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煩惱》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2.34W

【活動設想】

《成長的煩惱》教案設計

1、活動目標:

⑴ 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煩惱,採取積極的生活態度。

⑵ 給學生和家長一個充分交流和溝通的機會,讓學生了解成人心路歷程的同時,也使家長把握孩子的心思。

⑶ 通過口頭表達和書面寫作的訓練,提高運用語文的能力。

2、活動重難點:

通過了解比較成人對自己成長時期煩惱的認識,審視自己的所謂煩惱,重新評價自我;引導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方法、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化解煩惱。

3、課堂活動時間:

兩課時。

4、設計理念:

凸現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對人生成長經歷的獨特體驗,幫助學生認識煩惱、調整心態,並充分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在實踐活動中感悟人生,感受學習和運用語文,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活動設計】

一、活動準備──扮演小記者調查採訪

1、調查同學:

你的煩惱有哪些?什麼事情讓你最煩惱?寫出三件讓你最煩惱的事情,按照由重到輕的順序依次排列出來。

2、採訪長輩:

您在我們這個年齡時的煩惱有哪些?當時您是如何對待的?對當年的煩惱您現在又是如何看待的?

設計說明:為了使活動任務更明確,學生採訪更正式,操作更方便,我們共同設計了一份表格,包括採訪記者、物件、時間、地點、目的、主題、內容、過程、採訪後記、長輩寄語等(見附錄) 。

3、統計資訊。

設計說明:前面的準備工作是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這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篩選資訊的能力 。

4、鼓勵學生從課外收集、補充相關材料。

5、主持人根據老師設計的活動過程撰寫活動串詞。

設計說明:活動的主題設計緊扣學習語文為本,同時儘量鼓勵、引導學生全方位參與。

二、活動過程(建議邀請家長代表參與課堂活動)

1、暢所欲言談煩惱:

⑴ 自己現在的煩惱:

主持人甲:日子在匆匆中溜走,年歲在匆匆中增長,青春正匆匆地向我們走來,於是我們心中的煩惱也隨之而來。

主持人乙:這些煩惱也許來自生活,也許來自學習,也許來自與同學的交往,也許來自與父母的相處

主持人甲:有了煩惱,憂鬱、感傷就會籠罩在我們的心頭,生活也會因此失去光彩。但是煩惱來了不要怕,多與父母聊聊,多與老師說說,多與同學談談,煩惱就可能會盡快化解。

主持人乙:那麼從現在開始,把你遇到的煩惱坦誠地向同學講一講吧。

幻燈片提示: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① 學業方面的煩惱

② 生活方面的煩惱

③ 交往方面的煩惱

設計說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新課標倡導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這樣的設計,既激發了學生髮言的熱情又訓練了學生的口語。

⑵ 長輩少年時的煩惱:

① 家長談少年時的.煩惱:

主持人甲:我們有無窮的煩惱,它們似風伴雨,如影相隨。其實我們的長輩也一樣,他們在少年時也遇到成長的煩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看看他們少年時都有哪些煩惱,他們又是如何面對這些煩惱的。下面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 XX同學的爸爸/媽媽給我們談談他們少年時的煩惱。

② 學生比較分析兩代人的煩惱:

主持人乙: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瞭解長輩少年時遇到的煩惱,現在我們先分組交流自己的採訪成果和心得體會。特別注意找出兩代人在不同時代的煩惱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後比較分析。分析結果:

相同:兩代人的煩惱大都來自以下幾個方面:學習、家庭、同學交往、經濟、身體、社會等。學習方面的煩惱都排在第一位的。

不同:上一代人把來自於生活、經濟條件方面的煩惱列在第二位,而被調查的學生比較多的把來自家庭的壓力和與父母溝通方面的煩惱列在第二位。

設計說明:活動的內容要體現探究性。這項工作的意義在於找出不同時代兩代人的煩惱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分析使學生對成長中的煩惱能有更全面、更深刻地瞭解,以便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啟示和幫助。

2、交流明理悟煩惱:

⑴ 家長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交流。

⑵ 學生談體會、收穫:

主持人甲:通過這幾天的採訪和今天的活動,我們對煩惱一定有了新的體會和認識。

主持人乙:下面請幾位同學講講自己的採訪收穫及剛才活動交流的心得體會。

學生1:通過採訪,我更深入地瞭解了父母,理解了父母。明白了父母能有今天的一切是努力奮鬥得來的。

學生2:現在我知道了爸爸小時候也是個淘氣的孩子,我對他更加了解了,我更愛爸爸了。

學生3:與媽媽當時的生活比起來,我現在簡直太幸福了。我要好好把握機會,認真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

學生4:爸爸媽媽在我這個年齡有很多煩惱,可現在都已經飛到九霄雲外去了,我如果為我現在的一些小事不斷煩惱,那將是一件很沒有意義的事情。

學生5:每個人都有煩惱,我要學我的長輩更冷靜地處理這些煩惱。

⑶ 家長感言

主持人甲:下面有請XX同學的爸爸/媽媽說說參加這次活動的體會和收穫。

主持人乙:我們渴望叔叔/阿姨把今天的體會和收穫帶到下次的家長會上,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多多理解我們。

家長髮言:

設計說明:這樣設計不僅是為了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為了充分利用採訪成果,讓每個學生都把自己在採訪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和心得介紹出來,避免活動流於形式。同時家長參與課堂與學生進一步交流和溝通,使得課堂效果更好,生成更多。

3、科學樂觀解煩惱:

教師分發有關如何化解煩惱的科學方法的資料,如:自我放鬆法、自我暗示法、傾訴法、音樂療法、體育調整法、閱讀法、向心理輔導老師尋求幫助等方法,幫助學生用科學的方法、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化解煩惱 。

設計說明:認識煩惱不是目的,化解煩惱才是目的。

三、總結儲存

1、教師總結:

首先肯定兩位小主持人的出色表現,然後讚揚積極參與討論發言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自信,接著小結活動的收穫並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2、主持人總結:

主持人甲:昨天的煩惱或許你已經通過傾訴擺脫了,或許還藏留你心中,但無論如何,今天的煩惱我們無法躲避,明天的煩惱仍在延續,煩惱會一直伴隨我們的成長。

主持人乙:其實煩惱和快樂一樣,都是我們多姿多彩生活中的一種顏色,我們人人都無法迴避。但是我們不能為煩惱而煩惱,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去化解煩惱,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

主持人甲、乙:最後,讓我們一起朗誦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因為那過去的都將成為我們親切的懷戀!

設計說明:總結活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的煩惱,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形成良好的心境。

四、課外寫作

結合這次活動,抓住其中你體會最深一點或幾點,圍繞成長的煩惱寫一篇作文,不少於600字。

設計說明:活動是作文的準備,作文是活動的小結。作文既是檢測前期活動效果的一種手段,也是學習成果的一種呈現方式,同時這一環節的設計能更好地達成活動目標3。

【活動評價】

口語能力方面的評價。主要是同學之間互評,要點包括:說話的語速和聲音,說話的態度,說話的流暢程度等等。

寫作能力方面的評價。主要是老師評價,老師從情感、內容、結構、語言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注重對學生研究能力、探究興趣、參與程度、活動態度的評價,主要方式是激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