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釘子的教案

來源:才華庫 1.75W

教學目的:

兩顆釘子的教案

1、自讀課文,理解路人之愛,進一步體會“情滿人間”的單元主題,受到愛的教育。

2、在小組討論與質疑中,學會品讀感人的語句,並發表自己的體會。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兩顆釘子》中體現的“路人之愛”,從中受到感染,並學會欣賞語言,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比較《兩顆釘子》與《撿垃圾的老人》在對人物的描寫和文章的寫法上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匯入:(2分鐘)

[1]  前兩節課,同學們學到了什麼?能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嗎?(愛)

[2]  [教師導語]   愛是偉大的,她讓小小的魯本頂著烈日,冒著嚴寒,忍飢挨餓地攢錢,僅僅是為了給母親買一枚胸針;愛是神奇的,她能創造出一個神話般的奇蹟,讓生命垂危的邁克獲得新生。這節課,我們再次來體驗人世間的真摯的`愛心。

[3]  請拿出課文《兩顆釘子》。

二、授課:

1、自由讀書,小組討論質疑,教師巡視指導(8分鐘)

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老師每讀一遍都受到感動,請同學們讀課文,小組合作讀書,邊讀邊討論,注意自己受感動的地方,有疑問的打上問號。

[自由朗讀是為了整體感知課文。朗讀有利於學生直接接觸文字,有利於他們梳理語言,感悟語言,內化語言,雖然這種感悟、內化是不明確的,是淺層的,但它是下一步展開質疑討論辯論的基礎。朗讀也有利於一部分學習比較差的學生明白自己什麼地方不會讀,或讀不通。這個環節不需要佈置什麼閱讀任務,就是讀書,讀通課文。因為這是整節課的基礎。而小組討論質疑的環節目的是培養學生利用小組合作讀書,談體會質疑,這樣就能做到面向全體,使全體學生有機會參與學習。在小組活動時,教師巡視指導,積極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既可瞭解學生學習動態,又可通過教師的指導,引導學生的活動有目的性,有深度而不流於形式。]

2、小組競賽:談體會,品語言,質疑問難。(15分鐘)

下面的時間交給同學們,我們還是進行讀書競賽。[對每一個發表見解或讀書談體會或質疑、解決問題的學生都給予競賽組加分(全班按豎排分成幾個大組),遇到精彩的或後進生髮言,可多加分。]

競賽內容:(1)談讀書體會。可以說自己受感動的地方,可以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也可以讀自己喜歡的句子。(2)提問題。向全班同學提出你的問題,大家一起解決。(在發言中,可以安排學生當小老師,由他們去教那些少發言的同學,然後讓他們起來發言。給予加倍的分。)

[這個環節目的是激發學生深入地探討課文,從各個角度去思考質疑,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基本上可以使學生全員參與,避免了教師包辦代替分析講解。]

3、小結:同學們談體會談得好,說明大家會讀書,提問題提得好,說明大家會思考。4、比較閱讀:《撿垃圾的老人》。(7分鐘)

默讀《撿垃圾的老人》,說說這篇文章和《兩顆釘子》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小結)自讀課文就上到這裡。孩子們,老師被你們感動了,不僅被你們的積極努力的精神感動,更被你們那顆善良的心所感動。

5、單元小結:(3分鐘)

今天我們接受的是愛的教育。《魯本的祕密》寫得是母子之愛;《奇蹟》寫的是手足之愛;而《兩顆釘子》《撿垃圾的老人》寫的是哪種愛?(路人之愛)。[板書:母子之愛  手足之愛  路人之愛]

我們由親情之愛,推而廣之到路人之愛,其實不僅母愛如佛,一切愛皆如佛(板書:如佛之愛)。現在你們能說說,如佛之愛是一種怎樣的愛?同學們,我們要愛父母師長,愛兄弟姐妹,愛同學朋友,還應該愛什麼?(愛陌生的人、愛一草一木、愛動物、愛環境、愛生活、愛國家、愛社會……)。所以我們不僅要有親情之愛,更要有如佛的“博愛”,要愛“眾生”,也就是愛一切生命。

[板書:如佛之愛  愛一切生命]

6、遷移訓練:(5分鐘)

噹噹小作家,寫一寫“愛是    ”。(引導學生用比喻的形式寫,抒發感情。)

三、總結。

同學們,愛滿天下,情滿人間。課上完了,可是愛要靠我們繼續發揚光大。今天,不是老師給大家上課,而是同學們給老師上了一節愛的教育課,謝謝大家!

(機動時間 2分鐘)

板書:

母子之愛

手足之愛    親情之愛

路人之愛    如佛之愛(愛一切生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