑴初讀,指名說“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裡體會到的?” (抓住“熱淚盈眶、跑、緊緊、擁抱”體會溫迪的感動,感受父親對“我”的影響)

⑵感情朗讀。

⑶拓展想像:溫迪會對外公說些什麼呢?彷彿在對我們說些什麼呢?(預設:“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我死後,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讓他們重見天日。”“讓我們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等)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進入了探究與體驗相結合的階段。在“心理衝突”的推動之下,學生要在本環節中完成對“是什麼讓我接受了器官捐贈”這個問題的探究,但本文是一篇人文性比較強的文章,僅採用“探究的方式”來解讀顯然是不夠的,應當在探究的過程中展開體驗式學習,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成學生對文字內涵的深層解讀和對人文思想的深度領悟。新課程關注的不只是學習結果,更關注的是學習過程,也就是說一定要探究學生是怎麼學習的,學習的過程中,表現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如何。本環節,或許讓學生找到體現“我態度轉變原因”的語句並不難,但他們在尋找過程中所經歷的“思維、感悟”過程,卻是我們必須關注的,也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教師必須引領學生“鑽到文本里面去”,也必須引領學生將“所得”傾吐於自己的表達之中。教師緊抓“是什麼讓我接受了‘器官捐贈rsquo;”這個主問題,學生就會順著問題追究下去。學生尋找理由,教師從旁引導,以移情體驗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到新鮮,同時也很樂意參與。通過讀句子、說體驗等活動,促使學生能多元化地理解文字、進行想像和表達,體悟文字的人文內涵。

二、迴歸課題,昇華情感

1。引讀(課件出示):是啊,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

2。解讀句子:自由地讀讀這段話,想一想讀懂了什麼?(父親還留下了什麼?)從哪裡讀懂的?(抓住“真正”,“遠非”來理解)

3。回讀父親的話:

師:父親還為我們留下了“激動”,留下了“幸福”,留下了“一雙永遠閃亮的眼睛”。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來聽聽父親說過的話(課件播放《愛的奉獻》並出示父親的話)

師:父親曾平靜地對我說──“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師: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師:父親愉快地說──“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

師:父親驕傲地說──“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4。迴歸課題,昇華理解:

師:是啊,同學們,父親的眼睛真是一雙“永生的眼睛”(課件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讀一讀課題,你讀懂了什麼?

總結:這雙眼睛裡留下了捐贈者寶貴的角膜,留下了父親的諄諄教導,留下了為別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更留下了生命的崇高價值。這真是一雙永遠閃亮的永生的眼睛。

設計意圖:

此環節,本課教學的點題、昇華部分。將父親的話在此作一彙總,並作配樂朗讀,用意在於加深對“父親”這個人物形象的人文把握,體悟“父親”的崇高人格,為最後的點題做好引子,使課題及其內涵的揭示成“水到渠成”之勢。

三、課堂小結

四、佈置作業

寫一封號召人們支援器官捐贈的倡議書。

五、教學反思:

生命因短暫和僅有一次而顯得極為寶貴。然而,遺體捐獻志願者戰勝了短暫,生命的價值得以昇華,獲得了永恆。相關資料的連結,讓每個學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確對待死亡,自願死後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努力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意識和熱心幫助他人延續生命的態度。結尾的疑問旨在喚醒學生的一種意識,樹立起對生命的熱愛,具有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願望和熱情。

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永生的眼睛》教案2

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3.學習作者一家人正確對待死亡,自願死後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 教學用具:小黑板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二) 練習複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練習複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1.揭示課題,齊讀題目。

2.本文為什麼要用"永生的眼睛"為題?你怎麼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 初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

1.指名讀課文,並糾正讀音。

2.練習複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 詳細地複述課文

(2) 簡要地複述課文

(3) 提示:文中都有誰捐贈了角膜?(母親——→父親——→女兒)

(4) 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作者的三位親人死後捐獻角膜,使他人重見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 再讀課文

1.分別指名讀"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這三部分內容。

2.自由讀課文,分組討論:為什麼寫女兒溫迪捐獻角膜的經過要簡略地寫?

3.指名回答。

(四) 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讓學生組詞

達( )命( )腫( )肺( )訪( )

組( )勇( )敢( )驕( )擁( )

教師重點講解:"肺"字的最後一筆是豎,右半部分不要寫成"市"。

2.積累本課詞語

突如其來 栩栩如生 熱淚盈眶 與世長辭 才華橫溢

3.按拼音填空

yì 才華橫( )、文( )、回( )、容( )、翻( )、( )思、友( )

jiāo( )陽、( )傲、( )花、( )氣、上( )、香( )

zǔ( )擋、( )織、( )力、( )國、( )成

(五) 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四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 深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回憶課文

1.提問: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指名回答。

(二) 深讀課文,並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部分:母親捐獻角膜

(1) 默讀課文,找出"我"對父親同意母親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態度的句子,體會一下當時"我"的態度是怎樣的?(不理解)

(2) 畫出父親說的話:

父親平靜地摟著我,"你所能給以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① 自由讀父親說的這段話,思考:父親認為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我們的死亡之軀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② 聽了父親的話,"我"的情感有了怎樣的變化?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2.學習第二部分:父親捐獻角膜

(1) 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的心願:

他愉快地告訴我:"我去世後要捐贈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個盲童能夠藉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並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 體會父親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愉快)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2)"我"將父親的心願告訴了溫迪,溫迪有什麼表現?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出示句子:孩子熱淚盈眶,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

(體現出溫迪對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親也遵照遺願捐贈了他的角膜,這使溫迪有了怎樣的認識?

體會最後一句句話:

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有輝映在我女兒眼睛裡的一種驕傲!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自己默讀這句話

③ 體會"驕傲"指的是什麼?

(4)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

3.學習第三部分:女兒溫迪捐贈角膜

(1) 齊讀"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來信的內容"

(2) 理解句子:

我那金髮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結合題目"永生的眼睛"來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

③ 請同學說一說

(3) 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第三部分內容,老師適時指導

(三) 回讀課文內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感想: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後,你一定有什麼感想吧,請談一談。

3.小組內交流並彙報

(四) 佈置作業

將你的感想寫下來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回顧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崇高品質

(二)針對課文內容進行鞏固、擴充套件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品質。

三、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加深對題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進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這個題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讀全文,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討論:①說說全文要歌頌的是什麼精神?(歌頌了儘自己的一切所能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體現了這種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擴充套件練習

1.請你結合實際說說,你是如何看待"死後捐贈角膜"這件事的.?

2.指名說

(四)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8永生的眼睛

母親 父親 女兒 (捐贈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響)("我"的態度)

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永生的眼睛》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15個新詞,並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4、師生共同蒐集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教學流程:

一、情景匯入,質疑揭題

(配樂朗誦)“你的眼睛,像遠方淡藍的大海;那永恆的痛苦,像塵埃,隱沒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宛如水底的珍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我曾經是一位遠離光明的人,當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時候,我多麼想去看看身邊的親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接受了溫迪捐獻的角膜。是她給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我要去尋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溫迪你在哪裡,你在哪裡?”

師:大家都聽見了嗎?這是一位接受角膜移植手術重見天日的人的呼聲,他要呼喚、感謝的是誰?(學生齊答)對,是金髮碧眼的溫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溫迪一家人捐獻眼角膜的感人故事。(板題:永生的眼睛)

師:看了這個題目後,你有哪些疑問呢?

生:永生是什麼意思?

生:眼睛怎樣才能得到永生?

生:誰的眼睛獲得了永生?

生:課文題目為什麼叫《永生的眼睛》?

(板書:誰?怎樣?為什麼?)

同學們提出了這麼多的問題,現在我們就圍繞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匯入時通過多媒體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第一次質疑問難,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及時歸納學生的問題理出學習的思路。]

二、探究學習,釋疑解惑

1、小聲地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誰捐獻了角膜?在他們捐獻時,“我”的態度如何?

(板書角膜捐獻:母親父親女兒

“我”的態度:不情願遵從遺願主動捐獻)

2、你從哭喊中體會到什麼?

3、父親是怎樣教育引導使我從不情願到遵從遺願?

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句:

投影出示:“你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能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那麼我們的死也是有意義的。”

(1)這裡有幾句話?誰先來讀讀第二句話?你怎麼樣理解這句話。(

身體比任何金錢、地位等都更重要,因為一旦給予了他人,自己將不再有了;對人來說死亡就是走向終結,然而生命卻能夠在別人身上得到延續,使他們能夠重獲新生,更多地為社會作出貢獻。)

(2)對於一個盲人,一個尿毒症患者,一個白血病人,他們最想得到的禮物是什麼?什麼樣的禮物最珍貴?(對於因角膜病致盲的人,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可使其復明。通過腎臟移植(換腎)可治癒尿毒症。在配型成功的前提下,移植骨髓可以治癒白血病。所以對上述三種病人來說,“最珍貴的禮物”是角膜、腎、骨髓。)

(3)怎樣幫助別人恢復健康?(這有很多種辦法。凡力所能及的幫助都是好的。)

(4)父親是怎樣一個人?(關愛他人無私奉獻)

[重點部分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理解,並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指導朗讀:把你的理解通過讀表達出來。(多麼無私的奉獻精神)

4、請同學們再讀5-8自然段,看一看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小組內交流,全班彙報。

溫迪又怎樣使“我”的態度發生由遵從遺願到主動捐獻的改變呢?

6、請同學們潛心默讀9-13自然段,畫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並在旁邊做批註,想想令你感動的原因。

7、學生畫句子做批註後,小組交流並全班交流。

溫迪離我而去了,她去世後的三週,我收到了一封角膜銀行的信。

出示配樂幻燈片:“親愛的裡弗斯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令愛――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終生分享她的美麗。”

此時此刻,你對“永生”的含義有何進一步的理解?

(人雖死,但精神永存)

共同解答在學課文前提出的問題,答後擦去板書:誰?怎樣?為什麼?

[理解文章的主旨。解決學生的疑問。]

8、關於這一家人的故事講完了。我們現在來了解一下我國角膜捐獻的情況。

(1)課件出示:

資料一:據衛生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於供體角膜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資料二:目前美國有超過84

000多名患者登記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鐘就會有一個新的登記等待患者。20xx年僅有30%的等待者獲得了器官移植,而剩餘的70%的等待者必須繼續等待他們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個人會因為無法等到器官移植而喪失生命。

(2)看了這兩段資料,你有什麼想法?我國的角膜捐獻情況顯示了怎樣的社會現狀?

[讓學生結合資料再次體會器官捐獻的意義。學生很快聯絡實際感受到我國角膜捐獻的匱乏。]

三、交流體會,課外延伸

電腦課件出示:當人體的某一器官出現病變導致功能衰竭,威脅到人的生命時,植入健康的器官代替原有的器官成為現代醫學延長生命的重要手段。器官移植被列入20世紀人類醫學三大進步之一。每年數以萬計的病人在器官移植後得以生存,腎移植的10年生存率已經超過60%,心、肝、肺移植的5年生存率也已經達到50%以上,前景非常可觀,然而器移植供體短缺的矛盾也日趨嚴重,目前大約有五分之四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在等待供體的過程中死亡,因此急需解決器官移植供體的來源問題。

引導學生談一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器官捐獻。

鼓勵學生課後通過辦板報、廣播、寫倡議書等方式向家長及社會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

[充分藉助課件創設情境加深理解課文。教師結合實際,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器官捐獻。聯絡課內外知識,體現大語文觀。]

四、總結全文

放錄音《愛的奉獻》,集體朗誦父親的話。

[學生在音樂中朗誦“父親的話”,觸動心靈,昇華感情。]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和準備為盲人捐獻眼角膜的動人事蹟,讚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課文種的“我”由當年對父親捐獻母親角膜的不理解,到程年後親自捐獻父親的角膜,這是多麼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展現了“我”思想認識昇華的軌跡。當年的'14歲的“我”和現在的14歲的女兒,對親人捐獻角膜的兩種不同的態度,又是多麼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也反應了前輩的耳傳身授對後輩所產生的巨大的影響。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為題,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在學習《永生的眼睛》一課時,出現了幾處亮點。

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最受感動的人物,學生首先找到了作者的女兒,從文中找到小女孩的精神境界要更高,和作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讓我感到學生讀書的細緻。同時,也讓我感受到同齡人之間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在教學中,學生對父親、母親進行了分析,感到他們是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人。同時都能深入地有感情地去讀這些人物的對話。學生對人物的理解很透徹,好不牽強,回答積極主動。這主要原因是我沒有用更多的問題限定他們,使他們自由感悟,有感而發,談得開心,悟得深刻。而與我講《自然之道》卻是兩種效果。

在理解課文後,我引導學生回到課文的主題,“永生的眼睛”指什麼呢?一個學生說:因為是外公捐獻了眼角膜,雖然他死了,但眼角膜還在,就好像他還沒離開家人一樣,還活著。而在這個學生回答的同時,又有幾個同學急著答到:這永生的眼睛指的就是永生的品質。

在課的結尾我給孩子們讀了這篇課文的沒有編在課本里的結尾,小女孩在外公死後的第二週也不幸因車禍而死,媽媽把小女孩的角膜也捐了出去。讀著讀著我的淚水噙滿了我的眼窩,幾個女孩也留下了眼淚。此時,我與孩子們的心靈又一次的到了碰撞,也又一次的的到了撞擊。心靈的撞擊之後,一定會有心靈感悟的昇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