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教案:熱愛生命

來源:才華庫 2.35W

學習目標

課文教案:熱愛生命

1. 理解文章蘊含的深刻哲理,認識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培養積極的人生觀,談生命(二)。

2. 反覆閱讀,整體把握課文

3. 比較閱讀,瞭解鑑賞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學習重點

1. 把握文章主題,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2. 培養鑑賞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學習時間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讀

1. 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 誦讀課文,畫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二、課堂閱讀

(一)引領學生讀懂課文

1. 匯入。

多年來我們習慣於老師講,學生聽。今天我們不妨打破這個格局,老師不講,大家先做,看看能否完成教學任務。

2. 請大家對照講義一(講義一:把課文內容寫在頁前的2/3,留有1/3的空白給學生寫點評),針對畫線的句子或自己感興趣的語句寫出你的點評。

3. 交流評議(理解的正誤,文采的優劣)。

A.“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經過奮鬥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B.“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經過奮鬥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C.“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因為生命讓我們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悅和美麗,國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談生命(二)》。

D.“快樂固然興奮,痛苦又何嘗不美麗?”等等。

4. 歸納課文主題。

生命誕生於自然,最終又歸於自然;生命的真諦在於戰勝困難、享受歡樂、不斷前進的`過程。

5. 放聲朗讀課文,將自己喜歡的語段或富有哲理的語句多讀幾遍。

6. 然而,現實中卻有兩種戕害生命的暴力行為層出不窮:一是不尊重與傷害他人生命的暴力行為;二是青少年的自我傷害行為。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教師隨機點評)

(二)比較閱讀,領會議論性散文與議論文的區別

1. 閱讀法國作家蒙田的《熱愛生命》,用他的生活態度為討論作個小結。

作者是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要求人們珍惜生命,利用生命,享受生命。

2. 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說說你更喜歡哪一篇。

相同點:

兩篇文章的主題相似,都談到積極進取的生命觀。

不同點:

A.文體和表達方式不同。一篇是議論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它給讀者一種富於理性的形象和情感,從而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索和聯想的空間。它往往蘊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於一爐。而議論文則是側重於運用概念、判斷進行邏輯論證,文學性和情感性較弱。課文通過形象的比喻生動地表達生命的意義;這篇文章通過對比論證,批判悲觀厭世虛無主義的人生觀,給人以警醒;倡導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給人以啟迪。

B.作家風格不同。冰心,我國現代文學著名作家,以細膩、清新的詩歌、散文見長。蒙田,法國文藝復興後期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與培根、莎士比亞等偉大作家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作品“明哲善辯”“精於心理分析”“文風簡樸”。

C.語言風格不同:前者細膩、含蓄、清新;後者樸素、明辯,富有邏輯性。

3. 齊讀《熱愛生命》

附:熱愛生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