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光曲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1.27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月光曲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月光曲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

月光曲優秀教學反思1

一、巧用文字,發展學生想象。

活用教材,從課文資料延伸開去,尊重學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必定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課一開始,我就設計了一個情境:在輕快的音樂聲中讓學生閉上眼睛根據教師帶給的優美文字進行自由想象。每個學生心中都有一個世界,他們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無限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因為每個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想象的豐富性,才有學生想到“平靜的海面上灑遍了銀光”。可見,利用文字所帶給的資料,設計必須的情境,不僅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潛力,而且還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豐富學生的語言,弘揚學生的個性。

二、善用文字,激發學生思維

繪聲繪色的表演,往往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在閱讀教學中適當地讓學生透過表演體驗文中的思想感情,透過表演發表自己的獨特感受,這同樣是促使學生生成語言的好機會。在上面的教學中,我就設計了師生表演的學習情境,所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三個不同的主角分別是:皮鞋匠、盲姑娘、貝多芬,透過不同主角的朗讀,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不同人物的所思所想。教師只要善於利用教材,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又何愁語文素養得不到發展呢?

三、活用文字,引導學生探究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在閱讀實踐中,學生在用心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學習“第九自然段”暢想大膽的假設如:我想,假如......;我想是,因為.....在那裡,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獨特存在的價值,感受到心智成長的愉悅。這一次,真可謂是無意中的收穫。由此可見,教師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有助於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

讓課堂迴歸孩子的世界,讓周圍世界、自然界不斷以鮮明的形象、知覺和表象來滋養學生的意識,就應是我們語文教學追求和探索的。因此,在語文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和關鍵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使學生敢想、敢說,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爭論中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必須要把它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才是真正好處的語文課堂教學。

月光曲優秀教學反思2

《月光曲》記敘的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貝多芬被一對窮苦的兄妹的境遇感到而觸發了靈感,即興創作了月光曲。30分鐘的時間,要把所有的教學目標都完成是不現實的。我就對教學內容大膽的進行了取捨。重點就放在對兄妹倆聯想出來的情景的朗讀,感受音樂的旋律,體會貝多芬情感的變化。

在匯入時,我選擇了兩首旋律不同的樂曲,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旋律的不同,表達作者不同的心理感受。瞭解音樂旋律:舒緩、高亢。為下文學習做鋪墊。學生很投入的欣賞樂曲,也說出了喜歡的理由。由於我初次參加區級賽課活動,內心十分緊張,導致語言表達不夠流利,影響了教學效果。這也體現了自己缺乏鍛鍊,課前心理準備不充分,對自己的訓練不足。

緊接著,讀課文階段。我設計了3次通讀課文環節,分別是初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默讀:思考問題,本文寫了什麼事?快速瀏覽課文:找句子。通過3次朗讀基本做到了正確、流利。可當教學實施時,出現了漏洞,學生在自由朗讀的時候,不是隻讀一遍就結束,而是迴圈讀。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自己在巡視指導時也沒有注意。當發現時時間已經用去七分鐘。我只好改變了教學設計,取消了第二次通讀全文。從這個失誤感受到自己教學經驗不足,朗讀巡視時,只注重了形式,沒有及時發現問題。

重點閱讀階段。在教學當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及聲音高低、面部表情來調動學生的激情,讓學生感染到自己情感,從而融入自己的激情當中,創設出良好的教學環境。而學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漸地理解《月光曲》。在教學完成後,通過了解自己的聲音還是不夠巨集亮,下次應提高自己的音量。由於時間的關係,設計的師生配合朗讀沒有實現,比較遺憾。

總之,這節課上完了,給我留下的思索是很多的,既有成功,也有不足。我想就在這樣的反覆錘鍊中,我的教學水平也會逐漸提高吧!

月光曲優秀教學反思3

《月光曲》雖然這是一篇幾十年的老課文了,但每次講到這一課,我都有新的體驗。這次,我打破了常規的順序,先從課文的重點部分——第9段開始:

1、音樂激趣,感受魅力。

在準備這節課時,我把《月光奏鳴曲》反覆聽了多遍,先讓自己感受《月光曲》的清幽,和那洶湧澎湃的意境。帶著這份美好的感受走向課堂。課堂上,配上美麗的圖片讓學生傾聽這支曲子,想象由樂曲聯想到的畫面。學生談到了浩瀚的大海,洶湧的海浪,翻飛的海鷗……學生從聽覺上感受到了《月光曲》的魅力,我直接過渡到課文第9段,讓學生輕聲自由去讀,“這次,你腦海中又看到了什麼畫面”,讓他們在腦海中形成畫面與之前所想象的畫面相對比,讓他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美讀昇華,促進理解。

在學生對曲子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之後,我讓學生多種形式去朗讀這部分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在美讀中表達出來。配上這支優美的《月光曲》,學生在身臨其境中聽音樂、讀美文,充分感受到了感受文字的文字美、音韻美、意境美。

此時再回到故事的開頭,“這支曲子的來歷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帶學生走進那個月光縹緲的夜晚……

月光曲優秀教學反思4

《月光曲》是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痴迷而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課文內容意境雋永、文質兼美,蘊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無論是樂曲、語言、情感,都能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引導學生感悟體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從鮮明的形象中領略人格美

課文塑造了貝多芬、窮兄妹倆兩種人物形象。教學時,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揭示人物的心靈美,能使學生受到人格力量的薰陶。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鋼琴家,理解這一人物形象時,我著重向學生介紹他的生平事蹟,以及他的名言“我的音樂只應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麼幸福。”從貝多芬為窮兄妹倆彈奏樂曲這一故事中,讓學生感受到貝多芬不辭勞苦、一心為民作曲彈琴的精神。窮兄妹倆作為勞苦大眾的代表,他們生活很困苦,但十分愛音樂,對生活充滿了樂觀的態度。通過指導學生充分朗讀兄妹倆的對話,能深切體會到窮兄妹倆相互關心、相互體貼、相依為命的善良品性。

二、從生動的語句中感受文章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聽再聽,而文中的詞句更值得反覆誦讀體會,以幫助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生動優美。例如,在朗讀第九自然段時,我指導學生抓住“水天相接”“波光粼粼”“霎時間”“一縷一縷”“波濤洶湧”等詞句,讓學生想象並練說:“通過這些詞句,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從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體會海面由平靜到波濤洶湧、樂曲由舒緩流暢到高亢激昂的變幻。此時,學生雖然沒有親耳聆聽《月光曲》,也能通過充溢著優美意境的語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

三、從優美的樂曲中品味藝術美

《月光曲》是貝多芬創作的經典樂曲之一,其優美的旋律傾倒了無數音樂愛好者。課文中,美妙的琴聲讓兄妹倆深深“陶醉”,“等他們甦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這些都體現了音樂藝術的巨大感染力。教學中,在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型會了課文的意境之後,我運用多媒體播放《月光曲》的音樂,讓學生配樂誦讀,從而切身體會《月光曲》的旋律,感受藝術的魅力。

不足之處:

本篇課文景美情深,朗讀時應該是徐緩、抒情的基調,只有個別地方,如描寫風起浪湧的語句,語調是激昂的。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把人物思想感情變化的層次表現出來。比如盲姑娘想聽貝多芬演奏的急切心情,皮鞋匠因買不起入場券的隱隱痛楚,貝多芬說明來意時的誠懇、熱情,盲姑娘聽完一曲後的讚美、驚喜等,都應該讀出其中蘊含的感情。課堂上,由於急於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學生個別地方朗讀不夠到位。在今後的教學中將不斷改進提高,以達到理想效果。

月光曲優秀教學反思5

調動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熱情,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改變學生等待老師傳授知識的狀況,消除學生學習上的依靠心理,促使學生主動探索一向是我教學的主旨。

在教學《月光曲》一文,我十分注意引導學生在體會領悟課文資料的基礎上,讀出心中的感受來,讀出音樂所蘊涵的深情來,所以在匯入課文時,我播放了月光曲的鋼琴音樂,使學生先對這段音樂有了最初的感受。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師生主角的變換,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老師不再是“教”,而是“導”,學生不再是一味地“聽”,而是自主地“學”,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學生透過自讀、自悟,理解了語言文字;透過展開豐富的想像,感受到了《月光曲》的優美;透過有感情的朗讀,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文中是透過皮鞋匠的聯想來表現《月光曲》的資料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調、節奏到底是什麼呢?這是需要學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講解都會顯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反覆地讀,讀完以後,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學生互相啟發,提高了認識。這一“讀”一“說”,使學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師的情不斷地產生碰撞,產生靈感,從而很好地理解了課文,最後,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採用分層讀、表演讀、齊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只是作為教師的我,情感的融入還不是十分到位。

熱門標籤