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課堂優秀教案示例

來源:才華庫 2.15W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課堂優秀教案示例

《濟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是一篇景美、情美、語言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了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從本單元教材編排的意圖來看,學習本課,一方面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掌握在《春》中所學到的比喻、擬人的修辭,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從而能更好地掌握寫景抒情散文的技法。

【學情分析】

對於剛剛跨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大多數的學生應該都喜歡寫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教學目標】

1. 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品味濟南冬天的“溫晴”之美。

2. 學習作者對景物特點的多方面描寫,更好地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3.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細膩傳神的景物描寫的技法,從而提高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方法】

品讀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法

【設計思路】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這篇課文處於七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這個單元以人與自然為主,主要是向學生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通過文章美的語言的描寫,進一步感悟祖國的美好河山。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寫法,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晴之“美”,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讚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覆誦讀,使學生深入文字,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後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此外,七年級學生應當適時提高自我感知閱讀能力,因此討論法也必不可少。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在學習本篇課文之前呢,我想讓同學們先看兩張圖片。這兩張圖片,一張是瑞士的夏景圖,一張是西湖的春景圖,同學們,這兩張圖好看嗎?其實讓同學們看這兩張圖是因為老舍先生曾經如此說過:“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的步伐,一起來領略濟南冬天的特有魅力吧!

二、 整體感知 感受美

1、 瞭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明白作者為什麼會對濟南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

2、 學生默讀課文,給文章劃分段落,並說明這樣劃分的原因以及每個層次的段落大

意。 (第1段:寫濟南的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

2—4段:寫濟南冬天的山景

第5段:寫濟南冬天的水色)

3、 帶著問題聽教師朗讀,把不懂的字詞的拼音或意義找出來。 ( a.濟南冬天的天氣有什麼特點?採用了什麼手法?

b.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各有什麼樣的特點?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a、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溫晴的寶地。

b、寫對濟南的總體感:“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寫陽光朗照下的山 ——溫暖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 ——秀氣

再寫城外的遠山——淡雅,

最後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

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感情)

4、 全班齊讀課文,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

三、 品讀美文 發現美

1. 聽錄音朗讀,讓同學們在聽的過程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 讓學生起來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3.創新延伸

假如你是導遊,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你將分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先列講述提綱,設計一下導遊詞,然後說給同桌聽聽,再找三名學生到班上給大家當導遊。(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以當導遊這種活潑的活動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口語交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此環節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整體感知課文是品味妙詞佳句的前提,可為下節課研讀課文奠定基礎,抓思路教學能綱舉目張。)

4.《濟南的冬天》無處不美。那麼,老舍先生是如何運用藝術的筆法,來描寫景物之美的呢?下面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然後大家一起來尋找以下的美,在文章中找出能體現這些美的句子,並畫出來:

修辭運用之美

俯瞰仰視之美

動靜結合之美

景物映襯之美

【明確】

1、 修辭運用之美:

第2節“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一句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濟南的冬天的舒適和暖和。

第3節“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害了羞”寫出了小山的可愛。

第4節“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這句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手法,寫遠山的美。第5節“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

色全拿出來了。”還有“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水的美。

第5節“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濟南比作藍水晶。

2、 俯瞰仰視之美:

第2節“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這是(來自: 海 達範文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表格)俯瞰之美。

第5節“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寫出了濟南的美。這是仰視。由河水看到天上,視野闊大,整個濟南都美。

3、 動靜結合之美:

第3節,“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這是動靜之美。

4、 景物映襯之美:

(幾種景物相互襯托,我們常說的“綠葉扶紅花”就是映襯之美。綠葉襯得花兒更紅,紅花襯得綠葉更綠。)

“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矮鬆與白雪相互映襯,在白雪的映襯下,矮鬆越發的青黑。這是色彩上的映襯。“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白雪與藍天相互映襯,是色彩美。“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草的綠色和暗黃色相映襯,很美。

5、 用習題鞏固複習。

鞏固複習:

1、《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__,字___。

2、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____,作者通過濟南和___、___、___的對比得出這個結論。

3、作者在描寫濟南的冬天時描繪了幅畫面,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一)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A.著急( ) 著落( ) ..

B.薄雪( ) .

C.暖和( ) .

D.黃暈( ) .刻薄( ) .應和( ) .頭暈( ) .

(二)文章開頭用了三組對比: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這三組對比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文章第三段,回答下列問題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髻( ) 鑲()

2.文中用“一髻兒白花”來比喻___________,用“日本看護婦”來比喻

________ 。

3.這段文字寫景的順序依次是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 ,

自____ 到_____的______順序。

4.本段文字描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

複習上節課的生字詞,加深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

匯入: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濟南冬天的最大特點就是“溫晴”,下面我們通過一些美麗的圖片以及作者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寫,來進一步感知濟南冬天的“美”,那麼我們這節課的一個重點就是發現美,欣賞美以及創造美。

四、分析美文 欣賞美

(一)概括四幅美圖

有人說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著溫情和希望。

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把平面的語言變成立體的畫面,並學會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概括描繪。

1.搖籃安睡圖

“搖籃”給人的感覺就是暖和、溫馨、舒適。睡在搖籃裡的濟南和濟南的人們是幸福的、愜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親細心的照料,親切的問候。這是別處冬天難得的情致。

2.雪後小山圖

小山秀氣,承受不了大雪。陽光下,山色斑駁,秀美動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暉暖人心,溫暖柔和。真是“妙”極。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態!

3.山村臥雪圖

小村在“臥”,小雪也在“臥”。它們“臥”的舒暢,“臥”的安詳,給人感覺這是陽光下爽心的“臥”,多少還帶有一些暖酥酥、懶洋洋的“臥”。這淡墨高雅的畫面,確實帶有十足的情味。

4.玲瓏水晶圖

晶瑩絢麗,玲瓏剔透。雖說藍是冷色,但它卻是瑰寶,內裡包含著色彩繽紛的事物;它又與海洋一色,湧動著生命的內蘊和氣息。同時,它又包含著別緻的情韻。

(二)概括五位美人形象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但是在作者筆下,濟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帶有種種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換句話說,是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裡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上水,用包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分別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溫晴的特點,從而品味其中包含的溫情,然後學生小組交流,最後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

母親的形象是溫暖的,守在搖籃旁,唱著搖籃曲的母親更是溫暖的,而且還有那撫慰人心的話語。如此善良溫存體貼的母親給人歡喜,給人幸福。這樣,睡在小搖籃裡的濟南就感到舒適溫馨,母親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間大愛。

2.細緻周到的護士

大家熟知這一形象,耐心細緻的她帶給濟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夢境,是溫柔的

關照。

3.健美優雅的女郎

陽光下,山坡上,斑駁的色彩成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秀氣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這件花衣,悠閒安適地站在微風之中。調皮的風兒不時掀動一下她的衣角,閃現出健美的肌膚。如此,給人以明亮、燦爛、喜悅、希望之感。

4.嬌美害羞的少女

夕陽斜照,光輝映雪。白白的薄雪調和著陽光成為粉紅色,這就是少女害羞的顏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是什麼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純青、溫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溫情的事兒。

5.俏美柔情的女子

女子愛俏,女子愛美。面對鏡子整妝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長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鏡子。面對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來,它不僅不願結冰,破壞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獻給誰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濟南。

教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這一個個形象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們眼前一樣。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為什麼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

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三)、品析美句

用替換法更加深層次地體會文中表達的感情,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比喻、擬人寫法的好處。如:

(1) 甲: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

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2) 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

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3)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

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教師除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外,還應引導學生體會到:

(1)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晴。躺在搖籃裡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著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而乙句的直白敘述則傳達不出寄寓的讚美深情。

(2)組甲句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豔悅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乙句則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著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傳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