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語文課文教案集合9篇

來源:才華庫 2.62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課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國小語文課文教案集合9篇

國小語文課文教案 篇1

一、 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後弈射日》)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故事嗎?誰來說說。

天上的太陽到底能不能被射來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太陽》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接讀課文,學習生字,交流讀懂了什麼。

3、 彙報。

三、精讀課文,感悟特點

1、 讀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在描寫太陽特點的部分中,你認為哪些句子用得好?

2、在你讀出的這些句子中,你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體會列數字、舉列子等說明方法)

3、用你的朗讀來再現一下太陽的特點吧!

四、指導寫字

1、 出示“差、抵、氏、莊、稼、繁、殖”,認讀。

2、 看看這些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 教師範寫,學生描紅。

4、 互相評價。

國小語文課文教案 篇2

一:新課匯入

師:同學們預習過新課了嗎?作為禮物老師送大家幾張珍珠鳥的照片,想看嗎?——CAI課件——但是你們也得有禮物回贈給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珍珠鳥的外形,比比誰的又準確有生動。

二:快速閱讀課文,品讀珍珠鳥的外形描寫

通過比比讀讀,示範朗讀。學習“兒化音”詞:球兒。重點品讀“小傢伙”、“紅嘴紅腳”、“珍珠似的圓點”、“蓬鬆的球兒”等詞。教室要求同學注意擴大寫作範圍,將視線投諸在除“小白兔”、“小狗”、“小貓”之外的動物身上。

三:精讀課文,把握文章記敘線索。

1. 學習課文言簡意賅、直抒胸臆的開頭方式。

師:小鳥特別可愛、漂亮。這樣的一對珍珠鳥送給你,你會怎麼說?

2. 設定疑問

師問1:可是這樣的鳥卻有一種天性,是什麼呢?

問2:我愛上了小鳥,小鳥卻不愛我,還害怕我?那麼我怎樣做才能讓小鳥“愛”上我呢?是強迫它吃東西,按照我給它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嗎?思考“愛”的內涵。

3. 精讀課文,勾畫並歸納課文中的“我”是如何精心照顧小鳥的?小鳥又是怎樣一步步變化的?

(1) 學生自行勾畫、歸納,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 學生之間討論歸納

(3) 課堂交流

(4) 出示教師設計的重點詞歸納法——CAI課件

四:討論“真愛”的內涵。並能結合生活實際談出自己對“信賴,往往營造了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1. 討論真愛的內涵?結合“我”給了小鳥舒適而溫暖的巢,不驚動它,不傷害它等內容。

2. 聯絡生活實際談“信賴,往往創造了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五:教師小結:真愛是要給予你所愛的以“安全”,以“自由”,這也就是課文中所闡釋的“信賴”。(配樂)

六:作業設計:

請用“真 ”寫一段話,要寫具體,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國小語文課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隨文鞏固文中14個生字及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王二小的機智、勇敢。

2、過程與方法: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品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王二小的機智、勇敢及最後的獻身精神。

(2)激發學生對少年英雄、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感受王二小的機智、勇敢,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準備:

課件、《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匯入課文

1、課件出示插圖“王二小”

談話:孩子們,你們認識他嗎?對,他就是小英雄王二小,那你們對二小了解多少,誰來介紹一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二小的故事。

2、板書課題。

請小朋友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然後讀一讀。

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品質

過渡:咱們班的孩子都很優秀,聰明的你們讀過課文後知道王二小在幹什麼嗎?

1、根據學生回答,理解“放哨”。師板書“放哨”

2、請五個孩子分段讀課文,一人讀一段。

[創設情境:多媒體課件依次出示五幅圖畫,配上哀傷的音樂,學生讀完一段切換成另一幅與本段內容相符的圖畫]

3、播放課文朗讀。

4、聽完故事,談感受與滋味。

預設:難過,氣憤,仇恨??

5、從書上哪一句看出王二小犧牲了?(引導學生找句子)[課件出示第四段課文指導朗讀]

6、用波浪線勾畫出王二小犧牲的句子!

討論:“死了”與“犧牲了”。

7、敵人是怎麼知道自己上了當的?

指導學生讀相關句子。教師引導,狡猾的敵人為什麼會這麼笨呢?

學生討論回答,師總結。

師:敵人是大人呀,怎麼會輕易相信一個13歲孩子的話呢?因為什麼?能從書上找出原因來嗎?有一句話在暗示我們喲,看誰的火眼金睛能把它找出來!(學生看書找句子指導朗讀)

根據學生回答師生參與理解“順從”

[創設情境:日本軍官和王二小對話的情境。學生演一演。]

出示圖片,理解王二小的機智與勇敢,師板書。

師:請同學們再來讀第3、4自然段,讀出王二小的鎮定、堅強,讀出敵人的凶殘,讀出我們的沉痛和仇恨!

7、 四人學習小組討論:如果你是王二小,當時你會怎麼想?你會往哪個方向帶路?為什麼?

(1)相機理解“掃蕩”,“叛徒與英雄”。

(2)課件出示課後“我會讀”練習。

三、看課件,聽歌曲,昇華情感

播放多媒體音樂,看王二小被殺害的動畫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

1、師:現在,我們就站在王二小的墳墓前面,你想對王二小說什麼? (生髮言)

師:對,就這樣聰明可愛、勇敢機智、不怕犧牲、熱愛

家鄉的王二小被敵人殺害了,年僅13歲。他永遠離開了親愛的爸爸媽媽,離開了熱愛的村莊、學校、小夥伴和八路軍,他的鮮血染紅了家鄉的土地,他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山溝裡的鄉親們。正是千千萬萬個王二小這樣的英雄,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2、過渡:王二小英勇犧牲了,但他的血不會白流。齊讀最後一段。

四、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在我們幼小的心田裡又種下了一個英雄的名字他就是——(生)王二小。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示意齊讀):小英雄王二小,讓我們一起把一首頌歌獻給他。(出示王二小畫像)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聽歌下課

五、作業:把故事講給父母聽,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國小語文課文教案 篇4

(一)討論揭題,引入新課

1.我們都見過春雨。大家有沒有發現,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麼不同?(樣子、速度、聲音)板書:春雨。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關於春雨的童話故事。你們讀一讀,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春雨的?

2.投影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拼讀討論。

拼讀:自由讀;同桌互讀;“我會讀”。

討論:

(1)讀了這句話,你知道春雨的樣子了嗎?(板畫:春雨)

認讀生字“線”,組詞。

(2)讀了這句話,你聽到春雨的聲音了嗎?指導朗讀“沙沙沙,沙沙沙”。

3.出示課文最後一段,朗讀質疑。

讀:拼讀;小組讀;集體讀;自己邊思考邊讀。

認:認“歡”字,換偏旁記字。

問: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麼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提示:

(1)“大家”指的是誰?

(2)大家爭論的是什麼問題呢?

4.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弄清以上問題,並在句子中認字。

(1)從句子中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2)識字。

音:勾畫出句中的生字拼讀;連詞朗讀。

趣題底顏有趣問題到底顏色

形:你能識記這幾個字嗎?看看這些字有什麼特點?

提示:同結構:趣題同偏旁:題顏

換偏旁:底—低加偏旁:是—題

(二)情景感悟,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多媒體課件,說說圖中畫了哪些鳥。(貼三種鳥的圖片)

2.分角色朗讀,討論。

(1)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麼顏色的?他們的根據是什麼呢?

(2)春雨從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課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

(3)認識生字“淋、灑、滴、油”。

你發現這些字的規律了嗎?去掉偏旁來看看,是你認識的什麼字?可以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熟字加偏旁法;偏旁聯想法)

(4)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語氣呢?

指導朗讀:“不對”;“不對,不對”;“你們瞧”;“你們看”。

“……花……了,……花也……了。”

(5)分角色朗讀對話。

(6)創設情境演一演。

(三)實踐活動

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到外面看一看,並把看的結果畫出來,跟大家交流。

國小語文課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第一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第二個.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第三.領悟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學生讀熟課文,勾畫好詞佳句,旁批寫感受。收集寫“雨”的優美詞語,語段或寫“雨”的詩文。2.課件:課文插圖,賞讀的語段,拓展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匯入新課,激發情感

1.啟發談話: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心觀察,它準會讓你一飽眼福。朗讀“導讀”。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留心觀察後為我們描繪的美麗的自然景觀。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提醒讀準字音,理解生詞(課件)

水淋淋(lín)啼囀(zhuàn)傾吐(tù)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

輕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條,動作輕快。

啼囀:形容鳥婉轉地叫。

2.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組競賽朗讀,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明確: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

國小語文課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理解11個新詞的意思,能區別“走失”和“丟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補充完整。

3、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4、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樣子的,懂得遇事仔細觀察,抓住事物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教學點與難點

1、讓學生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理解老人通過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推理的過程;能用因果倒裝句式正確地把老人的推理過程說出來。

2、培養學生預習課文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平時多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

三、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

3、能區別“走失”和“丟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投影駱駝圖後問:這是什麼動物?誰能說說駱駝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投影“從前有個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問:“走失”是什麼意思?可以換成“丟失”嗎?

(3)商人走失了駱駝,於是就發生了一個“找駱駝”的故事,出示:13找駱駝

(4)看了課題,你想知道那些問題?

2、引導質疑

(1)聽課文錄音,想想剛才提的問題,那些聽了錄音就解決了。

(2)今天老師還要教給大家一種新的預習課文的本領。出示“閱讀提示”,通過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是“學習課文,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

(3)指導預習課文的方法與步驟。

①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的音;注意多音字的讀音;分析生字的形,記住字形。

②劃出由生字組成的新詞,想想新詞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詞語寫在作業本上。

③再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句子和內容下劃上“—”線,打上“?”。

3、反饋交流,評析學生提出的問題。

(1)認讀生字卡片。

(2)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對有價值的問題要及時表揚肯定,對“偏題”要妥善處理

,正確引導。

(3)緊扣閱讀訓練重點及學生預習前、後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結。

4、完成作業。

(1)《作業本》題2。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的。並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補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檢查生字,聽寫生字。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主要講什麼。

(2)這段主要講什麼?從那裡看出商人的心理很著急?用著急的語氣讀讀商人的話。

3、學習2—9自然段。

(1)佈置自學。要求:①輕聲朗讀2—9自然段。②同桌討論: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有那些特徵?老人說得對嗎?你從哪兒看出來?

(2)反饋

①讓學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

”的句式說出駱駝的三個特徵,先分三句說,後綜合起來說。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的話是怎樣說的?

③比較“是的”、“不錯”、“對極了”的異同,說說商人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④“忿忿”是什麼意思?商人的心情為什麼會轉喜為怒?該怎樣讀出“忿忿”的語氣來?

(3)分角色朗讀2—9自然段。

4、學習第10自然段。

(1)默讀第10自然段

,思考:老人並沒見過商人的駱駝,可卻能那麼準確地說出駱駝的特徵,這是為什麼?請把老人得出結論的依據找出來。

(2)“不緊不慢”是什麼意思?

(3)請用“不緊不慢”的語氣說說老人的話。

(4)練習用因果句式說寫句子。

5、作業:(1)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2)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遇事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繼續進行因果句式的說話訓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複習。

(1)聽寫詞語。

(2)分角色朗讀1—9自然段。

(3)請你用不緊不慢的語氣,仿照例句回答商人的疑問。

2、繼續學習第10自然段。

(1)齊讀“至於……順著它的.腳印去找”句。

(2)理解“至於”的意思。

(3)仿照例句說話。

3、學習第11自然段。

(1)齊讀第11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駱駝了沒有。

(2)“果然”是什麼意思?“果然”說明了什麼?

4、總結。

(1)老人為什麼能幫助商人找到駱駝,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2)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還知道了什麼?

5、課堂練習:《作業本》3、4、5題。

國小語文課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動物尾巴的特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認識動物尾巴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動物頭飾、錄音帶等。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看動物好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坐上去動物園的汽車(播放汽車的音樂)。到了,請同學們坐好。

2、出示圖片,問:動物園裡有哪些動物?你們想知道它們尾巴的特點嗎?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比尾巴》就能幫我們找到答案了。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把書開啟到第3課,一邊看書一邊聽錄音範讀課文,想一想這課有幾小節?

2、請同桌同學互相幫助來讀課文,把生字讀三次。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開火車、齊讀)

4、這篇課文有多少個小節?(有4個小節。)

(三)、學習第二節。

1、請同學們齊讀第一、二節,想一想:你知道了什麼?

2、貼動物圖,問:這是第幾節講的?(第二節。)

3、指著沒有尾巴的動物的圖,問:這些動物的尾巴怎樣了?(它們的尾巴沒有了。)

4、出示動物的尾巴圖,問:它們的尾巴在這裡,誰能幫它們找回自己的尾巴?

5、你是怎樣知道的?(猴子的尾巴是長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板書:長、短、像傘。

6、問:你們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長嗎?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嗎?

7、問:比兔子的尾巴長的動物有哪些?與猴子比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

8、小結:長和短不是一定的,要通過比較才知道。

9、問:你還知道有什麼長,什麼短嗎?

10、松鼠的尾巴是什麼樣子的?傘是什麼樣子的?(學生做手勢來表示傘的樣子。)

11、看黑板的板書來讀第二節。

(四)、學習第一節。

1、在第一、二節裡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是什麼符號?)

2、教師講解:這是問號,用在問句的後面,表示提出問題。

3、問:第一節提出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麼?板書:誰的尾巴、“?”。

4、學生練習說問句。

5、指導讀問句。教師範讀,指名讀。

6、加上表示尾巴特點的動作來齊讀第一、二節。

7、小結:第一、二節寫得很生動,因為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寫出了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裡還有哪幾個小節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來寫其它動物尾巴特點的呢?

(五)、學習第三、四節。

1、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來自學第三、四節,邊學邊想:你學到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

2、問:你學到了什麼?(A、尾巴的特點;B、三個問句。)板書:彎、扁、最好看、“?”。

3、問:你還想到什麼?

4、指導朗讀:男、女分組讀。

(六)、做遊戲《找朋友》。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遊戲?老師有個要求:請同學們在做遊戲時要邊看遊戲的內容邊練習背課文,好嗎?

2、這個遊戲叫《找朋友》,想玩的同學請坐好。(教師發動物及相關動物尾巴的頭飾)戴動物尾巴頭飾的同學站到講臺前。開始遊戲,(如:A、戴猴子尾巴頭飾的同學問:我的朋友在哪裡?B、同學齊答:猴子,猴子快出來!C、戴猴子頭飾的學生走出來說:你的朋友在這裡!)

3、看圖加動作來背誦課文,再比賽背課文。

4、總結板書:這節課,我們學過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5、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只要我們平時多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更多動物尾巴的特點。

(七)、練習(畫一畫)。

1、出示幾種動物的圖片,讓學生來幫它們加上尾巴。

2、畫完後讓學生說說動物尾巴的特點。

(八)總結全文。

國小語文課文教案 篇8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個短篇小說。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讚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本課思想內容有以下兩個重點:

一是表現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除了題目,全文沒有一個窮字,但窮人窮到什麼地步,我們卻能從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桑娜的丈夫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著危險出海打魚,清早出去,深夜未歸;桑娜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可見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麼艱難。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慘地病死在稻草鋪的床上。屋裡又潮溼又陰冷,兩個無依無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親旁邊。這些描述飽含作者的感情,使讀者深切地感受到窮人的悲慘命運。

二是讚頌窮人富於同情、熱心助人的美德。課文裡沒有一句直接讚美的話,然而窮人的高尚品質卻被表現得感人肺腑。收養孤兒,本來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養孤兒這件事安排在一個孩子多、生活已經十分艱難的窮人桑娜家裡,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兩個孤兒以後,作者細緻地描寫了她緊張、擔憂的複雜心理活動。造成桑娜內心矛盾的客觀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艱難,而收養兩個孤兒,無異於在極為沉重的生活壓力上,再增加一個包袱。然而最後桑娜夫婦還是做出了收養孤兒的決定。作者在敘述這個故事時,沒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於現實的土壤,真實地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桑娜夫婦沒有說一句豪言壯語,然而他們那顆善良、淳樸的美好心靈,卻深深地打動了讀者。

課文以窮人為題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與西蒙兩家的貧窮──住得差,吃得差,勞動條件差,還有疾病,是沙俄時期俄國漁民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就是在這樣貧窮的情況下,桑娜與漁夫做出了令人難以相信的舉動:在自己五個孩子的基礎上,主動收養西蒙的兩個孤兒。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的事例,謳歌了窮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質,有力地抨擊了當時上流社會的墮落與腐化。

課文在寫作上特色鮮明,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心理、對話的描寫,刻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環境描寫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勞、善良的品質。關於桑娜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桑娜的內心世界,刻畫了一個充滿愛心、樂於助人的窮苦勞動婦女的形象。漁夫與桑娜的對話,個性鮮明,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人物的真情實感。漁夫的話顯示出他爽直、樂於助人的品質。而桑娜則小心應對,說話斷斷續續,表明了她緊張、不安的內心,反映出她熱愛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質。

課文段落分明,結構獨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內心矛盾為主線,圍繞收養西蒙的兩個孤兒這件事,前後設定了兩個懸念:漁夫是否平安回家?漁夫回家後能否同意收養孩子。兩個懸念交替展開,逐步消除,從而推動著故事向前發展。這樣處理,使得全文波瀾迭起,扣人心絃,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學習作者通過環境和人物心理、對話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這樣做是指收養西蒙的兩個孤兒,把他們扶養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發現西蒙已經病故,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一個還不會說話,另一個剛會爬。面對西蒙的悲慘遭遇,桑娜本能地把兩個孤兒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與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看似矛盾,實際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窮人、關心窮人的善良品質。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兒後,面對自己的五個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緊張、擔憂,她不知道丈夫會說什麼,覺得自己這樣做給丈夫增加了負擔,覺得對不起他;她擔心丈夫突然回來,不知道怎麼告訴丈夫自己把孤兒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寧可讓丈夫揍一頓,也要收養孤兒。課文真實地展現了桑娜此時的心理活動。透過桑娜的心理活動,讀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給桑娜帶來的壓力,感受到桑娜熱愛丈夫,同情孤兒,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的心靈。激起讀者對桑娜今後命運的關心。

省略號的連續運用,表明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的時斷時續,逼真地寫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聲的意思。桑娜與漁夫對話時先後兩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與漁夫同時沉默。漁夫回家了,漁網也撕破了,面對剛剛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訴丈夫收養孤兒的事,所以選擇了沉默。而漁夫還沉浸在與海浪搏鬥的恐怖中,心裡尚存餘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說話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訊息告訴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決定,所以又沉默了。桑娜的兩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後腦勺說,嗯,你看怎麼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皺起眉臉變得嚴肅、憂慮說明漁夫感到問題很難辦。搔搔後腦勺說明他正在認真考慮,形象地說明漁夫覺得問題嚴重。嗯,你看怎麼辦?這是漁夫在徵求妻子的意見。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這是漁夫做出的初步決定。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艱苦的生活)的意思。說明漁夫為了撫養鄰居的孩子,準備過更艱苦的日子,準備付出更多的辛勞。快去!別等他們醒來。漁夫怕孩子醒來受驚,催促桑娜去抱孩子。這段話細緻地描寫了漁夫做出決定前後思考的過程,說明他與妻子桑娜一樣,有著一顆甘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但桑娜坐著一動不動。

你怎麼啦?不願意嗎?你怎麼啦,桑娜?

你瞧,他們在這裡啦。桑娜拉開了帳子。

文章的懸念終於消除,讀者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動、興奮和快慰中。這一動不動的動作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她當時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靜又不平靜的效果,讀來給人以回味的餘地,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

(2)對詞語的理解。

呼嘯:文中形容海風發出高而長的聲音,說明寒風猛烈。

抱怨:埋怨。

自作自受: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結果。受:承受。

魁梧:(身體)強壯高大。

倒黴: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憂慮:憂愁擔心。

二、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正確讀寫舒適、擱板、勉強、抱怨、傾聽、掀起、魁梧、撕破、倒黴、嚴肅、憂慮、溼淋淋、心驚肉跳、自言自語、自作自受、縫縫補補等詞語。抄寫描寫環境的句子。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3.學習作者通過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前,教師要進行朗讀備課。朗讀時要注意:描述性的句段,如,課文開頭對天氣的描述,要讀得低沉而緩慢。人物的心理和對話,要體現人物的性格和不同場合的心情。如,桑娜抱回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動,有害怕,也有自責,更有決斷。又如,漁夫回來後,桑娜與漁夫的對話,桑娜開始是提心吊膽地回答丈夫的話,接著是強作鎮定地敘述西蒙家的事,最後是如釋重負地告訴丈夫孤兒已經抱過來;而漁夫,先是對天氣的後怕,接著對西蒙去世感到震驚,最後是在擔憂中做出收養決定。朗讀時要注意有感情地讀出來。

2.學習本文,重點是從環境和人物的心理、對話的描寫中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教學時可參考如下思路:

(1)讀題激疑,讀通課文。開課後,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閱讀本文的興趣。如,為什麼用窮人做題目?課文是否只寫了窮人的窮?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學生字新詞,獨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本文篇幅較長,有的語段也比較難讀。如,第九自然段桑娜的心理活動。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說哪些語段比較難讀,然後安排時間讓學生自由練習,最後指名朗讀語段,幫助學生讀通課文。如果學生還不能讀通順,教師可進行適當的範讀。

(2)概括課文內容,整體把握課文。學生讀通課文後,可讓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怎樣的事。由於課文篇幅長,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時不容易一下子說清楚,應當允許學生逐步把事情說清楚。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全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課文第1~2自然段,講漁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守候在小屋裡,等待出海打魚的丈夫回家。第二部分:課文第3~11自然段,講桑娜出門探望丈夫的漁船,結果走進了西蒙家,意外地發現西蒙已經病故,她把西蒙留下的兩個孤兒抱回家,然後忐忑不安地繼續等待丈夫。第三部分:課文第12~27自然段,講漁夫回家,得悉西蒙死去,主動提出收養孤兒,夫妻倆的想法不謀而合。理解桑娜夫妻決定收養孤兒的艱難。

(3)深層研讀,感受人物品質。讓學生通過認真研讀,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的句子,體會窮人的高尚品質。教學時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兒回家後複雜的心理活動以及桑娜與漁夫的對話這些內容組織學生深入研讀。桑娜抱孤兒

孤兒回家部分,重點研究“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個句子,聯絡上下文了解“這樣做”的意義,從這種矛盾的心理中,體會桑娜的善良品質。理解桑娜複雜的心理活動,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教學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朗讀描寫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然後組織交流:桑娜在繼續等待丈夫的時候想到了哪些?為什麼會想到這些?通過討論明確:由於桑娜家庭的貧窮,由於桑娜熱愛丈夫、同情孤兒,所以才會有如此複雜的心理活動,同時明確:雖然桑娜的內心活動十分複雜,但是收養孤兒的決心沒有動搖。接著讓學生再讀讀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瞭解省略號的作用。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進一步體會桑娜的崇高品質。桑娜與漁夫的對話部分,要以讀為主,在讀中理解兩處“沉默”的不同含義。通過朗讀,讀出兩人不同的性格。

在研讀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感情朗讀。桑娜複雜的心理活動與她和丈夫的對話是朗讀的重點。教師可先讓學生根據標點符號的提示,自己試試怎麼讀才能讀好,再把自己的體會和大家交流,然後反覆朗讀,讀出人物的真情,最後讓學生彙報朗讀。朗讀的形式力求多樣,必要時教師要發揮範讀的作用。

3、本文的環境描寫既有天氣描寫,也有桑娜與西蒙兩家情景描寫。這些環境描寫從側面烘托出桑娜與漁夫的美好品質。教學時應當結合對收養孤兒這件事的理解進行。可以通過朗讀,讓學生找出有關環境描寫的語句,思考“環境描寫對刻畫桑娜與漁夫的形象有什麼作用”?讓學生暢所欲言。最後讓學生把描寫環境的句子摘抄下來,進行積累。

4、課後小練筆:續寫《窮人》:

桑娜告訴丈夫自己已經把孩子抱回家後,課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運會怎麼樣呢?桑娜與漁夫又會帶領孩子怎樣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這些問題牽動著學生的心。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告訴學生:續寫時要把握故事情節的主線,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無論最後發展成什麼樣子,主線不能變,人物的思想品質不能發生本質的變化。接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和創造,必要時可以進行小組討論。然後讓學生把想象的故事寫下來。最後,組織學生交流。如,通過開小小故事會、在宣傳欄出專輯、排課本劇等形式,讓學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5、課文多處運用了省略號,主要作用有:

⑴表明心理活動的時斷時續。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⑵表示省略遞增的次數。如,“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⑶表示語意的跳躍。如,“謝謝上帝,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你在家裡做些什麼呢?”

⑷表示說話結巴,欲言又止。如,“我嘛……縫縫補補……”這些用法,都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相機滲透。

6、生字、新詞一般以學生自學為主:

教師可提醒學生讀準“怨、掀、慮”的讀音。“作”是多音字,在“自作自受”中讀“zuò”。字形上引導學生區別:“怨”與“祭”的上半部的不同。“魁”是半包圍結構,“鬥”字要寫在豎彎鉤裡面。

7、教師可結合對桑娜與西蒙兩家貧窮生活的理解,向學生介紹課文寫作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列夫·托爾斯泰的情況。

國小語文課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豐富的想象能力。從馬良用神筆幫助老百姓懲罰中,受到啟發。把故事講給家人聽聽。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學習第一部分課文內容。

讀第1~8自然段課文,主要講了什麼?馬良看什麼看得出神?他是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說的?大官和畫師什麼表現?他們怎麼說?怎麼做?從此,馬良怎樣做呢?找出重點詞句。馬良為什麼盼望有一支筆呢?(理解:盼望)

學習第二部分課文內容。讀第9~16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馬良的筆是怎樣得到的?為什麼說它是神筆呢?馬良有了這支神筆是怎樣做的?他幫助老百姓做了哪些事情?

學習第三部分課文內容。讀17~28自然段,主要說了什麼?大官讓畫師用神筆畫什麼?結果怎樣?大官怎麼辦的?馬良為什麼答應了?他先畫什麼?再畫什麼?然後畫什麼?最後畫什麼?說說大官的不同表現?

1、大官的下場什麼樣?說明什麼?

2、從馬良懲治大官的過程中,你認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二、總結課文。

1、馬良沒有筆的時候是怎樣畫畫的?說明什麼?

2、馬良有了神筆,對窮人和大官的做法有什麼不同?說明什麼?

3、你喜歡馬良嗎?為什麼?

三、作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