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馬說教案四篇

來源:才華庫 2.01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說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馬說教案四篇

馬說教案 篇1

一、匯入

講述《伯樂相馬》的故事。(見附錄)

這匹千里馬最終得到了伯樂的賞識,但是不是所有的千里馬都能被賞識,被重用呢?

學了韓愈的《馬說》,我們就知道了。

二、簡介作者、寫作背景及解題

1、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朝著名文學家,自退之,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河南河陽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也就是中唐時期。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韓愈本人的遭遇也是這樣,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毛遂自薦,可惜不得重用。儘管如此,他仍然宣告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但始終鬱郁不得志,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3、解題

請同學們看看標題,我們以前有學過與《馬說》這個標題相類似的文章嗎?(《愛蓮說》、《師說》)。

誰來說說“說”是什麼意思?

生:“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與現代的雜文大體相似,“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三、初讀課文

要求讀得流暢,注意語氣、重音和停頓,在朗讀中感知課文,

1、學生範讀(注意讀準字音)

2、自由朗誦,互讀(同桌之間互讀,指出彼此的好與不足)

3、老師範讀(注意有感情地朗讀)

4、全班齊讀

四、感知課文內容

1、結合註釋、工具書,小組之間討論,共同翻譯。

2、分小組比賽,誰能提出問題把對方難倒?(就自己不理解的或認為重要的問題來提問)

3、派代表來翻譯課文,其他同學指出翻譯不足的地方,並補充。

五、研讀課文,品味意境

1、小組討論以下五個問題(男女生展開競賽)

①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是怎樣的?(用原文回答)

②千里馬是客觀存在的,為什麼作者要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③“食馬者”是怎樣對待馬的?(用原文回答)

④“食馬者”這樣對待千里馬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用原文回答)

⑤“食馬者”這樣對待千里馬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哪一句點明瞭文章的中心?

(老師讀題,板書:伯樂、千里馬、食馬者)

明確: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②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群中識別出來,只是一般的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裡,識馬就成為前提了。因此,伯樂對千里馬有決定性的作用。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不知馬也”

2、小結

文章到最後,作者對“食馬者”的無知的憤怒譴責的感情發展到了高潮,正是這些不知馬者、食馬者的愚昧無知,才造成了千里馬被埋沒。

六、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

1、結合寫作背景思考:作者所說的“食馬者”、“伯樂”、“千里馬”僅僅是指傳說中的人和物嗎?

明確: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伯樂比喻善於識別人才的人。

千里馬比喻人才。

2、全文寄託著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

3、揭示“託物寓意”的寫法

明確:本文論述的是識別人才的問題,但通篇沒有一句話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認為對有才能的人必須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任,這樣他們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幹,他的這些主張,是通過對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的.境遇的描敘表現出來的,這種寫法就叫託物寓意。(板書:託物寓意)

七、拓展延伸

討論:在韓愈那個時代,沒有伯樂,那我們這個時代呢?有沒有這種現象?假如你是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該怎麼辦?

明確: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放過任何機會,並創造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八、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並給韓愈寫一封信,撫慰他懷才不遇,憤懣難平的心情。

九、板書設計

馬說

韓愈

託伯樂

物千里馬

寓食馬者

馬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利用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讀準字音,熟讀全文

2.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3.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 的用法。

4.翻譯並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瞭解託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作者懷才不遇、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

重點:

翻譯並背誦全文

難點:

認識伯樂與人才的關係

學法指導:

1、結合註釋,解決重點字詞。(小組內共同提出並解決)

2、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運用聯絡和想象,理解課文中的白描寫法。

教學方法:

讀 議 展 點 練

第一課時

一.引導探究

1.讀寫字詞:

駢死pián 槽櫪cáolì 粟sù 外見xiàn 食馬sì 祗zhǐ 邪yé 一石dàn

2. 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的語意停頓,每句標一處。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盡其材

3.查詢資料,瞭解“說”的相關知識,瞭解作者的相關文學常識和寫作背景。

①“說”是古代表示 的一種文體,用來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看法、見解和主張,講究文采,相當於今天的雜文。

②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 ”之一,曾倡導古文運動。初入仕途時,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均未被採納。

4.朗讀課文,用課文原句填空。

①伯樂對千里馬重要性體現在“ ”。

②沒有伯樂,千里馬悲慘的命運是“ ”。

③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是“ ”。

④造成千裡馬才能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 才能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

⑤作者對千里馬命運的惋惜和對“食馬者”無知的強烈譴責表現在“ ”。

⑥食馬者的淺薄愚妄體現在“ ”。

⑦揭示食馬者埋沒千里馬才華的句子是“ ” 。

二.優選精練

(一)基礎演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③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④駢死於槽櫪之間( )

2. 用“∕”標出下面語句的節奏(每句標兩處)。

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並寫出它的本字和意義。

①才美不外見 _ __通__ _ 含義:___ ____。

②食之不能盡其材 __ __通___ 含義: 。

__ 通__ _含義:_ __ __ 。

③其真無馬邪 ___ _通___ _ 含義:______ ___ 。

④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含義是

⑤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通 ,含義是

古今異義詞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古義: 今義:

②是馬也 古義: 今義:

(二)能力提升

1.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④其真無馬邪?

2.填空。

①“說”是古代表示 的一種文體。

②《馬說》運用了 的寫法,用“千里馬”比喻 ,用“ ”比喻聖明君主,把不能識別人才的統治者比作“ ”。文章借“千里馬”被埋沒的現象揭示了封建統治者 的現實,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

③“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才能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

④《馬說》的主旨句是“ ”。

三.拓展延伸

1.閱讀寓言《趙人賣馬》,自選角度,說說你受到的啟示。

一個趙國人牽了一匹馬到集市上去賣,賣了三天,無人問津,便想了一法,請名人伯樂到市場上將他的馬看上兩眼,做一個“活廣告”。伯樂欣然而至,圍著馬轉了三圈,離開時還回頭看了三看,於是馬價漲十倍。

2.封建社會有很多人才被埋沒,同樣是懷才不遇,他們的做法卻不一樣。你贊同誰的做法?為什麼?

A.韓愈—— 牢騷滿腹痛罵當局

B.蘇秦——刺股苦讀發奮成材

C.韓信——另尋明主開創大業

D.陶淵明——歸隱田園孤高自傲

3.當今社會,仍然有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人才被埋沒?

馬說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生齊讀、教師正音、學習小組合作掃除字詞障礙,使學生讀準、讀懂課文。

(二)通過對課文內容“說、辨、議、想”的合作探究過程使學生感悟課文的主旨、文章的寓意、託物寓意的寫法。

(三)通過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使學生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通過對“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你是怎麼看待伯樂的作用呢?”話題的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恆,就能實現自己的巨集圖大志。

二、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本文託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與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

(二)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學生結合課文註釋,嘗試翻譯這篇課文。

(一)故事激趣,匯入新課。

教師講“知己”這個詞來源的故事(即伯樂在太行山相馬的典故)。

(二)釋題及作者簡介

(三)理讀課文,使學生做到讀準、讀懂課文

(板書:一、理讀 1、讀準2、讀懂)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正音。

2.學習小組合作 掃除字詞障礙。

(四)解讀課文的內容與主旨

(板書:二、解讀1、內容 2、主旨)

1.說一說

(1)課文裡面有怎樣的千里馬?

你可以試著這樣說:這是一匹 的千里馬,因為……

(2)又有怎樣的飼馬者呢?

你可以試著這樣說:我覺得他是 的飼馬者因為……

2. 辨一辨

作者所說的“食馬者” “伯樂”“千里馬”僅僅是指傳說中的人和物嗎?(板書)千里馬喻指 ,伯樂喻指 ,食馬者喻指 。

3.議一議

①文章一開頭,作者是如何闡述“伯樂”與“千里馬”之間的關係的?

②沒有遇見“伯樂”,“千里馬”會有怎樣悲慘的遭遇呢?

4.想一想

我們來看一看文章的主旨,作者想要通過文章告訴我們什麼?

(教師適當補充寫作背景)

(五)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板書:三、品讀 共鳴)

1.教師:品讀首先要和作者產生共鳴。比如說,我讀到什麼地方的時候和作者感到一樣,怎麼樣?說說看。

2.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六) 學生背誦課文

(七) 拓展延伸

1.討論:作者認為,自己是個人才,只是缺少伯樂的發現。其實封建社會不知道埋沒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寫出民苦“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的(柳宗元);與民同樂的太守(歐陽修);還有李白、蘇軾、王維……這些都已成為了歷史。那麼,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你是怎麼看待伯樂的作用呢?

2.教師舉例:飛人劉翔和教練孫海平;一代影后章子怡和張藝謀等。鼓勵學生: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能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刻苦勤奮,努力學習,成為一匹千里馬。策馬揚鞭,馬到成功。

(八) 教學檢測反饋設計

1.基礎題:完成“思考與練習”第二題。

2.拓展題:給韓愈寫一封信,撫慰他懷才不遇,憤懣難平的心情。

馬說教案 篇4

《馬說》說課稿

“班班通”是網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聯姻,是語文教學呈現完美課堂的手段,是對語文教學重難點的革新與突破。“班班通”不是萬能的,但一節詩意的語文課堂沒有“班班通”是萬萬不能的。為此,我以《馬說》為例,重點談談班班通如何實現網路技術與語文日常教學的有效結合,促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教材分析:

《馬說》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23課的自讀課文。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論說文,運用託物寓意的寫法,形象的寫出了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揭示了伯樂不識馬的根本原因。與其說是寫千里馬的遭遇,不如說是寫人才的遭遇,表達作者了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對封建統治者進行了無情的控訴。

根據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和國中文言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能疏通文言字詞理解課文大意的目的。我設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藉助工具書自主翻譯,感知課文大意。

2,反覆誦讀、培養語感,能熟讀成誦。

3,會記筆記積累詞彙,瞭解文體把握“託物寓意”寫法。

4,感受千里馬的遭遇,深刻理解課文含義。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熟練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掌握“託物寓意”寫法,理解伯樂千里馬所象徵的含義。

學情分析:

農村中學的八年級學生雖然接觸了文言文,但基礎薄弱,還沒有學會積累文言字詞的習慣,很難順利的翻譯一篇文言文。所以,繼續加強文言字詞的基礎教學仍是國中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因為文言字詞是讀懂讀通文言文的基礎之基礎。鑑於此,我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教學方法:

為了達成目標,確定本課的教學方法。

1,文字賞讀法:學生誦讀,教師範讀,通過文字解讀文意。

2,問題探究法:教師引導,學生體悟,通過文意理解內涵。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第一節是自主學習課,學生提前預習為主;第二節是合作探究課,師生互動共同探究完成。

教學過程:

匯入以設定懸念激發興趣切入,問一個適合學生切身利益的問題,吊起學生的胃口,驅動學生髮自內心的學習。都說21世紀,是競爭人才的世紀。那麼請問什麼是人才?如何成為人才?這些都是我們同學需要思考的問題,為自己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做準備。為解開這個千古之謎,就讓我們懷著虔誠的心,開啟課本向韓愈索解吧!

接下來,我將發揮“班班通”的優勢,運用多媒體展示簡報出示預習提示,快速高效的告訴學生文明接下來要幹什麼怎麼幹?這節省了時間,更是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

任務1:尋找《伯樂相馬》、《毛遂自薦》等或者與人才悲慘遭遇有關的故事。一方面運用故事熱身,貼近文字,為深度理解文字內涵做鋪墊;一方面是讓學生積累人文知識,活躍思維,充實大腦,激發興趣。

任務2:展示預習提示,指導學生如何預習,怎樣去疏通文意,把握文言文知識點,達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效果。

★瞭解作者作品、背景及“說”這種文體。

★你認為文中有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掌握?

★朗讀中哪些句子的節奏需要注意?並說處例句。(簡報)

★你認為文中哪些詞的意思需要掌握?

★你積累了哪些一詞多義的詞?並說出例句。(出演示文稿)

★你又積累了哪些通假字?並說處例句。(簡報)

★你認為文中哪些句子的翻譯需要注意?

如果時間允許,我還將這些知識點作為搶答題,讓同學們快速搶答,或者分組比賽,看哪一組的答案回答得又快又好,一切都用電子文稿演示。這就是利用班班通網路技術為語文學科重點內容的服務,高效的達成目標,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感受到方法的重要,學會方法,培養了動手能力,提高了語文素養。為下一節課的深刻理解文字內涵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是第一節課的自主學習課,第二節課是合作探究課,將採用朗讀法和問題探究法,達成對課文的深刻理解。朗讀法是培養學生的語感,為熟讀成誦和深刻理解課文搭橋鋪路。問題探究法還是用班班通的展示準備好的簡報,學生快速瀏覽問題,然後儘可能多的留有時間充分思考問題。問題設定層層推進,步步緊逼,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體現邏輯演繹的精神,以高度的榜樣示範,以有別於學生所熟悉的教輔資料,來組織教學,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讓學生陷入思維的泥沼欲罷不能。問題如下:

1,既然是議論文,那麼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點撥此問的目的也就是問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

2,當時的千里馬有什麼遭遇,或者說當時的社會現象是什麼?

3,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

4,由於食馬者不知馬,直接導致了馬的什麼後果?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5,哪些句子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傾向?

6,作者的結論也即本文的主旨是哪一句?

7,作者僅僅是寫千里馬嗎?他們分別象徵什麼?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合作探究中,我將慢慢引導,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東西來點撥來啟發,慢慢展示課件,用圖片,用聲音,用光電來複圓情景。既觸及學生自身的關於人才觀問題的理解,又活躍了課堂。最主要的是達成了對課文“託物寓意”的理解,明白千里馬暗喻人才,伯樂象徵識別人才的人,深刻理解了作者那對封建統治階級的憎恨和控訴。

最後佈置作業和小結: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在今後的社會競爭中既不成為被埋沒的千里馬(人才),也不要成為埋沒千里馬(人才)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