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指教案範文(精選10篇)

來源:才華庫 2.7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手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手指教案範文(精選10篇)

手指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

2、學習簡單的保護手的方法。

3、積極參與與手偶遊戲活動,引導幼兒認識手。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5、引導幼兒樂於交流,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塑料做的大手

2、每個人5個套在手上的紙偶。

3、幻燈圖片(一)(二)。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塑料做的"大手"做遊戲,引導幼兒認識手。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歡樂的朋友,你們想知道她是誰嗎?我是一隻歡樂手,請你們伸出一起伸出手跟我來做遊戲。搖搖你的手,轉轉你的手。彎彎你的手指,大家遊戲真快樂。

教師:剛才你們是用什麼跟歡樂手做遊戲的?請把你的小手舉起來,我們每人有幾隻手?小手是什麼樣的?比一比手指長的一樣嗎?(啟發幼兒說出手指、手心、手背、指甲等。)

小結:我們都有兩隻手,共有十個手指。我們的手指不一樣長、不一樣粗,手指上還有指甲,手分手心和手背。

2、紙偶表演,引導幼兒瞭解各個手指的名稱。

教師套上紙偶:我們手指兄弟長的不一樣,名字也不一樣,先請手指來自我介紹,我長的又粗又矮,叫大拇指,我站在大拇指的旁邊,叫食指,我的格子最高,叫中指,我長的又瘦又小,是小指,剩下的我沒有名字叫無名指。你們記住手指的名字了嗎?伸出拇指,你們知道我叫什麼?

幼兒用自己的手練習說手指的名稱。

幼兒在五個手指上套上紙偶,玩手指捉迷藏的遊戲。紙偶娃娃想跟我們來玩捉迷藏的遊戲,你喜歡嗎?

3、討論我們的小手的作用。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的玩具,我們一起玩一玩。玩好後提醒孩子將玩具收拾。

剛才你們的小手玩了什麼?還做了什麼事情,我們的小手除了玩玩具還會做什麼事情?會自己吃飯,穿衣的小朋友舉手?

小結:小手是我們的朋友,我發現小朋友的小手真棒,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小朋友長大了。能做許多的事情,小手的本領真大。

4、師幼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小手?

教師:小手是我們的朋友,應該怎樣來保護我們的小手?

師幼一同觀看(手指兄弟一):圖上有尖利的東西。

教師:這些東西能玩嗎?為什麼?

師幼一同觀看(手指兄弟二):冬天小朋友在戶外戴著手套。

教師:天冷了,我們要怎樣保護小手?

教師小結:小手的本領真大,我們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天冷了要及時的擦護手霜戴手套。平時手髒了要及時的洗手,保持小手乾淨。

活動延伸:

在平時的生活環節中讓幼兒自己洗手,掌握洗手的準確方法。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裡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裡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手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一、能根據課文前的“閱讀提示”,自主學習課文,瞭解主要內容,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學習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二、通過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和聯絡生活實際,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

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感知整體

(一)揭示課題。

(二)瞭解學生學習起點。

(三)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說說課文大意。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板書:總—分—總

二、解讀特點

(一)根據課文前“閱讀提示”,交流學習任務之一:想想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麼特點,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

學生默讀,標畫相關語句。

[設計意圖:這是略讀課文,可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深入讀書,邊讀邊思考,標畫語句,記錄感受。在這裡,我們感受到的是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看到學生不斷深入思考和學習的成長軌跡。]

(二)教師引導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絡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1、親近大拇指的特點

(1)理解大拇指的姿態特點──不美。

(2)感受性格。

找出具體描寫最肯吃苦的詞。“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

用朗讀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

(3)引導學生體會寫法:圍繞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

板書:姿態和性格

2、親近其它四指的特點

以第一人稱“我是食指(或中指、無名指、小指)……”選其一來介紹它的姿態和性格。

3、適時指導朗讀重點語句,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抓重點語句理解文字,使得詞語有了溫度,文字有了內涵,文字有了意蘊,引領學生髮現語言規律和寫作特點不再是那麼蒼白。而學生無拘無束的以第一人稱來介紹手指,更讓明理時語文味亦能香飄飄。]

三、昇華啟示

(一)自主研讀學習任務之二:這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1、把感受寫在句子的邊上。

2、全班交流。

3、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手指一樣帶給我們什麼啟示,舉例說明。

(二)閱讀連結《手》

1、初讀材料,瞭解大意。

2、說出你的啟示。

[設計意圖:利用課內的時間補充《手》的閱讀,滲透“比較閱讀“的閱讀策略和閱讀方法,激發學生感受同是啟示性的文章,但不同內容、不同寫法的內涵和魅力。更體現了教師促成學生與文字、與其它同學交流互動的個性情感、語言的發展。]

(三)進行快樂練筆。(選擇一題)

1、蒐集一篇能從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獲得人生的啟示的文章;

2、請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樣生活中普通的事物。

【板書設計】

手指

姿態性格

大拇指不美肯吃苦

……

“團結有力量”

【設計意圖】

本課設計旨在貫穿以學為主的思想,體現學習的自主性。抓住略讀課文的特點,教學時給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引領學生邊讀書邊思考,標畫語句,記錄感受。不搞花架子,而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從文章整體感知入手,根據課前的“閱讀提示”學習課文,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體現語文課堂書聲琅琅、議論紛紛、情意濃濃的特色。

手指教案 篇3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談話匯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後分別具體寫(),最後總結寫()。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絡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手指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知道手指可以變化出許多東西,並能從中感受到變化的快樂。

2.通過親子游戲培養幼兒與家長的感情。

活動準備:

牙刷、叉子(實物);兔子、小花貓、老虎(玩具)、小蘋果。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爸爸抱著寶寶坐在墊子上,媽媽坐在寶寶的對面,媽媽的身後藏著實物。

二、活動開展

1.媽媽伸出手指,念著兒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牙刷,刷刷刷。

(媽媽從身後拿出小牙刷,做刷牙的動作;爸爸輕輕地抓著寶寶的手,用一根手指跟媽媽做同樣的動作)

2.媽媽伸出兩根手指念著兒歌:兩根手指兩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白兔,跳跳跳(媽媽從身後拿出玩具小兔子,爸爸抓著寶寶的手放在寶寶的.頭上,做小兔子跳的動作)

3.依次內推:三根手指、四根手指、五根手指變化出小叉子、小花貓和大老虎。

4.媽媽把玩具放在寶寶的前面,媽媽念著兒歌讓寶寶選出相對應的物品(爸爸幫忙)

5.爸爸把玩具放在一旁爸爸媽媽和寶寶圍成圓圈,爸爸和媽媽念兒歌,爸爸媽媽寶寶做兒歌裡的動作。

三、活動結束

1.媽媽說著兒歌,寶寶獨立完成兒歌裡面的動作。

2.寶寶做對動作,爸爸給寶寶一個小紅蘋果做為獎勵。爸爸和媽媽都把大拇指送給寶寶。

手指遊戲兒歌:

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牙刷,刷刷刷

兩根手指兩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白兔,跳跳跳

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叉子,叉一叉

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花貓,喵喵喵

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大老虎,阿嗚叫

手指教案 篇5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經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

2、學習聯絡具體的語言環境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難點:

1、在讀課文過程中展開想象,感受老奶奶的艱苦。

2、學生理解綠手指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質疑,匯入新課

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請伸出雙手看手指是什麼顏色的?你們見沒見過綠色的手指嗎?今天就和老師一起去認識被稱為綠手指的人。

1、齊讀課題,提出疑問:綠手指指什麼?

2、齊讀第一自然段回答問題。

3、在你心目中,什麼樣的園丁能稱為好園丁?

(二)讀課文感知整體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3、提問:這篇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敘述的?(事情的發展順序)事情的發展必須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想一想,這個故事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結果是什麼。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學習起因部分。

(1)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培育純白金盞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從文中找出。

(2)理解文中的兩個反問句,從中理解:老奶奶有一種對陌生事物好奇的心情和不怕困難的精神。

5、學習經過部分。

(1)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方法。

(2)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理解後兩句話: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迴圈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我們從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種持之以恆的精神。

(4)理解沮喪,注意讀音。並用沮喪說一句話。

6、學習結果部分。

(1)二十年過去了,老奶奶終於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學生感知老奶奶當時的心情。

(2)理解等待的日子長達一年為什麼說長達一年?在這學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結果的急切心情。

(3)老奶奶把種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園藝所。他沒考慮那則啟事是否還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長的歲月裡,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純白金的金盞花。從這裡我們體會到老奶奶對事業的執著。

(4)當老奶奶接到園藝所長的電話後怎麼說的?老奶奶對著電話說:只想問一問,你們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盞花?我也能種出來我們從老奶奶回答的話語中去體會老奶奶心無雜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盞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質。

(三)總結

老奶奶從報上看到園藝所重金懸賞種出純白金盞花這則啟事想去試一試,老奶奶經過20年的辛苦終於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老奶奶這種不怕困難、持之以恆、充滿信心和對事業的執著,這樣的園丁才是一為好園丁,在當地被稱讚為綠手指。綠手指不僅指園丁技藝出眾,更是因為精神可嘉。

(四)交流討論

老奶奶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嗎?

這也是老奶奶的一個心願,讓我們祝願老奶奶心願成真!

(五)作業

細讀課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盞花的艱辛。

(六)板書設計

起因:重金懸賞培育純白金盞花不怕困難。

滿懷信心綠手指經過: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對事業的執著。

好園丁。

結果:培育出純白金盞花。

還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

手指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毛毛蟲》這個遊戲簡單並富有童趣。其實這個遊戲不單單適合中班玩,只要我們老師稍微設計一下,它可以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孩子來玩。小班孩子我們就讓她獨立地邊念兒歌邊玩,不需要讓他們合作。中班的孩子就像我剛才上的一樣,加深難度讓他們兩兩合作或三人合作來玩。到了大班還可以讓他們很多人合作來玩。全班小朋友圍坐成一個圓圈一起玩。這個遊戲我主要是培養他們同伴間的合作精神,讓他們體驗合作玩帶來的快樂。在活動中幼兒也非常地感興趣,玩的也非常地開心。對中班的孩子來說,有的孩子對左右的區分還有點難度,因此我在孩子的一隻手上貼了紅色的小圓點,以便幼兒更好的區分。在活動中我還讓孩子們自主主動找朋友玩,充分體現了孩子是活動的主體。

活動目標:

1、學會玩遊戲《毛毛蟲》,能遵守遊戲規則。

2、培養幼兒在遊戲中同伴合作玩的能力,體驗幼兒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坐成兩直排。幼兒一隻手貼有小標記。

重難點:引導多個幼兒合作玩遊戲。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教師伸出食指)問:“小朋友,伸出你們的食指,今天汪老師請你們來當魔術師,看把我們的食指能變成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汪老師要把我的手指變成毛毛蟲。毛毛蟲來啦!毛毛蟲要來玩遊戲啦,你們聽它在玩什麼遊戲呢?

二、幼兒學玩遊戲。

1、教師邊念兒歌邊玩手指遊戲。

毛毛蟲,(左手的食指爬啊爬)鑽進洞,(右手握成空心拳做成洞)轉一轉,挖一挖,拉一拉

2、分解遊戲的玩法。

⑴毛毛蟲玩了什麼遊戲啊?我們要念到“洞”時,毛毛蟲才能鑽進洞。

⑵毛毛蟲鑽進洞,它做了哪些動作?

⑶毛毛蟲在洞裡卡住了,我們一起把它拔出來吧。(1、2、3、啵)

3、幼兒學玩手指遊戲(2-3遍)。

⑴教師完整地示範遊戲一遍。

⑵幼兒學玩遊戲2遍。

⑶幼兒邊大聲地念兒歌邊遊戲一遍。

三、幼兒結伴合作玩遊戲

1、請幼兒面對面坐,兩兩合作玩。(一人當毛毛蟲,另一人當山洞)

2、交換角色玩。

3、教師請一幼兒與教師面對面,兩人兩隻手來玩。(貼有小標記的手當洞,要求洞不動,毛毛蟲動)

4、幼兒合作玩。

四、三幼兒合作玩。(要求幼兒聽指令,迅速找到三個朋友一起玩,並能做好準備工作等待玩遊戲。)

1、教師請兩名幼兒來示範玩遊戲一遍。

2、三人為一組,幼兒合作玩。

教師小結:這個遊戲我們可以一個人玩、可以兩個人玩,還可以三人玩,還可以很多個人一起玩。

五、結束活動。

現在我們去把這個遊戲教給其他小朋友吧!

附:毛毛蟲

毛毛蟲,(左手的食指爬啊爬)

鑽進洞,(右手握成空心拳做成洞)

轉一轉,

挖一挖,

拉一拉,

一二三。(啵)(左手食指從右手從心拳中拔出)

手指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說兒歌配動作,手口協調。

2.認識手指,喜歡有一雙能幹的手。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自制手指套若干(紙製)。頭飾“羊”“狗”。

活動過程:

1.認識手指:

“一隻手有幾個手指?”五個手指一樣嗎?”比一比手指的長短、粗細。

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請小朋友記住手指的名字。讓幼兒指著手指記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出示手指套,每個幼兒一個指套,玩“手指戴帽遊戲。教師說指名,幼兒將指套套在該指上,或幼兒任意自套自報指名。

2.引起說兒歌的興趣:“手指很能幹,能做各種動作。”教師演示兒歌中的手指動作。食指拇指碰碰,讓幼兒看看像什麼動物的嘴,(小雞)。做食指中指併攏分開(像剪刀)。捏個拳頭敲敲(像榔頭)。做翹起拇指(是讚揚)。

教師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後帶領幼兒學念兒歌,逐漸配上相應的動作,達到手口協調。

3.複習朗誦兒歌“小羊買魚”,出示角色頭飾“羊”“狗”,分角色表演兒歌。

附兒歌:手指謠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雞叫叫:嘰,嘰,嘰。

食指中指併攏,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個手指捏緊,做個拳頭敲敲:咚,咚,咚。

伸出拇指翹翹,誇你戴上紅花:好,好,好。

小指小指鉤鉤,我們笑笑跳跳:嘻,嘻,嘻。

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兒唱唱:妙,妙,妙。

活動反思:

活動不僅要求幼兒學會兒歌的內容,而且要求幼兒能根據兒歌內容做相應的動作,如果通過對兒歌的學習能使幼兒對手指的名稱有一定的瞭解,並能靈活轉換各手指等。這會是一個有趣的手指遊戲。

手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絡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關於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學題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麼。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準。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出示自學討論題,先自學再和小組同學交流

1、自讀課文,填表格。

手指名稱

優點

缺點

大拇指

食指

手指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小手、鍛鍊手指肌肉靈活性。

2、感受手指遊戲帶來的快樂。

3、當一個樂句結束時能停留在指定的身體部位。

4、在歌唱的過程中,結合歌詞內容有節奏地和身體進行互動。

5、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活動過程

1、引入:一起邊說兒歌邊做手部運動:"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2、認識小手

教師:"剛剛我們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幫助我們完成兒歌的啊?"(幼:"手。")

教師:"我們的小手還很能幹,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呢,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小手能幫助我們幹什麼嗎?"(引導幼兒回答手的作用,如:吃飯、寫字、幹活等。)

教師:"我們的小手這麼能幹,你們瞭解我們的小手嗎?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小手。"

介紹各個手指的名稱: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3、講述遊戲

教師:"我們的手指每天都是一起幫助我們做事情的,它們像親如一家的兄弟。在手指家庭裡大拇指是它們的大哥哥我們叫他大哥哥,食指是老二我們叫他二哥,中指的個子最高的我們叫他高高的哥哥,無名指因為名字的關係兄弟們叫它無名哥哥,小指是這個家裡最小的,其它兄弟叫它小弟弟。"

教師:"手指兄弟非常有禮貌,它們天天互相打招呼。今天它們來和小朋友打招呼來了?"(幼:好)

教師:"大哥大哥你在哪?(伸出大拇指左右晃動)我在這,我在這(伸出另一隻手拇指晃動)

大哥大哥你好嗎?(一手拇指做點頭狀)我很好,謝謝!(另一隻手拇指做點頭狀)

再見!(拇指左右擺動,收回身後)再見!(另一隻手拇指擺動,收回身後)"

其它手指依次打招呼。

4、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遊戲。

教師:"我們也像手指兄弟那也一起來打個招呼吧。"

教師起身與幼兒共同做手指遊戲,強調"無名哥哥最懶了,它不願意出來,看看哪個小朋友的無名哥哥最乖,老師一叫就出來了。"

"小弟弟最聽話,一叫他就跑出來了。"

5、結束活動

教師:"我們的小手有些累了,讓我們一起放鬆一下吧。"

做捏攏放開遊戲:"捏攏放開,捏攏放開,放開捏攏,放開捏攏。爬呀爬呀爬呀,爬到臉上(腿上、肚子上)了。"

最後我們的小手爬回家了。

手指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練習把話說完整,增強小朋友的言語能力。

2、熟悉五根手指的名稱,訓練每根手指伸縮能力,增強小朋友的動作協調。

3、通過手指大家庭的故事使小朋友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增強對家的情感。

4、體驗扮演《手指大家庭》故事中角色的快樂。

5、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6、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重點:

讓小朋友扮演各種角色,把每句兒歌歌詞說完整。

活動準備:

錄音機;《手指歌》;

活動過程:

一、陳老師先講一遍《手指大家庭》:

手指大家庭(伸出雙手),親親熱熱在一起(栓手交叉,做出擁抱的動作)爸爸睡著了(縮排兩根大拇指),媽媽睡著了(縮排兩根食指),哥哥睡著了(縮排中指),姐姐睡著了(縮排無名指),小寶寶也睡著了(縮排小指),你睡著了,我睡著了,大家都睡著了(雙手合攏,閉上眼睛,做出睡覺的動作)。接著,又講到,爸爸起床了(伸出大拇指)……

第一遍結束以後,陳老師帶領著小朋友又重新做了一遍。

二、陳老師對小朋友說:“小朋友們還記得每根手指的叫什麼嗎?”

然後引導小朋友回憶每根手指的名稱。

陳老師說道:“那每根手指是誰呢?”引導小朋友回憶每根手指充

當了什麼角色。第一遍,按照固定順序,增強小朋友的記憶。第二遍,陳老師不按照順序,隨意問小朋友某根手指是誰,強化記憶。

“現在我請小朋友來一起念一念這首兒歌。請小朋友們把話說完整,仔細想想每根手指是誰?睡著了和起床了的動作是怎麼做的。手指大家庭,高高興興在一起……”

三、陳老師說:“現在陳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充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和小寶寶的角色,我請新老師幫我選一下剛剛認真學本領的小朋友,我請皓皓來當爸爸請……”在念兒歌的時候鼓勵小朋友們把話說完整,通過伸縮手指來扮演睡著和起床的狀態。讓小朋友通過表演來強化對每根手指的認識以及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四、欣賞歌曲《手指歌》。

活動反思:

1、通過學習《手指大家庭》兒歌增強小朋友說話的連續性,讓小朋友把話說完整,增強小朋友的言語能力。

2、通過《手指大家庭》故事情節的引入讓小朋友達到訓練手指伸縮的能力,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同時達到促進小朋友運動協調能力。

3、通過按照順序和不按順序,引導回憶每根手指的名稱和充當的角色,有利於增強小朋友的記憶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4、請小朋友充當不同的角色,即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好地體驗到了兒歌故事裡的快樂,培養了他們的興趣,同時讓他們獨立地回憶不同角色的兒歌怎麼念,在老師的幫助之下練習每句兒歌說完整,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兒歌裡的故事情節,增強了故事的吸引力。

5·在語言課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要把某個故事或者某首兒歌完整地念下來,而是通過故事和兒歌等不同的形式增強小朋友對故事情節的理解,讓小朋友練習把話說完整,增強他們的興致,讓他們愛上語言,萌發對語言的探索精神。

幼兒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話說:十指連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