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優秀教案

來源:才華庫 5.43K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難忘的一課》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難忘的一課》優秀教案

《難忘的一課》優秀教案1

一、複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一)誰來說說“難忘的一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注意說明時間、地點。)

那麼這節“難忘的一課”是什麼內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3次)

(二)三次出現在什麼地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劃出來。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出現的地方?怎樣出現的要讀出來。

二、讀講第一次出現

1.指名讀出這句話出現的地方。

2.問:老師是怎樣寫的?(一筆一畫,認真吃力。)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吃力”你看出什麼?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麼?“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了對祖國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5自然段),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讀講第二次出現

1.自己朗讀第二次出現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劃出這些詞語。

(嚴肅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麼?(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我”這時有什麼的感受?(感動)

5.進行感情朗讀訓練。

四、按剛才學法學習第三次出現

1.指名讀。

2.思考:“我”是怎樣說的?為什麼“激動”?

3.“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激動,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4.理解最後兩句話的含義。

問:“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麼?(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讀訓練。

五、朗讀全文,總結提高

1.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達了臺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圍繞這個中心,課文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麼要這樣安排?(為了突出中心。)

3.朗讀三次出現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所在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於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於1999年12月20日迴歸祖國。我想,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難忘的一課》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閩、諸2個字。

2、瞭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題,激發情感

1、板書: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同學們,誰能讀一讀板上的句子。

2、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想法?

二、揭示課題,簡介背景

1、黑板上的話出自課文《難忘的一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2、介紹文章背景。

三、初讀課文,掃請字詞障礙

1、自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藉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四、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1、課文著重寫了那幾個主要場面?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兩部分其中一部分。

3、彙報並說明原因。

4、出示句子我是中國人,我愛祖國這句在文章中出現幾次?每一次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

5、出示最後一句設問句轉換成陳述句。

五、總結全文,瞭解詳略

《難忘的一課》中一課都包含哪些內容?文章哪一部分詳哪一部分略?

六、感情昇華,讀寫結合

1、學完課文,你有什麼想說的話?

2、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寫自己讀了這篇文章的感受。

《難忘的一課》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

2、感情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 出示地圖

祖國的板塊上,有個美麗而獨特的地方,臺灣省找到位置了嗎?

引入交流:想了解臺灣嗎??老師介紹臺灣的富饒美麗、特殊地理、久遠歷史、當前局勢、

匯入課文: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不僅在中國大陸橫行霸道八年,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等無數大血案,而且侵佔並血腥統治了臺灣整整50年。我們今天要讀的課文就是在臺灣剛剛光復時發生的一個小故事。

板書課題:23 難忘的一課

2、結合文前提示和相關資料自主研讀課文。

(1)齊讀課題:從課題你們讀出什麼?“這一課”到底怎樣的“難忘”?

(2)讀出主見:用自己最想用的方式與策略讀書。注意讀準3個生字。

(3)互助研讀:學生在充分自讀基礎上同坐研讀討論。

3、說說課文主要內容和談談初讀課文體會。

4、質疑交流:主要提出讀中疑惑不解的問題。如,作為一個教師,為什麼連自己祖國的文字都不會寫?這麼簡單幾個字,作者為什麼坐進教室跟著讀?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到底表達了他們什麼樣的感情?

二、切入關鍵句子,體驗“難忘”之情。

談話匯入:剛才同學們質疑水平非常高。有一個句子貫穿全文,在文中出現了幾次?你們會寫會讀這句話嗎?

1、一生演板寫句子——體會老師板書的吃力。

要求:請你像臺灣教師一樣來寫這9個字。應該怎樣寫?學生反覆朗讀文中句子體驗:“一筆一畫”、“認真”、“吃力”。為什麼會這樣?(結合第11自然段,由學生借用資料說背景,老師點撥——當時日本侵略者在臺灣實行血腥的統治,不準臺灣人民說國語,要臺灣人民當忘國奴)面對這個情景,你們有什麼話要說?

2、一生嘗試讀句子——體會師生朗讀的認真。

引導:(生讀後)你現在已經是臺灣的那個教師和他的學生了,你應該怎樣讀?多形式點撥學生讀入情境。品味“一遍一遍”、“那麼……那麼……”、“好像……”的深刻情感意蘊。他們僅僅是在讀這幾個字組成的這句話嗎?你們怎麼體會?

3、一生跟著讀句子——體會作者朗讀的縱情。

激發:(生讀後)作者是這樣讀的嗎?朗讀體會詞語“懷著……敬意”、“大聲地”、“整齊地”的情感(注意指導看書中插圖)。誰再讀?(個人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讀)。此時,你們有什麼感想?

4、一生對話說句子——體會作者激動的感情。

互動:(生讀後)我聽出了一點激動!來,你握著我這個臺灣老師的手再說一次。很有點激動了!聲音不一定高,關鍵是說出每個字的情。誰再來?真激動!“他”為會麼這樣激動?引導學生品讀第15自然段。看著看著,作者的眼睛為什麼溼潤了?(為臺灣回到祖國懷胞感到心潮起伏,為祖國有這麼多偉人感到非常自豪,為這些偉人重新出現在禮堂感到無比激動)。師生共同誦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此時我們和作者一起再讀這句話,又有什麼新感受?課文最後一句話,能改成陳述句嗎?為什麼?(其它什麼話也沒有這句話更能表達作者的感情)

全班再讀這句話:女生讀第一次出現的句子,男生讀第二次出現的句子,全班讀最後一次出現的句子。

三、回嚼“難忘”深意,豐富文字外延。

1、整體把握:你們從這難忘的一課裡,從“我”和臺灣師生的活動中,集中地體會到了什麼?

2、走入今天:讀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話對今天的臺灣小朋友說嗎?

3、今年溫州農博會出現了臺灣商人賣水果,你對這可喜變化有什麼看法?

4、蒐集愛國名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