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及反思

來源:才華庫 2.74W

教學目標:

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及反思

1、掌握“卸、咀嚼、莫、襖、袍”等生字,注意多音字“嚼”。

2、把握課文內容,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作者懷念童年的思想感情。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注意積累語言。

重點: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領悟作者圍繞關於“駱駝隊”的回憶來表現他對童年生活無比留戀的表達方法。

教法、學法:

1、採用問題教學法,抓住重點句段品詞析句。

2、自讀感悟,討論交流。

教學設計

一、談話匯入、創設情境、揭題。

1、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第5課《古詩三首》,感受了古人童年時代那種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與童年有關的課文——《冬陽、童年、駱駝隊》(板書)

2、師:看到這個課題,同學們想到了什麼?

( a、課文內容涉及的事物;b、課題中的間隔號;c、字有繪畫功能)

師:同學們,這是一幅多麼充滿詩意的畫面啊!作者僅僅用了三個詞,三個名詞疊加在一起便給我們營造了這們一個充滿詩意的悠遠和恬靜的畫面。知道它的作者是誰嗎?

設計意圖:體會課題中文字營造的意境美,為下面學習和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感奠定基礎。

二、學習資料袋:

作者:林海音,臺灣著名女作者。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於日本大板,在北京度過了自己難忘的童年。代表作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20世紀80年代曾被拍成電影,風靡一時。它以樸實、純真的筆調描繪了主人公英子20世紀20年代在北京城南經歷的童年往事。(小黑板出示)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城南舊事》的序言《冬陽、童年、駱駝隊》,感受文章的語言藝術魅力。

設計意圖:通過背景資料的學習,瞭解作者及相關作品的藝術風格,激發學生閱讀和探究的慾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定的導向作用。

三、預習檢查

1、生字:“卸、咀、嚼、漠、襖、袍、傻、氈”,多音字“嚼”

2、知道文章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嗎?

設計意圖:通過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同時也為下面的學習節省時間,實現有效教學。

四、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的思想情感。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童年時代無比留戀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2、你是從課文中的那些文字中看出來的。

(最後兩段文字:“卻一去不還”,“想念”“童年重臨)

師:童年總是讓人難以忘懷的,無論是快樂抑或憂傷。

課文中作者回憶了她童年時代的哪些往事呢?

設計意圖:通過有目的的設疑,鍛鍊學生提煉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體現教師教學的主導理念。

五、再次讀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要求:細讀文章1~14自然段,並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師:這部分文學其實寫了作者童年時代的幾件事啊?

( a、看駱駝咀嚼發呆;b、自己解釋駱駝為何掛鈴鐺;c、想為駱駝修剪皮毛;d、追問駱駝為何不見了)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導向作用,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概括文字的能力。

討論交流

1、你最喜歡4件往事中哪件往事的描寫,並說一說理由?

(a、語言表達形象、生動、具體;b、觀察細緻;c、用詞的準確、傳神;d、感受到作者的天真、可愛等)

設計意圖:鍛鍊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提高語言欣賞力

六、感悟主人公

1、通過學習,你覺得主人公是個什麼樣的人?

(稚氣、天真、可愛,甚至有點孤獨和寂寞的敏感的小女孩)

師:

我們要從對四件往事的分析中感悟到事件背後隱藏著的一個孤獨和敏感的心靈,感受到她寂寞的生活處境。

她把關注和關愛都傾注在沉默、安靜的駱駝身上,把自己的思念和牽掛,把自己的童年時光與駱駝這無言的生靈牽拌在一起,正是她孤寂生活中尋找情感寄託的間接反映。

可這些感情又是這樣的純真和美麗。“寂寞和感傷都是美麗的”童年時代的這段記憶多年後,仍讓作者時常想起,併成了她完成《城南舊事》的寫作動機。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引導,點撥講解,教會學生根據具體的事例和關鍵的字詞,揣測作者隱含在語言背後的情感和思想,把學生的學習引向縱深

七、品讀課文最後那兩個自然段。

要求:一邊讀一邊想象文字蘊含的感情和營造的意境美。

指導:抓關鍵詞、句體會情感基調

2、這兩段文字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1)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抒情,直抒胸臆 。

(2)文章的語言在不經意間營造了詩意的畫面。

(3)語言樸實自然,不事雕琢,卻融入了觸動人心的情感。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學會感悟文學作品的語言特色,感受文字中蘊含的情感,積累優美的語言。

師:在這裡,我們感受到的不僅只是作者對童年時代的依戀和不捨,還有作者因告別那段一去不回的童年時代所帶來的淡淡的感傷。

 總結: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童年、少年然後才慢慢地長大。童年時代在我們的記憶裡總有許多抹不去的.回憶,不管它是快樂、或感傷,在多年之後回憶起來,卻總是那樣美好。請同學們回去後也試著像作者一樣把自己童年時代中最難忘的回憶記錄下來吧。

 板書: 冬陽、童年、駱駝隊

難忘童年

看駱駝咀嚼發呆

想為駱駝修剪皮毛 ——留戀與感傷

駱駝為何掛鈴鐺

追問駱駝的行蹤

教學反思

《冬陽、童年、駱駝隊》是使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聲名鵲起的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語言形象、生動,不事雕琢卻自有一股攝人心魄的魅力,讀中總有一股淡淡的憂傷向人襲來。無疑在教學時是應該遵循文學作品的教學原則來進行的。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中,我刻意地安排學生學習“資料袋”這一環節,讓學生了解作者所處時代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以便於學生領會文章思想的深度,抓住文字的情感

“文學作品在教學時,最重要的教學手段是挖掘‘語言’形象。感受文字,語言的魅力,感受藝術畫面和形象魅力。從而感受文字的豐富情感和深刻的內涵。”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品讀文字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品讀和交流學習最能代表作者語言風格的最後兩段文字中感受作者營造的充滿詩意的畫面,感受作者流淌在文字中的對童年時光魂牽夢縈的情愫以及那分淡淡的感傷。

但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中,由於過於關注教師的導向作用,而忽略了學生主體性學習的地位,沒有留給學生質疑問難,自主探究的學習空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