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滑坡車初體驗》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才華庫 1.95W

“自制滑坡車”一課選自五年級綜合實踐教科書第二冊。在王老師通知要進行“魁星杯”的新一輪課堂展示時,我內心很慌,雖然有教材作為載體,但能參考的資料很少,尤其對於我這樣“慢熱”的初學者來說,選材就很關鍵。尤其在第一次課堂展示《快樂稱一稱》後,讓我覺得由複雜的材料,堆砌起來的活動過程,未必對探究有更好的引領,反而在活動操作中,容易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所以這一次的課堂展示內容,我力求材料簡單,又很有探究意義,使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體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我開始翻閱國小三年到六年的綜合實踐教科書,看到技術製作類的課題進行圈注,然後把關注點,放在用材簡單以及設計活動的梯度(由淺入深的探究問題)上。我最後選擇了這一課題。

《自制滑坡車初體驗》教學反思範文

“自制滑坡車初體驗”教學設計,以欣賞圖片的視角,激發學生興趣,吸引注意力,然後通過汽車汽車簡史,匯入新課。又通過觀看紙質滑坡車圖片,活動步驟提示,展開小組製作。在活動中,我設計了三個梯度,一,根據提示首操作,並將製作中,發現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寫在黑板上,不限制幾條,重複不用書寫,以便於大家邊做邊參考,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二,針對黑板上的問題,交流經驗,解決完一條擦掉一條。並根據提示嘗試滑行,同樣,將出現的問題寫在黑板上,然後進行除錯。三,分享經驗,並通過比賽,選出冠軍設計師,並根據冠軍車輛探討,哪些因素影響滑坡車的速度?最後分享本節課的活動心得,課下繼續探究,如何給小車增強動力性(用氣球或者皮筋)。但在課程實施中,發現了很多問題。

下面,我針對4月16日執教的《自制滑坡車初體驗》一課,結合教學設計和學生活動從以下四方面進行反思:

1.教學設計中,活動要求要明確具體。

綜合實踐課的關注點在於,學生在進行活動時,能否儘快進入狀態,並根據要求實施操作,有目的有效的完成階段目標。那麼這個要求至關重要,直接影響整個課堂的效果。設計的最初,為了控制時間,把製作提示的部分,由五條變成了兩條,總認為繁冗的提示,容易降低興趣,總覺得汽車在孩子的生活裡常見,操作起來不會難度太大。卻忽略了對學生認識的評價:學生只是對車的外觀很熟悉,卻對車的構造不瞭解,雖然在介紹車的結構環節,大多孩子能說對,但實際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而且這是第二課時,沒有任何前提,直接進入製作環節,孩子會無從下手,雖然孩子們小組也分工明確,可是具體的操作思路還不是神清晰,這些因素,都在於活動前的製作步驟提示,不夠明確,不夠具體。既耽誤了時間,還讓孩子走了彎路,影響了孩子活動興趣。

2.對於課堂呈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

活動開始時,同學們有的在車身打孔,有的給輪胎擴孔(因為孔小)然後嘗試連線,接下來就出現了問題,輪胎和軸之間的關係不是很清楚,同學們開始發現問題了,輪胎總掉,有的小組也解決了問題,並寫在黑板上,可是同學們都沉浸在製作中,沒人再去關注黑板,等於這個問題還存在,有的小組還沒突破,那麼活動停滯不前了,我考慮到學生製作中不應該中斷學生思路,卻忽略了問題的存在,沒有下一步的可行性了。因為要關注的是全體同學,所以製作持續了十五分鐘,才完成一個,但時間來不及了,沒時間讓大家再去除錯,所以就急匆匆的步入下一個環節。當教學設計與課堂生成出現矛盾時,固守陳規,只會降低課堂效率。影響目標的達成。

3.設計活動時,要把問題簡單化。

在學生操作環節,我設計了三個梯度,這三個梯度問題,分別從車的製作,車的滑行和車的滑行速度著手,但忽略了車的製作部分,才是問題產生最多的環節。這個梯度顯然不符合學生的學習現狀。所以,在活動中前面的兩個層次就銜接不上。太注意大方面,忽視一些客觀因素的思考。把簡單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設計的複雜了——不接地氣。

4.設計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學生的評價要適中。

在正式展示前,我在我自己的單位,嘗試過,班級裡至少有四五組可以正常滑行。只是我沒有考慮到,在一個學校裡,孩子們是可以互通有無的`。這就是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效果。展示課中的孩子,在課堂中是第一次與我見面,第一次接觸課題,陌生和興趣點自然不同於我單位的學生。因此,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諸多因素,要把任何可能降到最低。

改進措施:

1.學生活動設計的層次清晰,由淺入深

學生活動的設計,修改為初步嘗試,解決問題,二次製作,嘗試滑行,修改完善和比賽奪冠。主要調整小車製作過程,做到重點突出。層次清晰,梯度適中。讓學生在活動中,由淺入深的探究,發現。最終能夠有所收穫。在今後的綜合實踐教學設計中,都要遵循這一原則,由最初的嘗試,到發現,驗證,修正,再得出結論。增強活動的可實施性,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真正讓孩子有所收穫。

2.有效引導學生活動

課堂活動的實施,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這樣的引導從兩方面實施:一,活動要求一定要清晰明確,簡明扼要。尤其是孩子們比較陌生的領域,更是要把活動的要求或者規則,說清楚,否則,就成了孩子們探究路上的絆腳石了。活動要求的內容形式很多,例如放視訊,語音播放等等避免過度的絮叨。二,增強課堂應激性。一名“火眼金睛”的老師,對於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課堂任何的呈現,都在教者的心理,並及時調整設計,俗話--沒有更好的,只有更適合的。及時調整策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3.多些預設,少些尷尬。

一份教學設計的呈現,是諸多因素影響下的結果。所以,要考慮很多方面,把可能影響降到最低。最後作為課堂的脈絡,思想,一定是排除萬難的,那麼這些難,是否都在設計會考慮到,是否進行了避免。或者採取了什麼策略,這些都很關鍵。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把所有可能降到最低。這也是一位老師傳授給我的經驗。還有課堂中,活動的梯度設計,要從小範圍著手,不要跨度太大,環節銜接不暢,直接影響學生的思路,和課堂走向。因此縮小活動範圍。

以上便是我對《自制滑坡車初體驗》一課,課後的幾點反思。這是教學之星的第三次課堂展示,每一次既是展示,也是觀摩。就這一次,朱榮老師的《杯子舞》,立意新奇,真正“舞”進了孩子們的心裡;高揚老師的《剪紙團花》,傳承民間藝術,真正剪出了孩子心中最美的花;還有王玉老師的《與豆為樂》,真正的將製作的快樂帶給了大家。

有“差距”,才有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總相信汗水的洗禮,能讓你看清方向。總相信不斷地累積,能縮短夢想的距離。加油,加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